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績效管理
第一節 績效管理的定義與重要性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一、何謂績效?何謂績效管理? 工作績效(job performance) 個人身為一個組織成員,需完成組織所期待、 規定、或角色需求的行為。績效就是組織希望員工達到的目標。 「績效評估」(performance appraisal),由組織選定人選(主管、同事、或顧客)來評定員工的表現。 「績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不僅重視員工是否有達到目標,同時也看重員工達成目標所採用的方法與過程。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二、為什麼要進行績效管理? (一)管理性目的 係指利用績效評估的結果,做為是否要調薪、升遷、降職、甚至是資遣員工等管理決策的參考。 (二)發展性目的 確實的把評估結果回饋給員工,提供他們持續進步的動力 (三)策略性目的 透過績效管理將員工行動與組織目標充分結合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第二節 績效管理的流程 績效管理流程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績效規劃(performance planning) 訂定明確的工作目標,通常設有具體的量化指標,而這也就是之後評估工作績效的內容與標準。 績效執行(performance execution) 「期中面談」 此階段的重點在於主管需與員工保有持續的溝通。 持續性的回饋是相當重要的,不論是正向或負向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績效管理的流程 績效評估(performance appraisal) 績效面談(performance review) 對個別員工的工作表現進行系統性的回顧,用以評估員工的工作效能。 績效面談(performance review)
第三節 績效評估
績效評估的任務 僱用決策 績效評估是組織正式獎賞懲處制度的重要訊息來源。 測驗的效標 員工回饋 訓練目標 組織問題之診斷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績效評估的執行者 (一)主管 貼身觀察員工的工作表現、能力、技術、與態度 (二)同事 組織內同儕間相互評定彼此的工作表現,提供不同於主管評估的觀點 (三)部屬 幫助主管瞭解部屬的需求,進而回應與改善管理及領導能力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績效評估的執行者 (四)自我 提供員工一個機會來檢視自己這段時間以來的工作行為,增進對自我優缺點的瞭解 (五)顧客 (六)電腦/監視器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常見的績效評估方法 (一)圖表評量法 圖示評量法(graphic rating scales) 檢核表(checklist) 強迫選擇法(forced choice method) (二)員工比較法 排列法(ranking method) 配對比較法(paired comparison method) 強迫分配法(forced distribution method) 人與人比較法(man to man comparison method)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常見的績效評估方法 (三)行為檢核法 關鍵事件法(critical incident method) 行為定錨量表(behaviorally anchored rating scales, BARS) 行為觀察表(behavior observation scales, BOS)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績效評估常見的偏誤 月暈效果(halo effect) 過寬偏誤(leniency error) 過嚴偏誤(strictness error) 趨中傾向(centralization tendency) 對比偏誤(contrast error) 初始印象偏誤(primary error)與新進偏誤(proximity error)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第四節 職能與績效 「職能」(competency)是個人在工作上表現出更好、更有效率的績效以及成果之基本關鍵特性。這些特性包含個人動機、特質、技能、自我形象、社會角色或是知識。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職能與工作績效之關聯 職能與工作績效具有高度的因果關係 工作動機、技巧與能力、以及角色知覺是影響員工工作績效的三個因素 Copyright © 滄海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