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 Haizheng Li 李海峥 School of Economic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当前形势和 国际静安建设 静安党校 王小林. 国际 —— 问题很大、霸权犹在。 1 、国际产业分工的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 新兴产业尚未形成 -- 高失业率 老龄化 -- 高福利 -- 高负债 权威缺失 -- 民主治理的危机 再平衡战略 -- 保护主义抬头。
Advertisements

一、北京水务情况简介 二、北京水资源现状 三、北京水资源管理措施 主要内容 北京市行政区 域面积 1.6 4万平 方公里,西北部 为山区,约占总 面积的三分之二, 东南部为平原区, 约占总面积的三 分之一。 一、北京水务情况简介.
做好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准备. 我国目前就业形势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2007 年有 1100 万新增劳 动力有就业要求。据不久前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 示, 2008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 420 万人,比 2007 年增加 58 万人,增幅 20.71% 。 2007 年年底 830.
學習目標 指指出中國地理區的劃分方式 了了解中國七大地理區的區域特色 了了解中國三大經濟地帶的發展特徵 分分析中國區域政策對三大經濟地帶 的影響.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指标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第三节 现行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 及纠正 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
公共管理 0701 班.  3 月 1 日,在酝酿了一年之后,《神木县全民免费医 疗实施办法 ( 试行 ) 》如期推行。这项被媒体称为 “ 开 国内先河 ” 的医疗保障制度推行两个多月以来,让全 体神木人民真正体会到了 “ 看得起病 ” 的前所未有的 实惠,同时,公众道德风险却又把政府推到了一个.
 来源: 新华网新华图片 背景音乐 365里路.
《关注经济发展》 知识复习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它的基本要求是 ?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2013年10月.
“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 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中国旅游研究院 黄璜
人口再生产.

煤铁之城 枫叶之都 山城本溪.
——高考政治选择题命题思路分析及备考启示
学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
学习、领会2012年全国“两会”精神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
2014年 “两会”学习解读 2017/2/28.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策略.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節 多樣的自然環境 第二節 中國的區域劃分 第三節 三大經濟地帶 中國基本資料簡介
明确党员先进性要求 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商贸管理系党总支 张志华 党课教案.
黑龙江省金融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 李国义.
2014届高三九月调考 质量分析 武汉市第19中学 雷 逸.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初中毕业年级中考专题复习
第四章 日本 闭关自守的日本 明治维新 涩泽荣一、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 金融、贸易、工业 《广场协议》与日本经济20年.
宏 观 经 济 学 N.Gregory Mankiw 上海杉达学院.
公 共 政 策 学.
飞扬青春 需要健康保驾护航 健康知识讲座 高一(3)唐蕾
李鸿章 李鸿章是一个正面人物, 李鸿章这一生的写照,李鸿章临死的时候的诗最能概括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读书、思想与学校发展 程红兵.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内容简 介.
習作1-6 題目+解答 習作1-6 解答.
改革开放30年的画卷.
第八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编 以冷战为特征的全球格局的演变 第四章 世界力量的分化与组合.
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 监督检查的领导责任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曾昌元.
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1.
坦桑尼亚.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章 低碳产业体系.
By 燒完.
对中学教育的思考 太原师院附中
(1)性质(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和宗旨(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决定的; (2)党的地位决定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地位);
徐金海 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扬州大学商学院农经系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本章共有三节,其内容是: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维护社会稳定 实现新疆长治久安 新疆社会科学院:高建龙.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四章 客观分析环境.
2012年中考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试题评析 温州第九中学 李冰.
卫生部日前发文, 为“三好一满意”活动 定出了工作任务分解量化指标.
Living Stander: Incomes, Inequality, and poverty
2.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事物的普遍联系 事物的永恒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模块三 企业物流成本分析.
毛泽东思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高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 主讲:姜丽华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
哭泣的地球 歙县璜田中学 邵百和.
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八大报告学习心得.
酒泉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 政府工作报告考点归纳
我国企业专利管理理念 及企业专利战略制定 国家知识产权局 陆 毅.
小组成员:贺美、凌静、张晓洁、 白玉华、王雨萱、密启慧
第四单元 满怀希望 迎接明天 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茅以麗 女士 首席經濟主任 經濟分析及方便營商處 財政司司長辦公室 2013年10月12日
金融海嘯對香港經濟的影響 政府經濟顧問 二零零八年十一月三日.
中国财政货币政策对全球的意义 侯帅.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杭 州 浙江省旅行社协会 梁雪松
第十四章 国家调节宏观经济 第一节 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必要性 第二节 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方式和目标 第三节 宏观经济调节的政策和手段.
國民所得與 經濟福利 11. 國民所得與 經濟福利 11 本章學習目標 了解國內生產毛額GDP與國民生產毛額GNP的 涵義。 區分名目GDP與實質GDP的差異。 指出以GDP衡量經濟福利的缺失。 探討測度家戶所得分配不均的指標。 解析經濟福利淨額與綠色國民所得的觀念。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国的经济 Haizheng Li 李海峥 School of Economics Haizheng.li@econ.gatech.edu Phone: 404-894-3542 Office hours: Thursday 1:30-3:00PM, or by appointment. Office: 206, Habersham Building.

一、中国的GDP和经济增长总趋势 中国自1979 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快速、稳定地发展。 按可比价计算,2002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是1952年的40.4倍,年均增长7.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1952年的18.1倍,年均增长6.0%, 7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推进器:1978--2002年,我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是9.4%,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8.1%。

2000-2004年中国GDP及其增长率 年份 GDP (亿元) GDP增长率 (%) 2001 97314.8 7.5 2002 105172.3 8.3 2003 117390.2 9.5 2004 2005 2006 136875.9 183868 209407 10.4 10.7 注: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http://www.stats.gov.cn

图1.1

图1.2 可见,中国的GDP增长不论从绝对数量还是从相对数量上看都保持了很高的增长速度。这个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美国的GDP增长水平。

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与世界和美国的比较(%) 表1.2 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与世界和美国的比较(%) 年份/经济增长率 中国 美国 世界 2000 8.0 3.7 4.6 2001 7.5 0.8 2.5 2002 8.3 1.9 3.0 2003 9.5 4.0 2004 4.4 5.1 注: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2005年统计年鉴http://www.stats.gov.cn

图1.3 可以看出,中国近年的经济增长率一直维持在8%左右,甚至接近10%,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总体水平较高,但国内各地区之间存在经济增长不平衡的现象。

从1952年到2002年的五十年中我国东西部差距一直呈放大趋势: 1952-2002年,东部地区的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6.8%,而中西部只有5.3%; 1952-1978年和1978-2002年,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分别是4.4%和9.4%,而中西部地区分别只有2.9%和7.9%。 1952年东部地区人均GDP是中西部地区人均GDP的1.2倍,1978年是1.7倍,2002年是2.5倍。

China’s Inequality By the year 2000, China found itself with one of the highest degrees of income inequality in the world (Yang, 2002). Regional economic inequality is a relatively new phenomenon in China’s last half century.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Mao era through early 1990’s, inequality across major regions trended downward. However, this measure of inequality rose sharply in the decade of the 1990s.

By comparison, among the major reg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2004, the ratio of the highest to lowest regional per-capita GDP was only 1.32. In China in the year 2003, the ratio of real per-capita GDP between the wealthiest province and the poorest was 8.65, India for 2002, the comparable ratio was only 4.6.

2000-2004年中国GDP最大的省份和GDP最小的省份比较 单位:亿元 表1.3 2000-2004年中国GDP最大的省份和GDP最小的省份比较 单位:亿元 年份 广东 西藏 2000 9662.23 117.46 2001 10647.71 138.73 2002 11735.64 161.42 2003 13625.87 184.50 2004 16039.46 211.54 注: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http://www.stats.gov.cn

作业(Homework) 列出2002-2006年美国GDP最大的州和GDP最小的州以及GDP值

阅读小资料----关于中国经济的网络评论 (点击链接)

中国GDP的统计及其增长的计算 GDP的概念 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GDP的概念 从收入形态看,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即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 从支出角度看,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即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其中,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增加。

中国统计局对GDP的统计过程 GDP计算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过程和最终核实过程。

GDP的增长速度是如何计算的? 增长速度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增长程度的相对指标,说明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加了百分之几或几倍。   GDP的增长速度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社会最终成果的规模的变动情况。 为使报告期GDP价格与基期GDP价格相适应,在计算GDP增长速度时,首先应对当期的GDP剔除价格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得到按可比价计算的GDP的发展速度,。 增长速度为正值,表示增长程度;增长速度为负值,表示下降程度,也称负增长程度。计算公式为:

GDP的增长速度是如何计算的?

二、中国的经济结构 1、根据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规定三次产业划分范围如下: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服务行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三大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 年份/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总计 工业 建筑业 1978 28.1 48.2 44.4 表1.4 三大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 年份/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总计 工业 建筑业 1978 28.1 48.2 44.4 3.8 23.7 1986  27.1 44 38.9 5.1 28.9 1992 21.8  43.9 38.6 5.3 34.3 2000  16.4  50.2 43.6 6.6 33.4 2004  15.2  52. 9 45.9 7.0 31.9 注: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http://www.stats.gov.cn

图1.4 可以看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逐步降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变化趋势不稳定。但第二产业在近年表现出了较快的增长势头。

Figure 2.3 Employment Distribution by Major Industrial Sector, 1900–2000

所有制是指人们对物质资料的占有形式,通常指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即生产资料所有制。 2、按所有制分类的各经济部门划分 所有制是指人们对物质资料的占有形式,通常指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即生产资料所有制。

关于统计上划分经济成分的规定 经济成分分类与代码(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 代 码 分 类 及 构 成 1 公有经济 11 国有经济 12 表1.5 代 码 分 类 及 构 成 1 公有经济 11 国有经济 12 集体经济 2 非公有经济 21 私有经济 22 港澳台经济 23 外商经济

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国家或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国有经济是指资产归国家所有的经济成分。 集体经济是指资产归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 非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所有或归外商、港澳台商所有的经济成分,包括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和外商经济。 私有经济指资产归中国内地公民私人所有的经济成分 港澳台经济是指资产归港澳台商所有的经济成分。 外商经济是指资产归外商所有的经济成分。

中国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 在改革开放前,中国从理论上和政策上都把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置于完全对立的地位,形成了排斥私有制经济发展的单一公有制模式。 据统计,到1978年,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公有制经济占到了99.2%,其中国有工业占 77.2%,集体工业占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非公有制经济显现出勃勃生机。近年来,中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一直处于持续上升趋势。 到2005年,中国私营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数量的一半以上,个体私营就业人数突破一亿人,个体私营企业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20.7万人。 全年私营企业销售总额占全国商品销售总额的18.5%,缴纳的税收总额占全国税收总额的9%.(数据来源于中国工商报,2006-03-24)

中国工业总产值及其构成变化趋势 表1.6 年 份 工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总产值构成(%) 总计 国有工业 集体工业 1978 4237 份   工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总产值构成(%) 总计 国有工业 集体工业 1978 4237 3289.2 947.8 77.6 22.4  1986 11194.3 6971.1 3751.5 62.3 33.5 1992 34599 17824 12135 51.5 35.1 2000  85673.7 40554.4 11907.9 47.3 13.9 2004 187220.7 65971.1 10586.4 35.2 5.7 注: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

图1.5 从上图可以看出,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的国有工业和集体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总体趋势是大幅下降。这意味着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出中所占比重大幅提高,这也反映出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和外商经济在中国有着勃勃生机。

小结: 1、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近年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很高的增长率,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中国经济内部存在增长不平衡的问题。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要高于中西部。 3、从三大产业的发展趋势看,中国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表现出了较快的增长势头。 4、从所有制成分来看,国有工业和集体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大幅下降。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