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教材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簡介 …………………………p.1 健康新天地 ………………….p.2 小食餐單 …………………….p.3 士多啤梨 蘋果 之營養 p.4 蕃茄 葡萄之營養 p.5 鮮奶的益處 ………………….p.6 有關圖片...…………………..p.7 總結.
Advertisements

中医特色疗法及其在临床 中的应用 静乐县中医院 主治中医师 曹怀奎. 中药熏洗疗法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依据疾 病治疗的需要,选配一定的中药组成熏蒸方剂,将中药 煎液趁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熏洗,而达到治疗效 果,是一种祖国医学最常用的传统外治方法。
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 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 称独步; 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 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 有千秋。
毛周角化症的植物护理. 引 言 —— 本课题的必要性和可信度  目前 美容市场常用毛周角化症的护理方法:自行使 用去角质沐浴用品,像是磨砂膏、去角质刷、丝瓜 布等等。适度的去角质有一定的帮助,但过头就会 造成皮肤的伤害。过度的摩擦不只会使皮肤受伤, 还会使角质层变得更厚。  我们小组设计了一套天然植物的毛周角化症护理,
5·20 学生营养日 勤工办 学生营养日来历 1989 年成立的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在营养学家于 若木的主持下,结合世界卫生组织 2000 年人人享 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制定了 1991 年至 2000 年 10 年学生营养工作计划。其中确定每年 5 月 20 日 为中国学生营养日。其目的在于广泛、深入宣传.
高考作文 “ 发展等级 ”.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新 有文采 比较原稿和修改稿的效果 1 、下面是一篇同学的习作,比较原稿和修改稿 的效果,然后按这种方式改写后面的语段。 [ 原稿 ] 母亲说我头发太乱,同学说我头发横七竖 八,我却不以 为然。现在不正流行这样吗? [ 修改稿 ] 老妈说我满头.
财务管理 利 润 分 配 利 润 分 配 嘉善中专 杨晓燕. 二、利润分配的项目及顺序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三、利润分配政策及影响因素.
问题的导入 本章将要介绍总需求——总供给模型,通过该模型介绍经济波动产生的原因,以及政府的宏观政策对于经济的影响。
                                                 伊朗 的今生 与前世 (2)
哮 病.
客家文化的內涵與傳播 潘朝陽 臺灣師大國際與僑教學院院長 臺灣師大東亞系、地理系教授 臺灣師大全球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第一节 两者之间的差异分析 第二节 总体内部的差异分析 第三节 计算器的使用
─視覺藝術的元素.
第四章 從分裂到統一 第一節 漢唐之際的大變動
第四章 從分裂到統一 第一節 漢唐之際的大變動
小学语文常用说明方法 广州市越秀区云山小学 高年级 李晓泓.
优质护理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关于“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全国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和“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活动,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充分调动临床一线广大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按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保障医疗安全,改善患者体验,促进医患和谐。
整理者: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 秦爱军 食品包装上的信息.
台大體育概況及課程大綱 黃欽永 教授 台灣大學體育室.
认识结果语境论.
人力资源市场统计工作介绍 人力资源市场与人员调配处 郭俊霞 2014年12月.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广州医学院 刘义海、潘俊辉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形神兼备,写活人物 ——外貌描写写作指导 丰县华山初级中学 王艳丽.
湖北省,简称“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湖北在中国中部、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介于北纬29°05′至33°20′,东经108°21′至116°07′;北接河南省,东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为邻。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5%,居全国第13位。省会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武汉市。
地價稅簡介.
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压力症,是人们身心疾患 发生的根源。在学习企业管理培训课程的时候, 明白了当人们遇上"压力"时,最初的反应便是"
「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
第3章 利息和利息率 —— —— 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谈资金使用的报酬.
消費行為筆筆看 【消費習慣比較-早餐與飲料】
拟动力试验 伪动力试验,计算机加载器联机试验 地震发生和传播的随机性 周期性加载的加载历程是假定的,与实际地震的非周期反应有很大差别
新时代的劳动者 杜蒙绮.
生育保险 朝阳社保中心支付部:黄玮.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北京市京源学校 冯 悦.
喷涂涂料介绍 喷涂车间工程组 ---张国卿 手机喷涂涂料概论 喷涂涂料介绍 喷涂车间工程组 ---张国卿
第7章 相关分析 7.1 相关分析 7.2 相关系数 7.3 线性相关分析.
项目九 应收、应付款管理.
新約概論 台中生命之道靈糧堂 2007年3月4日.
当一回消费者 泰安高新区北店子小学 刘清艳.
《环游西藏》之二 碧玉湖 音乐《白塔》 摄制:C&Y.
早期的阿拉伯半島 地理環境: 生活情形 (一)三面環海,大多為荒涼貧瘠的沙漠,不利農耕
學習目標 OBJECTIVES 知道古典學派如何決定均衡所得 瞭解古典模型的市場結清 瞭解簡單凱恩斯模型的內涵
第25章 勞動市場 , 失業, 以及通貨膨脹.
影響消費的變數 (一) 本期消費除了是當期實質所得的函數之外,預期的實質可支配 所得、物價水準與實質利率水準也會影響實質消費需求:
最低稅負制之商機 報告人:全國通訊處 王碧雪 中華民國 94 年 12 月 13 日.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二零零七年九月.
提出人: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
學習目標 OBJECTIVES 瞭解總合需求曲線是如何導出的 知道什麼因素造成總合需求曲線的移動 瞭解長期與短期總合供給曲線的差異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五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
高雄醫學大學個人申請不分系招生(薪火A~D組) 助學措施說明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标题 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的危害 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小组成员.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亞伯拉罕 摩西 猶太教徒 割禮 + 律法 成為神子民 的記號 神子民的 行為規範 結婚戒指 婚姻守則.
總體經濟一般化分析架構: IS-LM 模型與 AD-AS 模型
保羅在腓立比的宣教 使徒行傳16:9-34.
學習目標 OBJECTIVES 瞭解總合需求曲線是如何導出的 知道什麼因素造成總合需求曲線的移動 瞭解長期與短期總合供給曲線的差異
涉江采芙蓉 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 余波.
西安财经学院精品课程 宏观经济学的概念 及其研究的基本变量
新约拱门 1 提前 提后 多 门 教牧书信 帖后 帖前 西 腓 弗 加 林后 林前 罗 启 犹 约叁 约贰 约壹 彼后 彼前 雅 来 希伯来
新約拱門 1 提前 提後 多 門 教牧書信 帖後 帖前 西 腓 弗 加 林後 林前 羅 啟 猶 約叁 約貳 約壹 彼後 彼前 雅 來 希伯來
第7章 失業 解釋失業 新凱恩斯的失業理論 勞動市場和自然失業率 失業與經濟政策
春雨 (晚雨) 秋雨 (早雨) 雨季 旱季 雨季 陽曆 逾 越 節 五 旬 節 住 棚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
「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 ——IS-LM模型 [IS-LM Model]
16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
淺析「標槍運動」技術 指導老師 : 林新龍博士 研究生 : 侯曉寧.
本講章由楊偉文博士編寫 作為香港管理專業協會 「企業管理文憑課程」授課之用 © 2011
保羅的臨別贈言 使徒行傳20:16 – 21:14.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四章[教材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应用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函数的含义 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一、总需求函数的含义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某一时期一个经济社会所计划或所需要商品和劳务的价值的总和。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 总需求函数[Aggregate Demand Function ] ——表示实际国民收入总需求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1】 P ①时际替代效应; ②实际余额效应; ③国际替代效应。 AD Y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2】 反方向变动 P实际M iIAD P实际M iIAD P AD Y

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从简单收入决定模型导出总需求曲线: 教材P574图18-1

从IS-LM模型导出总需求曲线: 教材P575图18-2

例: (教材P574) S=-1000+0.5Y I=2500-240r I=S 0.5Y + 240r = 3500 M/P=1000/P L= 0.5Y -260r M=L 0.5Y -260r = 1000/P 0.5Y + 240r = 3500 0.5Y-260r =1000/P Y= 3640 + 960/P

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除物价水平外,一切影响实际国民收入总需求量的因素发生变动都会引起总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 导致总需求曲线位置移动的具体因素很多,其中政府支出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主要考虑的因素,或者说,我们主要考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位置的影响。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教材P576图18-3

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一、总供给函数的含义 二、宏观生产函数 三、劳动市场 四、总供给曲线的类型

一、总供给函数的含义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 ——某一时期一个经济社会中各企业所愿意生产的商品与劳务的价值的总和。 总供给函数[Aggregate Supply Curve] ——表示实际国民收入总供给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

二、宏观生产函数与劳动市场 宏观生产函数或总生产函数 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生产函数,表示总产出与总投入之间的关系。 Y=f(N,K) (又称短期总生产函数——即在资本量和技术状况不变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出量与劳动投入量之间的关系。)

宏观生产函数的两个特征: 总产出随总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 由于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总产出按递减的比率增加。 教材P578图18-4

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的产量: 潜在就业量或充分就业量。 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的产量 ——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一个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

三、劳动市场 劳动的需求 实际工资率[Real Wage Rate] 货币工资率[Money Wage Rate] 劳动的需求——表示劳动的需求量与实际工资率之间的关系。 货币工资率 物价指数 实际工资率= 100 8.4元 112 例:实际工资率= 100=7.5元

厂商对劳动需求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劳动的边际产品等于实际工资。 教材P579图18-5

劳动需求曲线: 教材P579图18-6

劳动的供给 劳动的供给—— 表示劳动的供给量与实际工资率之间的关系。 教材P580图18-7

四、总供给曲线的类型 两种工资决定理论 有伸缩性的工资理论 [Flexible Wage Theory] ——实际工资率与一般商品的价格一样完全由劳动市场的供求决定,并调节着劳动的供求。 在此假设前提下,市场自发均衡时只可能存在自愿失业或自然失业,即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所以,经济中的产量始终等于潜在产量。

有粘性的工资理论 [Sticky Wage Theory] ——劳动市场上的交易方式与一般商品市场是不同的,除货币工资具有“刚性”和“货币幻觉”外,在现代劳动供求双方通常采取的是签定和约的方式,因而工资与一般商品的价格不同,难以随供求关系的变动而随时变动,即工资具有粘性。 在此假设前提下,市场自发均衡时有可能存在非自愿失业或非自然失业,所以,经济中的产量有可能小于潜在产量。

期中考查题讲解: 1.边际消费倾向是否有可能大于1?请举例说明。 2.举例说明货币需求的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三者的区别? 3.当出现经济萧条时,采取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是否必然会导致财政赤字?为什么? 4. 假设在一个只有居民户和厂商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 (提示:J=0) 。求: IS曲线和LM曲线的表达式;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

长期总供给曲线 从长期看,价格和工资都是有伸缩性的,经济中的产量始终等于潜在产量。 或者说,在长期,资源已经充分利用。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动,总供给都不会增加。 教材P582图18-9

短期总供给曲线【1】 古典模型: 假定价格和工资都是有伸缩性的,经济中的产量始终等于潜在产量。

借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中级宏观经济学》讲义第二讲《总供给、总需求与产出决定概论》图2-12 。 (a)劳动市场 (b)生产函数 (w/p) (w/p)f Ld Ls Lf Q Qf L Lu Qu 失业 (c)总供给曲线 P (w/p)u 借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中级宏观经济学》讲义第二讲《总供给、总需求与产出决定概论》图2-12 。

短期总供给曲线【2】 基本凯恩斯模型: 假定工资是有粘性的,价格上升,货币工资不变而实际工资下降,但就业量不变,厂商利润增加,产量增加。

借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中级宏观经济学》讲义第二讲《总供给、总需求与产出决定概论》图2-13。 (a)劳动市场 (b)生产函数 (w/p) (w/p)0 Ld Ls Lf Q Qf L Lu Qu 失业 (w/p)1 (c)总供给曲线 Pf P Qs Pu 借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中级宏观经济学》讲义第二讲《总供给、总需求与产出决定概论》图2-13。

短期总供给曲线【3】 极端凯恩斯模型: 大萧条时期,由于存在大量失业者,如果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增加,在价格不变且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均不变的前提下,劳动投入量可不断增加,厂商利润增加,产量增加。

借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中级宏观经济学》讲义第二讲《总供给、总需求与产出决定概论》图2-14(经改造)。 (a)劳动市场 (b)生产函数 (w/p) (w/p)0 Ld Ls L2 Q Q2 L L1 Q1 失业 (w/p)1 (c)总供给曲线 Pf P Qs P0 白 Ld2 Ld1 白 Ls 借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中级宏观经济学》讲义第二讲《总供给、总需求与产出决定概论》图2-14(经改造)。 白 白

总供给曲线的三种情况 ③ ② ① AS P Yf Y ①极端凯恩斯总供给曲线。资源远未充分利用。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可以增加。 ②基本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现被认为是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一般情况。资源尚未于充分利用。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③古典总供给曲线,现被认为是长期总供给曲线。资源已经充分利用。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动,总供给都不会增加。 AS P ③ ② ① Yf Y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这种情况是否有可能出现? LAS SAS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这种情况是否有可能出现? 为什么? P Yf Y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除物价水平外,一切影响实际国民收入总供给量的因素发生变动都会引起总供给曲线位置的移动。 这些因素主要有: ①劳动力数量的变化; ②资本存量的变化; ③技术条件的变化; ④气候条件的变化; ⑤进口原材料等投入品价格的变化。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应用 一、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二、总需求变动的影响 三、总供给变动的影响

一、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AD AS P E P0 YE Y

宏观经济均衡的三种情况: P ①充分就业均衡 ②失业均衡 ③高于充分就业均衡 P2 P0 P1 YE<Yf YE=Yf AD2 LAS SAS P ①充分就业均衡 ②失业均衡 ③高于充分就业均衡 AD0 AD1 P2 P0 P1 YE<Yf YE=Yf YE>Yf Y

总需求变动的影响【1】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变动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只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同方向变动。 教材P589图18-17 P AD2 AD0 AD1 E2 E0 E1 AS P0 Y2 Y0 Y1 Y

总需求变动的影响【2】 古典总供给曲线 教材P590图18-18 总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而不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资源已充分利用,均衡的国民收入达到了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 AD1 AS P AD0 AD2 E1 P1 E0 P0 E2 P2 YF Y

总需求变动的影响【3】 短期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教材P591图18-20 AD1 P AS AD0 E1 P1 E0 P0 E2 P2 Y2 Y0 Y1 Y

短期总供给变动的影响 P SAS2 资源尚未充分利用时,总供给变动使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 AD0 SAS0 E2 P2 LAS P SAS2 资源尚未充分利用时,总供给变动使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 AD0 SAS0 E2 P2 SAS1 E0 P0 E1 P1 Y2 Y0 Y1 Yf Y

长期总供给变动的影响 P AD0 长期总供给的变动使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或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发生变动。 E2 P2 E0 P0 E1 P1 LAS2 LAS0 LAS1 P AD0 长期总供给的变动使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或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发生变动。 E2 P2 E0 P0 E1 P1 Yf2 Yf0 Yf1 Y

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1】: P 萧条状态,即非充分就业均衡或失业均衡 高涨状态,即高于充分就业均衡。 教材P587图18-14 P2 AD2 LAS SAS P 萧条状态,即非充分就业均衡或失业均衡 高涨状态,即高于充分就业均衡。 教材P587图18-14 AD1 P2 P1 YE<Yf Yf YE>Yf Y

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2】: P 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 P2 P1 教材P588图18-15 Y2 Yf Y1 Y LAS SAS2 AD SAS1 P2 P1 教材P588图18-15 Y2 Yf Y1 Y

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3】: LAS P 长期状态。 AD2 教材P588图18-16 AD1 P2 P1 Yf Y

教学要求: 1.理解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2.掌握总供给曲线各种类型的含义及其特征。 3.理解总需求曲线移动的经济学意义。 4.理解总供给曲线移动的经济学意义。 5.理解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的影响。 6.理解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