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中化学第二轮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乔纯杰.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高三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 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 一 ) 如何区分元素和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1 .概念的范畴不同 元素 —— 宏观概念, 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微粒 —— 微观概念, 既论种类又论个数 2 .决定种类的因素不同 元素 —— 由核电荷数 ( 即质子数 ) 决定 (如 16.
Advertisements

 1. 在下列几种物质中,从物质的组成分析其 中和另外三种物质不相同的是( ) A. 四氧化三铁 B. 河水 C. 稀盐酸 D. 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 2. 有浓盐酸、硫酸铜、氯化铁三种溶液,可 以把它们区别开的性质是( ) A. 状态 B. 气味 C. 颜色 D. 以上三者都可区别.
笑傲高考 杭州二中 王彩芳. 什么是考试? 知识水平展现 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 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试技能 应试心理 从应试者角度,考试就是将自己的 给主考看。
在自然界中, 不同种生物之间 有着千差万别的 外形,但他们的 细胞构成确很相 似。 新课导入. 野花和熊猫.
结晶学与矿物学 矿物的成因 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 矿物形成的方式和条件 矿物的变化 矿物形成的时空关系 反映矿物成因的一些现象.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四 第三节电解池(四课时)
必考部分.
不同pH下豆腐中钙和菠菜中草酸的拮抗作用
第一单元 化学基本概念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
酸 碱 盐 复 习 课 阜宁县张庄中学王宏雨.
第21章 铬副族和锰副族.
高考无机综合题(元素化合物)专题27复习策略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中学化学高级教师 福清市首届名师 福州市化学会理事
課程名稱:常見元素與元素符號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氯气的制备 制作:黑龙江省庆安一中 孙秀民.
为了增加乳制品中氮元素的含量,加入有害物质三聚氰胺。
人教版必修2 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黑龙江省庆安一中 孙秀民.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南航附中化学组:呼俊江 Na+ Mg2+ K+ H+ Ca2+ H+ OH-
第十七章 酚 醌 exit.
2-3 常見的酸與鹼.
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酸 碱 盐 总复习 ???.
第九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节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 制作人:陶文娟.
第九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内 容 提 要 一、氧化数 元素的氧化数是指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与其它原子形成分子或离子时转移
原电池 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 刘肃林
主 讲:燕翔(副教授) 单 位:陇南师专生化系
第十五章 p区元素(三) §15.1 卤素 §15.2 稀有气体 §15.3 p区元素化合物性质 的递变规律.
課程名稱:原子量與莫耳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电化学 1 氧化还原反应 2 原电池 实用电池 4 有关电解的几个问题.
苯 应用模板上加了图片.
氧化还原反应 沈阳市第一中学 遇娜.
分 析 化 学 Analytic Chemistry 赵小菁 基础医学部.
細數原子與分子 編輯/楊秉鈞老師 錄音/陳記住老師 ◆ 原子量與分子量 ◆ 計數單位─莫耳 ◆ 公式整理 ◆ 範例─莫耳 ◆ 體積莫耳濃度
第二章 第一节 离子反应 化学 必修1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二节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二课时.
实 验 讲 座.
第八章進入原子的世界 第 6 章 進入原子的世界.
第一章 水溶液 1.3 难溶电解质的多相平衡.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
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框图题集锦.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儋州第一中学 梁维.
复习回顾 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① H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 ② 2H表示2个氢原子。
九年级义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金属的化学性质.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化学》 九年级 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授课教师:刘桂军.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回顾知识: 下列溶液中,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C A、Na+ H NO S2- B、 Cl- Na+ ClO- Fe2+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神奇的瓶子 气体制取收集 专题复习.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慧眼识金属:.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3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二中 化学组 程维胜.
課程名稱:離子與寫化學式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第四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 温州第五十一中学 汪淑蕾.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 对知识的渴望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2011年1月 化学学科会考复习(六) 氧化还原反应 厦大附中 黄耿阳.
第一轮复习 第二节 离子反应.
高锰酸钾法 测定钙盐中的钙含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2012届高中化学第二轮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乔纯杰

一、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 还原产物 生成物 反应物 还原剂 氧化产物 1 、定义: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有电子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2 、本质:电子的转移; 3 、表现特征:化合价的升降; 4 、有关概念及其联系。 氧化剂 还原剂 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还原产物 (具有氧化性)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具有还原性) 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 氧化产物 生成物 反应物

表示方法 失e- e- NaH+ NH3= NaNH2+H2↑ NaH+ NH3= NaNH2+H2↑ 得e- 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谁给谁,给多少),不跨过等号。 单线桥 表示方法 表示电子转移后的结果(转移 多少,生成什么),跨过等号。 双线桥 失e- e- NaH+ NH3= NaNH2+H2↑ NaH+ NH3= NaNH2+H2↑ 得e-

二、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 O2, X2 等 (2)氧化性含氧酸,如 HNO3 ,浓 H2SO4, HClO 等 (3)高价含氧酸盐,如 KMnO4, K2Cr2O7, KNO3, KClO3 等 (4)某些高价氧化物,如 SO3 , MnO2, NO2 等 (5)某些金属阳离子,如 Ag+, Hg2+, Fe3+等 (6)其它如王水, Na2O2, H2O2 等等。

2、常见的还原剂 (1)活泼的金属,如 Na , Mg, Al , Zn, Fe 等 (2)含低价元素的化合物,如 H2S , HI, HBr, NH3 等 (3)某些低价态氧化物,如 CO, SO2, NO等 (4)一些低价含氧酸及其盐,如 H2SO3 ,Na2SO3, H2C2O4 等 (5)低价态的金属阳离子,如 Fe2+, Sn2+等 (6)某些非金属单质,如 C , Si , H2 等。

三、与其它反应类型间的关系 置换反应 √ 电极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有机反应 复分解反应 ×

√ √ × × × √ √ 【练习1】:判断正误 1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 、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 、有单质生成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4 、有单质参加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5 、有机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6 、除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外,有单质参加的 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7 、除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外,有单质生成 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练习2】:试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若是,请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及还原产物,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⑴Ca(ClO)2 + CO2 + H2O = CaCO3↓+ 2HClO ⑵ 2XeF2 + 2 H2O = O2↑+ 2Xe↑ + 4HF ⑶ NaBH4 + 2 H2O = NaBO2 + 4H2 ↑ ⑷ IBr + H2O = HBr + HIO ⑸ 5PbO2+4H++2Mn2+ = 5Pb2++2MnO4-+2H2O ⑹CH4 + Cl2 → CH3Cl + HCl

四、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1、基本方法:化合价升降法(电子得失法) 2、配平原则:化合价升高 (失电子) 总数 =化合价降低 (得电子) 总数。

【例析】 1. Fe3C+HNO3→Fe(NO3)3+ NO2+CO2+H2O 2. (NH4)2PtCl6 →Pt+ NH4Cl+HCl+N2 3(NH4)2PtCl6 =3 Pt+ 2NH4Cl+16HCl+2N2 3. NH4NO3 → N2+ HNO3+ H2O NH4NO3 = 4 N2+ 2 HNO3+ 9 H2O 4. Pb(N3)3+Cr(MnO4)2 → Cr2O3+MnO2 + Pb3O4 + NO 15 Pb(N3)3+ 44 Cr(MnO4)2 =22 Cr2O3+ 88 MnO2 + 5 Pb3O4+ 90 NO

【练习3】: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案】: (1) BrF3+ H2O – HBrO3+ HF+ O2+ Br2 (2) P+ CuSO4+ H2O- Cu3P+ H3PO4+ H2SO4 (3) S+Ca(OH)2--- CaS2O3+ CaSx+ H2O (4) (NH4)2SO4--- N2+ NH3+ SO2 + SO3+ H2O 【答案】: (1) 9BrF3 + 15H2O = 3HBrO3 + 27HF + 3O2↑+ 3Br2 (2) 11P + 15CuSO4+ 24H2O = 5Cu3P+ 6H3PO4 + 15H2SO4 (3) 2(x+1)S + 3Ca(OH)2 = CaS2O3 + 2CaSx + 3H2O (4)4 (NH4)2SO4 = N2 ↑ + 6NH3 ↑ + 3SO2 ↑ + SO3 + 7H2O

五、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依据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 (1)依据原子结构判断: 一般而言,原子的半径越大,最外层电子数越少,则该原子的单质越易失电子,还原性强,但其阳离子的氧化性弱;原子的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则该原子的单质越易得电子,氧化性强,但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弱; 如:还原性:Na Mg Al, Cl- Br- I- 氧化性:Na+ Mg2+ Al3+,Cl2 Br2 I2 〉 〉 〈 〈 〈 〈 〉 〉

F O Cl Br S (2)根据元素金属性(或金属活动顺序表)或非金属性相对强弱进行判断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 H ) Cu Hg Ag Pt Au 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F   O   Cl   Br   S 原子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判断 2 Cu+ S= Cu2S 如: Cu+ Cl2= CuCl2 △ △ 【注意】:判断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是依据电子转移的难易,而不是电子转移多少。 如: Cu+4 HNO3 (浓)= Cu(NO3)2+2 NO2 ↑+2 H2O 3 Cu+ 8HNO3(稀)= Cu(NO3)2+ 2NO↑ + 4H2O 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

2、依据反应方向判断 氧化剂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总有: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如: MnO2+4 HCl= MnCl2+Cl2 ↑+2 H2O 氧化性: MnO2 > Cl2 ;还原性: HCl > MnCl2 我们可以依据反应方向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同样可以由已知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推断反应方向,只有符合强变弱律的反应才能进行。

3、依据反应条件判断 (1)浓度: 一般来说,溶液浓度越大,氧化性(或还原性)就越强 【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浓硫酸>稀硫酸 【还原性】:浓盐酸>稀盐酸。 (2)酸碱性:一般来说,酸性越强,氧化剂的氧化性就越强。 如:KMnO4(H+)> KMnO4(中性) > KMnO4(OH-) Mn2+ MnO2 K2MnO4 又如: KNO3 如在溶液中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有氧化性

(3)温度:不同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同种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温度要求越高,则其氧化性(或还原性)就越弱。 如:2KMnO4 + 16HCl = 2KCl + 5Cl2 ↑+ 8H2O MnO2 + 4HCl == MnCl2 + 2H2O + Cl2 ↑ △ ●氧化性: KMnO4 > MnO2

4、其它方面 (1)相同条件下反应的激烈程度 (2)电解池中电极反应的先后 (3)组成原电池时的正负极 (4)得失相同数目的电子时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多少 (5)元素有变价时价态的高低: 通常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价态越低还原性越强。 【注意】 氧化、还原能力还与物质的稳定性有关。氧化性的例外: HClO>HClO4; H2SO3>H2SO4(稀)

六、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 、氧化还原统一律 2 、得失电子相等律    在同一反应中,有物质被氧化,一定有物质被还原,反之氧化与还原一定同时存在,不可分开,它们是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相互以对方为存在条件。 2 、得失电子相等律 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一定相等(或者说化合价升高与降低的总数一定相等)。这是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原则,也是一切有关氧化还原计算的基础。

3 、强变弱律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 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 还原剂>还原产物 得e-、价降低、被还原  氧化性: 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 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性增强 F2 Cl2 Br2 I2 F - Cl - Br - I- 还原性减弱 还原性增强 K Ca Na Mg Al Zn Fe H Cu Ag K+ Ca2+ Na+ Mg2+ Al3+ Zn2+ Fe2+ H+ Cu 2+ Ag+ 氧化性减弱

H2S+ H2SO4=S↓+SO2 ↑ + 2H2O √ 6HCl+ KClO3= KCl+3Cl2 ↑ + 3H2O 4 、归中律 有变价的元素,其不同价态的原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化合价都往中间靠拢,但决不会超过中线而交叉,最多变成同一价态。 H2S+ H2SO4=S↓+SO2 ↑ + 2H2O 失2e- 得2e- 6HCl+ KClO3= KCl+3Cl2 ↑ + 3H2O 失5e- 得5e- √

如:2Na2O2+2CO2==2Na2CO2+O2↑ 5 、歧化律 同种元素同一价态的原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若一部分原子失电子使化合价升高,必然有另一部分原子得电子使化合价降低。 如:2Na2O2+2CO2==2Na2CO2+O2↑ 失2×e- 得2×e-

6 、先强后弱律 7 、高价氧化性,低价还原性,中间价两性 一种氧化剂氧化几种还原剂时,总是先氧化还原性强的,之后再氧化还原性弱的。几种氧化剂氧化同一种还原剂时,总是氧化性最强的先得电子,之后才是次强的得电子,依此类推。如, FeBr2 与Cl2 反应时,先氧化 Fe2+,再氧化 Br-,两者比例不同产物不同,方程式的写法也不同。 7 、高价氧化性,低价还原性,中间价两性 有变价的元素,其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而中间价态则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S ------- S ------- S --------S +6 +4 -2 只有还原性 只有氧化性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8 、价态相邻共存律 同种元素的原子,其高价态的虽然有强氧化性,低价态的虽然有强还原性,但如果它们之间无中间价态,则相互之间并不反应,可以共存。如,浓硫酸虽然有强氧化性, SO2 虽然有强还原性,但由于它们之间无中间价的化合物,浓硫酸与 SO2 不反应,实验室常用浓硫酸干燥 SO2 。

9 、强度与温度、浓度等有关 同一氧化剂,其氧化性强弱与温度、浓度、酸度等有关同一还原剂,其还原性强弱也与温度、浓度等有关。 H2SO4 与 Cu 反应,要用浓酸且要加热;二氧化锰与盐酸反应也同样。 KMnO4, K2Cr2O7 等在酸性环境中氧化性最强。

七、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电子得失守恒) 例1、0.3 molCu2S 与足量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硫酸、一氧化氮和水,则参加反应的硝酸中被还原的硝酸物质的量为( ) A.0.9 mol B.1 mol C.1.2 mol D.2.2 mol B 【解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Cu2S失电子总数n = 0.3 ×(2+8)=3 mol ,故硝酸被还原 1 mol 。

例 2、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 25.0 ml 0.100 mol.L-1 Na2S2O3 溶液恰好把 224 ml (标准状况下) Cl2 完全转化为 Cl -,则 S2O32 -将转化为( ) A.S2 - B .S C. SO32 - D.SO42 - D 【解析】:据题意, Cl2 与 S2O32 -反应, Cl2 作氧化剂, S2O32 -作还原剂,设反应后 S 最终价态为 X,有: 0.224/22.4 × 2 =0.100 × 0.0250 ×(X - 2) × 2 解得: X=6

谢谢!

【设计说明】 为2012届高三学生第二轮复习提供学习思路和方法,紧密联系高考,讲练结合,总结规律,提升能力。 在使用过程中,本课件也需要取舍。根据学生的水平更换练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