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 节 DNA限制酶切反应和 限制酶谱绘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專業科目必修 管理學概論、化 妝品行銷與管理、 專題討論、藥妝 品學、流行設計、 專題講座、時尚 創意造型與實務 專業科目必修 化妝品法規、生 理學、化妝品原 料學、化妝品有 效性評估、時尚 化妝品調製與實 務、藝術指甲、 生物化學概論、 美容經絡學、校 外實習 專業科目必修 應用色彩學、化 妝品概論、時尚.
Advertisements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PCR引物设计及测序结果分析.
临床PCR技术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武春晓 山东省立医院.
第十一章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刘智敏 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第九章 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
第二十二章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医 学 遗 传 学 遗传病的诊断.
Molecular biology for ecologists
1.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实验三 PCR扩增目的基因 【目的要求】 1.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基本过程; 2.了解PCR引物设计原则;学会设计PCR引物 ;
5 分子生物学研究法(上) 从20世纪中叶开始,分子生物学研究得到高速发展,除了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主要原因之一是研究方法,特别是基因操作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进步。
五大段 创世记 至 出埃及 过红海 至 士师时代 列王时代至 两约之间 耶稣降生 至 复活 耶稣升天 至 再来 圣经大纲:第二集 概观.
PCR 及分子标记.
第一章 工具酶.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 1.植物叶肉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不包括( ) A.染色体 B.质体 C.线粒体 D.核糖体
分子生物学与临床 PCR技术及其应用 中 山 大 学 主讲:杨 中 汉
Hybridization Based Marker- Dot Blotting
C 1.关于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问 题 探 讨 1.DNA的中文全名是什么? 2.为什么DNA能够进行亲子鉴定? 3.你还能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生物科簡報 主題: ※生長與發育※ 基因與遺傅※.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的表达 凌通课件.
第六章 DNA 序列多态性 人类基因组DNA序列差异是个体间最本质的差异。
基因工程 按照人们的愿望(人为的),进行严密的设计(类似工程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非生命活动过程)和转基因等技术,有目的地改造生物种性,使现有的物种在较短的时间内趋于完善(区别于自然突变和常规育种),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求的新的生物类型;利用这种技术对人类疾病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实验六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
基因组文库(genomic library)
PCR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主讲人:欧阳志荃.
PCR技术及其应用 申川军 广州中医药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
植物生物技术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 学院植物科学系.
PCR基因扩增.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第十四章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The Basic Technologies for DNA Manipulations
基 因 工 程 四川大学 李永红.
第五章 基因扩增.
破漏的囊袋.
PCR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聚合酶链式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第四章      基因文库的建立  .
基 因 工 程 (一轮复习) 佛山市第一中学 黄广慧.
第二节 分子杂交及相关技术 。 分子杂交包括:DNA-DNA杂交,DNA-RNA杂交及蛋白杂交等。
第九章 DNA序列测定.
第六章 DNA重组的操作 第一节 DNA的体外重组 第二节 重组体导入受体细胞的原理与技术 第三节 重组子的筛选和鉴定.
第8章 遗传密码 8.1 遗传密码的基本特性.
胚胎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第三节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第四节 基因差异表达获得目的基因 差异显示PCR(DDRT-PCR) DDRT-PCR:基于PCR的mRNA差异显示技术
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 長者支援服務隊 香港房屋協會 家維邨義工隊
1.了解引物设计原则 ; 2.掌握primer premier的基本使用方法 。
荷斯坦奶牛隐性遗传疾病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线段的有关计算.
专项考能集训(四)  碱基含量及DNA复制有关的计算.
Genetic Recombination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第五章 目的基因的获得 第一节 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或cDNA 第二节 基因组文库的构建与基因分离 第三节 cDNA文库的构建与筛选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遗传物质--核酸 核酸分子组成 核酸分子结构.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圣依纳爵堂 主日三分钟 天主教教理重温 (95) (此简报由香港圣本笃堂培育组制作).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第19章 药物研究的生物化学基础 主讲教师:卢涛.
基因信息的传递.
第三节 转录后修饰.
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 中國語文及文化科 下一頁.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讨论:利用已经灭绝的生物DNA分子,真的能够使灭绝的生物复活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 四 节 DNA限制酶切反应和 限制酶谱绘制

一.DNA的限制酶反应 2. 酶切反应类型 3. 酶切反应最适条件 1. 酶单位定义: 使1μg某种DNA在最适反应条件下和1小时内完全酶切所需的限制酶活性。 2. 酶切反应类型 1) 完全酶切 SV40(5243bp) pBR322(4363bp) 2) 部分酶切 3. 酶切反应最适条件 1) DNA分子的组成 i. 碱基组成与排列方式 ii. 识别位点两侧的碱基组成与排列方式,同一DNA分子中不同识别位点的酶切速度可相差10倍(如λ中的EcoRI位点) 2) 反应条件            i. DNA溶液的纯度和浓度(反应浓度) HpaI(C CGG) 1 26 依实验目的而定 ThaI (CG CG) 0 23

ii. 限制酶的纯度和稳定性 i) 纯度:尽可能保持厂家推荐的反应条件 ii) 稳定性:保存和反应 iii. 反应缓冲液:常用三种核心缓冲液,即高(H),中(M),低(L)盐缓冲液,不同温度下的pH值 iv. 反应温度:大多数为37℃ v. 双酶切和多酶切反应 同时酶切和分别酶切。前者要求两种酶使用的缓冲液和反应温度必须相同,即使相同时,一旦发生部分酶切反应,便无法判断是何种酶造成的,因此最好采用后者--分别酶切。 i) 第一种酶切 电泳检查 酚/氯仿纯化 第二种酶切。 可不考虑酶切先后顺序,但操作步骤多。 ii) 采用低浓度盐缓冲液的限制酶切 电泳检查 采用高浓度盐缓冲液的限制酶切。操作简单,但要分先后。 假如两酶切位点相距很近(如多克隆位点区),首先考虑的则是相互间的酶切是否有影响,两种酶切顺序不同时,其结果大不相同。 如SmaI-BamH(c), BamHI-SmaI(p)

二、限制酶图谱的绘制 1. 完全酶切作图法 1)单酶切作图法 一长度为5Kb的线状DNA分子用两种限制酶完全酶切的凝胶电泳结果和各位点的可能性排列。要确定其位置,可采用下述辅助方法之一。 i. 单酶部分酶切:部分酶切时,各种可能性均存在,但只有相邻的两个DNA片段才有可能出现在凝胶上。

2) 双酶切作图法 ii. 末端标记完全酶切 DNA片段 末端标记 完全酶切 凝胶电泳 EtBr染 色观察 放射自显影 色观察 放射自显影 2) 双酶切作图法 单酶切结果只能确定一种酶的位点,要将两种单酶切结果画在一张图上时则不行

分别作图时,同一种酶的两种作图法都是对的,但当作在一张图上时,上述两种可能性中只有一种是对的,因此必须进行双酶切反应,其结果见图 根据上述的原理和步骤,前述的5 Kb片段酶I与酶II的定位结果可用两种方法之一: i) 单酶切 分离DNA片段 第二种酶切 凝胶电泳 ii)单酶切 第二种酶切 凝胶电泳 *如果要同时将两种限制酶定位在一条DNA上时,单酶完全酶切作图就没必要了。

2. 末端标记-部分酶切作图法(Smith-Brinstiel法) DNA片段 末端标记 酶1切 分离带标记 DNA片段 酶2部分酶切 电泳 EtBr染色照相 放射自显影 结果 单端标记方法: 人工合成单端标记法 限制酶切单端标记法

单端标记方法1 人工合成单端标记法

单端标记方法2 限制酶切单端标记法

3. 末端标记双相作图法 方法2仍存在两个不足之处:①酶1的选择不能靠近DNA中央;②需先分离DNA片段,该法可克服上述缺点。 现假设有一片段长10 Kb,其中RE1有三个切点,RE2有一个切点,其图谱可能是:

4. Bal31顺序酶解作图法 5. 切口移位作图法(可检测出100bp片段) DNA片段 Bal31处理不同时间取样终止反应 限制酶切 凝胶电泳 染色观察结果 5. 切口移位作图法(可检测出100bp片段) 双链DNA 切口移位 限制酶切 电泳 放射自显影

6. 大尺度限制酶作图 1) 条件 i. 电泳方法---脉冲场凝胶电泳 ii. 样品制备---原位DNA制备和酶解 iii.  人工染色体构建---pYAC载体构建 iv.  脊椎动物基因组中的CpG和植物基因组中的CpXpG序列存在 2) 一般作图程序 原位DNA样品制备 原位DNA限制酶切 脉冲场凝胶电泳 染色 观察 3) 大尺度作图用酶 i.  稀有识别序列内切酶----I型内含子内切酶 (真菌细胞核和线粒体基因组,T4噬菌体,衣藻叶绿体和线粒体);酵母HO内切酶;大肠杆菌recA 虽然这些内切酶识别的序列都很长:10-19 bp,但高等动植物基因组中含有这类位点却极少,因而很少使用

可用于大尺度限制酶作图的限制酶具有如下特征:识别8或6 bp序列;富含或只含GC序列;含有CpG序列 ii. II型限制酶 人基因组有45,000个CpG岛,一个长度约为1.5 kb富含GC的DNA片段,其中只有25%的CpG岛未被甲基化,这些CpG岛常位于基因的5’-端,未被甲基化的CpG岛平均长约270 kb 可用于大尺度限制酶作图的限制酶具有如下特征:识别8或6 bp序列;富含或只含GC序列;含有CpG序列 i)  AscI-GGCGCGCC和NotI-GCGGCCGC ii)   FseI-GGCCGGCC和SrFI-GCCCGGGC iii)   SfiI-GGCCNNNNNGGCC iv)   CpoI/CspI/RsrII-CGGA(T)CCG v)   BssHI-GCGCGC,EagI-CGGCCG和SacII-CCGCGG vi)  NaeI-GCCGGC,NarI-GGCGGC,SmaI-CCCGGG vii)  MluI-ACGCGT, NruI-TCGCGA, PvuI-CGATCG, SplI-CGTACG CH3

三. 限制酶图谱的用途 2. 突变体检测 1. 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1) 克隆载体图谱,便于DNA重组; 三.  限制酶图谱的用途 1. 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1)  克隆载体图谱,便于DNA重组; 2)  克隆片段图谱可用于次克隆,体外突变,基因定位,核酸定序. 2. 突变体检测 遗传学图谱必须依赖各种突变体存在,因此必然发生了基因型和表型的变化. 限制酶图谱不必依赖表型变化,酶谱的变化一定是基因型发生了变化,但不一定发生了表型变化,即表型的变化不一定会导致酶谱变化. 1)  缺失突变体的检测:某DNA片段消失,代之以一较小DNA片段. 2)  插入突变体的检测:某DNA片段消失,代之以一较大DNA片段.

缺失和插入突变体的检测(I) I II 点突变的检测(II)

3)点突变的检测: 某DNA片段消失,代之以两较小的DNA片段 3)点突变的检测: 某DNA片段消失,代之以两较小的DNA片段.前者的长度等于后两者长度之和(位点增加);某两DNA片段消失,代之以一较大DNA片段,前者的长度之和等于后者长度(位点消失). 3.  重组频率的测定 同一染色体座位上的等位基因可能具有不同的表型,从而构成遗传多型性.等位基因的限制酶谱也可能具有多型性,这就是限制酶片段长度多型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不同个体 总DNA 限制酶完全酶切 Southern印迹 杂交 结果分析

当不同个体交配时,除自由组合外,也可发生重组,如不同果蝇交配时,其后代的表型和限制酶谱可为: 表型 红:白=1:1, 限制酶谱 30%个体已发生了重组. 4.   遗传疾病的诊断 分析正常人与遗传病患者的某些DNA片段的限制酶谱,便可发现其差异,并总结出各种遗传疾病的限制酶长度多态性图。临床诊断时,将遗传病可疑患者的限制酶谱与之比较,便可判断其是否患有此病.

第五节 DNA 的 连 接

一. DNA的连接方法 1. 直接连结法---该法适用于: 两种不同的DNA分子可以经过下述的方法之一进行连接,而方法的选用则是根据其两者末端的DNA结构. 1. 直接连结法---该法适用于: 1)  同种限制酶作用不同DNA片段产生的相同粘性末端 重组DNA可用同种酶再切开,但识别简并序列的限制酶除外(如AraI) 2) 不同种限制酶作用不同DNA片段产生的相容性末端 i.重组DNA分子不能再为这两种酶所作用,如:BamHI/BglII ii.重组DNA分子可为其中一种酶所作用,但为另一种酶作用的可能性较小,如MboI/BamHI 3) PCR产物与特定载体的连接 4) 限制酶和其他方式产生的平整末端.

2.人工接头连接法 1) 人工接头(linker)的结构 2) 用途 i. 中轴对称互补,可自行退火形成双链.如: 5'-CCGGAATTCCGG- 3' 3'-GGCCTTAAGGCC-5' ii. 至少有一特定的限制酶识别位点 iii. 某种限制酶的一套人工接头可使插入片段与表达载体保持同相.如: 八聚体 d(GGAATTCC) 十聚体 d(CGGAATTCCG) 十二聚体 d(CCGGAATTCCGG) 2) 用途     i. 平整末端的连接(各种结构的DNA末端均可经过修饰变成平整末端) 退火 2 X 5'-CCGGAATTCCGG-3'

3) 连接方法 4) 适用范围 ii. 产生新的克隆位点 iii. 合成匹配接头 人工接头磷酸化 退火形成双链 与目的DNA相连 限制 人工接头连接法适合于那些只有一种DNA片段需加人工接头就可以与另一DNA分子相连的DNA分子.利用人工接头也可使任意两个平端的DNA分子相连.这种直接相连的办法简便,快速,但最后连接起来的DNA可能具有不同的结构.为避免这些结构的产生,可先使一种DNA先加上人工接头后,再与另一种DNA分子相连.

3. 匹配接头连接法 人工接头虽然可连接两个具不同末端的DNA分子,但这些末端在加入人工接头前必须变为平整末端.然而,有时实验不容许使用人工接头或使用人工接头不方便,此时,便可使用匹配接头,它可用于直接连接各种具不同末端的DNA分子: i. 平端 + 突起末端(5’-突起, 3’-突起) ii.粘性末端 (5’-突起 + 5’-突起: EcoRI+HindIII 5’-突起 + 3’-突起: EcoRI+PstI 3’-突起 + 3’-突起: PstI+SacI) 1)  匹配接头的结构特点 i.   由两个低聚核苷酸组成 ii. 部分区域可以互补     iii. 退火后的双链低聚核苷酸可以形成两个不同的末端 2)  匹配接头的种类

4. 同聚物加尾连接法 5. 连接方法的选择 i. 预制匹配接头(连接平端和粘性末端) 人工接头 + 匹配接头 预制匹配接头 人工接头 + 匹配接头 预制匹配接头 ii. 转换匹配接头(连接5’-突起和3’-突起末端) 二匹配接头退火 转换匹配接头 二人工接头 连接酶 双酶切 转换匹配接头 iii. 单链匹配接头(连接5’-突起和3’-突起末端) 4. 同聚物加尾连接法 在两个不同的DNA分子末端各加上一个可互补的同聚物,即AT或GC. 5. 连接方法的选择 方法选择的依据: 1) 两DNA分子的末端结构 2) DNA 分子的限制酶谱 3) 是否需要回收DNA片段

连接方式的选择 结构 结构 载体 加尾 外切酶 载体末端 外源DNA末端 常规连接 脱磷酸化 同聚物 平端连接 补齐,人工接头 结构 结构 载体 加尾 外切酶 5’-突起 相容5’-突起 第二选择 第一选择 不能 不能 不能 5’-突起 非相容5’-突起 不能 结合使用接头 不能 不能 第一选择 3’-突起 相容3’-突起 唯一选择 不能 不能 不能 不能 3’-突起 非相容3’-突起 不能 不能 第一选择 不能 第二选择 或平端 3’-突起 5’-端突起 不能 不能 第一选择 不能 第二选择 (补齐后) 平端 平端 不能 可能 可能 第一选择 可能 平端 3’-或5’-突起 不能 不能 第一选择 不能 第二选择

二. DNA的连接反应 1. 连接反应理论 当两种DNA分子相连时,它们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这些结果与以下因素有关: 1.   连接反应理论 当两种DNA分子相连时,它们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这些结果与以下因素有关: 1) 连接反应系统中的总DNA浓度i 2) 一个DNA分子靠近同一分子另一端的有效浓度j, 该值与DNA的长度成反比,即DNA分子越大,该分子的两末端越不易相互作用(即自身环化) 3) 两种不同DNA分子的克分子浓度之比值. 2. 连接反应条件 1) 评估连接反应结果的方法 i.   琼脂糖凝胶电泳 ii.大肠杆菌转化 2) 反应条件

i.   温度 ii. ATP浓度      iii. 时间 iv. 连接酶浓度        v.克分子比率

第六节          PCR 技 术

一.DNA 体外扩增技术 1. PCR反应体系 1) 基本原理(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聚合酶链式反应) 一个DNA经n次扩增后, 一个DNA分子可变为2n个分子DNA扩增需要对待扩增的DNA序列有所了解,至少要对其两侧的核苷酸序列为已知,以便合成寡核苷酸引物 2) 基本操作 待扩增的DNA片段+dNTP+Tris·HCl缓冲液+两引物 90℃变性30″ 50℃退火30″ 加入Taq DNA聚合酶 75℃ 1′ 进入第二次循环 25-30次循环

PCR原理示意图

2. PCR产物的鉴定 2) 寡聚核苷酸限制性内切酶片段分析(OR分析,Oligomer Restriction analysis) OR分析对于PCR产物的限制酶位点上发生了点突变的检测极其有用

PCR产物的OR鉴定

3) 分子杂交 适合于检测PCR产物的非限制酶位点上碱基突变。它是利用两条引物链间的特异性DNA片段作探针(常为人工合成的一段低聚核苷酸,约20 n.t.).当这种探针的核苷酸序列与待测的DNA核苷酸序列完全互补时才能杂交。如果利用多种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allele-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ASO)与PCR产物进行杂交,可检测出PCR产物的碱基突变。 可直接利用斑点杂交方法用于基因型分析

4) 核苷酸序列分析             DNA扩增产物 变性 与末端标记的扩增引物或定序引物退火 双脱氧核苷酸链终止反应,测定DNA序列

二.Taq DNA聚合酶的特点 2. 最适反应温度为80℃ 3. 最适pH8.0和最佳反缓冲液Tris·HCl Taq DNA聚合酶是从一种极度嗜热水生栖热菌YT-1中分离纯化而得。该酶的分子量为63-68 kD 1. 无磷酸单酯酶、磷酸二酯酶以及单链外切酶活性,无内切酶活性,但具有依赖于聚合酶活性的5’ 3’外切酶活性 2. 最适反应温度为80℃ 3. 最适pH8.0和最佳反缓冲液Tris·HCl 4. 最佳二价阳离子Mg2+ (10 mM) 5. 具良好的热稳定性:在90℃下连续反应30分钟仍有70%的酶活

Taq DNA聚合酶的特性

当采用Taq DNA聚合酶进行DNA体外扩增时,必须考虑到以下五个参数: 1)热稳定性:在PCR循环中DNA的变性时间常为30-60″,若循环30次,其累计加热变性时间为15-30′。Taq DNA聚合酶在90℃下保温30′仍具有70%酶活性,可大大减少操作步骤,易于实现自动化 *2)模板与引物的特异性:当退火温度和DNA链延伸时温度偏低时,引物与模板配对的特异性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一些不需要的DNA片段被扩增。显然,其产物的专一性大大降低,使结果无法分析。由于Taq DNA聚合酶最适反应温度为80℃,退火温度可提高到55℃以上,由此大大减少了引物与模板的非专一性结合,使产物均一性大大增加 **3)合成产率:反应底物和产物在DNA扩增中不断发生变化,最终将会导致聚合反应进入平台期,平台期出现的时间与聚合酶的特性有关。研究表明,利用Klenow片段进行20次扩增后进入平台期,累积产物拷贝数为2×105,当采用Taq DNA聚合酶时,扩增25次后才进入平台期,拷贝数可大4×106 ***4)延伸长度:有时为了获取较长DNA片段的扩增,这就要求DNA聚合酶具有较强的延伸能力。当扩增片段大于250 bp时,Klenow片段和T4聚合酶扩增产率大大降低。利用T7 DNA聚合酶,可使扩增片段达2 Kb。当利用Taq DNA聚合酶时,最长延伸长度为4.4 Kb.

经改造的Taq DNA聚合酶可扩增出40 kb的DNA 片段. 5)扩增产物的可靠性:评估DNA聚合酶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它复制DNA的可靠性,即掺入错误碱基的频率。这对于PCR技术的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Klenow片段的错误掺入率为10-4,Taq DNA聚合酶的错误掺入率为5×10-3 ,而T4聚合酶的错误掺入率为10-7。   *注:1)退火温度常与引物的长度和碱基组成有直接相关关系,引物越长或GC含量较高,退火的温度可以高些,反之则低些。退火温度越高,引物与模板(即扩增的DNA)结合的特异性越高,这可大大减少非特异性DNA片段的扩增。 引物的长度常为20-28聚体,其中有50%以上的GC含量,无自身互补序列,特别是3'末端不应有内部二级结构,引物加量为每100μl l20pmol. **2)出现平台期的原因可能有:①后期循环酶浓度或聚合时间不足;②引物耗尽;③dNTP耗尽;④产物浓度过高,以致ds-DNA解链后又迅速退火,不能与引物结合。 ***3)链延伸长度与延伸时间有关,对于Taq DNA聚合酶,每分钟可形成2000 n.t.或更多。如果要扩增3-4 Kb的DNA,在72℃下需将酶延伸时间增至3-4分钟。

三.PCR方法 1. 强化PCR(Boosted PCR) 将PCR分为两个阶段: 1)引物与模板之比为107,扩增20个周期 2)引物与模板之比为1012 –1013,再扩增10个周期 该法适合于待扩增DNA浓度较低时。 2.混合寡核苷酸引物PCR(mixed oligonucleotide primed amplification of cDNA,MOPAC) 根据各氨基酸最常用的密码子合成一系列引物,对某一特定cDNA进行扩增。 3. 锚定PCR(Anchored PCR,A-PCR)

4. 连结PCR(ligation mediated PCR) 该法可用于核苷酸序列测定,DNA足迹分析技术和测定甲基化作用

5. 不对称PCR(Asymmetrical PCR) 采用不同引物浓度比率,如50:1,100:1,可得大量拷贝的ssDNA用于测序 6. GC串PCR (GC clamp PCR) 应用变性剂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可检测出DNA片段中一对碱基的变化,在DNA分子一端加上一GC串(约40 n.t.)利用它的高解链温度特性,在梯度变性胶上可检测出原DNA链中最高解链区内的点突变

7.竞争引物PCR (competitive oligonucieotide primer PCR,COP-PCR) 有一个碱基变化的两种引物在较宽松的复性条件下竞争DNA模板,其中只有完全互补的引物才能大量配对。该法可用于测定某一DNA片段上是否带有某一已知碱基置换。

8.等位基因专一PCR(Allele specific PCR,ASPCR) 该法可用于检测点突变。如用于检测镰刀形贫血症。 9.反转PCR(inverserar inverted PCR) 该法可用于扩增已知 序列两侧的未知序列

10.反向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RT-PCR) 主要用于mRNA的PCR扩增

12.错配PCR(mismatched PCR) 11.加端PCR(Add-on PCR) 在合成引物时加上研究者所需要的核苷酸序列,如某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某一基因的调控或其它必需序列 12.错配PCR(mismatched PCR) 利用该法可在一已知DNA序列中引起点突变,缺失突变和插入突变。

13.重组PCR(Recombinant PCR) 利用该法可将不同基因的DNA片段连接在一起。

四. 定量PCR技术 14. 基因克隆PCR 2. 测定方法 利用该法可获一完整的cDNA克隆。 1. 基本原理 N=N0(1+eff)n 1. 基本原理 N=N0(1+eff)n N-最终拷贝数;N0-起始拷贝数;eff-扩增效率;n-扩增次数 2. 测定方法 竞争PCR法(加入已知量的标准物);RT-PCR-转录法

五.PCR技术的应用 1. 遗传疾病的诊断 人类镰刀型贫血症是因第六个密码子的第二个字母发生了A→T的改变,从而导致该位点的谷氨酸为缬氨酸所取代。A→T突变还导致限制酶OxaNI位点的消失。 利用PCR技术和限制酶谱分析诊断此分子疾病大致过程如下: DNA扩增 PAGE 染色 观察 比较不同个体的结果 限制酶切 PAGE 染色 观察 此法可在3-4 h获得结果,比常规的Southern杂交法简便、快速。

2.传染病的诊断 如果已知某种病原菌(体)中的特异性D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这个片段就可以用于DNA扩增,并利用DNA杂交或凝胶电泳的方法诊断病原体的存在与否。 例如AIDS的诊断,常规方法是利用血清背景和病毒培养,往往需要3-4个星期,采用PCR技术则只需一天左右,且准确率高 3.基因的快速克隆 根据已知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可直接在不同的样品中进行PCR扩增,而不必分离纯化生物样品 4. 基因突变 1)缺失突变 2)插入突变 3)点突变----单点和多点突变

六. 等温3SR(self-substained sequence replication)反应系统 七. 等温链取代扩增反应系统(SDA, strand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

(self-substained sequence replication) 等温3SR反应系统

(SDA, strand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 等温链取代扩增反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