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流感中医辨证论治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刘清泉
目录 CONTENTS 01 02 03 04 近三年流感病症特点 病因病机特点 流感辨证论治 注意事项
2015-2016年流感病症特点 2015-2016年 流感样病例特点: 流行病学: 流感样病例:942例;流感确诊病例:49%,流 感病原类型以甲型H3N2(62.6%)为主。 临床表现:首发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咽痛,就诊症状 兼有恶寒、肌肉酸痛、头痛等表寒和咽干、咽痛等里热症状。 中医病证:中医诊断太阳病伤寒,以外寒为主兼有里热证, 病位主在肺、卫。
2016-2017年流感病症特点 2016-2017年 流感样病例特点: 流行病学:流感样病例:1225例;流感确诊病例:60.4%: 流感病原类型甲型H3N2:89.5%,乙型:0.08% 临床表现:首发症状:以发热、咳嗽、咽痛等症为主。就 诊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兼见肌肉酸痛, 流涕、咽痛等。 中医病证:中医诊断有温病(风温)、也有太阳病伤寒, 有风寒束表,又有风热袭肺和外寒里热证,病位在肺、卫。
2017-2018年流感病症特点 2017-2018年 流感样病例特点: 流行病学:流感样病例:2564例,目前已检测908例,流感确诊病例:阳性:71.8%;其中甲流:31.2%(H1N1、H3N2)乙流:29.7%(全部为BY:100%) 临床症状: 首发症状:发热、咳嗽、咽痛为主,乏力较为明显,同时有恶寒。 就诊症状:发热、咽痛、咳嗽为主,同时伴有流涕、乏力较为明显。 舌脉:舌淡红、暗红,苔黄腻、薄黄,脉浮数浮滑。 中医病证:中医诊断以温病(冬温)为主,部分为太阳病伤寒,以风热袭肺证、热毒壅肺证为主,病位在肺、卫、气。
2018流感病因及核心病机 临床特征本季的流感具有中医学“温病、冬瘟”、“伤寒”的特征。 其病因有“风、寒、温热、疫毒”之邪,核心病机是外邪束表,卫气同病,热毒壅肺,耗伤气阴,邪陷正脱。 临床上分为轻症,危重症和恢复期。
轻症辨证治疗方案 (1)风热犯卫。(温病、伤寒之初起) 主症: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无汗。 舌脉:舌质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基本方药:银翘散合桑菊饮加减 银花15g 连 翘15g 桑叶10g 菊花10g 桔梗10g 牛蒡子15g 竹叶6g 芦根30g 薄荷(后下)3g 生甘草3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
轻症辨证治疗方案 加减:发热轻,明显头身痛无汗者加防风10g、羌活10g、独活10g。 苔厚腻加藿香10g、佩兰10g; 常用中成药: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类,如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颗粒(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等。 儿童可选儿童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轻症辨证治疗方案 (2)热毒袭肺。 主症:持续高热,咳嗽,痰粘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 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基本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 炙麻黄5g 杏仁10g 生石膏(先煎)35g 知母10g 浙贝母10g 桔梗10g 黄芩15g 柴胡15g 生甘草10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
轻症辨证治疗方案 加减:便秘加生大黄(后下)6g; 持续高热加青蒿15g、丹皮10g。 常用中成药: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类,如连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莲花清热类制剂等。 儿童可选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羚羊角粉冲服。
重症辨证治疗方案 (1)毒热壅肺。 主症:高热不退,咳嗽重,少痰或无痰,喘促短气,头身痛;或伴心悸,躁扰不安。 舌脉: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弦数。 治法:解毒清热,泻肺活络 基本方药:宣白承气汤加减 炙麻黄6g 生石膏(先煎)45g 杏仁9g 知 母10g 鱼腥草15g 葶苈子10g 黄芩10g 浙贝母10g 生大黄(后下)6g 青 蒿15g 赤芍10g 生甘草3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也可鼻饲或结肠滴注。 加减:持续高热加羚羊角粉0.6g(分冲)、安宫牛黄丸1丸; 腹胀便秘加枳实9g、元明粉6g(分冲); 喘促加重伴有汗出乏力者加西洋参10g、五味子6g。
重症辨证治疗方案 (2)毒热内陷,内闭外脱。 主症:神识昏蒙、淡漠,口唇爪甲紫暗,呼吸浅促,咯粉红色血水,胸腹灼热,四肢厥冷,汗出,尿少。 舌脉:舌红绛或暗淡,脉沉细数。 治法:益气固脱,清热解毒 基本方药:参附汤加减 生晒参15g 炮附子(先煎)10g 黄 连6g 金银花20g 生大黄6g 青 蒿15g 山萸肉15g 枳 实10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也可鼻饲或结肠滴注。
恢复期辨证治疗方案 气阴两虚,正气未复 主症:神倦乏力,气短,咳嗽,痰少,纳差。 舌脉:舌暗或淡红,苔薄腻,脉弦细。 治法:益气养阴 基本方药:沙参麦门冬汤加减 沙参15g 麦冬15g 五味子10g 浙贝母10g 杏仁10g 青蒿10g 炙枇杷叶10g 焦三仙各10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也可鼻饲或结肠滴注。
注意事项 1.妊娠期妇女发病,治疗参考成人方案,避免使用妊娠禁忌药,治病与安胎并举,以防流产,并应注意剂量,中病即止。 2.儿童用药可参考成人治疗方案,根据儿科规定调整剂量,无儿童适应症的中成药不宜使用 3 .密切接触者可用治疗药物预防。 4.方案仅供参考,各地在此基础上辨证论治。
谢谢聆听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