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失業 解釋失業 新凱恩斯的失業理論 勞動市場和自然失業率 失業與經濟政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日三市、有行無市 ── 物價 英英美代子閒到抓虱母相咬 ── 失業 第 5 課 總體經濟指標 我該減肥了。 你一點都不胖呀, 正常的體重是身 高減體重加年齡 系數 …… 那是以前的 標準,一點 都不適用 …… 新的標準是物價指數加 房價漲幅乘以年齡除以 家庭狀況最後再用薪水 來開根號。
Advertisements

兵學理論 Theory of Military Science 兵家述評 中國兵法烽火三國 三國鼎立 木子書屋 中華萬年網.
问题的导入 本章将要介绍总需求——总供给模型,通过该模型介绍经济波动产生的原因,以及政府的宏观政策对于经济的影响。
第五章 中山先生思想與台灣經驗 第一節 孫中山先生與台灣的關係
教育改革專題研究 指導教授: 黃琇屏 博士 教博一下學生: 黃羨惠 學號:10320003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 委員 鉅亨網總主筆 邱 志 昌 博士 2014年4月29日
项目一 船舶线型及结构概述.
政府組織改造法案 介紹與說明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99 年 3月.
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 M C A I 机械原理CAI 多媒体课件 张明勤 陈正文 由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机械设计教研室
資訊科技挑戰獎勵計劃 樂善堂梁銶琚學校 6A(06)陳芷蘊 中華白海豚. 資訊科技挑戰獎勵計劃 樂善堂梁銶琚學校 6A(06)陳芷蘊 中華白海豚.
第一節 煤炭將再次奪冠 第二節 石油—現代工業的「血液」 第三節 天然氣和油頁岩
第一章 管理的真谛.
第九章 經 貿 學前預知 9-1 景氣與不景氣 9-2 經濟成長與創新 9-3 國際貿易活動與外匯 9-4 國際經貿組織.
報 告 大 綱 壹、組織改造背景說明 貳、組織改造的願景與策略 參、組織改造相關法案 肆、現行基準法規範下的組織型態與架構
质量——幼儿园生命之本 北京师范大学 冯晓霞.
课业2.3 森林水分的 调查与分析.
甲基-多保淨 (甲基多保淨)40%SC 立農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原體提供:日本曹達株式會社.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胡莹 中医基础理论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第二十章 賽局與實驗.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第10章 行政效率.
保护文物. 保护文物 一则关于长城的报道: 有些地段的长城状况令人担忧。大量游人涌入,给长城带来了显而易见的破坏。塑料袋、矿泉水瓶、废纸、果皮等垃圾随处可见,城墙被乱涂乱画。当地居民“靠山吃山”,在垛口处和通往长城的小路上私自搭设梯子,设点收费。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在保护区内建起了许多与长城很不协调的建筑物,加速了长城周围自然景观的破坏。
语文园地五.
大学生择业价值观调查问卷.
你答 我问 1.用了力就做了功? 2.用了力,有了距离,就做了功? 不 物体受力 { 你的见解: 做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
Chapter 16 失業通膨與政府收支 經濟學 Chapter 16 失業通膨脹與政府收支.
10 失业与通货膨胀 关键词汇 教学目标 10 失业与通货膨胀
“三江并流”在中国云南省境内,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金沙江、澜
上九天揽月 下五洋捉鳖.
人才的引進與考選.
第1节 果蔬的生产与消费 第2节 果蔬市场的结构特征及发展历程 第3节 果蔬的运销组织与渠道 第4节 果蔬运销的问题及对策
第七章 薪酬管理.
效率與交換.
现代教育管理专题 4
地球能源 仁愛國小6-3李海綾.
Chapter 14 短期總體經濟分析 在短期中,總體經濟的景氣總是起伏不定,要追究這種 景氣波動的根源,必須先對它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然後 使用總供給、總需求的分析工具,來瞭解波動成因造成 的影響。
第7章 廉洁行政与行政监督 主讲:张等菊.
學校整體課程規畫系列 強化小學與中學課程的銜接
第三部分 博弈论 §3.1实验二:双方信任博弈 例如:一厂商支付给一名工人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并且期望这名工人能够回报以相应的更多的劳动。主动方厂商出于对被动方的信任,率先背离了标准的不合作博弈论所阐述的最优选择,若工人也提供了回报,则双方得到一个合作的结果。在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酒店会给熟客赊账,而客人也不会赖账,我们将这一类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合作波已称为双方信任博弈。
醫療機構督導考核 保健科業務宣導 報告日期:
再興春天大廈社區簡介 壹、社區概況 貳、再興春天大廈社區管理組織系統圖 参、服務管理中心組織 肆、社區管理模式 伍、社區服務績效
家庭生活管理 日期:104年10月28日下午 地點:高雄市鎮昌國小 講師:鳳山區中山國小 退休教師 潘旭建.
第25章 勞動市場 , 失業, 以及通貨膨脹.
影響消費的變數 (一) 本期消費除了是當期實質所得的函數之外,預期的實質可支配 所得、物價水準與實質利率水準也會影響實質消費需求:
利率的計算 計算利率的方法中,最重要的是「收益率」(yield)或「殖利率」的計算。
UNEMPLOYMENT AND JOB SEARCH
11 失業與物價膨脹.
失業的定義 按照我國的規定,全國年滿 15 足歲的人口,去除現役軍人與監 管人口後,依其在勞動市場的狀況,可歸屬於「勞動力」或 「非勞動力」。 凡年滿 15 足歲,有能力參與工作,目前已有工作,或無工作但 正在積極尋找工作者,皆屬於勞動力。而年滿 15 足歲但在勞動 力以外的人口,則屬非勞動力。
主要内容: 一、理论背景 二、基本概念与假设 三、方法与技巧 四、理论特点
經濟學100 第九章 經濟成長與景氣循環.
提出人: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
数控车床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报告 四、实验过程 五、实验操作.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风光互补LED路灯成功案例分析 (演讲方——深圳市泓昱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第十四章[教材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九、要素市場 生產要素與引申需求 競爭市場的要素需求 要素供給特性 工資 地租與利潤 利息 要素市場的干預.
第5章 產品與服務之策略性產能規劃 2019/4/17 第5章 產品與服務之策略性產能規劃.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
领导.
Unemployment and Job Search
西安财经学院精品课程 宏观经济学的概念 及其研究的基本变量
失業的定義 按照我國的規定,全國年滿 15 足歲的人口,去除現役軍人與監管人口後,依其在勞動市場的狀況,可歸屬於「勞動力」或「非勞動力」。
失業與物價膨脹.
馬鞍山循道衞理小學 年度小六生命教育營 316.
香港大學出版社電子書 操作手冊.
用照片說故事 PhotoStory 3 講師:王秀鶯.
Unemployment: Issues, Dimensions, and Analysis 第六講:勞動力與失業問題
马其顿 亚西亚 亚该亚 保罗第二次旅行传道 P S T P S T L P: 保罗 S: 西拉 T: 提摩太 L: 路加 P S T P
外盤動能理論與運用 主題二: 外盤動能試算表及外盤5M 主講: 陳文賢 學歷: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財務管理研究所畢
現龍第二代協作交流計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7章 失業 解釋失業 新凱恩斯的失業理論 勞動市場和自然失業率 失業與經濟政策 第7章 失業 解釋失業 新凱恩斯的失業理論 勞動市場和自然失業率 失業與經濟政策 本章將介紹效率工資模型,解釋自然失業的發生,這一個模型將幾個現代失業理論的要素與類似古典理論的架構結合起來,我們也將比較美國和歐洲的失業,並檢視勞動市場的結構性理論以說明這兩個地區失業率的差異。

解釋失業 失業的種類 摩擦性失業 效率工資理論 循環性失業 結構性失業 ˙失業理論 搜尋理論 古典經濟學家認知勞動市場供需相等並不隱含沒有失業,因為失業可能來自勞動週轉,這一種失業稱為摩擦性失業 (frictional unemployment)。圖7.1就流進與流出勞動市場的過程觀之,提出失業的動態觀點。因為尋找工作需要時間,任何時點總是有一群人失業,勞動需求和供給曲線是流量的概念,類似流進和流出水槽的水,然而失業是存量,類似水槽的積水。若我們將水龍頭轉到最大,同時也抽出水槽的塞子,水槽的積水將上升直到額外水壓造成流出的水量再度等於流進的水量。新凱恩斯的失業模型對勞動市場的解釋類似水槽的水流。 摩擦性失業不是我們所關注的,任何平穩運作的社會都有摩擦性失業,因為工人需要時間來變換工作。但是問題是失業為何會高達25%,例如大蕭條期間所發生的高失業率,這麼多的工人失業不可能都是變換工作造成的。因為本質上經濟衰退具循環性,而且在景氣循環的過程中失業呈有系統的移動,經濟衰退期間所增加的失業稱為循環性失業(cyclical unemployment),政治人物關心的是這一種失業,因為它帶來廣泛的艱困和更多的社會問題。 因勞動市場設計不良(政策因素)產生的失業則稱為結構性失業(structural unemployment)。摩擦性和結構性失業合稱自然失業。 新凱恩斯經濟學家問:為何當勞動市場均衡時,還有一群人失業?我們利用效率工資理論(efficiency wage theory)回答這一問題,效率工資理論認為廠商願意付出高於古典均衡的工資水準,既然廠商付出的實質工資高於均衡實質工資(在這一個工資水準,雇用工人的存量等於勞動力,勞動市場達到充分就業),效率工資理論導出勞動市場均衡時會有失業存在。效率工資理論有三個主要的學派:依據第一個學派的說法,擁有快樂且盡責的員工之廠商將賺取更多的利潤,因為快樂的員工有更高的生產力,因此廠商願意付出高工資以確保員工的生產力;第二個學派認為廠商付出較高的工資以吸引高品質的員工,這一個概念基於員工品質無法直接觀察的假設;第三個學派認為廠商利用工資作為達成週轉成本極小化的機制,若較少員工離職,招募成本將可降低。這三個學派的共同點都是主張效率工資高於古典模型的均衡工資,這一個假說隱含當勞動市場均衡時,仍存在一群失業的勞動者。 搜尋理論(search theory)和效率工資理論頗為類似,但是前者不完全是新凱恩斯理論。搜尋理論研究廠商尋找合適員工的昂貴且耗時的過程。搜尋理論認為失業是在配置工人與工作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摩擦性結果。

新凱恩斯的失業理論 週轉成本和效率工資 選擇效率工資 選擇工人雇用量 圖7.2描述新凱恩斯失業理論的主要特徵。在古典模型中,廠商能夠瞬間調整勞動雇用量而不必付出任何成本;相同的,家庭瞬間調整勞動供給量也不必付出任何成本。在這種調整成本為零的情況下,就不需要區別勞動存量或流量的概念。新凱恩斯理論假設廠商認知其雇用的員工人數是存量,任何既定的員工人數可配合較快或較慢的勞動週轉率,一個極端是廠商可留住相同的員工工作20年,另一極端是廠商每週雇用新員工來遞補離職員工,這時候廠商將遭遇高昂的招募成本,因此,廠商選擇一實質工資,以使某一人數的員工雇用量之成本降到最低。在古典模型中,實質工資決定於正斜率的供給曲線(勞動力曲線)和負斜率的需求曲線(就業曲線)的交點,而新凱恩斯理論與古典模型的差異在於工資並非使就業和勞動力相等;相反的,工資是選擇在有失業勞動者存在的那一點,稱為效率工資(efficiency wage),與效率工資併存的失業水準稱為自然失業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人工成本有二:一是付給每一位員工的薪資,另一是招募新員工的成本,稱為週轉成本。我們使用C(w/P,L)代表週轉成本,C是實質工資和就業的函數,表示實質工資的變動或雇用員工人數的變動都會影響C。為說明效率工資,我們使用一個特殊形態的週轉成本函數: C(w/P, L) = c(w/P)L 式中c(w/P)表每位工人的週轉成本。這一個週轉成本函數的特徵是週轉成本與工人人數 呈比例變動。為何週轉成本決定於實質工資?因為廠商付出較高的工資,工人有較高的 忠誠度及較低的離職率,因而降低廠商的週轉成本;更精確的說,我們假設當 w/P 變大, C 變小,即週轉成本是實質工資的減函數。這一個週轉成本函數方便我們的分析,因為 廠商利潤極大化的問題可分成兩階段求解:一是廠商選擇效率工資以使每位工人的成本 降到極小,這一部分的問題在方塊7.3配合一數例來說明;另一是在既定的效率工資下, 廠商選擇雇用工人人數以使利潤極大,這一部分的問題在方塊7.4配合一數例來說明。 在新凱恩思模型中,廠商選擇實質工資來使維持一定工人雇用量之成本為最小。 7.1式代表新凱恩斯模型的利潤,它與古典模型的利潤方程式不同之處在於廠商必須付出c(w/P)L來維持雇用L的勞動力,實質工資不是由市場決定,而是廠商自己的選擇。若廠商提供較高的工資,工資成本將上升,導致總成本增加,但是提升工人的忠誠度,週轉成本將下降,導致總成本減少。 圖7.3說明一新凱恩斯廠商面對的特殊問題,在這一特殊問題中,週轉成本以下式表之: C(w/P,L) = c(w/P)L 若週轉成本如上式般具可分離的性質,廠商選擇效率工資以極小化每位工人的總成 本,後者包括工資成本和週轉成本: w/P + c(w/P)  效率工資決定後再選擇雇用水準,換言之,效率工資的決定與雇用水準的決定是兩個獨 立的問題。圖中的負斜率藍線代表新凱恩斯的就業曲線,這一條線位於古典就業曲線 (勞動需求曲線)的下方,因為廠商除實質工資外還需要付出週轉成本。 圖7.3的例子與方塊7.3和7.4是相同的特殊狀況,所謂特殊狀況是指週轉成本與工人人數呈同比例變動,因為選擇效率工資與工人人數無關,這一個問題可分成兩階段求解,而在一般化的例子中,廠商同時決定效率工資和工人人數。 圖7.3A說明如何廠商選擇實質工資。提高工資經由兩個效果影響利潤:一是若工資提高$1,每位工人的工資成本也將增加$1,這稱為工資變動的邊際成本;另一是工資提高將減少每位工人的週轉成本c(w/P),這稱為工資變動的邊際效益。在效率工資理論廠商選擇一工資水準,使成本為極小且利潤為極大,這一個工資稱為效率工資,可從工資變動的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效率的條件解之。

公式

勞動市場和自然失業率 失業的均衡 自然失業率 新凱恩斯模型中,廠商選擇實質工資以使利潤極大,當實質工資上升,維持一定雇用量的成本(週轉成本)將下降,新凱恩斯廠商雇用較古典模型少的工人,而產生失業的均衡。圖7.4說明了這樣的概念。既然新凱恩斯廠商選擇雇用較古典廠商少的工人,市場均衡時有一定數量的工人失業,當實質工資等於效率工資時,失業人數占勞動力的百分比稱為自然失業率。方塊7-5舉一數例計算自然失業。

失業與經濟政策 結構性失業 失業與技能 減輕結構性失業的政策 減輕失業的經濟政策有二:一是用來降低自然失業(結構性失業)的政策稱為結構性政策(structural policies);另一是用來降低循環性失業(見第8章)。 什麼樣的勞動市場政策可降低結構性失業?研究北美和歐洲的失業史發現政策會影響失業的證據。在1970年代到1980年代期間,北美失業率在6%到7%的範圍波動,過去歐盟國家的失業率就遠高於北美,例如1988年歐盟15國的平均失業率是9.7%,在個別國家,例如西班牙則高達19.1%。 最近美國和歐洲的失業率雙雙下降,但是歐洲失業率要降到美國的水準則還要走一段長路。表7.1是幾個歐洲國家和美國失業率的資料。表7.1指出相較於歐洲國家,美國失業率相當低,從1988到1998年,法國和德國失業率大約是10%,且這10年間有上升的趨勢,美國失業率則有下降的趨勢。進一步研究發現歐洲的失業產生的社會問題較美國麻煩:歐洲50%的失業者已經超過一年沒有工作,在美國不過8%。西班牙的失業率都維持在18%到19%之間,而年輕人的失業率更高。 工業國家勞動市場的變動增加對技術工人的需求,相對於20年前的勞動市場,在今天的勞動市場教育更具價值,對這一項事實的解釋有二:一是技術進步對高技術工人有利,例如在電腦業工作的軟體工程師所需要的教育水準就遠高於在成衣業工作的縫紉機操作員;另一是因為工業國家移除貿易障礙,現在美國低技術工人面臨來自開發中國家低技術工人的更大競爭,例如中國成衣業工人的待遇只是美國成衣業工人的二十分之一(但是他們縫紉相同的成衣),因此外國低技術工人的競爭擴大了美國工資的差異性。但是為何美國高低技術工人薪資差異的擴大超過歐洲?一個解釋是歐洲勞動市場遠較美國僵固。美國法律對裁員一事幾乎對工人毫無保護,與許多歐洲國家比較,美國失業給付較少,領取期間也較短,例如美國失業工人僅能領取工資的50%作為失業給付,而且僅能領取6個月,西班牙失業工人領取工資的70%作為失業給付,而且長達三年半,因此西班牙的失業率高達19%,這是美國在大蕭條之後未曾見過的高失業率。歐洲勞動市場僵固性可能阻止因對非技術工人勞動需求減少所造成的工資下降的趨勢,但付出的代價是歐洲(結構性)失業的上升。方塊7-6以就業保護、勞動基準、代替率和給付期間四項指標衡量美國和歐洲勞動市場的僵固性。 沒有人認為失業應該完全消除,在工人經常變換工作的動態勞動市場中,某一水準摩擦性失業的存在是必要的。幾個歐洲國家的失業率遠高於北美,如何解決長期結構性失業的問題就成為這些國家的中心議題。有些經濟學家認為歐洲高失業率的原因之一是這些國家對保障工作的立法,讓廠商難以雇用和解聘工人;有些經濟學家則指出最低工資法是造成高失業的原因,雖然經濟理論預期愈高的最低工資將引起愈多的失業,但是這一假說的證據並不明顯,而且經濟學家也是意見紛歧。歐洲人羨慕美國勞動市場的高效率和低失業率,但是歐洲報紙也常批評美國對失業者福利的關心不足,儘管歐洲的勞動市場政策可能是高(結構性)失業的原因,也沒有明顯的理由指出歐洲應該放棄這些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