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 结肠小袋纤毛虫 纤毛虫多为营自生生活的单细胞动物,少数可寄生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消化道内成为专性寄生虫。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与医学有关的仅有结肠小袋纤毛虫。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第十一节 腹泻 郑祖平. 一、概述 正常人一般每天排便 1 ~ 2 次,为黄褐色成 形软便,不含异常成分。腹泻指排便次数 增多,粪便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 消化的食物。常由肠蠕动过快,肠粘膜的 分泌与吸收功能异常导致。腹泻分为急性 腹泻和慢性腹泻两大类。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学习目标 掌握幽门螺杆菌的基本生物学性状 熟悉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理解幽门螺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 第十二章 螺杆菌属.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传染科. 一.概念  由志贺菌属细菌 (genus shigellae ,又称痢疾杆菌) 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又称志贺菌病 (shigellosis) 。  夏秋季常见  直肠和乙状结肠的炎症和溃疡为主要病理表现  临床表现.
阿米巴病 作者: Paul R.Earl 译者: hzm0682 ( DXY )
鞭毛虫 Department of Human Parasitolog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dong University 周怀瑜.
实验四 原虫 I 溶组织内阿米巴 Entamoeba histolytica 兰氏贾第鞭毛虫 Giadia lambia 阴道毛滴虫 Trichomonas vaginalis 杜氏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 donovani 刚地弓形虫 Toxoplasma gondii.
医 学 原 虫医 学 原 虫. 教学目的 1 、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间日疟原虫 形态生活史、致病。 2 、熟悉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 弓形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
猪病防治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学习目标 1. 掌握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2. 掌握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毛首鞭形线虫 ( Trichuris trichiura Linnaeus , 1771 ). 毛首鞭形线虫 ,呈世界性分布。 成虫寄生于人体盲肠,可引鞭虫病 ( trichuriasis )。本病是世界上分布 最为广泛的蠕虫病之一,与蛔虫病、 钩虫病都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在 我国距今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汉古尸.
抗阿米巴病药.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infectious desease and parasitosis)
阿米巴病.
第五节 细菌感染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g dysentery
肠阿米巴病 概述 病原学 流行病学 发病机理及病理解剖 临床表现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H7N9禽流感生存手册 不恐惧 不信谣 不大意.
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检验 Clinical parasitology And laboratory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肠 结 核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著作权声明 本演示文稿为本人原创,享有著作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引用、转载,不得以任何虚拟电子货币或有价值的货币标价出售,不得以任何形式获得法定属本人享有之权利。 一经发现,定依法予以追究。
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
蠕形住肠线虫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
病理学.
小组成员 郭方圆 熊良琼 彭 潇 杨谢丽 马瑞丽 张 璐
内科学 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 第八章 炎症性肠病 内科教研室 周毅.
腹泻的原因 细菌感染性腹泻?.
消化系统检查 (第四讲).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五节 肠结核与结核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
第五章 原生动物.
肺结核.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病 毒 性 肝 炎.
黑龙江 吉林 新疆 辽宁 甘肃 内蒙古 北京 河北 宁夏 青海 山西 山东 陕西 河南 江苏 西藏 安徽 上海 四川 湖北 浙江 江西 湖南
医学寄生虫总论 (三).
毛首鞭形线虫 医检1301班 王春嫔 医检1301班 王春嫔
原虫 Protozoa 山东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 周怀瑜.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绦虫纲概述 (Class Cestoda) 绦虫 (cestode) 或称带虫 (tapeworm), 属于扁形动物门的绦虫纲
医学原虫概论.
第十八节 其他消化道寄生原虫 一、人芽囊原虫 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 长期以来被误认为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酵
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检验 Clinical parasitology And laboratory
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检验 Clinical parasitology And laboratory
常見的傳染病.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方 法 检查方法: 循腔进镜 动作轻柔 避免暴力 仔细观察 不留盲区 必要时活检。.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蠕形住肠线虫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第四节 寄生虫病的特点 1. 寄生虫感染与带虫者: 感染阶段: 寄生虫感染 : 带虫者: 寄生虫病 : 2. 慢性感染与隐性感染 慢性感染
第十四节 溶组织内阿米巴 一、原虫概论 原虫特点: 单细胞真核动物 体积微小 构造简单 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全部生理功能.
第二节 矛形双腔吸虫病 本病是由矛形双腔吸虫寄生于牛、羊、骆驼、鹿等的肝脏胆管和胆囊内引起的一种肝脏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Parasitology, SSMU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第十七节 隐孢于虫 (Cryptosporidium Tyzzer,1907 )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第六篇 医学原虫 Medical Protozoa
第一节 寄生现象与寄生虫病 一、寄生现象 共栖: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钩虫与旋毛虫.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六节 结肠小袋纤毛虫 纤毛虫多为营自生生活的单细胞动物,少数可寄生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消化道内成为专性寄生虫。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与医学有关的仅有结肠小袋纤毛虫。

第十六节结肠小袋纤毛虫 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 Malmsten, 1857)属小袋科、动基裂纲,是人体最大的寄生原虫。该虫寄生人体结肠内,可侵犯宿主的肠壁组织引起结肠小袋纤毛虫痢疾(balantidial dysentery),也可寄生于猪,猪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及贮存宿主。

一、形态 1.滋养体呈椭圆形,无色透明或淡灰略带绿 色,大小30~200×25~120m。全身披有 纤毛。前端有一凹陷的胞口,下接漏斗状 胞咽,颗粒食物借胞口纤毛的运动进入虫 体,形成食物泡经消化后,残渣经胞肛排 出体外。虫体中、后部各有一伸缩泡具有 调节渗透压的功能。苏木素染色后可见一 个肾形的大核和一个圆形的小核,后者位 于前者的凹陷处。

一、形态 2.包囊 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40~60m, 淡黄或淡绿色,囊壁厚而透明,染色后可 见胞核。

包囊可污染食物、饮水等,经口进入宿主体内。 在胃肠道脱囊而转为滋养体。 滋养体在结肠内定居,在一定的条件下 滋养体还可侵犯肠壁。 肠内理化环境的变化,部分滋养体变圆, 并分泌囊壁成为包囊,包囊随粪便排出体外。 包囊在外界无囊内增殖。 滋养体也可随痢疾粪便排出后在外界形成包囊。

三、致病 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寄生于结肠,大 量增殖。虫体分泌透明质酸酶并借助自 身的活动侵犯结肠粘膜甚至粘膜下层, 引起溃疡。 病理改变颇似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也 可形成口小底大,边缘不整的溃疡,其 表面覆盖粘液和坏死组织,在其四周可 检获滋养体。

三、致病 本虫感染可不出现临床症状,但在重度感 染时可致消化功能紊乱。 急性期亦称痢疾型,患者可有腹痛、腹泻 和粘液血便,并伴有里急后重,有的出现 脱水、营养不良及消瘦,治疗不当或不及 时,可转为慢性或带虫者,患者可有上腹 部不适,回盲部及乙状结肠部压疼,周期 性腹泻,大便呈粥样或水样。

四、诊断 确诊本病用粪便直接涂片法检查滋养 体或包囊。 由于虫体排出呈间歇性,故新鲜粪便 并反复送检可提高检出率。对虫体鉴 定有疑问时可进行苏木素染色,必要 时可用乙状结肠镜进行活组织检查。

五、流行 结肠小袋纤毛虫呈世界性分布,已知30余 种动物能感染此虫,其中以猪最为重要,猪 的感染率很高,从20%~100%。人体的感染 较少,呈散在发生。我国云南、广西、广东、 福建、四川、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山 西、陕西、吉林、辽宁、台湾等省、区都有 病例报道。

本病的传播途径除了与猪接触外,尚可通过蝇的携带传播。人体感染主要是通过食入被包囊污染的食物或饮水。

六、防治 防治措施与溶组织内阿米巴相同。 注意个人卫生与饮食卫生。 管好人粪及猪粪,避免污染食物和水源。 治疗病人可用甲硝哒唑、硝基咪唑、金 霉素等,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