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直线与平面、两平面的相对位置 内 容 提 要 §4-1 直线与平面平行 • 两平面平行 §4-2 直线与平面的交点 • 两平面的交线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014 年浙江省数量资料 华图网校 刘有珍 数字推理 年份题量数字规律 三级等差 2. 和递推 3. 幂次修正 4. 倍数递推 5. 倍数递推 6. 特殊差级 7. 倍数递推 8. 倍数递推 9. 积递推 10. 分数数列
Advertisements

12.1 轴对称( 1 ) 给我最大快乐的, 不是已懂的知识, 而是不断的学习 高斯.
龙泉护嗓5班 优秀作业展.
第五章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九十五年國文科命題知能 研習分享.
司 法 考 试 题 2002年——2009年.
2011年会计初级职称全国统考 初级会计实务 教案 主讲:高峰 2010年12月.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 第 九 章 会 计 报 表.
2013届高考复习方案(第一轮) 专题课件.
第三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 付村中学 张鑫.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选考) ——把握人事,洞察百态 补上一课 如何读懂小说 第1讲 情节 第2讲 人物 第3讲 环境 
職務法庭與 法官退場機制 行政訴訟及懲戒廳報告
服务热线: 菏泽教师招聘考试统考Q群: 菏泽教师统考教育基础模拟题解析.
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校 招生录取办法 常熟理工学院学生处
氧气的制法 装置 原理 练习 随堂检测.
确定位置 执教者:刘霞.
南美洲 吉林省延吉一高中 韩贵新.
会计从业资格 主讲:栗银芳.
2011年广西高考政治质量分析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蒋 楠.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目 录 课时1 神奇的货币  课时2 多变的价格 课时3 多彩的消费.
知识回顾 1、通过仔细观察酒精灯的火焰,你可以发现火焰可以分为 、 、 。 外焰 内焰 焰心 外焰 2、温度最高的是 。
第五章 经纪业务相关实务.
2016届高三期初调研 分析 徐国民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 限时综合强化训练.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3)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市级个人课题交流材料 《旋转》问题情境引入的效果对比 高淳县第一中学 孔小军.
安全系着你我他 安全教育知识竞赛.
专题二 识图题增分技巧.
 第20讲 中国的交通.
第一章 民法概述 一、民法概念 P4 二、民法的调整对象 三、民法的分类 四、民法的渊源 P10 五、民法的适用范围(效力范围)
第七章 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一、财务报告及其目标: 1、概念: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
线索一 线索二 复习线索 专题五 线索三 模块二 第二部分 考点一 高考考点 考点二 考点三 配套课时检测.
发展心理学 王 荣 山.
出入口Y27 往塔城街口/中興醫院 出入口Y25 往延平北路一段/中興醫院 出入口Y23往延平北路一段 出入口Y21往延平北路一段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课标版 政治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勾股定理 说课人:钱丹.
第 十一 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动物激素的调节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B级)
政治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七 辩 证 法.
第四章第一节 增值税法律制度2 主讲老师:梁天 经济法基础.
第七章 财务报告 主讲老师:王琼 上周知识回顾.
热身练习 1、如图,已知AD⊥BC,BD=CD,则△ABC是什么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 乘法分配律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一、认真审题,明确作图目的。 二、作图按投影规律准确无误。 三、图线粗细分明。 四、需要保留作图线的一定保留。
向量数乘运算及几何意义.
第26讲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考点知识精讲 中考典例精析 举一反三 考点训练.
4.8 平行线 海南华侨中学 王应寿.
全等和相似 什麼是全等? 形狀和大小都相同的圖形稱為全等。 什麼是相似? 形狀相同而大小並一定相同的圖形稱為相似。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
3.3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 初二数学备课组 蔡晓琼.
乘法公式 (1) 乘法分配律 (2) 和的平方公式 (3) 差的平方公式 (4) 平方差公式.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市一中 徐小银.
中级会计实务 ——第三章 固定资产 主讲:孙文静
经济法基础习题课 主讲:赵钢.
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直线、射线、线段 (第2课时) 安徽省无为县刘渡中心学校 丁浩勇.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三线八角.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3·1 生活中的平移 澂江四中 李丽波.
会计基础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刘颖
第二十三章 旋转 图形的旋转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鲍敬谊.
辽宁地区 第九讲 浮力.
基础会计.
2015中考第一轮复习 确定圆的条件.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分配律 ~ 觀念 15 × 15 × + 15 × 乘法公式 蘇德宙 老師 台灣數位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坚持,努力,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第一章 四大金融资产总结 主讲老师:陈嫣.
中级会计实务 ——第一章 总论 主讲:孙文静
2.2.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授课:余安根 教学目标:分清判定定理的条件 能运用判定定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定理的条件 运用定理解决问题.
平面的基本性质 江苏省泰州中学 数学组 姜莹. 平面的基本性质 江苏省泰州中学 数学组 姜莹.
1 長度單位換算 常用的長度單位如下表,回答下列問題, 並以 10 的次方表示。 公里 公尺 公分 公釐 微米 奈米 km m cm m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 直线与平面、两平面的相对位置 内 容 提 要 §4-1 直线与平面平行 • 两平面平行 §4-2 直线与平面的交点 • 两平面的交线 第四章 直线与平面、两平面的相对位置 内 容 提 要 §4-1 直线与平面平行 • 两平面平行 §4-2 直线与平面的交点 • 两平面的交线 §4-3 直线与平面垂直 • 两平面垂直 §4-4 点、线、面综合题举例

1、在投影图上如何绘制及判断直线与平面和两平面的平行问题。 2、如果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不平行,在投影图上如何求其交点或交线。 本章重点讨论的三个问题: 1、在投影图上如何绘制及判断直线与平面和两平面的平行问题。 2、如果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不平行,在投影图上如何求其交点或交线。 3、在投影图上如何绘制及判断直线与平面和两平面的垂直问题。 返回

§4-1 直线与平面平行 • 两平 面平行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 若一直线平行于某平面上的任一直线,则该直线与平面平行。 据此可以解决: §4-1 直线与平面平行 • 两平 面平行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 若一直线平行于某平面上的任一直线,则该直线与平面平行。 据此可以解决: A B C E F a b c e f D d 1. 作直线平行于已知平面 2. 作平面平行于已知直线 3. 判断直线是否于平面平行

例题4.1 试过点N作水平线MN平行于ΔABC平面 X O 分析 作图 d’ m’ 1. 在ΔABC平面上任作一水平线BD 2. 过点N作直线MN平行与直线BD 直线 MN 即为所求 m d

例题4.2 试过点A作平面ΔABC平行于直线MN X O 分析 作图 1. 作直线AC∥MN c’ 2. 过点A任作直线AB b ΔABC 即为所求 c

例题4.3 试判断直线EF是否平行于平面ΔABC 分析 f’ 作图 b’ d ’ 在ΔABC平面上任作一辅助线CD,且使c’d’∥e’f’(或cd∥ef) X O a’ b 2. 求出ΔABC上的CD直线的另一投影cd(或c’d’) d c f 因ef不平行cd故EF不平行与 ΔABC e a

线面平行的特殊情况 当直线与投影面垂直面平行时,则该直线必有一个投影与平面具有积聚性的那个投影平行,且在平面有积聚性的那个投影面上反映直线与平面间的真实距离。 N A E B M 当直线与平面同时垂直与同一投影面时,该直线必与该平面平行,且在它们垂直的那个投影面上反映它们之间的真实距离。 F b m a C e (f) c n

a’ e’ b’ n’ m’ f’ X O c’ b m a e (f) n c

§4-1 直线与平面平行 • 两平 面平行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 二、平面与平面平行 §4-1 直线与平面平行 • 两平 面平行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 二、平面与平面平行 若一平面内两相交直线对应平行于另一平面上的相交两直线,则这两平面相互平行。 A B C A1 B1 C1 P Q 据此可以解决: 1. 作平面平行于已知平面 2. 判断两是否平面平行

例题4.4 试作ΔEFG∥ΔABC平面 b’ a b c e a’ c’ X O f f’ g m’ n’ 分析 作图 e’ g’ n m 在ΔABC内作直线AM∥EF,MN∥FG(am∥ef,mn∥fg) n 2. 求出AM ,MN的正面投影 3. 过f’作e’f’∥a’m’、f’g’∥m’n’,则ΔEFG即为所求 m

例题4.5 判断ΔEFG与ΔABC平面是否平行 b’c’平行g’f’ 但bc 不平行gf X O f’ c’ g’ b’ e’ a’ g b

例题4.5 判断ΔEFG与ΔABC平面是否平行 因此,ΔEFG与ΔABC平面不平行 b’c’平行g’f’ 但bc 不平行gf X O b’a’平行g’e’ 但ba 不平行ge g b a f 因此,ΔEFG与ΔABC平面不平行 c e

例题4.6 判断两平面是否平行 f’ b’ d’ g’ e’ a’ c’ h’ c e a h f d b g

例题4.7 判断两平面是否平行 c’ a’c’平行d’f’ 但ac 不平行df f ’ b’ e’ a’ d’ e a f d b c

例题4.7 判断两平面是否平行 因此两平面不平行 c’ f ’ b’ e’ a’ d’ e a f d b c a’c’平行d’f’ 例题4.7 判断两平面是否平行 c’ a’c’平行d’f’ 但ac 不平行df f ’ b’ e’ a’ d’ b’c’平行d’e’ 但bc 不平行de e a f d 因此两平面不平行 b c

面面平行的特殊情况 若两平行平面同时垂直于同一投影面,则它们在该平面上的积聚性投影必然相互平行,且反映两平行平面之间的真实距离。 G A F B E b C H a e c f h

g’ a’ f’ b’ e’ h’ c’ g e b a f h c

§4-2 直线与平面相交 • 两平 面相交 直线与平面相交,必有一个交点,它是直线与平面的共有点。 §4-2 直线与平面相交 • 两平 面相交 直线与平面相交,必有一个交点,它是直线与平面的共有点。 平面与平面相交,必有一个交线,它是两平面的共有线。 求解交线的方法: 1. 作出交线上的两个共有点 2. 作出交线上的一个共有点及交线的方向 求作交点或交线的过程: 1. 求出交点或交线的投影 2. 判别可见性

§4-2 直线与平面相交 • 两平 面相交 一、利用积聚性求交点和交线 1. 一般位置直线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

b’ a’ c’ b a c e’ f’ e f F A K B E b C k f a e c

y1>y2,即点Ⅰ在点Ⅱ前方,EK正面投影可见 b’ a’ c’ b a c e’ f’ e f 作图步骤 1. 利用积聚性求出K点水平投影k 2. 利用点在线上的投影特性求出K点正面投影k ’ k’ 1’(2’) 3. 判别可见性 y1>y2,即点Ⅰ在点Ⅱ前方,EK正面投影可见 2 1 k

y1>y2,即点Ⅰ在点Ⅱ前方,EK正面投影可见 a’ b’ c’ b a c e’ f’ e f k k’ 作图步骤 1. 利用积聚性求出K点水平投影k 2. 利用点在线上的投影特性求出K点正面投影k ’ 3. 判别可见性 y1>y2,即点Ⅰ在点Ⅱ前方,EK正面投影可见 1’(2’) 2 1

§4-2 直线与平面相交 • 两平 面相交 一、利用积聚性求交点和交线 1. 一般位置直线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 §4-2 直线与平面相交 • 两平 面相交 一、利用积聚性求交点和交线 1. 一般位置直线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 2. 特殊位置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b’ 分析 EF在正面的投影有积聚性,故交点K的正面投影必与EF的正面投影重合,利用面上取点的方法可求出交点K的水平投影 d’ e’(f’) k’ c’ a’ f 作图 c a k d e b

a’ b’ c’ a c e’(f’) e f k k’ d’ d

§4-2 直线与平面相交 • 两平 面相交 一、利用积聚性求交点和交线 1. 一般位置直线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 §4-2 直线与平面相交 • 两平 面相交 一、利用积聚性求交点和交线 1. 一般位置直线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 2. 特殊位置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3. 特殊位置平面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2. 利用点在线上的投影特性求出K点正面投影k ’,l’ V X O A B C E D F c a b e f d a’ b’ c’ b a c e’ f’ e f d d’ k’ l’ K L 1’(2’) k l k l 1 2 作图步骤 1. 利用积聚性求出KL的水平投影kl 2. 利用点在线上的投影特性求出K点正面投影k ’,l’ 3. 判别可见性

k l a’ b’ c’ b a c e’ f’ e f d d’ k’ l’

§4-2 直线与平面相交 • 两平 面相交 一、利用积聚性求交点和交线 二、利用辅助平面求交点和交线 1. 一般位置直线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 §4-2 直线与平面相交 • 两平 面相交 一、利用积聚性求交点和交线 1. 一般位置直线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 2. 特殊位置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3. 特殊位置平面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二、利用辅助平面求交点和交线 一般位置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作图 判别可见性 Z1>ZM, AK的水平投影ak可见 YⅡ>YⅢ, AK的正面投影a’k’不可见 e’ F A a’ 2’(3’) n’ d d’ a b f e b’ a’ e’ f’ F E D B A 2’(3’) n’ m’ M N 1’ M k’ 作图 3 判别可见性 m 1 k Z1>ZM, AK的水平投影ak可见 YⅡ>YⅢ, AK的正面投影a’k’不可见 2 n

作图 判别可见性 Z1>ZM, AK的水平投影ak可见 YⅡ>YⅢ, AK的正面投影a’k’不可见 e’ F A a’ 2’(3’) n’ d d’ a b f e b’ a’ e’ f’ F E D M N B A m n n’ m’ k’ k 作图 判别可见性 1 1’ Z1>ZM, AK的水平投影ak可见 2’(3’) 2 YⅡ>YⅢ, AK的正面投影a’k’不可见 3

§4-2 直线与平面相交 • 两平 面相交 一、利用积聚性求交点和交线 二、利用辅助平面求交点和交线 三、利用辅助投影求交点和交线 §4-2 直线与平面相交 • 两平 面相交 一、利用积聚性求交点和交线 1. 一般位置直线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 2. 特殊位置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3. 特殊位置平面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二、利用辅助平面求交点和交线 一般位置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三、利用辅助投影求交点和交线 一般位置平面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b’ f’ l’ d’ 作图步骤 c’ a’ n’ e’ c d f d1’ n a l a1’ n1’ b e c1’ e1’ f1’ 1. 将△ABC变换为铅垂面 n’ 2. 求出交线的辅助投影l1’ n1’ 3. 求出交线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 4. 判别可见性 d1’ n l a1’ n1’ c1’ e1’ f1’ l1’ b1’

b’ f’ l’ d’ c’ a’ n’ e’ c d f d1’ n a l a1’ n1’ b e c1’ e1’ f1’ l1’ 3’ 1. YⅠ>YⅡ, AB的正面投影可见 1’(2’) 2. ZⅢ>ZⅣ, DF的水平投影可见 4’ 3 (4) 2 1

b’ f’ k’ n’ d’ c’ a’ n’ k’ e’ c d f d1’ n a k a1’ n1’ b e c1’ e1’ f1’ 3’ f’ n’ k’ d’ c’ 1’(2’) 4’ n’ a’ k’ e’ d c 3 (4) 2 f d1’ n a k a1’ 1 n1’ b e c1’ e1’ f1’ k1’ b1’

例一 求作两平面的交线并判断可见性 a’ e’ h’ f’ 1’ 3’ b’ c’ d’ g’ 2’ d g a 2 c 3 e f h b

n m c b a a’ b’ c’ m’ n’ 1’ 例二 求作两平面的交线并判断可见性 2’

§4-3 直线与平面垂直 • 两平 面垂直 一、直线与平面垂直 若一直线垂直于一平面,则必垂直于属于该平面的一切直线。 据此可以解决: §4-3 直线与平面垂直 • 两平 面垂直 一、直线与平面垂直 若一直线垂直于一平面,则必垂直于属于该平面的一切直线。 据此可以解决: 1. 作直线垂直平面或平面垂直直线 2. 判断线面是否垂直 作 图 举 例:

若一直线垂直于一平面、则直线的水平投影必垂直于属于该平面的水平线的水平投影;直线的正面投影必垂直于属于该平面的正平线的正面投影。 k’ l’ k l

若一直线垂直于属于平面的水平线的水平投影;直线的正面投影垂直于属于平面的正平线的正面投影、则直线必垂直于该平面。

例题1:平面由Δ BDF给定,试过定点K作平面的法线。 h’ 在△BDF上作正平线DC和水平线AB c’ 2. 作k’h’ ⊥d’c’; kh ⊥ab a’ a F C A H h B c K D 返回

例题2:平面由两平行线AB、CD给定,试判断直线MN是否垂直于定平面。 DC为正平线 , 判断m’n’是否垂直d’c’ e’ f’ e f 2. 在平面内作水平线EF , 判断mn是否垂直ef 直线MN不垂直给定平面

例题3:试过定点S作一平面垂直于已知直线EF。 n’ N F f’ M E m’ s’ S e’ X O n e s 过S点分别作正平线 SN 、 水平线SM, 使 水平SN⊥EF SM⊥EF m f

§4-3 直线与平面垂直 • 两平 面垂直 一、直线与平面垂直 二、平面与平面垂直 §4-3 直线与平面垂直 • 两平 面垂直 一、直线与平面垂直 二、平面与平面垂直 若一直线垂直于定平面则包含该直线的所有平面都垂直于该平面。 据此可以解决: 1. 作平面垂直平面 2. 判断面面是否垂直 实质问题是作面垂直

例题4:平面由Δ BDF给定,试过定点K作平面垂直Δ BDF 。 h’ m’ c’ a’ a h m c

例题5:判断 Δ DEF 、 Δ GHK是否与 Δ ABC垂直。 m’ b’ k’ h’ e’ c’ g b f m h a d h e Δ DEF ⊥Δ ABC Δ GHK⊥Δ ABC c

§4-4 点线面综合题举例 画法几何问题,归纳起来大体分为定位问题和度量问题两大类。 (1) 题意分析 §4-4 点线面综合题举例 画法几何问题,归纳起来大体分为定位问题和度量问题两大类。 (1) 题意分析 分析有哪些几何条件,有无几何元素在空间处于特殊位置,明确求解的几何元素或几何量。 (2) 空间分析 轨迹分析法 逆推法 (3) 投影作图 (4) 解答分析

例题1 过点K作直线KS平行于三角形ABC并与直线EF相交。 (1) 过K作平面平行三角形ABC s (2) 求出EF与辅助平面的交点S (3) 连KS即为所求

例题1 过点K作直线KS平行于三角形ABC并与直线EF相交。 M N A C B E F K S

例题2:求交叉两直线AB和CD的公垂线MN。

d c b a a’ d’ b’ c’ 分 析 B A N K E D C M A B C D N M a b c( d ) n m

d c b a a’ d’ b’ c’ X n’ m’ X2 m2 n2 m n c2 a2 b2 X1 c1’ d1’ m1’ a1’

例题3:求三角形ABC及BCD两平面之间的夹角。 θ d’ a’ X a c d b

d b a d’ c’ b’ a’ c X X1 a1’ c1’( b1’) d1’ θ

a’ b c d’ c’ b’ d a X X2 c1’ (d1’) b1’(a1’) e1’ 例题4 以DC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CDE(∠CDE=90)且与ABCD平面垂直。 a’ b c d’ c’ b’ d a X X2 c1’ (d1’) b1’(a1’) e1’

例题5:已知等边三角形ABC , 点C在H面上 , 求此三角形的两面投影。 V b a b’ a’ X a’ b’ c’ A B C

b’ a’ X c’ b a b a c 1. 求边AB的实长 2. 求边AC的水平投影 3. 求边BC的水平投影 4. 求c , c’并连线 c’ b a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