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報告 指導教授:胡瀚平 報告者: 國一乙 傅一航
論語‧鄉黨第十‧廄焚 廄焚。子退朝, 曰:「傷人乎?」 不問馬。
章旨 記孔子重人輕物,關懷有別。
翻譯 有一天,孔子家的馬房失火了。孔 子在朝會結束後聽說了這件事,他 問:「有沒有人受傷啊?」而沒問 馬燒傷了沒有。
賞析 孔子家的馬廄失火時,問人不問馬, 並非孔子不愛馬,而是擔心火災傷人 過多,所以未暇問,因為人和動物相 比,人還是比較重要。孔子的思想核 心是「仁」,對萬物一視同仁,但在 施行上還是有先人後物的等差,這樣 較切近於人情。
相關名言 一顆愛心是最真實的智慧。 不是血肉的聯繫,而是情感和精神 的相通,使一個人有權利去援助另 一個人。 〈俄‧柴可夫斯基〉 〈英‧狄更斯〉 不是血肉的聯繫,而是情感和精神 的相通,使一個人有權利去援助另 一個人。 〈俄‧柴可夫斯基〉
疑義辨析 1.主流說法 不問馬
2.不同的聲音 不,問馬 〈省略「曰」〉 先人而後馬
結論 論語為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所作,既為 記錄老師之言行,當會著墨於風采之宣 揚,而儒家的中心思想為「仁」,「仁」 心,以「人」為出發點,強調愛有等差, 推擴出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境界, 當災難來時,人有無受傷當屬要緊,區 區馬兒又何足惜哉?繼以孔子平日之言 語察知,當得問人而不問馬,故「不問 馬」,理解為前者之意較佳。
延伸試題 題目1〈高中段考題〉 關於下列敘述,何者為錯誤的選項? (A)「子絕四」的四項事情,其用意 在避免造成偏執的無知 (B)「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 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意謂孔 子不敢以聖人、仁人自居,卻自謂具 有學不厭、誨不倦的精神
(C)「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 馬。」呈現儒家「親親而仁民,仁民而 愛物」的精神 (D)「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意 謂孔子在朝議事,態度委婉、語氣堅 定
答案是………… D 詳解:〈d〉指孔子閒居時安閒自得,從 容愉快,呈現出中正和平的 氣象。
題目2〈105學測作文題〉
資料來源 1.論語 鄉黨篇第十 http://tienlu.homeip.net/tienlu/roomyi/roomyi- 10.htm 2.台灣海外網‧鄉黨第十 http://www.taiwanus.net/E/E_4/E_4_10.htm 3.高中中華文化基本教材
謝謝 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