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老師: 第1章 概論 產業分析精論:多元觀點與策略思維2/e 鍾憲瑞著 前程文化出版
1.1產業分析的意義 產業 最重要的任務環境 制訂策略的重要考量因素 經濟發展的支柱
1.1產業分析的意義 1.1.1誰需要產業分析的相關知識? 政府部門產業發展規劃人員 銀行授信人員 證券業產業分析師 創投從業人員 產業技術研究機構的產業研究人員 管理顧問 企業高階主管、策略及經營企畫幕僚 行銷及財務主管
1.2產業面貌的轉變 跨越傳統產業分類架構的業別的崛起 多種經營模式同時存在於特定產業內的現象 產業之間的相互滲透 產業內部分工體系的重組 會展、婚禮顧問業 多種經營模式同時存在於特定產業內的現象 保險業 產業之間的相互滲透 零售進入醫療 產業內部分工體系的重組 電腦業
1.2產業面貌轉變的原因 1.2.1技術進步 1.2.2網際網路的興起 1.2.3需求日益精緻複雜 晶片 1.2.2網際網路的興起 資訊的傳播及精準掌握 1.2.3需求日益精緻複雜 通訊、醫療 1.2.4不同產業之間的能耐、技術及經營模式的融合 iPod,iPhone
1.3產業的意義及分析途徑 1.3.1從產品替代性看產業 1.3.2從產業分工看產業 1.3.3從能耐看產業 產業:一群生產相同產品的廠商 替代性 :確認直接競爭者、以及評估競爭激烈程度 1.3.2從產業分工看產業 跨產業的網絡運作 分工及網絡體系愈來愈複雜 1.3.3從能耐看產業 產業:一組能耐技術的組合 金融業是什麼?
1.4產業分析的重要理論及模式 1.4.1產業組織理論(Industrial Organization) 條件—結構—行為—績效 —政策 1.4.2交易成本理論(Transaction cost theory) 進行交易(交換)的成本低,就可以透過市場執行交易 1.4.3賽局理論(Game theory) 互動及結果
1.4產業分析的重要理論及模式 1.4.4組織生態學(Organizational ecology) 具有相同基因的一群組織,如何維持族群自身的生存 1.4.5群落生態學(Community ecology) 彼此之間有互動關係的族群 1.4.6資源基礎論(Resource-based theory) 產業也可以視為是一組能耐庫
1.4產業分析的重要理論及模式 1.4.7技術演化 1.4.8體制理論(Institutional theory) 1.4.9五力分析模式 生產技術的特質的改變、不同的生產技術之間的取代 1.4.8體制理論(Institutional theory) 路徑相依(path dependent)及網路效應(network effects) 1.4.9五力分析模式 產業的長期利潤空間及競爭程度
1.4產業分析的重要理論及模式 1.4.10鑽石結構模式 特定國家是否適合作為特定產業發展的良好基地
1.5台灣的產業發展歷程 民國30年代,產業重建、農業為主的階段 民國40年代,發展勞力密集之輕工業 民國50年代,重工輕商的產業政策 民國60年代,第二次進口替代策略 民國70年代,為積極發展高科技工業 民國80年代至今,高科技產業
本書章節 產業內分析 跨產業分析 第2章:產業結構及五力分析 第3章:市場空間 第4章:產業生態 第5章:產業標準 第6章:產業價值鏈 第7章:產業群落 第8章:產業與區位
本書章節 產業演化 策略行為 第9章:產業演化(一):產品生命週期 第10章:產業演化(二):市場空間的演化 第11章:產業演化(三):產業轉型與共演化 策略行為 第12章:動態競爭 第13章:競合與價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