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施鍵勳老師編製 中文大學PGDP課程 DEP5114G 常識科 導師: Prof. Mak Se Yuen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法規暨訴願審議委員會 102 年度原住民身分法實例演練講習: 原住民身分認定及救濟程序.
Advertisements

細菌 0993B005 朱文廷 0993B009 鄭曜昇 0993B010 張維哲 0993B011 鍾立皇.
本校自民國 78 年於顏前校長世錫任內創設本系 設立鑑識科學學系大學部,專責鑑識人才之培養, 為目前國內唯一專門培育鑑識科學人才、研究鑑識 科學學術之大學學系,設系剛滿 20 年。自 85 年於姚 前校長高橋任內,設立鑑識科學研究所招收碩士生 ,民國 88 年於謝前校長瑞智任內先後獲內政部、教.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 什么叫做遗传? 2. 什么叫做性状? 3. 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焦點 1 真菌的特徵與分類. 真菌 ( 菌類 ) 皆為異營真核生物大多為陸生大多具菌絲 ( 營養菌絲, 繁殖菌絲 )
第二章:生物科學與食品 第三節:基因改造食品.
第二章 生物的基本構造與功能 第2節 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第三章 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三節 病毒與細菌.
第21课时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考 点 聚 焦 专 项 突 破 1.
國民中學 自然與生活科技 第二冊 第3章 生殖 3-1 細胞分裂 3-2 無性生殖 3-3 有性生殖.
单元九 种猪常见疾病(4).
2-3 病毒.
学校核心发展力 上海市建平中学 程红兵.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二 音名、唱名.
必修二 生物 (人教版).
4-1 微生物的世界 微生物:構造簡單,體積微小的生物 藉顯微鏡才能觀察 病毒、細菌、單細胞藻類、原生動物、真菌
想一想 议一议 P74 我们常吃的蘑菇有根、茎、叶吗? 它们的生长是否需要光? 为什么说它们是真菌而不是植物呢?
三次科技革命 学习目标: 1.知道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发源地、理论基础、主要成就、主要特点及影响。 2.培养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王永慶遺產分配 第三組民法報告 4970T011 劉昭妤 4970T037 吳品怡 4970T090 袁如意
台南在地美食文化介紹 台南市鳳凰城文史協會 理事長 歐財榮.
一、作者概說:    王壽來,民國三十八年生,山西省 五臺縣人,中興大學 法律系畢業,美國 喬治城大學碩士、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研究所碩博士。長期從事文化與外交工作,現任文建會 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主任。   王壽來靈感多取自生活經驗,善用中外名言,描繪人生百態。著有《公務員快意人生》、《藝術‧收藏‧我》、《公務員DNA》、《和世界偉人面對面》等書。
病原: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该亚科现有8个属,各属成员对动物的致病作用有明显的差异,但它们构造差异不大。
寻找生命的螺旋 深圳市育才中学 黄俊芳.
导入新课 波能绕过障碍物产生衍射。既然光也是一种波,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呢?.
高中生物学必修Ⅰ 分子与细胞 前 言.
主題:細菌染色觀察法 組別:第四組 組員: 許閎茗499H0016 鄭昆皇499H0017 陳德宇499H0018 薛采晴499H0019
第六章 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
老化的細胞生物學 (1)細胞衰老(senescence) (2)基因體的不穩定(genomic instability)
关注生物技术的 伦理问题.
2015年高考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杨彩玲.
肝功能正常的小三阳注意事项.
突變 突變是指遺傳物質發生改變, 而影響到性狀的表現 例:白化症.
第一章:生物體的基本構造與功能 第三節-真核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常見的傳染病.
元素 (Element) 你今日背咗未?.
免疫 immune response 1.抗體免疫 2.細胞免疫.
司法机关.
細胞的構造 大部分的細胞直徑約介於1~100微米(μm)間。 最小的細胞為細菌(胞漿菌),約為0.1~1.0 μm間。
物理学专业 光学实验绪论 主讲人:路莹 洛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2009年3月.
生命樹 (種系發生樹)
蛋白質的合成 (Protein synthesis)
生物五界的分類方式.
細胞膜的雙磷脂層 (Phospholipid bilayer in cell membrane)
革蘭氏染色法.
編號:3261 課程綱要 一、【開課系所】:生命科學系(所) 二、【開課年級】:三 年級 三、【修別】 :選 修
中三生物科 第二章:細胞及身體組織的層次.
中一綜合科學科 單完三:細胞.
第二章 微生物的生命現象 2—1 病毒.
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 (S. typhimurium)
2-2.1 原核生物界 1、全為單細胞,缺少核膜以及膜狀胞器, 例如:細菌和藍綠藻。.
人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一个受精卵.
生物的基本單位--細胞.
第十-1章 亂點鴛鴦譜 (基因工程原理) 「上帝說:果子都包著核。」.
生物科技 細胞內外的信息傳導 (Ras 及 P53 的例子) 細胞的生理功能是由許多分子的交互作用機制所控制 1 外部信息 受體 細胞膜
第 一章 生物學的概念與方法 生物學: 就是對生命的科學研究 生命是什麼? 難以定義, 只能描述生命如何工作(How life works.) 生命 是一個早期事件的結果。在這個事件 中,無生命物質聚集到一個活細胞中 ,成為生命體。 生命 是一種能夠捕獲、並使用能量及基礎 物質的方法.
有趣的微生物 主講者 陳樺亭老師.
O-linked High mannose Glycoprotein N-linked Complex Hybrid Versican
Machine Learning & Bioinformatics
細胞.
基因的本質 (The nature & action of genes)
DEP5114F General Studies Prof. Mak Se Yuen
非同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
Machine Learning & Bioinformatics
遺傳學 - 細胞週期 (Cell Cycle).
一道牆是由什麼組成的? 磚.
生物科專題報告 動.植物細胞的結構 精子細胞 線粒體細胞.
鼻孔和鼻屎的故事 圖片來源:漢聲《鼻孔的故事》.
Cur & Teach (Min:General Studies)
证据运用 第八章 证据的运用 第一节 证据体系的结构及运用规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由施鍵勳老師編製 2006-3-16 中文大學PGDP課程 DEP5114G 常識科 導師: Prof. Mak Se Yuen 認識細菌 由施鍵勳老師編製 2006-3-16 中文大學PGDP課程 DEP5114G 常識科 導師: Prof. Mak Se Yuen

細菌( bacterius) 細菌有多大? 各個細菌的大小並不一致 ,但是都必須用顯微鏡方 能一睹廬山真面目。細菌 大小 的單位是微米(μm)。像是桿菌長約0.5-10μm,寬約0.2-1.0μm;球菌的直徑 約為0.3-1.2μm;螺形菌的長約3-50μm。不僅不同種的細菌大小不同,即使由 同一個細菌增生出的細菌也會有不同的大小。

細菌的形狀和排列 球菌 單一菌體為球形或卵形,若再依分 裂方向及分裂後的排列狀況來看,還能細分5種: 雙球菌 鏈球菌 四聯球菌 八聯球菌 葡萄球菌

細菌的形狀和排列 桿菌 菌端多圓鈍,菌體呈桿狀,或微彎。桿菌的大小依種類不同而有異,例如大腸桿菌長2-3μm,流行性感冒桿菌長0.7-1.5μm。排列方式有三種:單獨、成雙、成鏈。

細菌的形狀和排列 螺形菌 菌體彎曲或旋轉,可細分兩種: 弧菌 螺旋菌

細菌的結構 染色體 繖毛 核糖體 內含物 中個體 細胞質 細胞壁 細胞膜

細菌的結構 細胞壁 無色透明、堅韌富彈性的膜壁,佔細菌整體乾重的10-40﹪。由於折光性及不易染色,所以很難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細胞壁的厚度隨種類而異,平均約為10-25nm,主要功用在於保持細菌外型和保護細菌。細胞壁的化學組成也隨種類而異,基本上由醣類、蛋白質和脂質鑲嵌而成。若用革藍氏染色法染色,可把所有細菌分作革蘭氏陽性及革蘭氏陰性兩種,兩種的細胞壁的組成不同。

細菌的結構 細胞膜 具有半透性的生物膜。共分三層,內外層較暗,厚度有2-4nm,中層較透明,厚度有3-5nm。膜佔乾重的10﹪,由類脂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組成。具有許多微孔,控制分子進出及調節滲透。膜上有許多種酵素,參與細菌的物質交換、合成及氧化。

細菌的結構 細胞質 含水、蛋白質、核酸、脂類、醣類及鹽類的透明膠體。細胞質是代謝的中心,內有許多胞器和酵素。這些胞器包括有:

細菌的結構 核糖體 微小的游離球狀顆粒,主要集中在核區和細胞膜上,數目隨年齡有異,合成最活躍時,核糖體可多達5萬個,佔細胞質乾重的25﹪。 中個體 細胞膜向內凹陷折疊而成的膜狀構造,多在革蘭氏陽性菌中見到,位於細菌的一側與核區連接。主要功用在於細胞壁的合成、DNA複製、呼吸及芽孢的形成有關,相當於粒腺體,因此有類粒腺體之稱。

細菌的結構 核物質 細菌的核物質無核膜來與質分開,而呈現球狀、卵狀、啞鈴狀或帶狀,由於無核膜,所以不能稱之為細胞核而改稱核物質。核物質也由DNA組成,環形,長1.36nm的細絲折疊成盤繞的結構。核物質的大小、形狀與排列形式,不但因種類不同而不同,還隨生長階段及環境而改變。

什麼是病毒? 一種比細胞更細小的傳染源,大小約只50納米(0.000 000 05米)。它們的結構簡單,在無生命介質中不能繁殖,且只能在動植物細胞或活細菌中複製。病毒會引起多種疾病,包括感冒和傷風。

常見的病毒:

常見的病毒:

常見的病毒:

比較細菌和病毒的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