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 状态空间方法2 ——综合与设计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第八章 第四节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一个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 及其导数 隐函数的微分法.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第七章 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 空间分析与综合.
第五章 二次型. 第五章 二次型 知识点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二次型的基本概念 1. 线性变换与合同矩阵 2.
一、能线性化的多元非线性回归 二、多元多项式回归(线性化)
第三章 函数逼近 — 最佳平方逼近.
控制系统模型及 基本定义.
第六章 线性反馈系统的状态空间综合 已知受控系统结构参数及期望的系统运动形式或特征,确定施加于受控系统的控制规律与参数,称为综合。当系统以状态空间描述以后,系统的状态含有系统的全部运动信息,若将控制信号设计为状态与参考信号的函数形成闭环控制,便可得到相当好的控制效果。无论在抗扰动或抗参数变动方面,反馈系统的性能都远优于非反馈系统。
第八章 状态空间分析法.
第四节 对数留数与辐角原理 一、对数留数 二、辐角原理 三、路西定理 四、小结与思考.
定积分习题课.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Examples for transfer function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 2.2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2.3 动态结构图.
Signals and Systems Lecture 28
第2章 Z变换 Z变换的定义与收敛域 Z反变换 系统的稳定性和H(z) 系统函数.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 引言(数学模型的概念和意义) 输入输出描述法 数学模型的分类,传递函数,典型环节, 系统的相似性,线性化
第3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内 容 提 要 控制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的动态过程的品质及稳态性能直接表征了系统的优劣。系统的稳定性是系统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系统的稳定性完全由系统自身的结构和参数决定,而与系统的输入无关;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系统的稳态性能指标,它标志着系统的控制精度;系统的时域响应可定性或定量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介绍了如何用MATLAB和SIMULINK进行瞬态响应分析。
现代控制理论 0 绪论 1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2 状态空间表达式的解 3 线性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4 稳定性分析
第一单元 初识C程序与C程序开发平台搭建 ---观其大略
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MATLAB语言与应用
第一章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1.1 状态空间描述的概念 1.2 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 1.3 状态向量的线性变换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自动控制原理 第九章 线性离散控制系统.
实验六 积分器、微分器.
第五章 频率特性法 在工程实际中,人们常运用频率特性法来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的性能。
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BJT).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 状态空间方法1 ——基础部分
现代控制理论 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五节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一、系统稳定的充分与必要条件 二、劳斯稳定判据 三、结构不稳定系统的改进措施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2 Separation of variables
第二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3-1 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 3-2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3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
Module_4_Unit_11_ppt Unit11:系统动态特性和闭环频率特性的关系 东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组.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第四章 根 轨 迹 法 经典控制理论的两大代表性方法之一 W. R. Evans 1948年提出
Three stability circuits analysis with TINA-TI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2.4 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 对系统线性的进一步认识.
第三节 二阶系统性能分析 一、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 二、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三、二阶系统的性能指标 四、带零点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前馈控制 谢磊 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
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 第六节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 一、给定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二、扰动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三、改善系统稳态精度的方法.
RFB:外部积分反馈 (external reset feedback)
基于模型的控制方法 倪东 浙江大学控制学院 2017/05/11.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第16讲 相似矩阵与方阵的对角化 主要内容: 1.相似矩阵 2. 方阵的对角化.
现代控制理论 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8.3 不变因子 一、行列式因子 二、不变因子.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 时域分析法是根据系统的微分方程,以拉普拉斯变换作为数学工具,直接解出控制系统的时间响应。然后,依据响应的表达式及其描述曲线来分析系统的控制性能,如稳定性、快速性、稳态精度等,并找出系统结构、参数与这些性能之间的关系。 表达式 曲线.
现代控制理论.
张建明 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 2016年05月19日
§5  4 带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 一、系统的结构与状态空间表达式: 设能控能观受控系统 反馈控制律: 状态观测器 :
第一节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 二、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积分表 四、不定积分的性质 五、小结 思考题.
第六节 用频率特性法分析系统性能举例 一、单闭环有静差调速系统的性能分析 二、单闭环无静差调速系统的性能分析
魏新宇 MATLAB/Simulink 与控制系统仿真 魏新宇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7.3 离散时间系统的数学 模型—差分方程 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 由微分方程导出差分方程 由系统框图写差分方程 差分方程的特点.
滤波减速器的体积优化 仵凡 Advanced Design Group.
第七节 用时域法分析系统性能举例 一、单闭环有静差调速系统 二、单闭环无静差调速系统
第三节 函数的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第十二章 拉普拉斯变换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 S域分析法)
第三章 线性方程组 §4 n维向量及其线性相关性(续7)
反馈镇定与极点配置.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 状态空间方法2 ——综合与设计 自动控制原理 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 状态空间方法2 ——综合与设计 (第八章)

状态空间法综合的基本概念 综合问题的三大要素: 综合与设计的主要特点: 受控系统、性能指标、反馈控制律 以采用状态反馈为主 具有较系统的综合理论 基于非优化型指标的极点配置方法 基于优化类性能指标的目标函数极值法

主要内容 状态反馈与输出反馈 状态反馈与闭环极点配置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自学) 状态观测器及状态反馈 鲁棒控制系统(自学)

一、状态反馈与输出反馈 1. 状态反馈 B ∫ C A K - 闭环传函?状态方程? 加入状态反馈后的系统结构图

综合的手段:改变 K 阵的参数 综合的目的:改变系统矩阵,从而改变系统的特性 注:状态反馈通常只用系数阵即可满足要求, 一般不需要采用动态环节

2. 输出反馈 B ∫ C A H -

3. 状态反馈与输出反馈比较 反馈功能: 状态反馈——完全反馈 输出反馈——不完全反馈 反馈作用: 两种反馈均可改变系统的特征方程和特征值; 3. 状态反馈与输出反馈比较 反馈功能: 状态反馈——完全反馈 输出反馈——不完全反馈 反馈作用: 两种反馈均可改变系统的特征方程和特征值; 输出反馈可视为状态反馈的一种特例。 物理实现: 输出反馈——易 状态反馈——难

二、状态反馈与闭环极点配置 极点配置条件: 对于 通过状态反馈 可任意配置 全部闭环极点的充要条件为: 系统状态完全可控。

例: 设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试通过状态反馈,将系统的闭环极点配置为 解: 显然满秩,所以系统可控。

比较反馈前后的状态传递函数 状态反馈只改变极点, 不改变零点

状态反馈系统的仿真结构图 取 D=0, C=I 程序:ac8no1

仿真结果:零状态响应 x3 x2 x1

仿真结果:零输入响应 x3 x2 x1

例: 系统的状态方程同前例 通过状态反馈,将系统的闭环极点配置为

解:

比较反馈前后的状态传递函数 状态反馈同样只改变极点,不改变零点

仿真结果:零状态响应 x3 x2 x1 程序:ac8no2

仿真结果:零输入响应 x3 x2 x1

例:设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极点为 1,2 能否通过状态反馈任意配置系统的闭环极点? 若不能任意配置,试确定哪些极点无法改变。 解: 系统不可控,所以不能任意配置闭环极点。 (有一个极点无法改变) 如何确定哪个极点不能任意配置?

只有一个状态变量可控,所以只能改变一个极点 所以极点 1 无法改变(原系统的极点) 只有一个状态变量可控,所以只能改变一个极点

状态反馈不会改变零点,且只能改变一个极点 比较反馈前后的状态传递函数 有零极点对消 状态反馈不会改变零点,且只能改变一个极点

说明 如果系统不完全可控,状态反馈可任意配置闭环极点的个数等于系统的可控状态变量个数; 就状态可控的单变量系统而言,引入状态反馈并不改变系统传递函数的零点,除非出现零极点相消; 状态反馈不能保证稳态性能,一般存在稳态误差,可引入积分环节或输入变换来改善; 采用输出反馈一般不能任意配置全部闭环极点(指静态反馈结构)。

三、状态观测器及状态反馈 为何需要状态观测器? 状态反馈需要状态信息,而状态变量一般不能直接测量,可利用状态观测器来估计系统状态 目标:利用受控系统可直接测量的输出 y(t)和 控制u(t)来重构系统的状态

状态观测器的初步构想: 受控系统 B ∫ C A B ∫ A 状态估计值 观测器

如何利用输出误差消除状态估计误差? B ∫ C A C H - 实际系统基于准确模型,且没有考虑扰动

附1:存在扰动时的状态误差 B ∫ C A H - 存在持续扰动时,不能使状态误差→0

附2:存在模型失配时的状态误差 B' ∫ C' A' B A C H - 存在模型失配时,不能使状态误差→0

状态观测器的等价结构 B ∫ C A A-HC H A-HC 的特征值为状态观测器的极点 状态观测器

状态观测器的闭环极点可任意配置的充要条件为 状态观测器的极点配置 状态观测器的闭环极点可任意配置的充要条件为 系统状态完全可观测

例: 设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状态方程同前面极点配置例 求状态观测器,使其特征值为 解: 显然满秩,所以系统状态可观测。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 B ∫ C A A-HC H K - 观测器

基于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为 闭环系统标准的状态空间描述为

极点配置的分离性原理

状态观测器、状态反馈两部分的极点可以分别独立地进行配置。 注:为使观测器的状态估计值较快地→实际状态,一般取观测器极点的负实部为状态反馈系统极点 负实部的2~3倍

闭环传递函数的不变性 闭环传递函数等同于直接状态反馈的情况, 观测器的引入不影响闭环传递函数。

说明 分离性原理和传递函数的不变性都基于精确模型,当受控系统与模型不完全匹配时,两个理想化的结论都不再成立。

仿真例: 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同前面例 (1)要求状态观测器的特征值为 (2)通过状态反馈将系统的闭环极点配置为 (3)仿真验证观测状态对实际状态的跟踪情况, 并比较有无观测器的响应情况(分有无模型 误差、有无扰动)。

解:前面已求出

直接状态反馈系统的结构图 取 D = 0 C = I 程序:ac8no3

基于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结构图 取 D = 0 C = I 程序:ac8no4

没有模型误差和扰动时 的仿真结果

状态变量的零状态响应 x3 x2 有无状态观测器结果一样 x1

无观测器的状态变量:零输入响应 x3 x1 x2

有观测器的状态变量:零输入响应 x2 x1 x3 平稳性和快速性都 劣于无观测器时

同时考虑输入和初始状态的输出响应 有观测器 有观测器的性能 劣于无观测器时 无观测器

有模型误差和扰动时 的仿真结果

有输出扰动时观测器状态变量的收敛性 实际的受控对象为 扰动

基于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结构图 (有输出端扰动) 程序:ac8no5

状态变量的收敛性1 状态变量的误差不→0

状态变量的收敛性2 状态变量的误差不→0

结论:存在扰动时,即使模型准确,也不能保证状态变量的误差→0 状态变量的收敛性3 状态变量的误差不→0 结论:存在扰动时,即使模型准确,也不能保证状态变量的误差→0

有模型误差时观测器状态变量的收敛性 1.02 时发散 受控对象模型失配: 受控对象模型 实际的受控对象

状态变量的收敛性1 状态变量的误差不→0

状态变量的收敛性2 状态变量的误差→0

结论:存在模型误差时,即使没有扰动,也不能保证状态变量的误差→0 状态变量的收敛性3 放大后看,状态 变量的误差不→0 结论:存在模型误差时,即使没有扰动,也不能保证状态变量的误差→0

有模型失配时比较有无观测器 的状态响应(鲁棒性) 受控对象模型失配: 受控对象模型 实际的受控对象

直接状态反馈系统的鲁棒性(初始值为零) x3’ x3 xi 对应模型准确时 xi’ 对应模型失配时 x2 x1 x2’ x1’

有观测器时状态反馈系统的鲁棒性(初始值为零) 模型失配时 状态变量全部发散!

直接状态反馈系统的鲁棒性(初始值不为零) x3’ x3 xi 对应模型准确时 xi’ 对应模型失配时 x1 x2 x2’ x1’

有观测器时状态反馈系统的鲁棒性(初始值不为零) 模型失配时 状态变量全部发散!

结论 闭环传递函数的不变性只是说在初始状态为零、没有扰动、且模型准确时,引入观测器前后的输入输出特性不变; 在初始状态不为零、或有扰动、或模型不准确时,有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的性能通常都不如直接状态反馈系统。

“状态空间法2”习题 B8.1; B8.4; B8.18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