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瓦特家族》: 小說與電影藝術 張 淑 英 外文系副教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經歷護法運動的挫折,孫中山如何調整 反軍閥的策略? 要對抗軍閥,就先 要擴大革命的力量! 國民黨被袁世凱解散 (1912 年 ) 中華革命黨 (1914 年 ) 中國國民黨 (1919 年 )
Advertisements

集 合 执教: 韩青霞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 数学广角 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去看电 影,每人买一张票,却只买 了三张票就顺利进入了电影 院,为什么? 妈妈 女儿.
红色的起点—— 北大红楼. 红色的起点—— 北大红楼 第20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南山中學 102學年度 性別平等教育週性別教育 性騷擾防治.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太白县鹦鸽初级中学:夭银怀.
「唐宋」抑或「宋明」: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視域變化的意義
第 4 章 民初政局與社會變遷 一、袁世凱與洪憲帝制 二、軍閥統治與南北分裂 三、清末民初的社會與經濟 四、新文化運動 五、五四運動.
“初中历史课堂有效讨论” 课例展示 执教者 95中江涛.
中国近代史是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又是中国人的抗争史、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相继进行了思想探索和实践。
海外學習說明會 海外學習獎勵金 國際及兩岸交流處 成均館C322.
九、更上一層 林黛玉葬花詞(節錄) 五美吟 黛玉 回目次.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一、世界的语言 二、世界三大宗教.
一百零一年溪口國小 學校日 班級: 三年三班 教師: 張慈麟.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新青年》的诞生(1915年) ——标志新文化运 动的开始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得生命 约翰福音John10:10下.
第五章 清末的外力衝擊與近代化 第一節 帝國主義的入侵
情绪 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的类别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就可以将情绪分成不同的类别。 比如古代《礼记》中提出人有“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 到1944年,林传鼎从《说文解字》一书中找出了354个描述人的情绪表现词,把它们分成了18类,即安静、喜悦、愤怒、哀怜、悲痛、忧愁、愤急、烦闷、恐惧、惊骇、恭敬、抚爱、憎恶、贪欲、嫉妒、傲慢、惭愧、耻辱。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课标要求: 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01——隆重登场.
关注热点 2014年天猫双十一成交总额 571亿 点亮217个国家地区
Chp 2 行為與心理的生物基礎.
高等职业学校建筑设计类与艺术设计类专业骨干教师实践能力国家级培训
陈独秀与《新青年》 “德先生”与“赛先生” “打倒孔家店” 鲁迅与《狂人日记》 胡适与白话文 文化平民化
没有请柬该如何办 记者如何选取有利位置 着装 准备工作 提问时的注意事项
做一个智慧快乐的班主任.
数学广角(一) 重叠问题(集合).
QBQ!問題背後的問題 報告組員 陳姿帆 賴柏君 陳姵丞 林姿妤 王詩妘 詹育瑩.
3.1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倫理學(三).
降世為人的神 從人的眼光看, 神應彰顯公義慈愛。 從神的眼光看, 人要被拯救和引導。 兩者的交會點, 神定意要降世為人。
卡繆《異鄉人》 vs.塞拉《杜瓦特家族》 台灣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張淑英 教育部顧問室人文社會科學史料典籍研討會 「世界文學」讀書會 第三場
第三章 宪法.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現代心理學 (重修版) 張春興 第一章 對現代心理學的基本認識.
回顾近代化的历程: 1840年,帝国主义的炮声, 惊醒了沉睡的东方巨龙, 不屈不挠的中国人, 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 但是,
觀光對環境的影響 王志明.
第七章 浪漫與殺手﹝婚前性行為,墮胎﹞   I.婚前性行為 「少年人,你要逃避淫行。」--- 聖經.
哪一個最能代表你觀念中的教會?
誠品講堂「說書」第十九期第四講 性與政治的獄台——馬努葉.普易《蜘蛛女之吻》
聽見奇幻的跫音——波赫士 文字下的虛幻場域
數學與文化:以數學小說閱讀為進路 洪萬生 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
美國職籃勝率數據分析 指導教授:趙景明 教授 組員 :黃純偉 潘柏全 王廷剛.
使用者經驗設計 User Experience Design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今日香港 生活素質 探究議題 「雙非」兒童問題.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課題一 學術思想的發展 認識中國學術思想的發展概況: 1)先秦學術百家爭鳴(主要認識 儒、墨、道、法四派的學說概要) 2)漢武帝的尊儒
達利.
從歷史與行銷的角度看 台北市長選舉的新突破
朝鮮 獨立 宣言書 美國 獨立 宣言書 比較 崔然鴻 在美 詩人.
感受历史,肩负未来.
蕭黎明 中華信評企業評等部協理 July 7th, 2004
The World‘s Happiest Cities 世界上前十名最快樂的城市
夏卡爾 (Marc Chagall) 的生平 夏卡爾 (Marc Chagall)的繪畫風格
Men Women and the Loss of Faith in “young Goodman Brown”
CVPlayer下載及安裝& IVS操作說明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 新寫實主義 1940年代出現在戰後義大利, 反映當時社會現實狀況的電影.
以四元樹為基礎抽取圖片物件特徵 之 影像檢索
哪一个最能代表你观念中的教会?
Welcome to 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P106.
中西文學比較 文化活動交流 學術研究比較 文學/文化引介 翻譯與出版 ─.
夏卡爾 (Marc Chagall) 的生平 夏卡爾 (Marc Chagall)的繪畫風格
議題: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Feminism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出死入生之道 羅馬書 6:1-14.
On Liberty: Chapter 1 Introductory
跑壘訓練與戰術應用 授課講師:林郁捷.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杜瓦特家族》: 小說與電影藝術 張 淑 英 外文系副教授

︽杜瓦特家族︾西文原著 電影︽帕斯掛‧杜瓦特︾

杜瓦特家族中譯本,1994 《帕斯庫亞爾‧杜阿爾特一家》 《杜瓦特家族》中譯本, 1992

作家與導演 黎卡多‧佛朗哥 卡米洛‧何西‧塞拉 (Ricardo Franco, 1949-1998) (Camilo José Cela, 1916-2001)

小說與電影的時代 (1) 1975年 (獨裁到民主過渡期) 1942年 (內戰後) 佛朗哥追隨者試圖維持政權,其他政黨也號召改革,遂採取小幅開放:「羞赧的開放」 電檢制度並未完全解除,片尾鏡頭禁演 26歲的黎卡多‧佛朗哥首部商業片 1942年 (內戰後) 佛朗哥獨裁政權伊始,嚴密的審查制度 出版前曾有遭禁危機 塞拉:戰後小說領航者 以西班牙戰後社會為基底的《異鄉人》 26歲的塞拉首部小說

小說與電影的時代 (2) 《杜瓦特家族》開啟戰後「社會寫實主義」之風 (悲觀、批評犀利、負面書寫) 「恐怖主義」(tremendismo):血腥、暴力、殘殺 《帕斯掛‧杜瓦特》實踐七O年代眾多導演「恐怖主義」的暴力題材:歷史記憶再現 John Hopewell: Out of the Past: Spanish Cinema after Franco Peter Besas: Behind the Spanish Lens: Spanish Cinema under Fascism and Democracy

小說與電影敘述的時代 1882:杜瓦特出生 1910-12: :杜瓦特結婚 1914-16:帕斯掛離家出走 1902:杜瓦特出生 1909:槍決Francisco Ferrer Guardia (1859-1909) 「悲慘的一周」(July, 26-30, 1909) 北非戰役慘劇(1909&1921) 1928兄妹情深;妹妹離家從妓 1931:杜瓦特結婚 1931:第二共和成立 1931:城市大選;國王Alfonso XIII流亡 1936:第二共和宣布特赦 1936-37:杜瓦特槍殺母親、鄉里政客 1937:處以絞架極刑 1882:杜瓦特出生 1910-12: :杜瓦特結婚 1914-16:帕斯掛離家出走 1916-19:殺死妻子、妹妹情夫,第一次入獄。 1922:手刃母親 1922-36: 第二次入獄/出獄(未明確交代) 1937:處以絞架極刑 小說前言交代弒殺鄉里伯爵

小說與電影的主題 (1) 政治氛圍瀰漫 杜瓦特的一生 政治事件的選取與凸顯:1909/1931 不健全家庭的成長背景 一九七五年代社會運動頻仍,勞工訴求走上街頭 暴力的詮釋 巴塔耶:(暴力是寂靜的) 杜瓦特的一生 不健全家庭的成長背景 人物的細膩刻畫 女人角色的凸顯 宿命論的筆觸 作者對「劊子手」的悲閔

小說與電影的主題 (2) 西班牙,是她親生孩子的後母 父權獨裁體制的控訴 (佛朗哥獨裁政權) 不能讓人民的記憶消失 內戰鬩牆之禍的悲劇 母系/祖國背叛子民的控訴:弒母 家庭倫理的悲劇 父權獨裁體制的控訴 (佛朗哥獨裁政權) 不能讓人民的記憶消失 貧富階級差異 Gonzalo Sobejano:弒殺政客(Jesús)才是社會議題 杜瓦特死刑的真正原因

小說與電影的敘事技巧 將社會事件提升到政治目的 十九章,前言與跋(諸多書寫的顧忌,也是小說技巧嘗試) 女性角色濃縮到妹妹一角:「蘿莎麗歐」是杜瓦特一切暴行的根源與動力(母親與妻子角色弱化) 伊底帕斯情結的影響:缺乏母愛的成長歷程 凸顯勞資對立問題 內戰的氛圍 十九章,前言與跋(諸多書寫的顧忌,也是小說技巧嘗試) 情節跳接,情節尚能銜接 將社會事件縮影為家庭悲劇 男性沙文主義的激發 每件謀殺事件鉅細靡遺的描述

電影的影像藝術 片頭音樂預示每件暴力行為的發生 人類暴力回歸原始時代野蠻行為。(弒殺動物的暴力) 一部必須以小說為先期閱讀的電影文本 黑白對比、局部表情特寫、缺少對白的電影。 義大利新寫實、六O年代「西班牙新電影」(政策宣導)、馬德里「獨立影藝工作者」 過渡期的電影指標 Buster Keaton《七次機會》的指涉 「杜瓦特家族」的群體敘述至《杜瓦特》的個體討論

杜瓦特弒殺鄉里地主何蘇士,以「政治犯」處理 軍車押送監獄

杜瓦特弒殺鄉里地主(片尾),片頭出現押送杜瓦特的兩位保鏢,直到此鏡頭始能視出

杜瓦特弒母的鏡頭,有將小說敘述的暴力軟化意圖

兄妹情之間「伊底帕斯情結的指涉」 (1)

兄妹情之間「伊底帕斯情結的指涉」 (2)

政黨推動1931年選舉活動,之後國王Alfonso XIII流亡

1931 年第二共和成立

影片對二O年代基頓《七個機會》的指涉

1937年杜瓦特被處以絞架極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