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滑动轴承 17.1 概述 径向轴承 按承受载荷的方向分 推力轴承 滑动轴承 液体摩擦轴承 轴承 按润滑状态分 不完全液体摩擦轴承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因为我们年轻所以我们执着 因为我们是戴中教师所以我们更加努力
第41课 公民的财产权 .
汽车机械基础 第五章 轴 承 第五章 轴承.
普通车床加工技术 焊接式外圆车刀刃磨 鄞州职教中心 卢东.
例7-1 荡木用两条等长的钢索平行吊起,钢索的摆动规律为j= j 0sin(pt/4)。试求当t=0和t=2s时,荡木中点M的速度和加速度。
航空发动机轴承运转条件:高温、高速、重载。 主轴轴承的工作特点:高DN值、高温、重载、高可靠性。
第2节 分析综合.
古文明中的直角三角形.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电子教案 机械精度设计多媒体系列CAI课件 授课教师:马惠萍 联系方式:
课堂回顾 1、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及处理 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处理: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地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第16课时 放飞理想 立志成才 考 纲 内 容 要 点 探 究 考 点 解 读.
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 情境1 操作者的预防维修 1.2. 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设计工程师快速学习指南 有关润滑塑料部件的提示.
青春期男生女生交往.
第11章 摩擦学设计(1) Ⅺ Tribology Design.
设计工程师快速学习指南 为你的设计挑选油脂.
第十章 滑动轴承 §10-1 概述 §10-2 滑动轴承的结构 §10-3 轴瓦结构及轴承材料 §10-4 润滑剂和润滑装置
第15章 滑 动 轴 承 §15-1 摩 擦 状 态 §15-2 滑动轴承的结构型式 §15-3 轴瓦及轴承衬材料
第四章 摩擦、磨损和润滑基础   摩 擦1 4.1 摩擦 4.2 磨损 4.3 润滑 结束放映.
2.1 机器的组成 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 对机器的主要要求 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金属学与热处理 主讲: 杨慧.
第一章 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蓄能器 1 功用 (1)辅助动力源,短时大量供油 特点: 采用蓄能器辅助供油,可以减小泵的流量,电机的功率,降低系统的温升。
学习情境7 SMT元器件检验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第六章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1 滚动轴承的互换性和公差等级 §2 滚动轴承内、外径及相配轴颈、外壳孔的公差带
膜蒸馏技术 报 告 人: 申 龙 导 师: 高 瑞 昶.
世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 自然界是物质的 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十二章 汽车常用零部件 12. 1轴 12. 2轴承 12. 3联轴器及离合器 12. 4其他常用零部件.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政治常识 第一课 我国的国家制度(上) 第4课时 政体及其与国体的关系.
第2章 Z变换 Z变换的定义与收敛域 Z反变换 系统的稳定性和H(z) 系统函数.
第15章 滑动轴承 §15-1 摩擦状态 §15-2 滑动轴承的结构型式 §15-3 轴瓦及轴承衬材料 §15-4 润滑剂和润滑装置
第十二章 滑动轴承 §12-1 滑动轴承概述 §12-2 滑动轴承的典型结构 §12-3 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常用材料
乒乓球回滚运动分析 交通902 靳思阳.
地基附加应力之三——空间问题 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地基竖向附加应力计算 空间问题 基础底面形状, 即为荷载作用面 平面问题 荷载类型,
项目五:键的选择和强度验算 《现代机械设计技术》课程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
高速切削机床的主轴系统 2004年9月.
《机械设计》 课 程 总 复 习.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第 10 章 滑动轴承 主讲教师:陈良玉 东北大学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3.1 习 题(第三章)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2.3 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相交 回转体截切的基本形式 截平面 截平面 截交线 截交线.
3. 分子动力学 (Molecular Dynamics,MD) 算法
《工程制图基础》 第四讲 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3.4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3.4.1 铝及铝合金 3.4.2 铜及铜合金 3.4.3 钛及钛合金 3.4.4 轴 承 合 金.
汽车机械基础技术应用 课题:轴材料及失效形式 汽车机械基础技术应用.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VRP教程 2011.
《工程制图基础》 第五讲 投影变换.
第十章 机械的摩擦、效率与力分析 Mf = F21r =fvQr F21=fN21=fQ/sinθ=fvQ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理想气体等容过程、定容摩尔热容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定压摩尔热容.
滤波减速器的体积优化 仵凡 Advanced Design Group.
第三章 原料的选配与混合.
THERMOPORT 20 手持式温度表 THERMOPORT系列手持温度表基于所用技术及对实际应用的考 虑,确立了新的标准。
机械设计A 、B 重修 涮分 学习过,想提高?? 上课 考勤?? 平时成绩 %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第10章 机械的平衡 (Chapter 10 Balance of machinery).
第十章 轴承 第一节 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及选用 第二节 滚动轴承的失效分析和选择计算 第三节 滚动轴承组合结构分析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七章 滑动轴承 17.1 概述 径向轴承 按承受载荷的方向分 推力轴承 滑动轴承 液体摩擦轴承 轴承 按润滑状态分 不完全液体摩擦轴承 第十七章 滑动轴承 17.1 概述 轴承 滑动轴承 滚动轴承 按承受载荷的方向分 按润滑状态分 液体摩擦轴承 径向轴承 推力轴承 不完全液体摩擦轴承

滑动轴承使用场合: 1.工作转速很高。 2.要求对轴的支承位置特别精确。 3.承受巨大的冲击与振动载荷。 4.特重型的载荷。 5.根据装配要求必须制成剖分式的轴承。 6.在特殊条件下工作的轴承。 7.径向尺寸受限制时。 滑动轴承的主要特点: 工作平稳,无噪声; 运转精度高; 形成液体润滑时摩擦损失小,适合于高速; 径向尺寸小而且可剖分。

干摩擦 表面间无任何润滑剂或保护膜的纯金属接触时的摩擦; 边界摩擦(不完全液体摩擦)状态 摩擦表面间有润滑油存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了一层极薄的边界油膜。 但尖峰部分仍直接接触。

两摩擦表面完全被润滑油分隔开,形成了一定厚度的压力油膜。 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 混合摩擦 摩擦副处于干摩擦、边界摩擦和流体摩擦混合状态时的摩擦。 多数滑动轴承都是这种摩擦状态。 液体摩擦滑动轴承 液体摩擦状态 两摩擦表面完全被润滑油分隔开,形成了一定厚度的压力油膜。 这种摩擦状态是润滑油分子之间的摩擦,摩擦系数极小。 重要轴承采用这种摩擦状态。

滑动轴承设计包括的内容: 1.轴承的型式和结构 2.轴瓦和轴承衬的结构及材料选择 3.轴承的刚度和强度 4.润滑剂的选择和供应 5.轴承温度和压力分布及轴承间隙 6.轴承的热平衡 17.2 径向滑动轴承的主要类型 17.2.1整体式轴承 特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轴套磨损后轴承间隙过大无法调整,不便装拆粗重的轴。 应用:低速、轻载或间歇性工作的机械中。

17.2.2 剖分式轴承 特点:轴承装拆方便,轴瓦磨损后便于调整轴承间隙。 17.3 滑动轴承的材料 轴瓦和轴承衬的材料统称为轴承材料 滑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轴瓦的胶合和磨损

17.3.1 对轴承材料的要求: 对材料性能要求 良好的减摩性、耐磨性和咬粘性。 良好的摩擦顺应性、嵌入性和磨合。 足够的强度和抗腐蚀的能力。 良好的工艺性、经济性等。 17.3.2 轴承材料的分类 金属材料 多孔质金属材料 非金 属材料 常用轴承材料 轴承合金、铜合金、铸铁、铝基合金。 多孔铁、多孔质青铜。 酚醛树脂、尼龙、聚四氟乙烯。

嵌入性和摩擦顺应性最好 ,易于轴颈磨合,但强度低,价格较贵。 轴承合金 类 型 锡基轴承合金 铅基轴承合金 特 点 嵌入性和摩擦顺应性最好 ,易于轴颈磨合,但强度低,价格较贵。 应 用 重载、中高速场合。

铜合金 类 型 特 点 应 用 锡青铜 铅青铜 铝青铜 锡青铜减摩性和耐磨性最好, 铅青铜抗粘附能力强, 铝青铜强度及硬度较高。 类 型 锡青铜 铅青铜 铝青铜 特 点 锡青铜减摩性和耐磨性最好, 铅青铜抗粘附能力强, 铝青铜强度及硬度较高。 应 用 锡青铜适用于重载、中速场合, 铅青铜适用于高速、重载场合, 铝青铜适用于低速、重载场合。

17.4 轴瓦结构 17.4.1 轴瓦和轴承衬 剖分式 整体式

轴瓦结构

轴瓦的定位 凸缘

17.4.2 油孔、油沟和油室 目的:把润滑油导入轴颈和轴承所构成的运动副表面。

设计油沟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油沟长度一般为轴承长度的80%; 2、  油孔、油沟应开在非承载区。

17.5 轴承润滑材料 17.5.1 润滑油 特点: 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形成动压、静压或边膜界润滑膜。 适用场合:不完全液体滑动轴承和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 粘度选择的原则: 1.转速高,比压小时,选粘度低的油;反之,选粘度高的油; 2.加工表面粗糙度高时,选粘度大的油; 3.根据润滑方式不同,选择不同粘度的油; 4.在较高温度下工作的轴承,所用油的粘度比通常高一些; 5.低温工作的轴承应选用凝点低的油。

17.5.2 润滑脂 特  点:无流动性,可在滑动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适用场合 :要求不高、难以经常供油,或者低速重载以及作摆动运动的轴承中。 选择润滑脂品种的一般原则 1.单位压力高和滑动速度低时,选择针入度小一些的品种; 2.所用润滑脂的滴点,一般应高于轴承工作温度约20º~30ºC; 3.在有水淋或潮湿的环境下,应选择防水性强的钙基或铝基脂;在温度较高时应选用钠基或锂基脂。

17.6.润滑方法 17.6.1 油润滑 间歇供油

连续供油

17.6.2 脂润滑 供油方式可根据系数k选定。 k≤2 ——用润滑脂,油杯润滑 k=2~16——针阀式注油油杯润滑 k=16~32——油环或飞溅润滑 k>32——压力循环润滑

17.7 滑动轴承的条件性计算 失效形式 设计准则: 保证边界油膜不致破裂 ——混合润滑轴承的条件性计算; 及液体动力润滑轴承的初步计算。 导致轴承配合间隙加大,影响轴的旋转精度,甚至使轴承不能正常工作。 1.磨损 高速重载且润滑不良时,摩擦加剧,发热多,使轴承上较软的金属粘焊在轴颈表面而出现胶合。 2.胶合 17.7.1 径向轴承 1. 限制轴承平均压强 p 避免过度磨损 2.限制轴承pv值 限制轴承的温升 3.限制滑动速度v 限制局部的过度磨损

17.7.2 推力轴承 d 1)验算轴承的平均压力P A · n 2)验算轴承的pV 值 d0 推力滑动轴承

17.8 液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方程式 1.液体静压轴承 2.液体动压轴承 17.8.1 雷诺润滑方程式 基本假设 1.两板间润滑油做层流运动; 17.8 液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方程式 1.液体静压轴承 2.液体动压轴承 一阶雷诺方程式 二阶雷诺方程式 17.8.1 雷诺润滑方程式 基本假设 1.两板间润滑油做层流运动; 2.两板间润滑油是牛顿流体; 3.与两板相接触的流体层与板间无滑动; 4.流体的重力和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惯性力 与压力相比很小,可以忽略; 5.压力沿y方向大小不变; 6.平板沿z方向无限长。

17.8.2 油楔承载机理 两摩擦表面平行,不会产生压力油膜 形成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 1.两摩擦表面必须形成楔形 p F v v 进油口 出油口 两摩擦表面平行,不会产生压力油膜 两摩擦表面成楔形间隙,产生了压力油膜 间隙内的润滑油形成了拥挤 形成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 1.两摩擦表面必须形成楔形 2.润滑油必须从大口进小口出 3.必须具有足够的滑动速度 4.必须充满足够粘度的润滑油

17.9 液体动力润滑径向轴承的计算 17.9.1 几何关系 半径间隙: 相对间隙: 偏心率: 最小油膜厚度:

17.9.2 动力润滑状态的建立 1.动力润滑状态建立的过程 静止 起动 不稳定运行 稳定运行 R R R R o o o o o1 o1 n o1 n n 静止 起动 不稳定运行 稳定运行

2.校核层流条件 17.9.3 承载能力和索氏数 在允许情况下降低相对间隙,提高润滑油粘度都有利于获得满意的承载能力,前者效果更显著。 17.9.4 流量计算 进入轴承的润滑油总流量Q ≈ Q1 = 承载区端泄流量Q1 + 非承载区端泄流量Q2 + 轴瓦供油槽两端流出的附加流量 Q3

17.9.6 热平衡计算 轴承温升 (1)粘度↓→间隙改变,使轴承的承载能力下降 (2)会使金属软化→发生抱轴事故 热平衡条件:单位时间内 摩擦产生的热量H = 端泄润滑油所带走热量H1 + 轴承散发热量H2 润滑油平均温度tm 为保证承载要求tm<75℃ a) 若t1>>(35~45)℃, 热平衡易建立,则应降低tm,再行计算。 b) 若t1<(35~45) ℃,不易达到热平衡状态→降低粗糙度→重新计算 c) t2>80℃→易过热失效,→改变相对间隙和油的粘度→重新计算

17.9.7 保证液体动力润滑的条件 除上述油楔承载机理四条件外,还需保证最小油膜厚度大于两表面不平度之和。

17.9.8 参数选择 1.宽径比 一般轴承的宽径比为0.5~1.5。 B/d小 →端泄Q1↑→摩擦功耗和温升↓ →减轻轴颈与轴瓦边缘接触但承载能力↓ 高速重载轴承,因其工作时温升高,宽径比宜取小值; 高速轻载轴承,如对轴承刚性无过高要求,宜取小值; 低速重载轴承,为提高轴承的整体刚性,宜取大值; 对轴有较大支承刚性的机床轴承,宜取大值。 2.相对间隙 ψ大→Q大→ 温升小 →但承载能力和运转精度低 ψ小→易形成流体膜→承载能力和运转精度↑ 3.平均压强 压强↑,轴承尺寸↓,运转平稳,但轴承易损坏。

设计步骤 确定轴承结构形式 选择轴瓦材料 确定轴承宽度 B 和直径 d 验算p、pv、v 选择轴承的配合 选择润滑剂与润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