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時代的課程與教學設計 台中教育大學 數位內容科技學系 徐照麗
宏觀看知識發展 概 念 時 代 知識 管理 & 社會 建構 設計 2000~ 腦心 哲學 科學 文藝復興 黑暗 科學 16~19 心理學 1879 行為 1904~ 外在 認知 1970~ 心理 腦 行為 心腦 建構 1980~ 腦 照 影 科 技 腦心 WWW 1990~ 資 訊 時 代 古 典 、 工 具
教學觀察,觀察什麼_目標&能力 本質與目標 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學生能力 數學:邏輯---認識 瞭解 熟練 語文、藝術與人文:意象 技法 實踐 綜合活動:自主 從容 體驗 實踐 反思 自然:觀察 紀錄 分析 分享 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學生能力
教學觀察,觀察什麼_教學策略 優點 問題 關鍵在學生是否自主思考, 教師提供什麼鷹架。
Adapted from faculty.washington.edu/chudler/stm0.html 1956~ 心理學 知覺 注意力 短期記憶(工作記憶) 認知策略 長期記憶 SHORT TERM MEMORY TEST Adapted from faculty.washington.edu/chudler/stm0.html
1980~ 腦造影技術: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 台北榮民總醫院教學研究部 整合性腦功能實驗室
穿顱磁波刺激(TMS) 阮啟弘,呂岱樺,陳巧雲(2005)。穿顱磁波刺激(TMS)在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的角色。應用心理研究, 28,51-74。
1980~ 社會建構 : 環境與人 操作與思考刺激神經元之間的脈衝 手 眼 耳 心…
(S34在黑板寫下) 2×(30-1)=58 Sn=n(an+a1)÷2 (2+58)×29÷2=870 870+1=871 S34:它這邊第一層的第一個數(1)和第2層第一個數(3)差2,且第二層的第一個數(3)和第三層第一個數(7)差4;第三層的第一個數 (7)和第四層第一個數(13)差6;那到第30層時,30層的第一個數和29層的第一個數會相差58;就是 2×(30-1)=58 代入Sn=n(an+a1)÷2 (2+58)×29÷2=870 還要加第一個數1 870+1=871 所以就是871 S12:為什麼30要減1 S34:因為第一層先沒算入。 S27:為什麼要乘以2 S34:因為公差是2,差距從2變成4 S 6:什麼4? S31:是公差還是公比? S26:你是看每一層第一個數1-3-7-13…,它們的差距是不是由2、4到6…,所以它們是不是形成一個等差數列,公差是2。可是 為什麼要30減1? S34:是算夾層,,我們算的是指夾層!30層中是不是有29個格子,所以要2×(30-1)=58, S25:那58代表什麼? S34:58代表從第29層到第30層之間第一項的差距。 S25:那為什麼還要加2? S34:代入Sn=n(an+a1)÷2就是首項2加末項58乘以項數29再除以2 S31:首項是不是就是2,末項58是29層和30層的差距,首項加末項就是(2+58)乘以總共29個夾層再除以2,那這邊就是870;那 為什麼要加1? S34:因為第一個數1要加回來;這是算到第30層一個數。就像是第三層的7,就是要第三層和第二層的差距(4),加上第二層和第一層的差距(2),再加上第一項數字1。所以算到第30層,也要算出前29層的差距,還要再加1。 師:聽得懂嗎? S24:你這樣不是只有兩個夾層? S34:你要算第幾層的第一個數,都是要差數加上第一項的1。 師:S34發現每一層的第一個數,就是前面層數的差數,再加上第一個數(1)。 S 2:知道這個規則要幹嘛? 師:知道這個就可以算第30層的第一個數。找出這個規則,要算第30層的第一個數,只要先算出前面29層的差數總和,再加第一 個數即可。 S 2:喔! 師:S34是發現一項規則:每層第一個數=夾層的公差和+第一項 所以它才要算夾層的總和。 S25:每層夾層差數是前面所有夾層差數的和(錄音錄影轉錄2006/01/05)。
學:元素與整合 教:環境鷹架與引導
敬 請 指 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