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国民收入的衡量与决定理论 学习目标 理解国民经济的部门构成及经济循环模型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与构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当前形势和 国际静安建设 静安党校 王小林. 国际 —— 问题很大、霸权犹在。 1 、国际产业分工的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 新兴产业尚未形成 -- 高失业率 老龄化 -- 高福利 -- 高负债 权威缺失 -- 民主治理的危机 再平衡战略 -- 保护主义抬头。
Advertisements

一、北京水务情况简介 二、北京水资源现状 三、北京水资源管理措施 主要内容 北京市行政区 域面积 1.6 4万平 方公里,西北部 为山区,约占总 面积的三分之二, 东南部为平原区, 约占总面积的三 分之一。 一、北京水务情况简介.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金融票据协会 2014 年二季度河北省金融票据市场 运行情况分析会. 目录 全国货币信贷及金融票据市场情况 河北省货币信贷及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2014 年二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概况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票据业务发展概况 票据市场走势分析及票据业务发展建议.
做好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准备. 我国目前就业形势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2007 年有 1100 万新增劳 动力有就业要求。据不久前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 示, 2008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 420 万人,比 2007 年增加 58 万人,增幅 20.71% 。 2007 年年底 830.
2 你会唱这首歌吗 ? 这首歌反映出我们什么样的情怀?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 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 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
道德讲堂 第一讲 放眼改革开放 上海市泾南中学 杨丽萍 第一章:放眼 -- 《邓小平时代》
學習目標 指指出中國地理區的劃分方式 了了解中國七大地理區的區域特色 了了解中國三大經濟地帶的發展特徵 分分析中國區域政策對三大經濟地帶 的影響.
长沙经济发展情况介绍与分析 长沙市委党校经济学部 长沙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李 跃 教授. 一、长沙市的基本情况 二、 2000 年来长沙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三、长沙发展的长板和短板.
解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 精神 解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 精神. 党的会议 全国代表大会 1 全国代表大会每 5 年召开一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 “ 党的十八大 ”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2 简称中央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简称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
公共管理 0701 班.  3 月 1 日,在酝酿了一年之后,《神木县全民免费医 疗实施办法 ( 试行 ) 》如期推行。这项被媒体称为 “ 开 国内先河 ” 的医疗保障制度推行两个多月以来,让全 体神木人民真正体会到了 “ 看得起病 ” 的前所未有的 实惠,同时,公众道德风险却又把政府推到了一个.
《关注经济发展》 知识复习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它的基本要求是 ?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2013年10月.
“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 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中国旅游研究院 黄璜
人口再生产.
学科:思想品德 九年级 教科版 第十六课 可持续发展 :控制人口,提高素质 单位:覃塘区东龙初中 周志宾.

C ①以人为本 ②全面发展 ③协调发展 ④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高考真题回放
煤铁之城 枫叶之都 山城本溪.
第三节 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高考政治选择题命题思路分析及备考启示
城投及园区类企业评级方法.
第九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工业化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变化与优化
学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
2014年 “两会”学习解读 2017/2/28.
常识判断解题技巧 主讲:付丁丁.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策略.
申论时政.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節 多樣的自然環境 第二節 中國的區域劃分 第三節 三大經濟地帶 中國基本資料簡介
2014年高考政治 二轮系统复习.
明确党员先进性要求 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商贸管理系党总支 张志华 党课教案.
102年10月 公共債務法 講師:財政部國庫署 林組長達聰.
黑龙江省金融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 李国义.
2014届高三九月调考 质量分析 武汉市第19中学 雷 逸.
对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认识 乌苏市委党校 沈海龙.
严格水资源管理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王亚红 二○一二年十一月.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初中毕业年级中考专题复习
齐鲁大地 人杰地灵 2011能力备考 2011年基本能力备考.
第七讲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 实验区保护与建设.
第七课 收入与分配.
第四章 日本 闭关自守的日本 明治维新 涩泽荣一、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 金融、贸易、工业 《广场协议》与日本经济20年.
公 共 政 策 学.
飞扬青春 需要健康保驾护航 健康知识讲座 高一(3)唐蕾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论中日经济、文化差异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吴汉森 大门为照片.
微山县干部学习会讲课提纲 区域经济 转型发展与全民创业 中国企业管理无锡培训中心 顾 品 教授.
考 纲 点 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 要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持 续协调发展.
大学生就业指导手册 规划就业 规划人生.
第四章 市场与行业分析.
复习提问: ★罗斯福新政最为深远的影响是什么?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逐渐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能源统计知识介绍 山东省节能监察总队 高会见.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地價稅簡介.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关键词汇 教学目标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复习回顾 1.我国之所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A.是由我国生产力整体水平比较低决定的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 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生育保险 朝阳社保中心支付部:黄玮.
本 节 目 录 一、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二、工业化阶段 三、高效的益综合发展阶段 四、课堂巩固.
宏观经济学 叶红雨.
中国财政支出 庄志辉 赖灿荣
第1章 國民收入(I).
《环游西藏》之二 碧玉湖 音乐《白塔》 摄制:C&Y.
日本總體經濟 指導老師 許淑媖 國企三甲 余孟雪.
第十一章 國民所得衡量 與綠色國民所得.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际级规划教材 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东南亚各国国旗.
宏观经济学 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作者:于姗姗 单位:辽东学院 教学课程:宏观经济学 适用对象:经济类本科.
第五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实践 认识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含义和核算方法;
9 国民收入决定 9.1 GDP及其衡量 9.2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9.3 IS-LM模型 9.4 总需求与总供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10章 国民收入的衡量与决定理论 学习目标 理解国民经济的部门构成及经济循环模型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与构成 第10章 国民收入的衡量与决定理论 学习目标 理解国民经济的部门构成及经济循环模型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与构成 能初步运用相关理论分析现实经济现象

第10章 国民收入的衡量与决定理论 教学内容 10.2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0.1 国内生产总值GDP 教材P204~205 练习题一~五 第10章 国民收入的衡量与决定理论 10.2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0.2.1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10.2.2 乘数理论 10.2.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0.2.4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运用 实训16:教材P206六(答案1 2) 复习与测试 教材P204~205 练习题一~五 教学内容 10.1 国内生产总值GDP 10.1.1 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 10.1.2 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10.1.3 名义GDP与实际GDP 10.1.4 GDP与GNP 10.1.5 GDP的意义与局限 10.1.6 其他基本总量及相互关系 10.1.7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10.1.1 GDP的定义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计算原则:国土原则 计算对象: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计算期限:一年或一年以内 表现形式:市场价值(交换价值,货币计量) 示例:视频资料10-1

最终产品、中间产品与增加值 最终产品:本期生产的用于最终用途的产品。 中间产品:投入生产过程,价值一次性转移的产品。 增加值:本期新创造的价值。

10.1.2 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两部门经济循环流量简图 支出角度(总需求) 收入角度(总供给) 生产角度(各部门增加值总和)

图10-1 经济循环简图 产品市场 家庭(消费者) 厂商(生产者) 要素市场 产品流向 工资、租金和 利润(GDP) 劳动、土地和资本提供 产品销售 收入(GDP) 支出(GDP) 产品购买 生产投入 产品流向 货币流向 厂商(生产者) 家庭(消费者) 产品市场 要素市场

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支出) 1.支出法:指各部门对最终产品的全部购买支出。 2.计算公式:GDP=C+I+G+(X-M) 3.公式解释

2014年我国GDP统计(支出法) 资料来源: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m=hgnd

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收入) 1.收入法:各部门生产要素所取得的全部收入。 2.计算公式 GDP=工资+租金+利息+利润+间接税+折旧=消费+储蓄+税收 =C+S+T =个人可支配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净税收) 3.公式解释 间接税:指纳税人可将税收负担转嫁的税种。征税对象为商品或劳务,如营业税、货物税、消费税、增值税、关税、印花税、博彩税等。间接税占我国税收收入的60%左右 ; 直接税:税收负担不能转嫁的税种。如所得税,财产税等。

10.1.3 名义GDP与实际GDP 名义GDP: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 实际GDP:按基年价格(不变价格)计算的GDP。

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 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是衡量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指标,是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下表是我国一些年份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

10.1.4 GDP与GNP 区别 联系:GNP=GD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GNP与GNI(两者是一致的) 计算原则不同 前者为国土原则,后者为国民原则 研究角度不同 前者是生产,后者属收入 联系:GNP=GD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GNP < GDP,国际竞争力弱 GNP>GDP,国际竞争力强 GNP与GNI(两者是一致的) GNP 国民生产总值(以前) GNI 国民总收入(现在)

10.1.5 GDP的意义与局限 GDP的意义 GDP的局限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 是计算人均GDP、经济增长率的基础指标 为经济管理、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GDP的局限 不能全面衡量经济成果,未经市场交易的商品与劳务未计入GDP 不能反映经济活动的负作用 

2012年全球GDP总量排名前十位 位次 国别 GDP 1 美国 15 684 800 6 英国 2 435 174 2 中国 单位:百万美元 位次 国别 GDP 1 美国 15 684 800 6  英国 2 435 174 2  中国 8 227 103 7  巴西  2 252 664 3 日本 5 959 718 8  俄罗斯 2 014 775 4 德国 3 399 589 9  意大利 2 013 263 5 法国 2 612 878 10  印度 1 841 717 注:1)资料来源:商务部网站。 2)19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排序,全球总值71 666 350百万美元。 3)我国人均GDP居第87位。

人均GDP与经济增长率

10.1.6 其他基本总量及相互关系 国内生产净值NDP:NDP=GDP-折旧 国民生产净值NNP:NNP=GNP-折旧 国民收入NI:NI=NNP-间接税净额 个人收入Pl: Pl=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DPI=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支付 =消费+储蓄

9.1.7 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整个经济中,国内生产总值同时衡量一国的总支出和总收入。 总支出≡总收入 两部门经济(家庭和厂商) I≡S 即:投资≡储蓄 总支出=消费C+投资I,总收入=消费C+储蓄S 三部门经济(家庭、厂商和政府) I+G≡S+T或I≡S+(T-G) 投资恒等于私人储蓄与政府储蓄的总和 总支出=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 总收入=消费C+储蓄S+政府税收净额T 四部门经济 I+G+X≡S+T+M或I≡S+(T-G)+(M-X) 式中S:本国居民储蓄,T-G:政府储蓄,M-X:外国对本国的储蓄。 总支出=C+I+G+(X-M),总收入=C+S+T 结论:对整个经济而言,投资恒等于储蓄。但对单个经济单位而言, 就不一定如此。

10.2.1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假设条件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

假设条件 经济中只存在家庭和厂商两个部门 潜在国民收入不变 资源未充分利用 利率、工资和价格水平既定 投资水平既定

消费函数 定义:是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函数式:C=f(Y) 平均消费倾向 APC=C/Y 边际消费倾向 计算公式:MPC=⊿C/⊿Y 取值范围:【0,1】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消费曲线 图10-2,图10-3所示。

图10-2 消费曲线 C O Y C0 Y0 C=Y C=f(Y) 450 E 结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增加的速度越来越慢。

图10-3 线性消费函数 结论:消费=自发消费+引致消费 C C=Y C<Y C=a+bY E S=0 C>Y 线性消费函数式中: 450 O Y C=Y C=a+bY a S=0 C>Y C<Y E 线性消费函数式中: a:自发性消费,不受收入变动影响 b: 边际消费倾向,取值【0,1】 bY:引致消费,随收入而变动 结论:消费=自发消费+引致消费

储蓄函数 定义:储蓄函数是储蓄与收入间的依存关系。 函数式:S=f(Y) 平均储蓄倾向 APS=S/Y 边际储蓄倾向 计算公式:MPS=⊿S/⊿Y 取值范围:【0,1】 边际储蓄倾向递增规律 储蓄曲线 图10-4,图10-5所示。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图10-4 储蓄曲线 S O Y E S=Y S=f(Y) 450 +S -S S=0 结论:随着收入的增加,储蓄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

图10-5 线性储蓄函数 结论:储蓄=自主储蓄+引致储蓄 S O Y E +S -S S=0 S=f(Y)=Y-C = -a +(1-b)Y 线性储蓄函数式中: -a:自主储蓄,不受收入变动影响 1-b: 边际储蓄倾向,取值【0,1】 (1-b)Y:引致储蓄,随收入而变动 结论:储蓄=自主储蓄+引致储蓄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C(Y)+S(Y)=Y APC+APS=C/Y+S/Y=1 MPC+MPS=⊿C/⊿Y+⊿S/⊿Y=1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结论:短期内,在总供给不变的条件下,总需求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图10-6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AD=AS E0 O Y Y0 供<求 供>求 450 AD0=C+I 结论:短期内,在总供给不变的条件下,总需求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图中,AD代表总需求,Y代表国民收入(总供给) 450线上,AD=AS 假设在短期内总供给不变,则总需求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Y

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 AD=AS E0 AD O Y Y0 Y2 Y1 450 E1 E2 AD0 AD1 AD2 图10-7 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 结论:短期内,在总供给不变的条件下,总需求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总需求减少,均衡国民收入减少。

10.2.2 乘数理论 1.定义 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2.计算公式 K=⊿Y/⊿A 3.分类 4.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 1.定义 由投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 2.计算公式 KI=⊿Y/⊿I=⊿Y/(⊿Y-⊿C)=1/(1-MPC)=1/MPS 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 投资乘数取值≥1 适用条件是资源未充分利用(充分利用时⊿Y=0) 3.示例

示例 已知投资增加80亿元,边际储蓄倾向为0.2,要求计算: 解:已知⊿I =80,MPS=0.2 投资乘数 收入变化量 消费变化量 KI=⊿Y/⊿I=1/MPS=1/0.2=5 ⊿Y= ⊿I ﹒KI=80×5=400(亿元) ⊿C=⊿Y-⊿I=400-80=320(亿元)

10.2.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AD 总供给AS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 长期总供给曲线 图10-8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0.2.4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运用 描述经济的长期增长与通货膨胀 分析经济的短期波动 经济萧条与繁荣 经济滞胀

经济的长期增长与通货膨胀 图10-9 经济的长期增长与通货膨胀 结论:经济的长期增长取决于长期总供给增加。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长期总供给增加,总产量增加,物价下降;在长期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增加,总产量并未增加,而物价上升,导致通货膨胀。

经济萧条与繁荣 图10-10 经济萧条与繁荣 结论:当短期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增加,社会就业水平、总产量与物价同时上升。其政策含义是增加总需求可以增加就业和总产量,但以通货膨胀为代价。

经济滞胀 图10-11 经济滞胀 结论:当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减少引起滞胀。

答案1 解: (1)投资乘数 (2)收入变化量 (3)消费变化量

答案2 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刺激消费需求,从而刺激总需求增加,促进国民收入增加。如图10.12或10.13所示。 图10.13 用AD-AS模型分析 图10.12 用简单模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