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意涵.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章 銀髮族產業經營 第一節 銀髮族產業的發展 熟年商機  銀髮族發展產業 醫療保健 保健食品市場逼近三百億元 熟年人最擔心自己的健康問題,追求健康 是他們共同的願望,包括保健食品、養生 餐飲、健康器材、運動健身、抗衰老等都 是值得開發的市場。
Advertisements

探訪台灣歷史博物館 了解台灣的發展史 設計者:海佃國小蘇美惠. 動動腦時間 1. 你知道自己的祖先是從哪裡來的嗎? 2. 身為台灣人,你知道台灣的歷史從何時開 始呢? 要參觀台灣歷史博物館,首先要對台灣歷 史有一些初步的認識喔!因此我們將簡單 的介紹台灣的發展史,要聽仔細囉!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南投分局 執行單位:彰化縣埤頭鄉崙腳社區發展協會 日期:中華民國100年12月19日
第二單元 荷西殖民與明鄭統治 課程前導動畫.
台灣的海洋文化交流史 盧胡彬編輯講授.
科目 歷史 單元 史前台灣與原住民文化 姓名:顏淑玢 節數:2
老師 製作 台灣歷史與文化.
移民與原住民 盧胡彬講授.
班級: 小 班 時間:102年3月4日~102年5月17日 幼兒年齡: 歲
國內利率之變動 3.25% % 2.036% 年利率(%)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台灣歷年女性生殖系統癌症 發生率的變化.
中國圖書分類簡表 500●社會科學類 000●總類 ●史地類 100●哲學類 800●語文類 200●宗教類
第十二章 《關於考古學的100個故事》.
歷史經驗─經驗歷史 社會學習領域 桃園縣海湖國小/周世欽.
木工藝-陳啟村 產設一甲 4A31C009 李侑珊.
五年級 社會科課程說明 任課老師 :張桂英 任教班級 :1班~6班
第二章 國際海權時代的來臨 第一節 海權時代的開啟
第貳篇 大清皇帝的子民 第三章政治經濟的發展 第一節 漢人社會的發展
臺灣史的分期及特色 報告人:洪健榮.
臺 灣 史 清 領 時 期 11.
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 宏觀 長 中 微觀 田調、 短 資料採集 上層 理解.建構 中層 整理.分析 下層 教材 刊物 專家學者 資源中心 部大
台灣國家公園巡禮 製作:翁顗棋.
第二章 漢人來臺與國際競逐時期 第一章 十六世紀中葉以前的臺灣與原住民.
臺灣史 陳貞如老師.
文化差異 Elick Yang.
穿梭臺灣藝術時光隧道.
使用電子資料庫 搜尋臺灣史關鍵字.
服務據點 台北總部: 325人 台北承德訓練中心 (含桃園教室):22人 中區服務處:37人 南雲推廣組:6人 台南服務處:13人
色彩與人生的關係 -生活中的行行色色- 郵政車之色彩應用.
文學院、管理學院、海科院 暨各系所 及通識教育中心
服務據點 台北總部: 325人 台北承德訓練中心 (含桃園教室):22人 中區服務處:38人 南雲推廣組:6人 台南服務處:12人
【小小的夢想】.
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報告者:傳播2B_蕭輔萱.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教育部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計畫 凝視與再現:移民社會與多元認同
今日香港 生活素質 探究議題 「雙非」兒童問題.
南亞地形圖 單 4 元 亞洲(二)──南亞、中亞與西亞 社會學習領域 投影片 16 配合社會(五) 三上地理 4 ─ 1.
第 2章 原住民文化   ■台灣原住民的族群   ■台灣原住民的文化.
古今地圖比對 國立彰化高中102年高瞻計畫空間資訊專題課程.
明代的版圖.
通識選修課程-社會領域 世界文明與發展Ch.17 台灣: 大洋洲原住民的原鄉 ?
通識選修課程-社會領域 世界文明與發展 中國:東亞之光(Ch.16)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中華民國台灣 民國80年到92年人口問題 簡報 江聰輝ˋ吳彥儒 93年9月23日
服務據點 台北總部: 333人 台北承德訓練中心 (含桃園教室):23人 中區服務處:36人 南雲推廣組:5人 台南服務處:12人
多元文化概論.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西藏 Tibet.
台語的源由.
美國文化萬花筒 (上) 李建平 地理系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10-29,2012.
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探討 2006/10/31 報告者:蔡宜君.
十八界的 樂受概念.
◎認識考古 ◎研究歷史的管道 ◎台灣歷史分期
人類的石油年代.
國際金融期末報告 授課老師:楊奕農副教授 學生:金恩惠 學號:
中醫系學會返宣部 部長 CM41 中二 黃維俊 副部長 CM41 中二 廖悅孜
族群關係與認同在台灣 CH-5~7 民文四 吳慧婷 張琬羚 林筱蓉.
服務據點 台北總部: 326人 台北承德訓練中心 (含桃園教室):24人 中區服務處:36人 南雲推廣組:4人 台南服務處:12人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多元文化概論.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1.
國際競爭下的臺灣 一、海商在臺澎的活動 二、荷蘭、西班牙在臺灣的競逐 三、荷蘭統治下的臺灣.
第三章 臺灣文化教育發展.
地名由來 九戶人家: 物品送達分成九份 九十口灶煉樟腦油: 十口灶為一「份」 採金史 凱達蘭族 清光緒十六年 (1890) 日據時期:藤田組、田中組 顏雲年:「三級租包制」 台陽礦業公司 (1948~1971)
試行計畫 教育局 課程發展處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組 黃笑冰.
通識選修課程-社會領域 世界文明與發展 中國:東亞之光(Ch.16)
后里鄉的地理位置.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台灣意涵

文獻中的台灣 山海經:雕題在鬱水之南,其國為鮫人,其面點涅畫體為鱗采 朝代 名稱 備誌 商周 雕題 山海經:雕題在鬱水之南,其國為鮫人,其面點涅畫體為鱗采 秦漢 島夷、東鯷 史記:海中有三神仙,蓬萊、方丈、瀛州。前漢書地理志:會稽海外有東鯷人,分為二十餘國,以歲時來獻見。 三國 夷州 三國誌:黃龍2年(230年)遣將軍衛溫浮海得夷州人數千而還。孫權派兵侵夷州 隋唐 流求、琉球 隋煬帝命羽騎尉朱寬入海訪異俗,抵琉球,語言不通而返,次年朱寬至流求和平招降不成,命陳陵率軍征討,與台中平埔發生戰鬥,虜獲男女及物資,隋書流求國傳:流求國,居海島之中,當建安郡東,水行五而至,土多山洞。唐諸蕃志中首見「澎湖」 宋元 毗舍耶、流求國 文獻通考:流求國居海島,在泉州之東,有島曰澎湖。元至元30年遣軍艦招撫琉求,企圖經略,澎湖置逕檢司,隸屬泉州同安。諸蕃志:流求國當泉州東,航行約五日,旁有毗舍耶國語言不通,袒裸。 明 東蕃、大員、東寧 洪武21年移島民於福建泉州、漳州。嘉靖41年(1564年)置師澎湖,又設巡檢司 清 台灣 康熙23年(1684)東寧為台灣,設臺灣府,正式「臺灣」。光緒11,建省

台灣意涵 地理(空間觀念):1624年前指小島;1624-1949指台灣與澎湖;至今- 指台、澎、金、馬。 1544年葡萄牙人東來,抵海島,驚嘆臺灣之美故叫作「福爾摩沙」,即美麗之島。 主權觀念:從無政府(元以前)-行政區活動的一部份(元、明)-殖民政府(荷西時期; 外國)-流亡政權(明鄭; 國中之國)-中國地方政府(清)-殖民政府(日治)-中華民國的一省(1945-1949)-中華民國台灣(1949-) 文化觀念:南島民族文化-中國文化的注入-歐洲文化的傳入-東洋文化的移植-本土文化的成長。

地文與人文特色 台灣地文特色:一,海島文化;二,窮山惡水;三,颱風與地震。四,地理位置重要。

人文特色:一,中國及閩南文化的延伸;二,受陸路及海路國家的影響;三,南島原住民文化的傳統;四移墾性格強

福爾摩沙地圖2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據點

移墾性格 男多於女,男女比率懸殊(清嘉、道為5:1) 養子風氣盛。 移民時游民佔相當的比重(羅漢腳約20%) 人口增加迅速:荷蘭撤退時漢人約十萬,明鄭末(1683)約15萬。清雍正年間約百萬人。乾隆末(1795)約130萬人,嘉慶十六年(1811)約200萬人,1897年約300萬人,1945年,人口約600萬人,1954年800萬人。 重商趨利的傳統;移墾時期人民的素質不高。 豪強領導:社會領導階層多為意氣自雄的豪強之士,少文化水準較高的知識份子或士紳人物。

歷史發展的特色1 移民社會:原住民雖有認為南島語系原住民發源於台灣,台灣原住民有可能來自其他地區的移民。漢族的移民,以閩南、客家為主,從四百年前開始到台灣。外省族群或新住民,在1945-1955年左右陸續到台灣,構成現在四大族群。加上現在因為婚姻而到台灣的外籍新娘。大多來自移民。 政權變動頻繁:台灣四百年來歷經七個不同的統治政府,早期類似中國朝代的地方(元、明),荷西時期(1624-1661)、鄭氏王朝(1662-1683)、清領時期(1683-1895)、日治時期(1895-1945)、中華民國(1945-)

歷史發展的特色2 多元文化:由於歷經不同的統治,加入許多新的因子,包括語言與生活習慣,如台灣有許多平埔族的用詞,亦有日本的用詞、中原的用詞等。 內地化(李國祁) 、土著化(陳其南) 、雙向外(陳孔立)的文化發展,所謂內地化即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土著化是自我發展的特質。 海洋文化的特質:既開闊又保守,既包容又排外。

何以稱「台灣」 1.從「東蕃」轉化而成︰明初將臺灣稱作東蕃,即東方蕃民之意,東蕃約於明萬曆年間後轉訛為臺灣的發音。 2.從「臺員」轉化而來︰明代周嬰著《遠遊篇》,其中東蕃記中的臺員,指台灣 3.荷蘭人命名︰十七世紀荷蘭人佔領台灣,明天啟四年(1624年)在台江(安平)灣頭築城,臺灣即指台江的灣頭,荷蘭人以Tayovan Tayan或Tyovan稱之,均為臺灣之意。 4.顏思齊命名︰明萬曆年間,福建海寇顏思齊佔據此地,並命名為台灣。 5.原住民命名︰台南平埔族原住民西拉雅族稱安平附近的濱海之地為「臺窩灣」、「台員」(Taian、Taiwan)即為台灣的指稱,台灣地區有許多地名係由原住民命名改稱而來,如諸羅(即嘉義)、赤崁(即台南)、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