西方经济学 选用教材: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 教学时数:64课时 主讲教师:杨为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二) 上虞春晖中学数学组欢迎你! 1 本课件制作于 §10.5 等可能事件 的概率 ( 二 )
Advertisements

機械製造 II 第 11 章 特殊加工 Ch11 特殊加工 塑膠加工 電積成型 金屬塗層 特殊切削加工.
社区矫正与和谐社区的建设 —— 以社会工作为切入点 珠勒花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 年 6 月 27 日.
月經異常的原因及警訊 組員: 陳少康、張康樂、許晉愷、何曄、方泠瑩、張 顓麟、蘇梓喬、溫鵬皓、林雅雯.
5·20 学生营养日 勤工办 学生营养日来历 1989 年成立的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在营养学家于 若木的主持下,结合世界卫生组织 2000 年人人享 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制定了 1991 年至 2000 年 10 年学生营养工作计划。其中确定每年 5 月 20 日 为中国学生营养日。其目的在于广泛、深入宣传.
說明事項  大陸交換學習近況  大陸姐妹校介紹  申請資格和程序  研究生補助 大陸交換學習近況 2009 年秋首次進行,計有 6 校共 20 位學生來校交換學習。 來校交換生.
年終工作獎金 及考績獎金 法規與實務 苗栗縣政府人事處 副處長 陳 坤 榮 中華民國102年1月25日.
华澳·上海中路并购分享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2014年12月.
第 6 課 市場干預(I) 課文概覽 6.1 價格上限 6.2 價格下限 6.3 數量管制:配額.
你愛美食嗎? 很多人都有這種體會,在廚房熱火朝天忙活了好一陣,好不容易美味佳餚端上桌,卻絲毫沒了胃口。難道真的是像大家開玩笑說的,都是在做飯時“偷吃”飽啦?經常有一些人在烹飪過後卻沒有食欲,出現嗅覺遲鈍、口渴、頭暈,眼、鼻、喉受刺激的症狀,國外把這種現象稱為“醉油綜合征”。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原著:N. Gregory Mankiw 編譯: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概率.
未來發展趨勢與挑戰 2015「江丙坤先生學術講座」專題演講 國立臺北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榮譽顧問暨亞洲金融季報總編輯 李勝彥
師資生修讀教育學程 重點提醒 師資培育暨就業輔導中心.
科學論文 鰂魚涌街的衛生情況 作者:廖梓芯 學校:北角官立上午小學 班級:P.5A.
时间与我们的世界 Pb 段心蕊.
青岛国金财富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推荐机构会员、交易商会员,会员号:1063)
第1节 压强.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 Demand-Supply 一、需求 二、供给 三、市场均衡 四、经济模型 五、弹性 六、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沪深300股指期货早报 永安期货济南营业部 作者:王庆森 手机:
整理者: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 秦爱军 食品包装上的信息.
供需难言改善,焦炭反弹渐弱 上海金源期货有限公司 李江.
《成佛之道》序~第三章 圓融 /
5.5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的概念 策略可行性分析 操作可行性分析 回报可行性分析.
第一節 效率與剩餘的定義 第二節 完全競爭市場與效率 第三節 完全競爭市場下政府干預 第四節 外部性與經濟效率 第五節 公共財與經濟效率
植物之繁殖方法.
第三章 弹性理论.
大气的受热过程 周南中学.
效率與交換.
北京中兴荣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简介.
歡 迎 各位視光界精英 蒞 臨 元培視光系 103校外學分班說明會.
戲水安全.
原著:N. Gregory Mankiw 編譯: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第二三四章 供給與需求.
第8章 需求與供應:價格釐定.
当一回消费者 泰安高新区北店子小学 刘清艳.
第三篇 供给与需求:市场和福利.
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曲线及其有关概念
高粱酒香-金門城.
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冯剑亮
实验九 彩灯系统循环电路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中规模集成触发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计数器分析 一、计数器的功能和分类 1、计数器的作用 记忆输入脉冲的个数,用于定时、分频、产生节拍脉冲及进行数字运算等等。 2、计数器的分类
经济生活模块备考知识.
一、供求理论 核心内容: 供求均衡 拓展内容: 最高限价,最低限价.
Internet Economics Basics of Supply Side
第 3 章 彈性 陳映君 3.1 需求的價格彈性之意義 3.2 衡量需求的價格彈性 3.3 直線型需求曲線上各點的彈性
個體經濟分析---以寶成集團為例 蔡侑芳 沃承萱.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理论
选择:三个基本问题 稀缺性资源 人们的福利 优化配置与有效使用 需求 供给.
第三章 均衡价格和弹性理论 第一节 需求 第二节 供给 第三节 均衡价格的决定 第四节 政府对价格的干预 第五节 弹性理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供给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其变动 第四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彈性及其應用 東華書局製作.
第二章 市场理论:产品市场及其均衡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所以,供给与需求分析是分析产品市场及其均衡的起点。本章首先分析产品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产品市场上均衡的形成和均衡价格的决定。
香港傳統的農村生活.
需求、供給與 市場均衡 2 本章學習目標 了解需求的概念、定義與內容。 了解供給的概念、定義與內容。 認識市場供需均衡與市場失衡時的調整。 了解價格機制與價格管制。
二、供給,需求與市場平衡 需求 供給 市場均衡 均衡的變動 價格彈性.
第二章 需求與供給 2-1 需求與需求法則 2-2 需求量變動與需求變動 2-3 供給與供給法則 2-4 供給量變動與供給變動
共同決定價格與交易量, 這是市場經濟分配資源的方法。
Application: The Costs of Taxation 应用: 赋税的代价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 电工电子教学部.
不動產市場分析與預測 陳淑美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博士 崑山科技大學不動產經營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 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兼任教授 考試院高普考試、專技人員考試典試、命題、閱卷委員
第二章 公共产品最佳供应 第一节 纯公共产品提供的局部均衡模型
静电场中的无限大问题 物理无限远: 1、并非仅指场点到“无限远” 处的位移为无穷大
函數與極限 函數 函數的圖形 函數的極限 連續函數 在無窮大處的極限 無窮極限 經濟學上的函數 商用微績分 Chapter 1 函數與極限.
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研究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經濟學 I Economics.
本章學習目的 瞭解彈性的意義與衡量 瞭解需求的價格彈性 瞭解供給的價格彈性 瞭解需求的所得彈性 瞭解需求的交叉彈性 瞭解價格彈性的應用
第二讲: 供给、需求、均衡价格 环境经济学补充知识 2019/7/2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西方经济学 选用教材: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 教学时数:64课时 主讲教师:杨为燕

为什么要学西经?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9351元;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 中国央行决定:  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参考书目 N.Gregory Mankiw(曼昆)著: Principles of Economics(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Joseph E . Stiglitz (斯蒂格利茨)著: Economics (经济学),人民大学出版社。 Paul Samuelson(萨缪尔森) and William Nordhaus(诺德豪斯)著:Economics(经济学。

参考书目 Michael Parkin(迈克尔·帕金)著: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 Edwin Mansfield(曼斯费尔德)著: 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你甚至于可以使鹦鹉成为一个博学的经济学家,它必须学习的全部就是“供给”与“需求”这两个单词。 经济学界流传很广的一句谚语: 需 求 供 给 你甚至于可以使鹦鹉成为一个博学的经济学家,它必须学习的全部就是“供给”与“需求”这两个单词。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重点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条件和理论体系的框架. 考察需求和供给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微观分析的出发点.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个体经济单位 微观经济学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 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 微观经济学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 单个的消费者,单个的生产者 单个的市场 所有的市场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1.“合乎理性的人”假设 所谓的“理性人”或者“经济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 基本特征: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即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2.完全信息假设 是指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都对与其决策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信息。

图2-1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两部门) 三、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 家庭向企业提供要素 要素市场 企业向家庭支付要素报酬 家庭部门 企业部门 家庭购买产品支出货币 产品市场 企业向家庭提供产品 图2-1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两部门)

企业(厂商)对自身利益的追求 产品销售量 产品价格 要素雇用量 要素价格 总成本 总收入 利润最大化

公众(消费者)对自身利益的追求 要素提供量 要素价格 产品价格 家庭收入 个人偏好 产品消费量 满足最大化

第二节 需求 一、需求 1.需求(demand):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的各种可能的价格,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⑴需求与需要是不同的。需要只是一种欲望,而需求是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⑵需求同时涉及两个变量:商品价格及与该价格相对应的需求量。

2.影响需求数量的主要因素 第一类因素: 直接影响需求量。 商品自身的价格(最主要的因素);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

2.影响需求数量的主要因素 第二类因素:通过影响商品的需求,再影响需求量。 消费者的收入 相关商品的价格; 消费者的偏好; 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包括对商品价格的预期和对收入的预期。 其他因素如:人口数量与结构变动、气候、政策等。

二、需求的表达方法 1.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 ◆需求函数: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商品的需求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函数即为需求函数。记为: Qd= f(P, I , Pc ,Ps , T , E, …)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只考虑商品自身的价格因素时,需求函数为: Qd= f(P) ◆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式为: Qd=α–β•P

二、需求的表达方法 2.需求表 价格–数量组合 A B C D E F G 价格(元) 1 2 3 4 5 6 7 需求量(单位数)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3.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的特征: 因变量Q放在横轴,而自变量价格P放在纵轴。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课堂讨论:日本人“鬼”在哪里? 案例:日本商人卖机器便宜,卖零部件贵。 1987年,福建省某机械厂进口一套设备,当时国际上有许多国家出售该设备,价格为1100万-1300万美元。该厂预测经过艰苦谈判,最多争取到1000万美元,不料日本商人找上门来,开价1000万美元,该厂长心想,其中一定有鬼,但考察结果,货真价实,无可挑剔,于是成交。

课堂讨论:日本人“鬼”在哪里? 设备使用一年后,许多零部件需要更换,结果发现国际上只有日本企业型号相配,日商的供货价格提高了一倍,明知不合理,该厂也不得不接受这个条件,几年下来,整套设备比最早预期的1200万美元价格高出了许多。 学习了经济学以后,该厂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恍然大悟:“日本人真鬼!”你能否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其中的道理?

第三节供给 一、供给(supply) 1. 供给: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厂商对某种产品每一可能的价格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数量。 ①.供给是供给愿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 ②.同时涉及两个变量:商品价格及与该价格相对应的供给量

2. 影响供给数量的主要因素 第一类因素: 第二类因素: 商品自身的价格(最主要的因素) 生产的成本 生产的技术水平 相关商品的价格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二、供给的表达方法 1.供给函数 线性供给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Qs= –δ+γ•P 供给函数: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商品的供给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函数即为供给函数。记为: Qs= f(P, C ,T,Ps , Pc , E, …)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只考虑商品自身的价格因素时,供给函数为: QS= f(p) 线性供给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Qs= –δ+γ•P

二、供给的表达方法 2.供给表 价格–数量组合 A B C D E 价格(元) 2 3 4 5 6 供给量(单位数) 200 400 600 200 400 600 800

3.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的特征: (1)因变量Q放在横轴,而自变量价格P放在纵轴 (2)它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值。

第四节 供求均衡 一、供求均衡与均衡价格的形成 二、均衡价格的变动 三、供求规律

一、供求均衡与均衡价格的形成 1.供求均衡equilibrium of supply and demand 当市场上供给和需求这两股相反的力量达到势均力敌时的一种状态。 ⑴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的市场价格。 ⑵均衡数量equilibrium quantity 在均衡价格下的交易量

2.均衡价格的形成 ⑴用表说明均衡价格形成 大豆供给需求表 商品价格 (千元/吨) 供给量 (吨/月) 需求量 供求对比 含义 价格变动趋势 5 10 4 6 供过于求 降价 8 3 供求相等 均衡 2 7 -3 供不应求 涨价 1 -6

(2)均衡价格形成的图形说明 p D 供过于求 S p1 E p0 P2 供不应求 Qd1 Qs1 Qs2 QE Q Qd2

⑶均衡价格形成的数学模型 求得均衡价格为 均衡数量为

二、均衡价格的变动 供求均衡的条件是假定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位置不发生移动。 一旦供给关系或需求关系发生变化,原来的供求均衡就被破坏,均衡价格就会出现变动,均衡数量也会发生变化,从而趋向新的均衡。

二、均衡价格的变动 1.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2.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3.均衡的变动

1.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⑴需求量的变动 变动的原因是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而其他因素不变。 变动的图形是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Q O P Pa Qa a (a) D 变动的原因是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而其他因素不变。 变动的图形是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Pb Qb b Pc Qc c

⑵需求的变动 变动的原因是其他因素变化,而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 变动的图形是需求曲线的平移。 P0 O Q P Q0 D0 (b) Q2 图2-2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2.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⑴.供给量变动 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a) P Pa S a Qa Q O 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这种变动表示为商品的价格—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的运动。 Pc c Qc Pb b Qb

⑵供给变动 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S0 (b) P P0 O Q Q0 S2 Q2 S1 Q1

3.均衡的变动 ⑴需求变动 需求增加会使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需求减少则会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p D1 S0 D0 p1 E1 D2 p0 E0 p2 E2 Q2 Q0 Q1 Q

需求增加 2003 年春天,“非典型性肺炎”肆扰我国。 38/74

需求增加 在“非典”期间,板蓝根、醋、口罩等的价格都因为预期的原因,在短时期迅猛增加。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只有价格猛涨才能实现新的均衡。

需求减少 2004 年10 月起,“禽流感”使得人们“谈鸡色变”,导致对鸡的需求猛跌。

需求减少 在“禽流感”得到有效控制之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农业部长甚至总理在电视上公开带头吃鸡,以恢复人们对鸡的需求。

⑵供给变动 供给增加会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供给减少则会使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p S2 S0 D0 p2 S1 E2 Q2 Q0 Q1 Q

案例:羊角椒 河北鸡泽县生产的羊角椒,以皮薄肉厚、色红味香而名震天下。1982年,因价格较高,种植羊角椒使全县人均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县政府决定推广种植,全县1/4的土地都种上了辣椒。1983年,羊角椒喜获丰收,辣椒的价格却突然下跌。最后,甚至价格再低都无人问津了,鸡泽县经济损失惨重。1984年,全县辣椒种植面积大大压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该年很多辣椒产区大幅度减产,辣椒价格扶摇直上,却仍旧供不应求。对此,鸡泽县的农民追悔莫及。 用图表示 p S2 D0 S0 S1 Q

⑶需求、供给同时变动 需求、供给同时增加 当供求同时增加时,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不定。 D1 p D2 D0 S0 S1 p0 E0  当供求同时增加时,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不定。 P1 E1 p0 E0 E2 P2 Q0 Q2 Q1 Q

⑶需求、供给同时变动 需求、供给同时减少 当供求同时减少时,均衡产量减少,但均衡价格不定。 p S1 D0 S0 D2 P2 E2 D1 Q1 Q2 Q0 Q

⑶需求、供给同时变动 供给增加、需求减少 p D0 S0 S1 当供给增加、需求减少时,均衡价格必定下降,均衡产量不定。 D1 p0 E0   当供给增加、需求减少时,均衡价格必定下降,均衡产量不定。 D1 p0 E0 D2 P1 E1 E2 P2 Q2 Q0 Q1 Q

⑶需求、供给同时变动 供给减少、需求增加 p D2 S1 D1 P2 E2 S0 D0 P1   当供给减少、需求增加时,均衡价格必定上升,均衡产量不定。 E1 p0 E0 Q1 Q0 Q2 Q

三、供求规律 供求规律(law of supply and demand ) 1.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与需求同方向变动; 2.均衡价格与供给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与供给同方向变动。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1%时,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会下降多少?这种商品的供给量又会增加多少?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一、弹性的一般含义 弹性(elasticity):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 弹性的一般公式: 弹性系数= 因变量的变动比例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其公式为: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需求量变动率 价格变动率

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三、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计算 结论:同一商品价格下跌时与上涨时的弹性值不同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中点公式: 按照弧弹性的中点公式:

三、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2.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

四、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1.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计算 即利用价格点弹性的定义公式计算。 dQ/dP 是需求曲线上任一点切线斜率的倒数。 O D A B P1 P2 Q1 Q2 dQ/dP 是需求曲线上任一点切线斜率的倒数。 结论: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弹性随其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图2-20 点弹性与弧弹性

四、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 ) 例:已知需求函数为Q = 120 – 20 P,则: dQ P P P e = - = - - 20 = dP Q 120 - 20 P 6 - P 这时可求出各种价格水平的弹性系数,如P=2,3,4等.

四、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2.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 R O P0 Q0 P A B Q M · 线性需求曲线上点弹性的测定

线性需求曲线的价格点弹性 ed=∞ ed>1 ed=1 ed<1 ed=0 P Qd 结论: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性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弹性随其位置不同而不同,越靠近纵轴弹性越大,越靠近横轴弹性越小。 ed=∞ P ed>1 ed=1 ed<1 ed=0 Qd

四、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四、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P E A C D1 B F Q 非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的测定

四、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需求直角双曲线的点弹性

五、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的关系 问题:降价(涨价)是否一定降低(增加)总收益呢? 不一定。我们知道,厂商的销售总收益等于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即: 降价(涨价)是否降低(增加)总收益取决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销售总收益与价格反方向变动 销售总收益与价格同方向变动 五、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的关系 销售总收益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

五、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的关系 需求价格弹性ed 价格变动 需求变动 总收益变动 ed>1 上升 下降 减少更多 增加更多 减少 增加 增加更多  减少 增加 ed=1 同比例减少 同比例增加 不变 ed<1 减少较少 增加较少 ed=0 同比例于价格的上升而增加、下降而减少 ed= ∞ 减少为0 为0

六、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第一,商品的可替代性。 第二,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第三,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第四,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第五,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七、弹性概念的扩大 1.供给的价格弹性 (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 ⑴概念 指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对其自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供给的价格弧弹性公式:

七、弹性概念的扩大 供给的价格弧弹性的中点公式: 供给的价格点弹性公式:

七、弹性概念的扩大 ⑵供给的价格弹性的计算 ①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 ◆凡与纵轴(价格轴)相交的向右上方倾斜的线性供给曲线的弹性系数均大于1。 P S A F C O B Q ◆凡与纵轴(价格轴)相交的向右上方倾斜的线性供给曲线的弹性系数均大于1。

七、弹性概念的扩大 ① 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

七、弹性概念的扩大 ① 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 ◆凡与横轴(产量轴)相交的向右上方倾斜的线性供给曲线的弹性系数均小于1, P S A O C B Q F ◆凡与横轴(产量轴)相交的向右上方倾斜的线性供给曲线的弹性系数均小于1,

七、弹性概念的扩大 ① 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 P S A O B Q ◆凡经过原点的线性供给曲线上任意一点的供给弹性系数相等,且为1。

七、弹性概念的扩大 ① 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

七、弹性概念的扩大 ②曲线型供给曲线的点弹性

七、弹性概念的扩大 ⑶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①时间因素 ②生产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 ③生产周期 短期供给的价格弹性比较小,而长期则较大。 ②生产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 产量的增加只会引起产品边际成本轻微的提高,则供给的价格弹性比较大。 ③生产周期 生产周期比较短的产品,其供给的价格弹性比较大。

七、弹性概念的扩大 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cross-price elasticity ofdemand): ⑴概念 弧弹性公式: 点弹性公式:

七、弹性概念的扩大 ①商品之间的相关关系 ⑵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与商品之间的相关关系 替代关系与替代品 互补关系与互补品 没有关系 ②可以根据商品之间的相关关系判断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的符号。 ③可以根据商品之间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的符号判断商品之间的相关关系。

七、弹性概念的扩大 两种商品存 在替代关系 两种商品存 在互补关系 两种商品无 相关关系 一种商品的需求 量与另一商品的 价格成同向变动 价格成反向变动 一种商品需求量 对另一商品价格 的变动无反应 两种商品无 相关关系

七、弹性概念的扩大 3.需求的收入弹性 (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⑴概念 弧弹性公式: 点弹性公式:

七、弹性概念的扩大 ⑵需求的收入弹性与商品分类 eM﹤0,劣等品 eM﹥0,正常品 在正常品中: eM﹥1,奢侈品 eM﹤1,必需品

七、弹性概念的扩大 ⑶恩格尔定律与食品的需求收入弹性 恩格尔定律——食品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随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恩格尔系数= 食品的需求收入弹性= 收入增加——食品的需求量增长率小于收入增长率——恩格尔系数降低 食 品 支 出 消费者收入 食品需求量增长率 消费者收入增长率

恩格尔系数与生活水平 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 大于60%为贫穷; 50%-60%为温饱; 40%-50%为小康; 30%-40%属于相对富裕; 20%-30%为富足; 20%以下为极其富裕。

中国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 2013---31.2% 2014---31% 2015—30.6%

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一、最高限价:政府为了防止物价上涨而规定的某种商品的最高价格(低于均衡价)。 Q O Qe P Pe D S E 限制价格→商品短缺→抢购╱黑市 Q2 Q1 P1 F G 解决措施:配给制 短 缺

二、支持价格(最低限价) 二、最低限价: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发展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高于均衡价) 。 Q O Qe P Pe D S E 供过于求 解决措施: 政府收购过剩供给; 限制生产。 Q1 Q2 P1 F G

三、关于“谷贱伤农” P S1 D S2 Pa Pb Qb O Qa Q (a)

总结 1.需求的含义、表示方式、需求规律及影响因素。 2.供给的含义、表示方式、供给规律及影响因素。 3.均衡价格的决定。     总结 1.需求的含义、表示方式、需求规律及影响因素。 2.供给的含义、表示方式、供给规律及影响因素。 3.均衡价格的决定。 4.需求[供给]的变动与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动的区别。 5.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6.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类别及计算方法。 7.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 8.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9.供给价格弹性和需求交叉弹性。 10.需求收入弹性和恩格尔定律。 11.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