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賞析 1920年 夏季奧運會 9929033 陳怡云 9929053 顏敏如 9926080 李致蓁
消失的1916..........? 本來1916年第六屆奧運會是由當時強大的德 國在柏林舉辦的,國際奧委會主席古柏丁原 也希望經由此次柏林奧運的舉辦,化解當年 德國高漲的軍國主義,以及似乎箭在弦上的 侵略意識。 但是,德國還是等不及奧運會的主辦,就發 動侵略戰爭了。國際奧會無奈宣佈因第一次 世界大戰,停止舉辦柏林奧運,其屆數仍照 算。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改變了現代奧運會的 發展 軌跡,並一度中斷了它的進程。1915 年國際奧委會為避免戰爭對奧林匹克運動的 干擾,把總部從法國巴黎遷到了中立國瑞士 的洛桑。 1918年,有3個城市:布達佩斯、里昂和安特 衛普申請主辦第七屆奧運會,於1919年4月國 際奧委會決定1920年奧運會由曾飽受戰火摧 燬的比利時安特衛普承辦。
WAR I 後首次聚會比利時 戰後的比利時千瘡百孔,百廢待興,但比利時城市安 特衛普對申辦奧運會卻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該市承 諾出資80萬比利時法郎用於籌備比賽,興建場館,並 同意將所有的民用體育設施投入比賽使用。但此時, 距1920年奧運會開幕只有不到16個月的時間了。要在 一年多的時間裡重建家園,抹去戰爭印跡,同時修建 場館,接待各國運動員,這對剛剛被戰火肆虐的比利 時來說實在太困難了。因為嚴重的資金匱乏和原料短 缺,組委會不得不安排運動員住進當地破舊、狹小的 學校。那唯一能容納3萬人的體育場,也是滿懷熱情的 安特衛普市民通過忘我勞作興建而成的。
歷史悠久的港口城市 1920年,奧運會選擇了比利時一個歷史悠久的港口城 市、歐洲最繁榮的商業和藝術城市安特衛普。1928年, 荷蘭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又以其濃厚的人文歷史 吸引了全世界崇尚運動的人們。兩屆奧運會在會標 的設計風格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1920年,奧運會 選擇了比利時一個、歐洲最繁榮的商業和藝術城市 安特衛普。安特衛普是比利時的一個省城,跨斯海 爾德河兩岸,是歐洲北部貿易中心和世界大港之一。 安特衛普市民興建了一個能容納3萬人左右的體育場 和其他體育設施,體育場的煤渣跑道周長400米,這 是奧運會第一次使用標準跑道,使運動會得以如期、 順利舉行。
第七屆夏季奧運開始與結束 安特衛普是在1919年4月被確定為本屆奧運 會的舉辦城市,其它兩個競爭對手是荷蘭的 阿姆斯特丹和法國的里昂。德國、奧地利、 匈牙利、保加利亞和土耳其因在一戰中是同 盟國成員而被禁止參加本屆奧運。而第七屆 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20年4月20日至9月 12日在比利時安特衛普舉行。
開幕與閉幕 8月14日正式開幕: 安特衛普奧運會的開幕式並非在比爾肖特運動場開始,而 是先在市中心的聖母大教堂舉行祈禱和平 的彌撒。1920年 8月14日,聖母大教堂內,參加奧運會的各國運動員、體育 官員及協約國、中立國的軍代表們濟濟一堂,比利時大主 教梅爾西耶主持禱告,悼 念在戰爭中喪生的運動員,並表 達他的體育觀:"體育……絕不是尼采哲學所宣揚的那種暴 力和野蠻",不點名地譴責德國。戰爭的陰影揮之不去。走 進比爾肖特運動場,迎面看見的雕像不是《擲鐵餅者》, 是一位投擲手榴彈的比利時戰士。這屆奧運會被稱為"從戰 壕到跑道"的運動會,不少參加者曾經參與了一年多前結束 的那場世界大戰,而有些本該在這屆奧運會上現身的運動 員,卻過早地在戰場上結束了年輕的生命。出於安撫戰爭 創傷的心理需求,這屆奧運會的儀式感格外強烈。
8月29日閉幕: 奧運閉幕後,比利時報章的評價是:從參加比賽的運 動員 角度來看這是一次成功的奧運會,從觀眾參與的角度來看 則是失敗的。不同的人眼中看見的安特衛普奧運完全不同 。顧拜旦對這屆奧運很滿意,"所有方面都出乎意料地成功 ";德國體育界可想而知地以酸葡萄哲學的口吻評說,"一 切 都糟透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失敗";法國方面的評價 也非常低,典型的說法是"徹底失敗……空蕩蕩的觀眾席就 是明證",並質疑國際奧會為什麼要把主辦權 授予這樣一 個對奧運缺乏熱情的城市。
舉步維艱,各界援助 當第七屆奧運會決定在這裏召開的消息傳來後,人們 歡欣鼓舞。但戰爭的陰影仍未散去,籌備時間又非常 短,奧運會的籌備工作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奧運會之 前,組委會做出370萬比利時法郎的預算,其中政府出 資150萬,剩下的部分組委會試圖在民眾中集資,在戰 爭剛剛結束的艱難歲月,沒有多少人有錢去為奧運會 捐款。總共只籌集到5000比利時法郎,離組委會的預 算還差很多。組委會于是只好向駐在比利時境內外的 盟軍尋求援助。為支援奧運會,美國駐法部隊司令官 潘興將軍下令向組委會提供一批軍用物資,以解決各 國代表隊的住宿問題。法國、意大利、英國、瑞典也 都先後向安特衛普的組委會提供了物質援助。荷蘭幹 脆開了一艘大船,停泊在安特衛普港,供運動員住宿 。
開創先河 飽受四年戰爭之苦的人們太需要這樣一場盛會來重建 精神家園。 開幕式上首次點燃了象征勝利和光明的火炬,以紀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人們,這成為后來奧運會 火炬點燃的雛形﹔由顧拜旦設計、代表五大洲團結的 奧林匹克五環旗首次升起在奧運會場上空﹔象征和平 的信鴿首次在奧運會開幕式上被放飛,向四面八方傳 遞出奧運會開幕的消息﹔比賽場地首次採用周長為 400米的標准長度的跑道﹔開幕式還首次安排了運動 員宣誓儀式,比利時水球和擊劍運動員維克托·博因成 為歷史上首位在奧運會開幕式上宣誓以公平方式參加 競爭的運動員。
實現突破 田徑賽場上,芬蘭隊的表現可圈可點,形成了與美國 隊相抗衡的局面。芬蘭隊不僅長跑成績出色,在三級 跳遠、鉛球、鐵餅、標槍和五項全能中也接連取勝, 共奪得9枚金牌,金牌數與世界頭號田徑強隊美國隊 相同。這在奧運會的歷史上是空前的。 雖然安特衛普奧運會是在極為簡陋的條件下舉行的, 但世界人民嚮往和平的願望卻得到公認,各個民族團 結友好的夢想最終實現。這一戰后的首次現代奧運會, 使人們在公平和激動的氛圍裡感受到希望和力量。從 此,奧運會被賦予拼搏與和平的雙重主題,從而更加 深入人心,發展壯大成為世人矚目的全球性盛會。
奧運海報 1920年的比利時安特衛普奧運會的會徽海報 開始大量印刷量,並在歐美各國張貼,總量 達到9萬份,歐美不少國家的奧委會存有這 張海報,估計存世量有一百多張,是“會徽 海報”時代存世量最多的一屆,收藏界認為 每張的價值可以達到百萬美元。
奧運會徽 從1900年的巴黎奧運會,一直 到1920年的比利時安特衛普奧 運會,這五屆都是以海報的形 式出現的(即會徽和海報一 體)。1920年,第七屆比利時 安特衛普奧林匹克運動會第一 次確定會徽。比利時安特衛普 奧運會會徽右上方是主辦城市 的盾形徽章,中間手執鐵餅、 健壯的半裸男子的讓人想起古 代奧運會。背景是安特衛普著 名的城塔。會標中,參加國的 國旗在一起飛卷飄揚,象徵著 五大洲團結在一起。 這是會徽
奧運門票
奧運運動員宣誓 國際奧會規定,在奧運會開幕時,要舉行一個隆重的 儀式,點燃熊熊的火炬,這火炬在整個大會開會期間 是不能熄滅的。由於前兩屆奧運出現運動員為獲取金 牌而不惜弄虛做假的現象,古柏坦建議進行在古代奧 運會就已施行的運動員宣誓。這次宣誓儀式,由比利 時擊劍運動員維克托‧波恩 代表全體參賽者宣誓,誓 詞為「我以全體運動員的名義宣誓,我們是誠實的運 動員,將遵守奧運會的規則,以公正的精神參賽,以 維護體育的光榮和我們運動隊的光榮」。後來奧運宣 誓也都由各主辦國著名運動員擔此重任。
奧運聖火 奧運火炬,源自古希臘聖火,象徵著人類和平。這一 象徵,起源于美麗的神話:普羅米修斯為解救飢寒交 迫的人類,瞞著宙斯偷取火種帶到人間。奧林匹克火 炬接力跑,起源于古雅典時百姓祭月活動中的一種宗 教儀式。在夏至那一天,到雅典朝聖宙斯的信徒通過 賽跑的方式決定點燃祭壇上聖火的人選,勝利者獲得 授權從大祭司手中接過火炬來點燃祭壇上的聖火。 現代奧運會創立後,最初並沒有沿襲點燃聖火的傳統。 現代奧運火炬起源于1920年。在第七屆安特衛普奧運 會上,為了悼念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死去的人們,主辦 方在主會場點燃了象徵光明與和平的火炬。不過,這 次火炬點燃並沒有從古奧林匹亞採集火種,也沒有進 行火炬傳遞活動。
參賽國家及地區 有29個國家參加了本屆奧運會。 阿根廷 愛沙尼亞 摩納哥 澳大利亞 芬蘭 荷蘭 比利時 法國 紐西蘭 巴西 英國 挪威 阿根廷 愛沙尼亞 摩納哥 澳大利亞 芬蘭 荷蘭 比利時 法國 紐西蘭 巴西 英國 挪威 加拿大 希臘 葡萄牙 捷克斯洛伐克 印度 南非 智利 義大利 西班牙 丹麥 日本 瑞典 埃及 盧森堡 瑞士 美國 南斯拉夫
參加人數 運動員共2669人 其中女選手78人 男選手2591人 人數最多的前三名國家是:比利時332人、法國292人 、美國282人
比賽項目 射箭 射擊 橄欖球 田徑 網球 花式溜冰 擊劍 拔河 現代五項 拳擊 舉重 游泳 馬術 摔角 跳水 足球 馬球 水球 體操 冰球 曲棍球 賽艇 自行車 帆船
獎牌榜 19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獎牌榜 排名 國家/地區 金牌 銀牌 銅牌 總數 1 美國 (USA-1912) 41 27 27 95 排名 國家/地區 金牌 銀牌 銅牌 總數 1 美國 (USA-1912) 41 27 27 95 2 瑞典 (SWE) 19 18 24 64 3 英國 (GBR) 15 15 13 44 4 芬蘭 (FIN) 15 10 9 34 5 比利時 (BEL) 14 11 11 36 6 挪威 (NOR) 13 9 9 31 7 義大利 (KIT) 13 5 5 23 8 法國 (FRA) 9 19 13 41 9 荷蘭 (HOL) 4 2 5 11 10 丹麥 (DEN) 3 9 1 13
比利時光榮史 1986 墨西哥世界杯第四名 1972 比利時歐洲國家杯第三名 1980 義大利歐洲國家杯亞軍 1920 奧運冠軍
現在的安特衛普風光 安特衛普是比利時的第二大都市,也是世界上主要的 港口之一。這個城市處於比利時的荷語區,也是荷蘭 裔比利時人居住的最大城市。這個城市擁有數千年歷 史的建築物,五百年歷史悠久的音域、藝術和手工品。 此外,安特衛普更是全世界最大的鑽石工業中心。由 教堂迴旋高塔尚向下望,安特衛普的舊市區依舊保有 其法蘭德斯式的小鎮情調。無論在偌大的廣場漫步或 是狹小的街 道中穿梭,別有一番異國悠遊的樂趣。博 物館呈列著許多精美的藝術品、具有歷史之美的舊式 建築、戲院、優雅的古董,市集都使得安特衛普之旅 豐富起來。
奇人異事 1920年比利時安特衛普奧 運會培養出了一名“金牌 殺人犯”,美國人詹姆斯 比賽中贏得了兩個項目的 冠軍;不過8年之後,身為 俄亥俄州立大學獸醫學教 授的他,因用錘子打死了 他的情婦被判坐電椅執行 死刑,演繹了一則“英雄 變畜生”的傳奇故事。
五個顏色各異、環環相扣的圓圈,這是皮埃爾‧德‧顧拜旦 男爵在1913年親手設計的奧林匹克旗幟圖案。1914年6月, 在巴黎召開的國際奧會代表大會通 過決定,採用它作為現 代奧林匹克運動的標識。五環旗預定於1916年在柏林舉辦 的第六屆奧運會上首次亮相,但是一戰旋即爆發,柏林奧 運會被取消,直到戰後 的1920年8月,五環旗才第一次在 安特衛普的比爾肖特運動場。 當年在安特衛普升起的五環旗不止運動場上的那一面。現 藏于瑞士洛桑奧林匹克博物館的那幅"最早的"奧林匹克會 旗,曾經從安特衛普神秘消失,在美國洛杉磯的一隻手提 箱裏藏匿了將近八十年,直到2000年悉尼奧運會前夕,國 際奧會才重新得到它。
2000年9月,103歲的普裏斯特專程從美國飛到澳大利亞, 親自把這面失竊了八十年的五環旗交到國際奧會主席薩馬 蘭奇手中。 偷旗的人是安特衛普奧運會跳臺跳水銅牌獲得者、美國運 動員哈利‧普裏斯特。奧運會結束那天晚上,在一位美國游 泳隊的同伴的鼓動下,好逞能的普裏斯特爬上 4.5米高的 旗杆,扯下五環旗,把它帶到了美國。普裏斯特並沒有把 這個惡作劇式的偷竊經歷放在心上,因為"這面旗既不值錢 ,也不好意思掛出來",就讓它在 箱子裏放著,一放就是 77年。1997年,在一次美國奧會的宴會上,百歲老人普裏 斯特聽說國際奧會一直在尋找這面旗幟,便主動"投案自首 "。 2000年9月,103歲的普裏斯特專程從美國飛到澳大利亞, 親自把這面失竊了八十年的五環旗交到國際奧會主席薩馬 蘭奇手中。 體育史學者、比利時魯汶大學教授羅蘭‧仁森後來考證, 一份安特衛普1920年的警方報告確實記載了這一案件:"遺 失:奧運旗幟一面。地點:美國國家隊駐營地"。
美國仍是本屆奧運的大贏家,總共得了42面金牌,而 且繼續稱霸於女子游泳,但是田徑方面的獨霸局面, 有了很大的變化。北歐小國芬蘭給予很大的挑戰壓力 ,他們在15面金牌總數中,除了三級跳遠、標槍、鉛 球、鏈球、五項運動奪金之外,尤其在長跑方面更囊 括了8000公尺越野、10000公尺、馬拉松的所有金牌 。
一位名叫諾米的芬蘭傳奇人物,在 8000公尺越野及10000公尺奪了3面 金牌,並在往後兩屆的奧運會,繼 續所向無敵,創下個人參賽奧運贏 得9面金牌及3面銀牌的傲人紀錄。 由於,諾米總是默默以穩健的步伐 ,往前邁進,有人稱他:「沉默的 芬蘭人」,也有人稱他為:「芬蘭 飛人」。
55歲的國家英雄諾米,舉著聖 火火炬跑進赫爾辛基奧運會場中 央點燃聖火的那一剎那! 赫爾辛基舉辦奧運會的運動公園
20年代的法國網球女選手 蘇珊‧蘭藍,在本屆安特衛 普奧運,贏得女子單人及 男女雙打的金牌;15歲時 即是世界冠軍的蘭登,共 獲得溫布頓6次冠軍的頭銜 及法國公開賽19次冠軍的 頭銜;她於39歲英年早逝 ,但她的名字卻一直活在 法國人的心目中 (AFP) 。
戰後的比利時, 用他們的熱情與勇氣渲染了…….. 1920悲壯而美麗的世界奧運!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