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正弦稳态电路 第一节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第三节 电阻元件伏安关系的向量形式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信号与系统 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东北大学 2017/2/27.
Advertisements

第8章 正弦稳态响应.
第2章 电路分析方法 2-1 基本概念 2-2 常用方法 2-3 几个定理 2-4 电路分析 网络、串联、并联、电源
1.8 支路电流法 什么是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法的推导 应用支路电流法的步骤 支路电流法的应用举例.
第四节 节点分析法 一、节点方程及其一般形式 节点分析法:以节点电压为待求量列写方程。 R6 节点数 n = 4 R4 R5 R3 R1
合肥市职教中心 李劲松.
维修电工理论培训 模块二 电工基础知识; 电子技术知识; PLC知识。.
电路总复习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第8章 相量法 第2章 电阻的等效变换 第9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第3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7 正弦稳态分析 7-1 正弦量 7-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7-3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模型 7-4 阻抗和导纳
电路基础 (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Circuits, INF )
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 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法是分析电路最基本的方法。这种方法把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作为变量,直接应用基尔霍夫的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列方程,然后联立求解,得出各支路的电流值。 图示电路有三条支路,设三条支路的电流分别为: 、 、 节点的电流方程 : 节点a: 节点b: 这两个方程不独立,保留一个。
电工技术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 本章主要介绍正弦交流电路的一些基本概念,提出适应于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法,并应用相量法分析简单的正弦稳态电路,介绍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重点讨论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及计算。
第二章 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 第一节 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 第二节 电阻的星形与三角形联接及等效变换 第三节 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第7章 正弦交流电路 7.1 正弦交流电基本概念 Go! 7.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Go! 7.3 纯电阻的交流电路 Go!
第9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本章重点 阻抗和导纳 9.1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9.3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9.4 复功率 9.5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习题1.1: 一个四端元件的端子分别标为1、2、3、4。已知U12 =5V,U23 =-3V,U43 =6V。 (1)求U41 ;
第 6 章 正弦电流电路 1 正弦电流 7 正弦电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8 含互感元件的正弦电流电路 9 正弦电流电路的功率 10 复功率
1-16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i4=1A,求各元件电压和吸收功率,并校验功率平衡。
3.7叠加定理 回顾:网孔法 = 解的形式:.
3.3 支路法 总共方程数 2 b 1、概述 若电路有 b 条支路,n 个节点 求各支路的电压、电流。共2b个未知数
第9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阻抗和导纳 9.1 电路的相量图 9.2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9.3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9.4 复功率 9.5
第5章 相量法基础.
第3章 正弦交流稳态电路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电路基本元器件的相量模型、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阻抗、导纳、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及正弦稳态电路中的功率、功率因数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引例】 RC低通滤波器 仿真波形 仿真电路 如何工作的?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4.11 RC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测试.
§2 线性网络的几个定理 §2.1 叠加定理 (Superposition Theorem) 1、内容
12-1试写出题图12-1(a)和(b)所示双口网络的转移电压比 ,并用计算机程序画出电阻R=1kΩ和电感L=1mH时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
3-5 功率因数的提高 S P  电源向负载提供的有功功率P与负载的功率因数有关,由于电源的容量S有限,故功率因数越低,P越小,Q越大,发电机的容量没有被充分利用。 电源端电压U和输出的有功功率P一定时,电源输出电流与功率因数成反比,故功率因数越低,输电线上的发热损失越大,同时输电线上还会产生电压损失。
第 4 章 正弦交流电路.
第五章 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 5.1 正弦电压和电流 5.2 利用相量表示正弦信号 5.3 R、 L、 C元件VAR的相量形式和
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 4.1 正弦电压与电流 4.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4.3 电阻元件、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 4.4 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
基本电路理论 第七章 正弦稳态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学位课程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04年7月.
动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和 s域分析法 第九章 正弦稳态功率和能量.
第二章(2) 电路定理 主要内容: 1. 迭加定理和线性定理 2. 替代定理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第2章 电路的等效变换 第一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第二节 电阻的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第三节 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第 2 章 正弦交流电路 2.1 正弦电压与电流 2.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2.3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
第五章 频率特性法 在工程实际中,人们常运用频率特性法来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的性能。
第6章 频率特性与谐振电路 6.1 网络函数与频率特性 6.2 多频率激励电路 6.3 RLC串联谐振电路 6.4 GLC并联谐振电路
第二章(2) 电路定理 主要内容: 1. 迭加定理和线性定理 2. 替代定理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第二章(2) 电路定理 主要内容: 1. 迭加定理和线性定理 2. 替代定理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1) 求正弦电压和电流的振幅、角频率、频率和初相。 (2) 画出正弦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图。
动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和 s域分析法 第十章 频率响应 多频正弦稳态电路.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
物理 九年级(下册) 新课标(RJ).
ACAP程序可计算正弦稳态平均功率 11-1 图示电路中,已知 。试求 (1) 电压源发出的瞬时功率。(2) 电感吸收的瞬时功率。
第三章:恒定电流 第4节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 路 任课教师:李海娜 TEL: 教材:《电路(第5版) 》邱关源.
2019/5/1 电工技术.
第 4 章 正弦稳电路分析 4.1 正 弦 量 的 基 本 概 念 4.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4.4 复 阻 抗 与 复 导 纳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R、C、L的相位关系的测量.
1.掌握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和数量关系。
回顾: 支路法 若电路有 b 条支路,n 个节点 求各支路的电压、电流。共2b个未知数 可列方程数 KCL: n-1
6-1 求题图6-1所示双口网络的电阻参数和电导参数。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引例] 正弦交流电的日常应用 (b)等效电路图 L + _ R r (a)接线原理图 开关 电容器 镇流器 启辉器 日光灯管.
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 4.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4.2 正弦量的有效值 4.3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4.4 正弦电路中的电阻元件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 510实验室 韩春玲.
复习: 欧姆定律: 1. 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表达式: 3. 变形公式:
第十二章 拉普拉斯变换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 S域分析法)
第9章 频率特性和谐振现象 9.1 网络函数和频率特性 问题引出: 本章任务:研究电路特性与频率的关系 一、网络函数 齐性定理:
本PPT内容节选自赵凯华的《电磁学》下册
3.1 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交流电 正弦交流电 正弦交流电路.
第六章 三相电路 6-1 三相电路基本概念 一、三相电源 uA uB uC uC uB uA 时域特征: o t.
2.5.3 功率三角形与功率因数 1.瞬时功率.
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 4.1交流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4.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4.3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 4.4 电阻、电感、电容电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五章 正弦稳态电路 第一节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第三节 电阻元件伏安关系的向量形式 第五章 正弦稳态电路 第一节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第三节 电阻元件伏安关系的向量形式 第四节 电感元件及其伏安关系的向量形式 第五节 电容元件及其伏安关系的向量形式 第六节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第七节 R、L、C串联电路及复阻抗 第八节 R、L、C并联电路及复导纳 第九节 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复阻抗和复导纳 第十节 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计算 第十一节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第十二节 电路的谐振

    u(t) 5-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t 正弦量: 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流或电压或功率等。 i(t) 正弦稳态电路: 5-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正弦量: 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流或电压或功率等。   i(t) t 正弦稳态电路: 激励为正弦量,且加入激励的时间为t=-时的电路。

一、正弦量的时域表示   u(t)=Umcos(t+u)  u(t) t 1、波形表示: Um t =2f=2/T T 1、波形表示: Um 一、正弦量的时域表示 t =2f=2/T T 2 2、函数表示: u(t)=Umcos(t+u) i(t)=Imcos(t +i) -Um (瞬时值)   i(t) 2 Im -Im 其中: Um、Im 最大值   角频率 i 、u 初相位 t (三要素)

i(t)=Imcos(t+i) 3、相位差 相位差:= u- i       >0 超前 u(t)=Umcos(t+u) i(t)=Imcos(t+i) 相位差:= u- i       >0 超前  <0 滞后  =±180º 反相  =0 同相  =±90º 正交

4、有效值:周期信号一个周期内的方均根值。 电流: 电压: 对于正弦量: i(t)=Imcos(t+i) u(t)=Umcos(t+) 物理意义: 在一个周期内与其产生相等热量的直流电量。

相量为一个复数,它可表示为极坐标形式,也可表示为直角坐标形式。 5-2、正弦量的向量表示法 1、正弦稳态电路特点: 若所有激励为频率相同的正弦量,则线性电路响应为同频率的正弦量。 2、正弦量相量表示: i(t)=Imcos(t+i) u(t)=Umcos(t+u) 相量为一个复数,它可表示为极坐标形式,也可表示为直角坐标形式。

3、相量图:在一个复平面表示相量的图。   Ime[Ůme jt] =Umsin(t+u) +1 i(t)=Imcos(t+i) u(t)=Umcos(t+u) 复平面表示的相量意义 ▲  Ime[Ůme jt] =Umsin(t+u) Re[Ůme jt]=Umcos(t+u)

4、相量法:以相量表示正弦量对正弦稳态电路进行分析的方法。 例1:写出下列正弦量的相量形式: 解: 例2:写出下列正弦量的时域形式: 4、相量法:以相量表示正弦量对正弦稳态电路进行分析的方法。

5-3 电阻元件伏安关系的向量形式 一、时域分析: 二、频域分析 ∴ U=IR u=i +j   +1 (波形) (相量图)

三、功率 1)瞬时功率:   p(t) t 2UI 2)平均功率:

dt t di L u ) ( ) = 5-4、电感元件及其伏安关系的向量形式 1、定义:韦安特性为-i平面一条过原点直线的二端元件。 L 2、特性: 1) (t)=Li(t); 2) WAR为-i平面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3)VAR: 4) 无源元件 5) 储能元件 6)动态元件 7)记忆元件 dt t di L u ) ( ) =

一、时域分析: 二、频域分析 L (复感抗) ∴ U= L I +j   +1 u=i+90º (感抗) (相量图) (波形)

三、功率 1)瞬时功率:   p(t) t 2)平均功率: 3)无功功率: 意义:反映电感元件与电源进行能量交换的最大速率.

四、实际电感模型 例:如图所示实际电感模型中的R=10, L=50mH ,通过的电流为: 求电压uR(t),uL(t)和u(t)。 解:

5-5 电容元件及其伏安关系的向量形式 dt t du C i ) ( ) = 一、线性电容元件: 5-5 电容元件及其伏安关系的向量形式 一、线性电容元件: 1、定义:库伏特性为q-u平面一条过原点直线的二端元件。 2、特性: 1) q(t)=Cu(t); 2) 库伏特性为q-u平面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3)VAR: 4) 无源元件 5)储能元件 6)动态元件 7)记忆元件 dt t du C i ) ( ) =

二、时域分析: i=u+90º ∴ I=UC (波形) 三、频域分析 +j   +1 (容抗) 或 (容纳) (相量图)

四、功率 1)瞬时功率:   p(t) t 2)平均功率: 3)无功功率: 意义:反映电容元件与电源进行能量交换的最大速率.

五、应用举例   例1:已知:图示电路中电压有效值UR=6V,UL=18V, UC=10V。求U=? 解: (参考相量) UL +j +1 UR UC (相量图)

例2:已知: 图示电路中电流表A1、A2读数均为10A。求电流表A的读数。 解: 所以,电流表A的读数为零。 说明: (1)参考相量选择:一般串联电路可选电流、并联电路可选电压作为参考相量; (2)有效值不满足KCL、KVL。

5-6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一、KCL: 时域: 对于任一集中参数电路,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入)任一节点的电流代数和等于零。 频域: 5-6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一、KCL: 时域: 对于任一集中参数电路,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入)任一节点的电流代数和等于零。 频域: 以相量表示正弦量,有 在正弦稳态电路中,对于任一节点,流出(或流入)该节点的电流相量代数和等于零。

二、KVL: 时域: 对于任一集中参数电路,在任一时刻,对任一回路,按一定绕行方向,其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零。 频域: 以相量表示正弦量,有 在正弦稳态电路中,对任一回路,按一定绕行方向,其电压降相量的代数和等于零。

例1: 求: 解: 正弦量以相量表示,有

+ u1(t) - 例2 图示电路,已知: - u2(t) + u3(t) 求 解: 正弦量以相量表示,有

5-7 R、L、C串联电路及复阻抗 一、复阻抗: 令: 其中:R:电阻 X:电抗 Z: 复阻抗 |Z|—阻抗模 Z—阻抗角 阻抗三角形

讨论: 1、复阻抗Z取决于电路结构、元件参数和电路工作频率; 2、Z反映电路的固有特性: Z=R+jX X=0 Z=R Z=0 电阻性 X>0 XL>XC Z>0 电感性 X<0 XL<XC Z<0 电容性 3、Z的物理意义: 4、Z为复数,描述电路的频域模型,但不是相量。

举例:图示电路中已知R=15,L=12mH,C=5F, 解: 15

5-8、R、L、C并联电路及复导纳 例: 其中:G:电导 B:电纳 Y: 复导纳 |Y|—导纳模 Y—导纳角 令: (复导纳) 导纳三角形: 例:

讨论: 1、复导纳取决于电路结构、元件参数和电路工作频率; 2、Y反映电路的固有特性: Y=G+jB B=0 Y=G Y=0 电阻性 B>0 BL<BC Y>0 电容性 B<0 BL>BC Y<0 电感性 3、Y的物理意义: 4、Y为复数,描述电路的频域模型,但不是相量。

5-9、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 复阻抗和复导纳 1、已知复阻抗 则: 意义: 其中: 2、已知复导纳 则: 其中:

例1: 已知R=6,X=8,f=50Hz. 求G=? B=? 并求串联和并联结构的元件参数分别为多少? L R’ L’ 解:

例2: 图示二端网络,已知: 求频域Z、Y及其等效元件参数。 解:

5-10 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计算 基本分析思路: 1) 从时域电路模型转化为频域模型: 正弦电流、电压用相量表示; 无源支路用复阻抗表示。 5-10 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计算 基本分析思路: 1) 从时域电路模型转化为频域模型: 正弦电流、电压用相量表示; 无源支路用复阻抗表示。 2)选择适当的电路分析方法: 等效变换法(阻抗等效变换、电源等效变换) 网孔法、节点法、应用电路定理分析法等; 3)频域求解(复数运算)得到相量解; 4)频域解转化为时域解。

20F i1 (t) i2 (t) 例1:图示电路。已知 求i1 (t) 、i2 (t)和i (t)以及对应 相量的相量图。 İB İA 解:

例2:图示电路。已知 分别求R=75、25  时负载电流i(t)。 1/3F 1/3F 解:移去待求支路的频域电路模型如右。 当R=75时 当R=25  时 对应等效频域电路模型如右。

例3:图示电路, 求电流İ。 解:节点电位法 50 0  

* 图示电路, 求电流İ。 解:网孔电流法 İ1 İ2 İ3 50 0 

R1 例4: 图示电路。已知U=100V, R=20,R1=6.5  。 当调C使得Ucd达到最小值,此时Ucd =30V Rac =4时。求Z=? 解: R1 调c点时,Rac变,若Ucd最小,则

  * 图示电路。已知U=100V, R=20,R1=6.5  。 当调C使得Ucd达到最小值,此时Ucd =30V Rac =4时。求Z=? R1 IR  解: +j   e d 若Z=Ro-jxo为容性负载,I超前U。 其余相量如图示。 a c b 若调c点时,使Ucd最小,则有

例5: 图所示电路。用相量法证明当从0到变化时,U2=U1,2从180+1到1变化。 证明:

图示电路。用相量法证明当从0到变化时,U2=U1,2从180+1到1变化。 * d 证明: 则有相量图如下: a c b 可见,当在(0,)变化时,d、b点的轨迹为一个圆,bd为其直径,且Ubd= U2 = U1。 即:当从0到变化时,U2=U1,2从180到0变化。

图示电路。已知U=100V, 练习1: 求Z=? 解:

练习2: 右图所示电路。改变R,要求电流I不变。求L、C、应满足何种关系? 解: 当R=0时: 当R=时: 依题意,有 (无解)

练习3:图示电路。U=380V,f=50Hz。改变C=80.95F,电流表A读数最小为2 . 59A。求电流表A1和A2读数。 解: 则有相量图: 若改变C则I2变化,当I2 = I1 sin1时I最小。 此时有 1

5-11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一、无源单口网络功率 1)瞬时功率: (恒定分量) (正弦分量:2)

P = UI cos  UI; cos 称作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角 P = P1 + P2 + P3…….; 2)平均功率: 说明: P = UI cos  UI; cos 称作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角 P = P1 + P2 + P3…….; P =I12R1 + I22 R2 + I32R3……. (无源单口网络: = Z):

Q > 0 ( 感性);Q < 0 (容性): Q = Q1 + Q2 + Q3…….: 3)无功功率: 说明: Q > 0 ( 感性);Q < 0 (容性): Q = Q1 + Q2 + Q3…….: Q = I12X1 + I22 X2 + I32X3…….; 反映网络与电源能量交换最大速率。 4)视在功率: 定义: 计算: 1) S=UI 2) 注意:S  S1 + S2 + S3…….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之间的关系 :  功率三角形 例1: 图示电路,u=707cos10t(V),i=1.41cos(t-53.1)(A)。求P、Q、S。 解: ) ( 400 Var =

İ İ S=UI=316VA İ1 İ2 例2:图示电路,已知f=50Hz,求P、Q、S、cos。 解: S=UI=500VA P=Scos=300W Q=Ssin=400Var İ İ S=UI=316VA =-18.43 cos=0.9487 P=Scos=300W Q=Ssin=-100Var -j10 İ1 İ2

说明:并入电容后现象与结果 现象: 结果: 1)P不变条件下: 对输电线要求降低,输电效率提高; 电源容量要求降低。 2)S不变条件下: 电路负载能力增大 总电流I减小; 功率因数角减小; 功率因数cos 增大; 有功功率P不变; 视在功率S减小。 注意: 1)一般不要求提高到1; 2) 并联电容要适当,才可提高。

N 二、有源单口网络功率 注意:功率因数角不等于网络的除源阻抗角。

三、复功率(功率与相量之间的关系) 1、定义: 则 其中: 为İ的共轭相量。即若 2、物理意义: ∴

3、计算: 1) 2) 3) 1、复功率从频域反映了各功率关系; 2、P = P1 + P2 + P3……. Q = Q1 + Q2 + Q3……. 但 S  S1 + S2 + S3……. 注意:

已知Is=10A,=103rad/s,求各无源支路吸收的复功率和电流源发出的复功率。 例: İ1 İ2 解: 设İs=100A,则 İs

} } 5-12 谐振电路 谐振现象: 含有RLC 的无源单口网络在正弦激励作用下, 对于某些频率出现端口电压、电流同相位。 谐振条件: 5-12 谐振电路 谐振现象: 含有RLC 的无源单口网络在正弦激励作用下, 对于某些频率出现端口电压、电流同相位。 谐振条件: 谐振分类: 1、串联谐振 2、并联谐振 3、串并谐振 4、耦合谐振 } X = XL - XC =0 或: B= BC - BL =0 } Z=R+jX 或 Y=G+jB

1 串联谐振 或 一、谐振条件与谐振频率: 谐振条件: 谐振频率: 谐振产生方法: 1)信号源给定,改变电路参数; 1 串联谐振 一、谐振条件与谐振频率: 谐振条件: 谐振频率: 或 谐振产生方法: 1)信号源给定,改变电路参数; 2)电路给定,改变信号源频率。

二、谐振参数: 1、谐振阻抗:谐振时电路的输入阻抗Z0 串联谐振电路: Z0=R 2、特征阻抗:谐振时的感抗或容抗。 串联谐振电路: 3、品质因数:

İ 三、串联谐振特性 1)阻抗最小:Z0=R 2) u-i = 0 3) cos =1 4) 电流达到最大值: Im=U/R 4) 电流达到最大值: Im=U/R 5) L、C端出现过电压: UL=UC=QU 6) 相量图 İ (电流与电压同相位)

例1: 图示谐振电路中,L=300H, R=10,Us=100 V, f=540kHz。 求电容C、品质因数Q、电压U2。 解: UL=UC=QU =10.68mV U2=nUL =100.68mV

四、频率特性: 电路各个物理量随激励信号频率变化的特性。 1、阻抗频率特性: 其中:

2、导纳频率特性: 3、电流频率特性 其中:

4、电压频率特性: 5、相对频率特性: (通用频率特性、 归一化频率特性) 1 1

6、Q对频率特性的影响: 7、选择性: 选择有用信号、 抑制无用信号的能力。 1 8、通频带: 1

例1: 图示谐振电路, 已知Us=1.0V , 求f0、Q、f、UL0、I0。 10 解: 160H 250pF

例2: 图2所示谐振电路, 已知Q =50, Us1=1mV , f1=540kHz; Us2=1mV , f2 =600kHz .求Uc。 R 解: 310H 可见,f1= fo 电路对540kHz谐振 + uc - 280pF 电路对600kHz处于失谐:

2、并联谐振 一、谐振条件与谐振频率 电路模型( a) : 谐振条件: 谐振频率: 谐振阻抗: 或 特征阻抗:

电路模型( b) : 谐振条件: 谐振阻抗: 特征阻抗: 谐振频率: 或

二、并联谐振特性 1)导纳最小: 2) u-i = 0 3) cos =1 4) 电压达到最大值: U = Is Z0 5) L、C中出现过电流: IL  IC=Q Is 6) 相量图 (电流与电压同相位)

三、电路等效变换: (a) (b) 谐振阻抗: 等效参数: 品质因数:

四、频率特性: 1、阻抗频率特性: 1 1

2、电压频率特性: 1 1 五、Q对频率特性的影响: Q增大,特性曲线尖锐; Q减小,特性曲线平坦。

Ri 可见: 选择性与Q成正比; 通频带与Q 成反比。且: 六、并联电阻Ri的影响: Ri :称为展宽电阻 C L / = r Ri Ri :称为展宽电阻 品质因数、谐振阻抗下降;通频带增宽。

例1: 图示谐振电路, 已知Us=12V , 求f0、、Q、f、U、Z0。 解: + - 54H 60k 10pF 90pF 60k 9 30k 100pF 20k

例2: 图示谐振电路, 已知Is=1mA , Ri=40k , L=100 H, C=100pF, r=25  。1)求谐振回路0、、Q、Z0、  ; 2)求整个电路0、、Qe、Z0e、  e; 3)求各支路电流和电压U。 解: 1)谐振回路: Ri 2)整个回路: 3)各支路电流:

* 串、并联谐振 (谐振频率) 求图示电路谐振频率: 串联谐振:Z=0 ( 短路 );并联谐振:Z= ( 开路 )

求图示电路谐振频率: 串联谐振:Z=0 ( 短路 );并联谐振:Z= ( 开路 )

1、 正弦量的时域与频域表示;相位差、有效值 本章小结: 1、 正弦量的时域与频域表示;相位差、有效值 i(t)=Imcos(t+i) 2、 相量形式KCL和KVL 3、 正弦交流电路中电阻、电感、电容元件伏安关系 元件性质 电 阻 电 感 电 容 时域关系 U=RI;=0 U= L I;=90° U=I/(C) =-90° 频域关系 4、 复阻抗、复导纳及等效变换:

5、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1) 从时域电路模型转化为频域模型: 正弦电流、电压用相量表示; 无源支路用复阻抗表示。 5、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1) 从时域电路模型转化为频域模型: 正弦电流、电压用相量表示; 无源支路用复阻抗表示。 2)选择适当的电路分析方法: 等效变换法(阻抗等效变换、电源等效变换) 网孔法、节点法、应用电路定理分析法等; 3)频域求解(复数运算)得到相量解; 4)频域解转化为时域解。 6、 正弦稳态电路功率: 1) p(t)、P、Q、S、cos; 功率因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