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悲傷輔導 報告人:曹聖宏
一、前言 悲傷的疼痛就像愛的喜樂,是生命的一部份;它也許就是愛所要付出的代價(Parkes,1972:5-6; Kalish, 1985:182)。 一個人在承受失落之後,為了重建平衡並完成悲傷過程,必須要完成某些特定的悲傷任務。而這些任務的完成,都需要付出心血努力;否則會像人類的成長、發展一樣,若在某一特定層次沒有完成其任務,會影響其追求更高層次的任務之完成。面臨失落與悲傷,如何藉由自我的力量、家庭的支持、社會資源或同儕力量漸漸步上復原之途,正是悲傷輔導的目標,也就是在幫助喪親者能體認這些喪親的哀慟與過程。
悲傷是一種疾病嗎? 事實是: 人因失去所愛形成的心理創傷,其嚴重程度相當於一個燒傷的人在生理上所承受的創痛。
二、何謂悲傷輔導 悲傷輔導一種以口語及非口語溝通為主的助人歷程,目的在幫助喪親者學習如何調適及通過悲傷的任務,並能在思想、情感與行動上作積極改變,以便能自我成長、適應與發展。
二、何謂悲傷輔導 問題的形成 (一)從人的三個世界談問題: 1. 自我 2. 人際 3. 環境 (二)問題的構成: 1. 自我 2. 人際 3. 環境 (二)問題的構成: 1. 情境、徵狀的出現 2. 認知失調 3. 家庭、系統裡的衝突 4. 個人內在的衝突 (三)情境+人的反應=問題
三、悲傷輔導原則 原則一:協助生者體認失落 悲傷的形成乃出於失落,若不能正視失落事實的存在,則情感繼續以過去模式加以付出的結果,只會造成更強烈的失落感,當然也就無法平撫內心的傷痛。因此認清死亡的事實,接受死亡的結果,對於悲傷者而言,可以說是極為重要的一個關鍵點。Michael R. Leming & George E. Dickinson表示:「只有在接受死亡的真實性及終結性時,我們才能將一直以來投注在死者身上的情感來源抽回,並尋求創造與死者的新的關係。」逃避死亡的事實,雖然能為即將接踵而來的巨大情緒波動,提供一個暫時的避風港,卻不會改變既成的事實。因此喪禮儀式的功能便是促進人們將「失去的」實際化,讓喪親者表達其真正的感情,並接受其他親友給予的支持(劉秋固,1998)
原則二:幫助生者界定並表達情感 許多的喪親者可能無法認清自己內在糾結的複雜情緒。在獨自哀悼的過程中,他們也可能無法表達這些情緒。輔導者需能幫助喪親者認清內在感受,並使這些情緒能適當地流露出來。這些情緒包括憤怒、愧疚、焦慮與無助、悲哀等等。而輔導者不應僅止於鼓勵激烈情緒的表達,還必須查覺失落的內涵、適當且有效地設定憤怒的對象、評估並解決愧疚感,以及檢定並處理焦慮。
原則三:幫助生者在失去逝者的情況中活下去 對悲傷者而言,頓時失去了一位長期親密的依附者,必然會產生陷入絕境的無助、恐慌、茫然、苦思的反應。輔導員應該幫助生者適度地處理這種依附情結(attachment complex),讓他確認與逝者之間過去所扮演的依附關係已經結束。他必須在失去逝者的情境中,在其往後的人生舞台重新拉起另一幕戲,扮演新的角色、建立新的關係,演出不同的人生戲碼。
原則四:將情感從逝者身上轉移 把感情移轉,是家屬或是亡者親人所需要面對的一個過程,也是必學的方法。而生者藉由情感的轉移,可以替自己的心靈重新找到一個安置的場所,換句話說,就是發展新的人際關係,以幫助亡者家屬或是親人再一次的回到社會正常生活。 新關係的建立也不是急促的一種過成,操之過及有時會變成適得其反。悲傷是需要被經歷的,若只是在悲傷發生之際,尋找一個替代品來試圖掩蓋這一個悲傷的歷程,而不試圖想辦法解決悲傷的話,很有可能會造成除了悲傷之外,又衍生出另一份失落感。所以輔導者在此時要仔細評估他們的狀況,適時的幫助他們,讓他們瞭解如此做是否得宜。
原則五:允許時間去悲傷 悲傷的歷程是一種漸進的形式,一個過程與一個過程之間的連間點,往往並不是那麼的清楚。換句話說悲傷的歷成之間,它的接點並非是如此清晰,通常是混在一起無法完全釐清,不可能說今天瞭解到需要新的人際關係來支持後,明天立刻就不悲傷了。其次,適應悲傷所產生的失落和其他一些因為悲傷所引發的細節,也是需要時間來調適的,而輔導者也必須對悲傷歷程中的人說明這一點,讓他們清楚自己本身的狀況。 悲傷的過程之中會有某一段特定的時間變得特別難以度過,例如失落感產生之後的三個月之內,或是隔年發生悲傷的日期,這些雖然對於亡者家屬是一個難熬的時期,但對於輔導者來說卻是一個聯絡的良好時機,因為亡者家屬此時最需要的是外界的支持,以及多與人互動。而至於節令假日也是一個難過的時間,若是輔導者可以協助亡者家屬預期這些困難,則對他們是一種最大的幫助。
原則六:闡名『正常的』悲傷行為 必須要讓喪親家屬瞭解到失落所引發的種種感覺都可以算是一種正常的反應。其實不只喪親的家屬要知道,一般人也應該建立起這一種認知。而這些行為反應,大多數是由失落所引起的一種不同於一般日常生活的經驗,若是輔導者對所謂的正常悲傷行為已經認識清楚,則可以幫助喪親家屬釐清何謂正常與不正常。
原則七:允許個別差異 悲傷的反應人人會有,但其表現出來的行為卻不一定每個人都相同。有時候喪親家屬中若有人表現悲傷的方式與其他人不同時,往往會引起其他人不舒服的感受,而這也使得當事人產生不適應的感覺。輔導者應讓喪親家屬瞭解到悲傷反應如同人的個性,各有所異,要先瞭解他人的表達方式,再去接受,以免造成誤會。
原則八:提供持續的支持 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不同,悲傷治療是一種特定情況或時期的治療行為,而悲傷輔導則比較側重當失落事件發生後,在個案每一個發生悲傷的關鍵時刻與以有效的關心與協助。 在此同時,社會團體亦是一個可能可以給予持續而有效支持的輔導方式體制,一些諸如喪偶或失去子女甚或車禍等的個別對象的喪親團體,在這種時候是很可以發揮功效的,輔導員可以轉介及鼓勵個案積極加入如此團體以發揮持續且更全面的輔導機制。
原則九:檢查防衛與調適形態 失落,有時可能引發益加強化的防衛或者是適應方式。 例如:適度的酒精雖然可以減輕焦慮抹除紛擾情緒,但一旦生者習慣於酒精中找尋安慰,情況就有可能失控造成酗酒的狀況,藥物或毒品亦然。 由於藥物或酒精濫用者容易引起激化悲傷經驗阻礙哀傷過程的狀況,所以一旦輔導員發現這些問題,便應積極採取治療的措施,俾使個案避免此般惡性逃避的行為。此外,一些像是退縮、拒絕正視死者圖像或過度保留與死者相關物品這類的較極端行為,也可以在相當程度上顯示出不健康的適應模式。在此輔導員可以將這些適應模式指出並與個案探討其必要性與有效性,然後便可以偕同探索更為有效而健康的調適途徑,進而減低壓力並解決問題,渡過悲傷的關鍵時期。
原則十:界定病態行為並轉介 輔導員須專注辨認出個案可能的病態性悲傷行為,俾使出現問題時能決定何時、如何將其轉介治療。 對於一些個案而言,單純對於悲傷的輔導在某方面看來或許是不甚足夠的,在他處理失落問題或者是對於失落的本身在遭遇時,總有可能產生出更多更大的難題出來,且深度困擾住個案自己,這時便需要所謂專精的悲傷治療來處理。
多餘的陳腔濫調 一些當事人週遭好心的朋友甚或是輔導員,常會使用一些像是「我能了解你的感受」、「你一定會站起來的」等等無意義的話語回應個案,或是滔滔不絕講述自己以為相似的遭遇經驗,其實這些都只是無用且幫不上忙的,卻很有可能扼殺掉進一步的探討或輔導的空間,故應盡力避免之。
四、輔導技巧 由於悲傷會用各種型式出現,有時他它是自責,有時它是罪疚、有時它是生氣、有時它是哀淒、有時它是輕鬆與解脫...,無論什麼情緒,它們都是悲傷的記號,不斷提醒著我們失落的存在,根據Worden的說法,提出幾項對於悲傷輔導的運作很有效的技巧: 一、助人者可行的技巧 1、喚引的語彙 使用強硬的字眼以喚起感覺,例如:「你的兒子死了」,而不是「你失去了兒子」。
四、輔導技巧 2、使用象徵 亡者的照片、信件、錄音帶或錄影帶、衣物等 3、寫信 要求生者寫信給亡者,表達思想和情感。藉著表達他們需 要告訴亡者的話,幫助他們處理未竟之事。(例如:追 思文、祭文) 4、繪畫 就像寫信,繪畫可以反映一個人對亡者的感覺和經驗。 5、角色扮演 針對各種讓生者害怕或感到麻煩的情境,協助他們作角 色扮演。
四、輔導技巧 6、認知重建 這個技巧所蘊含的假設是:我們的想法會影響我們的感覺, 特別是那些不斷出現在我們心頭卻隱伏的思想。藉著協助 當事人指認這些想法和現實,可以測試其正確性或過份歸 納的程度。 例如,非理性想法:「不會再有人愛我了。」 7、回憶錄 這個活動可以讓全家人一起來,做一個有關逝者的回憶 紀錄。(例如,包含有關家庭的故事、相片、重要記事 、信件) 8、引導想像(空椅法) 協助當事人想像逝者或想像逝者坐在空椅子上,然後鼓勵 當事人對逝者談想談的話,這是一種很有力的技巧。
四、輔導技巧 二、助人者基本技術 傾聽 同理心 支持 陪伴 表達真誠的關切 不評斷其悲傷反應 接納與肯定其情緒表露 不主導做決定、不主動給予建議 分享增強其內在資源 鼓勵在精神層次上的意義探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