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大學 科技與永續環境 優質通識學生學習檔案 授課教授:方慧 教授 學生:廖雯玉 學號:9811461129.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9-1 氣候與氣候變遷 9-1 氣候與氣候變遷 從地球歷史看 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短期氣候變化 與未來氣候變遷 與未來氣候變遷 第九章 氣候變化.
Advertisements

站立歪斜或坐姿不端正、習慣性翹腳、長時 間坐在電腦前都會造成我們脊椎歪曲不直, 脊椎一旦彎曲歪斜,很多毛病會跟著來,所 以可以常常做滾背的動作,可以矯正脊椎, 不用快慢慢作,矯正脊椎自己來。
粮油贮藏特性 一、 粮油化学成分与贮藏的关系 1 、水分 自由水含量低:粮食贮存稳定性高; 自由水含量高:粮食呼吸旺盛,仓虫、仓螨、霉菌大量繁殖,从 而出现粮食霉变、虫害现象。 2 、淀粉:在存储粮食时,淀粉是比较稳定的。 3 、可溶性糖 在粮食储存过程中,受环境高温、微生物作用的影响,粮食中淀 粉、蔗糖等的含量逐渐减少,而一些单糖、麦芽糖的含量不断.
1. 吸菸及會導致的傷害 : ※吸菸的短期立即傷害 : 一、 最大的影響在呼吸道的部分,吸菸會在 肺部、支氣管內積聚有毒物質,使肺部細胞破 壞、肺泡漲大、換氣障礙,導致咳嗽不停、呼 吸困難。 2.
環境保護與低碳生活 報告者: 邱求三 教授 國立宜蘭大學 環境工程系.
彩虹之約 創九章 講員:李暉宣教師.
節能減碳與碳足跡 大葉大學 環境工程系 陳宜清 助理教授 南投縣99年度中小學主任 節能減碳與防災教育研習計畫
癸巳年魯班先師寶誕賀誕金 各會員及商號樂助列
氣候變遷與極端氣候事件 及其調適因應 陳 泰 然 2014年地球科學系統學術論壇- 極端氣候下的因應策略 臺大講座 / 大氣科學系特聘教授
全球气候变化及清洁发展 机制介绍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2009年9月
课题:  人类活动与气候 ——探讨“全球变暖”.
♥節能減碳♡ 六年8班25號王亭芳.
節能減碳救地球 五年七班洪鈺琇.
青年氣候聯盟 綠色力量舉辦,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其下活動
東南科技大學 春暉社 簡 報.
京都議定書與企業之關係 林副署長達雄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94年5月25日.
5A 陳幸瑜(1) 朱栢霖(9) 林彩兒(16) 岑樂謙(22) 温頌嫻(28) 溫鎔而(29)
姓名:馬健生 班別:5A 學號:(30) 題目:生物與環境
氣候變遷與農業調適 陳保基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動物科學技術學系 部份資料來源 2010農學團體聯合年會
教室空气质量与健康 ——谈谈教室开窗透气的重要性.
热烈欢迎 各位同仁和专家莅临指导! 班级:高一(1)班 2007年10月17日.
臺大講座 / 大氣科學系特聘教授 / 學術副校長
歷史科專題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戰.
從抗議到審議: 台灣環境治理的變遷與挑戰 台灣大學 走進台灣環境現場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 林子倫 助理教授 2010 年 11 月 13日.
大学英语四级解析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及要求分析.
如何減少二氧化碳 吳承縉.
如果没有植物,地球将失去绿色,动物和人都要饿死。 如果没有动物,生态平衡也难以维持。 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呢?
歷史知識與歷史考題 報告者 高師大 王文裕.
第7章 国际货币体系1.
節能減碳救地球 環保素食更健康 承富實業有限公司 陳純純 營養師.
當代西方思潮課程綱要--氣候變遷:進入暖化的世界
環境問題的經濟學分析 經濟學系:廖肇寧.
下雨了,快点跑啊~ 呼哧呼哧…… 体液调节 安静时每分钟呼吸次数只有10几次,为什么奔跑时,呼吸会随之加快?
品質水泥‧幸福工業 「台灣水泥公司」推行環境管理‧ISO14000之現況分析
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 10级物理系 张羽菲
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一、诱因 二、临床表现:皮肤与粘膜的损害 三、治疗与护理措施:皮肤护理:饮食
主題:溫室效應 老師:吳政勳 班級:數一甲 姓名:范國軒 學號:
資源未來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第04章 全球變遷 (Global change) 楊棋明 博士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京都議定書 教科四 侯儀庸 教科四 蔡政諭.
全球暖化.
我國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第一波適法場域輔導設置管理計畫之進度與成效,及第二波預告適法場域與未來之規劃進程
全球抗暖化.
香菸、酒、檳榔的危害 蘇材龍 葉修銘 陳建宏 江嘉祥 吳嘉駿
臺北縣政府消防局緊急救護科 救護技術員訓練教材 脊椎外傷病患之處置 主講人:重陽專責救護隊     隊員 李憲賓.
現代文明的最重要特徵之一, 是犧牲未來換取今天的享受。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崑山科技大學九十九學年度第一學期 憲政民主與公民社會期末報告 環境人權-全球暖化
大氣候 謝曉淇 5A(23).
「中央地方共同推動陽光屋頂百萬座說明會 - 北部場次」
氣候變化 (中學適用) (更新日期: 2016年2月) 氣候變化在過去幾十年不僅是國際科學界的研究焦點之一,近年更成
餐飲實務操作之衛生安全 君悅大飯店 食品安全顧問 謝佑良.
思考: 甲状腺激素产生的部位及生理作用? 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什么?.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 我们要保护地球 保护环境 让地球更美丽
§5-1 生态系统的结构 胡春英.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第2册
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推動計畫 工作報告 工務室陳建德 102年6月27日.
全 球 暖 化 楊孟珣 黃元湘 謝佩君.
能源轉換形式及能源政策概述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 簡報者:蔡宏達 資深經理
陳 泰 然 氣候變遷與全球風險環境的形構 臺大新百家學堂 1-1 時間:2011年9月14日(星期三)下午 15:30 – 17:20
認識.設計.實踐~低碳生活 認識350 地球發燒了~溫室效應 碳足跡 減碳植物介紹 能源永續~生質燃料.
美國太空總署NASA 英文網.
京都議定書 為了抑制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防制氣候變遷,聯合國於1992年地球高峰會舉辦
綠色科技與永續發展 第三講:永續發展、環境政策分析與管理
第四章 氣候變遷.
元氣青春 -青春踢踏行 高中職學生戒菸教育課程 歡迎你的加入~ 跨出健康第一步! 【投影片1-0-0】
注册建造师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环球网校 白老师 每个PPT都有对应的头和尾 PPT头包含内容:
溫室效應 【Greenhouse effect】
全球暖化小學堂.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第五次評估報告」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AR5) 沈信廷
第一節 全球環境與碳循環 第二節 全球暖化的途徑與影響 第三節 抑制全球暖化的對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國科技大學 科技與永續環境 優質通識學生學習檔案 授課教授:方慧 教授 學生:廖雯玉 學號:9811461129

目錄 自我簡介 課程描述 學習檔案 學習目標 課程學習心得

自我簡介 基本資料 證照 姓名:廖雯玉 生日:7.25 星座:獅子座 興趣:音樂 攝影 畢業於台北商業技術學院 電腦軟體丙檢 全民英檢初級 中打英打檢定 國際性MSBC認證-PPT

課程描述 老師在課堂上以 科技、生活與環境 全球化下的科技與環境 科技與末日危機 經濟發展與環境衝擊 綠色生活地圖 生物多樣性 氣候變遷 全球暖化 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 水議題、土議題 生態智慧下的科技發展 生態旅遊與綠色休閒 又常以台灣的案例讓我們了解,並且在網路上會有許多的資訊是由老師提供讓我們閱讀。 廖雯玉 攝影

中國科技大學 「以通識教育為核心之全校課程改革計畫」 ─ 優異通識課程學生課程學習心得紀錄表 年度: 98 科系: 資管 班級: C 學號: 9811461129 姓名: 廖雯玉 課程名稱: 科技與永續環境 *課程描述: 老師在課堂上以 1. 科技、生活與環境 2. 全球化下的科技與環境 3. 科技與末日危機 4. 經濟發展與環境衝擊 5. 綠色生活地圖 6. 生物多樣性 7. 氣候變遷 8. 全球暖化 9. 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 10. 水議題、土議題 11. 生態智慧下的科技發展 12. 生態旅遊與綠色休閒 又常以台灣的案例讓我們了解,並且在網路上會有許多的資訊是由老師提供讓我們閱讀。 *課後心得: 這一門課程主要是在講人與地球方面的問題,讓我們了解經濟不斷的進步,科技不斷的發達,相反的地球遭遇的也越多,我們所要探討的是地球的全球暖化、水資源等,這些都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要如何去改善環境,是門很重要的議題。 **授課講師評語: 雯玉同學:在學習檔案中看到妳對本課程的認真學習及努力做好個人及分組作業,表現優異值得肯定,特別是課後心得,還會反思真是太棒了。環境是21世紀重要課題,藉著課程讓我們有更深入的討論,也有更廣大的視野來面對全球環境變遷,共同珍惜並愛護美麗的地球資源與環境。

學習目標 過去 現在 未來 我總是認為這一個”科技與環境”只是一個背書的科目,並不會有太多的教學或是實際去體驗。 我以自我導向式(self-directed)學習,做為未來衡量或評估學習成果或進步情形時的依據,對於現在的上課狀態我覺得我滿能適應。學習到對環境的認識,也有進一步去做資訊,才發現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我們未看到的,現在我將要一步步開始去關懷。 未來 希望”科技與環境”的科目可以多點校外教學,目標就是和我們有關的全球暖化去改善,

課程學習心得 環境科技是改善環境品質,建立寧適生活環境的重要關鍵,由於全球人口不斷增加、不當的土地開發及能源使用,造成臭氧層破壞及地球溫暖化,在21世紀後,人口、土地、糧食、能源及水源等問題將日趨嚴重,因此,地球環境保護成為舉世關注及聯合國積極研商推動的工作,維持地球長期生態平衡又兼顧人類發展需要的「永續發展」策略,已經成為當前世界思潮的主流。 在永續發展的指導原則下,國家建設必須注重大氣層保護、土地資源、森林資源及海洋資源的合理保育利用、水資源保護及淨化、廢棄物妥善處置、敏感生態系統保護及生物多樣化的維持等等…。如何因應環境及生態保護對競爭力的影響,是國家必須面對的新挑戰,並且讓我們人們有生存下去的機會。(以下是我們小組專題報告)

第二組:氣候變遷

報告大綱 壹、動機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範圍: 藉由這次的研究與討論,讓各位了解,氣候變遷對我們來說是多麼嚴重的一件事。 上網去搜尋有關氣候變遷的資料,加上書中,報紙中,加以分析成我們的結論。 三、研究範圍: 範圍包括:環境、氣候、動植物的生長與對人類的影響。

貳、主題:氣候變遷 氣候變遷的定義: 何謂氣候變遷?由於人類經濟活動不斷發展,導致大氣中溫室氣體( Greenhouse Gas):二氧化碳 (CO2) 、甲烷 (CH4) 、氧化亞氮 (N2O) 、氫氟碳化物 (HFCs) 、全氟碳化物 (PFCs) 及六氟化硫 (SF6) 等 濃度持續增加,溫室效應增強,造成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 、海平面上昇、生態系統失衡使生物多樣性驟減, 進而對全球生物的生存產生巨大威脅。 

根據 1996 年聯合國的第二次評估報告,指氣候變化政府間專家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簡稱 IPCC)出人類活動所排放的溫室氣體,若不採取任何防制措施, 全球平均地面氣溫於 2100 年時將比 1990 年時增加 2℃(介於 1 至 3.5 ℃),海平面將上升 50 公分(介於 15 至 95 公分)。預估二氧化碳濃度已從工業革命前的 280PPMV 增加至 1994 年的 358PPMV ,若要在二十一世紀末將二氧化碳濃度穩定在工業革命前的兩倍(550PPMV),則目前全球排放量必須削減一半。 為防制氣候變遷,聯合國於 1992 年通過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 對「人為溫室氣體」 (anthropogenic greenhouse gases) 排放做出全球性管制目標協議,至今已召開三次締約國大會; 「第三次締約國大會 (COP3)」 已於1997年 12 月在日本京都召開,會中簽署 「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 ,規範工業國未來溫室氣體排放目標。我國基於地球村的一份子與國際公約之壓力, 必須及早因應,積極尋求我國於氣候公約中之合理定位,並在影響國家利益最小的情況下,承擔減量責任。

1988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與「世界氣象組織(WMO)」共同成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IPCC)」。2001年IPCC第三次評估報告指出:若不採取任何防制人類排放溫室氣體措施,於2100年時全球平均地面氣溫將比1990年增加1.4-5.8℃,而海平面將上升9-88公分;此外,預估全球二氧化碳濃度已自工業革命前280 ppm增加至1992年360 ppm,到2100年二氧化碳濃度增加至540-970ppm,是1750年的90-250%,若要在21世紀末將二氧化碳濃度保持為工業革命前之二倍,則目前全球二氧化碳之排放量即需削減一半以上。

氣候變遷的影響: (一)、氣候戀遷對生態系生運作的影響 1.包括大氣中CO2濃度的增加,氣溫升高,降雨模式的改變, 2.氣候季節變化的改變等,均可能影響生態系的〝代謝〞活動,包括光  合作用,呼吸作用,蒸散作用,分解作用,因氮作用等, 3.溫度的升高也會直接影響動物,尤其是外溫型動物,即一般所謂冷血  動物,的生理適應,包括體溫調節、代謝、成長、發育、成熟、生殖  等,以及外出活動覓食等行為模式。 4.降雨的改變對依賴水域生活的水生生物,魚類,兩棲類影響最大,雨  量減少與溫度升高的加成效應,可能使動物原本利用水分與蒸散作用  冷卻降溫的調適方式難以進行,其影響會比兩項因素個別的效應更大。

(二)、氣候變遷對生態系結構的影響 1.不同物種對環境因子的適應容忍範圍不同,當環境因子發生改變時,有  些物種可能因為更適合新的環境狀況而得以取得生存優勢,甚至擴張分  布範圍 2.有些物種則會逐漸調適演化適應新的環境因子而留在當地,或藉由播遷  分布到環境較適合的地區繼續活存。 3.因此氣候變遷可能導致一地區物種組成、數量、分布的變化。 (三)、氣候變遷下生態系分布的變化 氣候變遷除可能影響生態系組成與結構  的改變外,溫濕度及其他環境因子梯度的變化,更可能造成生態系分布區  域的改變,甚至消失,例如: 1.海岸及內陸濕地與河川,因為這些地區最易受海平面上升。 2.高山生態,位於山區中海拔的植物帶可能因向上升而縮小面積,進而消失。3.苔原及寒原生態系,亦是因為氣溫升高而使此種環境減少甚至消失。 4.沙漠化擴大的問題。

(四)、氣候變遷對保護區的影響 1.保護區與國家公園的成立,使區內物種間的組成與分布發生變化, 2.天氣異常頻度增加, 3.外來種入侵擴大範圍 (五)、人類活動可能加速加重氣候變遷的影響 1.人口持續增加,過度開發 2.改變自然環境(如熱帶雨林、濕地),使水土與營養鹽流失的情形惡化 3.使生物多樣性零碎化 4.都會使氣候變遷的影響更為嚴重

氣候變遷導致海水上升 加速孟加拉人口外移 氣候變遷的幾篇電子報: 氣候變遷導致海水上升 加速孟加拉人口外移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新德里11/30日專電)三面為環繞的孟加拉,境內大部分為低海拔的恆河三角洲,在氣候變遷造成海平面上升後,沿海許多地區居民紛紛加速外移。印度「亞洲新聞社」今天報導,孟加拉政府最近出爐一份2009年氣候變遷策略暨行動計劃報告指出,孟加拉有愈來愈多的「氣候難民」自沿海地區向內陸大城及印度等鄰國移民。報導引述計劃擬草人之一、孟加拉氣候變遷資深顧問尼夏特的專訪談話說,今年5月間發生的熱帶氣旋艾拉風暴襲擊孟加拉,造成庫納地區的許多居民非法遷移到印度。報導引述報告內容說,孟加拉政府擔心氣候變遷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如果上升一公尺,孟加拉全境將有一半土地遭海水淹沒。

據科學家稍早估計,到2050年時,孟加拉地區的海水面可能上升209公分,屆時孟加拉有18%的土地將會沒在海面下。據科學家表示,全球增強,平均溫度升高,導致海水受熱膨脹,兩極冰山融解,在這種雙重作用下,海平面因此上升,對海拔較低的國家如孟加拉,在溫室效應及長年多雨的影響下,勢必是氣候變遷為害最烈的國家之一。除了海平面上升,孟加拉境內發生的現象也有增加趨勢。報導引述孟加拉氣候變遷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哈克的話說,孟加拉過去平均每20年才有一次洪水,但現在每5年就有一次洪水。報導引述孟加拉政府環境部副部長哈克的話說,孟加拉政府的策略暨行動計劃,一是先瞭解有多少人流離失所和移民內陸城市,其次是設法安置和協助這些難民。 更新日期:981130

哥本哈根救氣候 諸多棘手問題有待克服 12月7日至18日聯合國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原先被認為能達成新國際協議,對付2012年後的溫室氣體排放和衝擊,不過美國為主的阻力使步調延緩,意味峰會頂多只能擬定協議主要架構,細節仍得留待明年討論。 以下是有待解決的主要問題。 棘手問題是哪間機構應該負責支付款項,窮國對國際貨幣基金(IMF)和世界銀行等機構充滿不信任。 (法新社巴黎30日電子報) 更新日期:2009/12/01

●排放限制 最主要的問題是如何敦促各國在2020年前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朝2050年排碳減半目標邁進。 富國被認為是當今暖化的元兇,不過也有更多能力解決這個問題。反觀佔排碳總額一半的開發中國家,可能成為未來麻煩源頭。 其他主要問題包括:峰會能否讓2050年排碳減半目標獲得支持。八大工業國(G8)已就此達成共識,不過中國對此表示反對。 ●財源 目標是讓資金流通,協助開發中國家轉型成為低排碳型經濟,並加強對抗氣候變遷。 窮國希望工業國家每年投入國內生產毛額約1%,即4000億美元;歐洲聯盟估計2020年前每年至少需要1000億歐元。 哥本哈根峰會可能達成臨時快速解決方案,先期投入數十億美元,且時間最快就在明年。

●法律問題 最近2年集會鮮少討論這個關鍵性卻充滿政治爭議的問題,此問題對未來協議的合法地位至關重要。 開發中國家希望1997年制定的京都議定書,能在2012年屆滿後延長實施。由於只對工業國排碳設限,美國早已放棄遵守京都議定書,改推動通報認證制,取代難以實施的國際懲罰條款。 峰會最後可能產生兩種結果:延長京都議定書期限,並附加美國必須遵守的但書;全盤揚棄京都議定書,將部份條款列入全新、具備不同地理區域要求的國際協議,並要求美國簽字遵守。 ●濫伐森林 林地廣大的熱帶國家正推動一項機制,要求進行森林保育(森林宛如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水槽),能獲得財政獎勵。 不過這項計畫受到實際阻礙,例如如何判斷保育和避免弊端,以及如何確保獎勵不因科技轉移和其他援助而消耗殆盡。 此外,濫伐產生的全球排碳比率,已經從20%下滑至12%,進一步使討論這個議題的政治誘因減少。

氣候變遷的因應對策: 身為國際社會的一員,順應世界環保潮流,配合「氣候變化綱要公約」進行CO2排放減量,是台灣無可推諉的責任,亦是我們身為地球公民所應盡的義務。但是要有效且迅速的達成CO2排放減量目標,則非有前瞻性的規劃和實際的配合行動不可。 第一, 政府應加強全民的環保教育。只有當環保意識真正深植人心時,國人才能自發性的做好節約能源工作,政府的相關法規也才能順利推動、實施,企業界亦會警覺到環保的重要,自動做好CO2回收、去除工作。例如:在日常生活中,隨手關燈;節約用電,出門多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能步行更好,以節省汽油的消耗量。這些都是我們每個人做得到的事。 第二,開源節流:研究開發潔淨無污染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風力、 水力、潮汐及氫燃料等,這些新能源的使用,一方面避免CO2的產生,另一方面又能充分利用資源。鼓勵業者發展低耗能、低污染之產業,加強改善或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之產業,加強產業升級,引進相關技術,優先進行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的二氧化碳排放削減。 產業界必須加強節約能源與提昇能源使用效率。

氣候變遷的因應對策: 1.調查並建立物種及生態系之分布背景資料 2.生態系敏感度研究如找出耐受力之物種作為監測氣候變遷及其影響之 指標。   指標。 3.主要氣候影響因子,規劃長期監測並追蹤其變化。 4.建立氣候與生物相關係之模式,模擬預測生態系在氣候變遷下之反應 5.提升對異常氣候及發生頻度、強度、影響之認知 6.建立因應氣候變遷之保護區規劃策略, 7.針對氣候敏感之保護區域,使先研究,並儘早規劃適當之因應策略。

希望大家能做些保護地球的事 例如: 隨手關燈、水要關緊、垃圾隨手撿 讓大家都有個美麗的地球 ~謝謝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