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知覺 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 陳麗欣
大綱 壹、印象形成 貳、整體印象 參、人際知覺的正確性 肆、歸因理論 伍 、歸因偏誤
壹、印象形成 一、使用那些訊息來形成對人的印象? (一)外表特徵(physical cues) (二)行為表現(behavior cues) (三)類別特徵(categorization cues) (四)突顯特徵(salient cues)
壹、印象形成 (一)外表特徵(physical cues) 1. 認為美麗的人是比較有自信的、會幫助別人、容易與人交往、可能早結婚,可能會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等……。 2. 嫌疑犯穿黑色的比穿淺色的衣服被認為有更高的攻擊性。 3. 有娃娃娃臉的成人常被認為較軟弱、順服、不機靈,但卻更誠實、和藹、溫暖。
壹、印象形成 (二)行為表現(behavior cues) 1. 隱含的人格理論(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人由一個特質,再推論到其他特質。 2. 隱含人格理論的文化差異:美國人>中國人。 3. 月暈效果(halo effect):一個人如果有一些正向特質,則知覺者就會假定他擁有其他正向特質;反之亦然。
壹、印象形成 (三)類別特徵(categorization cues) 1. 刻板印象(stereotype):我們對一個團體的固定的、僵化的看法。 2. 簡單而有效率的方法,但是也容易犯錯。
壹、印象形成 (四)突顯特徵(salient cues) 1. 吸引較多的注意。 2. 被認為有較大的影響力。 3. 得到比較極端的評價。 4. 增加印象的一致性。
貳、整體印象 一、形成整體印象的訊息組合模式: 二、整體印象的內涵:
貳、整體印象 一、形成整體印象的訊息組合模式: (一)加成或累加模式: 特質主觀評價的總和。 (二)平均模式: 特質主觀評價的平均數。 (三)加權平均模式:
貳、整體印象 一、形成整體印象的訊息組合模式: (三)加權平均模式(107頁) 1. Anderson(1968)特質經過不同比重的加權以後之平均值。 2. 影響比重的因素 (1)評價目的:因為不同的目的,我們對人形成整體印象時,賦予每一個特質的比重就不一樣。 (2)負性的特質有較大的比重 (3)核心特質與周邊特質: (4)背景形容詞的影響: (5)初始訊息較重要: (6)不一致或重複的訊息會被打折扣:
貳、整體印象 二、整體印象的內涵 (一)人們有一致性的需求,必須對人形成一個整體印象。 (111頁) (二)Osgood, Susi & Tannenbaum(1957)使用語意分析量表測量一個人對某些人、事、物或概念的看法。經由因素分析,可以萃取出三個因素:評價(evaluation)、力量(potency)、活力(activity)。 (三)評價是最主要的向度。
貳、整體印象 二、整體印象的內涵 (四)對人的正向偏誤(person positivity bias) :當我們做評價時,如果對象是人,則相較於對象是物體或事件時,我們會給予更正向的評價。可能的原因: 1. 透過玫瑰眼鏡(rose-colored glasses)來看世界與他人。 2. 相較於物品,我們通常覺得其他個人與我們更為相似,而相似性會提高吸引力,因此評價就比較好。
參、人際知覺的正確性 人們對於外在可見的社會特性較為正確,推論一個人的內在特性就較為困難。 一、情緒的認知 二、人格特質的認知
參、人際知覺的正確性 一、情緒的認知 (一)人類表情的泛文化共同性: 1. 眉毛下垂:憤怒、獨斷、競爭或優越。 1. 眉毛下垂:憤怒、獨斷、競爭或優越。 2. 眉毛上揚:順從、恐懼或驚訝。 3. 微笑:快樂、高興或友好。 (二)跨文化可辨認的情緒:憤怒、厭惡、恐懼、快樂、悲傷、驚訝。 (三)情緒在一個連續向度上被排列:距離越近越不容易分辨,越遠越容易區別。
參、人際知覺的正確性 一、情緒的認知 (四)Rusell及Bullock(1985)認為情緒的結構,有兩個基本的向度: 1. 愉悅的程度:正向(興奮、快樂)或負向(恐懼、憤怒、厭惡)。 2. 激起的的狀態:激起(恐懼、憤怒)或非激起的情緒(悲傷)。 3. 對於情緒判斷的高度正確性: (五)達爾文:「相同的表情表達相同的情緒狀態」。這種共同的表情有極大的生存價值(survival value),使得個體之間得以互相了解而調節行為。
參、人際知覺的正確性 二、人格特質的認知 二、人格特質的認知 1. 對人格特質的知覺未有定論,不易判斷。 1. 對人格特質的知覺未有定論,不易判斷。 2. 對人格特質的定義和測量有不同的看法。 3. 人格特質的表現是受情境影響(situation-specific)。 4. 判斷人格特質較正確的情境: 5. 外顯的特質。 6. 熟識的判斷者。 7. 相同文化背景。
肆、歸因理論 一、歸因之意義 二、歸因之類別 三、歸因之理論
肆、歸因 一、歸因之意義 人通常在事情發生後才會去找尋事件發生之原因
肆、歸因 二、歸因之類別 歸因可以分成: 1.他人歸因(other-attribution),意旨人們為什麼做他們所做的行為; 2.自我歸因(self-attribution)說明我為什麼做我所做的行為。尤其是不尋常、意外或負向、痛苦、令人擔心的事,人們更會去尋求原因。
肆、歸因 三、歸因之理論 一、Heider的自然心理學 二、Jones和Davis的相當推論說 三、Kelley的歸因理論 四、Bem的自我知覺理論
三、歸因之理論之一 Heider的自然心理學 (一)一般人都相信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必有原因,因此當他們觀察到一件事情發生時,都會試著解釋、了解它,希望能找出事情的原因。 (二)人們就像是自然的科學家(naive scientist),有理性的,邏輯的驗證關於他人行為的假設。 (三)原因向度(locus of causality) 1. 內在(internal)與外在(external):能力和努力與工作難度和運氣。 2. 穩定向度(stability)。 3.可控制向度(controlability)。
三、歸因之理論之二 Jones和Davis的相當推論說1 2. 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能夠減少我們對他的不確定性,則這個行為就能反映他的特質。 (詳下3頁) (1)不符合角色要求、社會期望、預期 (2)行為者有選擇權 (3)特定選擇有非共同效果時:
三、歸因之理論之二 Jones和Davis的相當推論說2 (1)不符合角色要求、社會期望、預期 A.不符合角色期望的研究:受試較有信心判斷自我描述為外向的太空人應徵者是外向;而自我描述為內向的潛艇水手應徵者是內向。 B.發生社會讚許性低的行為,人們比較會做特質的推論。 C.若行為與過去對他的認識和預期不同,人們比較會做外在歸因。
三、歸因之理論之二 Jones和Davis的相當推論說3 (2)行為者有選擇權 A.AJones和Harris(1967) 被告知寫作者是否有選擇權(頁121) 被要求寫反對卡斯楚文章的人,觀察者覺得他們是反對卡斯楚的;而寫支持卡斯楚文章的人,觀察者相信他們是支持卡斯楚的。
三、歸因之理論之二 Jones和Davis的相當推論說4 (3)特定選擇有非共同效果時:研究指出如果幾個選擇之間有一些非共同效果,則特定選擇會導致特定的特質(dispositions)推論。121~122頁
三、歸因之理論之三 Kelley的歸因理論1 人們在對他人行為做歸因時,會根據共變原則(covariance principle),當行為出現時也出現,而行為不出現時也不出現的人、事、物才可能是行為的原因。 (一)單一觀察機會 (二)多次觀察機會
三、歸因之理論之三 Kelley的歸因理論2 (一)單一觀察機會 1.有無其他可能原因存在,是影響判斷的主要因素。 2. 折扣原則:如果同時有二個可能的原因存在,則任何一個原因是導致行為的真正原因的可能性就被打折扣了。 3.擴大原則:如果存在的其他原因是抑制性的,而行為仍然產生,則第一個原因是產生行為的真正原因的可能性就被擴大了。
三、歸因之理論之三 Kelley的歸因理論3 (二)多次觀察機會123~124頁 1. 區辨性(distinctiveness):此反應是只對特定刺激的,則區辨性高。 2. 同意度(consensus):其他人和當事人的反應一樣,則此行為的同意度高。 3. 一致性(consistency):此當事人在不同的時候、不同的情境下,對同一刺激都做同樣反應,則一致性高 ☆同意度對於歸因的影響效果最弱。 ☆ 高區辨性、高同意度及高一致性:歸因於刺激的特性。 ☆ 低區辨性、低同意度及高一致性:歸因於當事人。 ☆低一致性的情況:歸因於情境。
三、歸因之理論之四 Bem的自我知覺理論 1.Bem(1972)當人們自己內在線索不是很明顯時,必須根據行為及行為發生的情境來推論行為發生的原因。 2.基於過去的經驗,人們通常熟悉一些行為模式。 3.Tact:行為是因為適當刺激存在才產生時,適用此推論。 4.Mand:若人們做一個行為是因為想得到一些東西,則我們無法判斷他行為的真正原因。
伍 歸因偏誤 一、高估個人而低估情境因素 二、行為者與觀察者的不同歸因 三、錯誤的同意性效果 四、自利的歸因偏差 五、歸因理論的貢獻:
伍 歸因偏誤 一、高估個人而低估情境因素 (一)基本的歸因謬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過度相信行為者的個人特質是行為發生的原因,而忽略了情境或其他因素所可能扮演的角色 (二)歸因謬誤可能原因: 1. behavior engulfs the field:只注意到行為本身,而忽略了發生之情境。 2. 認知忙碌。 3. 控制的錯覺(illusion of control)。 4. 公正的世界(just world):責備受害者。 5. 基本歸因謬誤的文化差異。
伍 歸因偏誤 二、行為者與觀察者的不同歸因 (一)行為者傾向於將自己的行為歸因於情境因素,而觀察者則傾向於將行為歸因於行為者的特質因素。 (二)可能的原因: 1.注意的焦點不同。 2.觀察者無法得知行為者的過去經驗以及當時的心理內在狀況。 三、錯誤的同意性效果
伍 歸因偏誤 三、錯誤的同意性效果 (一)認為自己的意見或行為與他人相同的程度,大於它真正相同的程度。 (二)可能的原因: 1. 選擇性的曝光:我們交往的朋友,都是態度、行為和我們比較相似的人。 2.自己的意見或行為,特別的突顯。 3.人們傾向相信自己的信念與行為是好的、對的、正確的、典型的。 4.錯誤的獨特性(false uniqueness):在能力或特長上,人們會高估自己的獨特性,認為這些能力或特長,是自己所特有的。
伍 歸因偏誤 四、自利的歸因偏差 (一)做對自己比較有利的判斷。 (二)可能原因: 1.保護自己的動機:成功時自我顯揚,而失敗時自我防衛。 2.成功或失敗時訊息處理的不同:成功是我們所期望的事,較可以看到行為和結果共變關係,因此我們比較願意承擔責任。
伍 歸因偏誤 五、歸因理論的貢獻: 教導人們做較適當的歸因,可以改變不適當的行為,增進自我概念、改變人際關係,因此歸因在個人輔導、治療、教育、行銷學方面都有相當多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