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林文琪副教授 中華民國99年06月11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讀經教育  第一組:吳碧霞、陳鍾仁  第二組:吳雪華、謝濰萁  第三組:邱國峰、林佳玫. 不論上智下愚 成功的教育 讓每個孩子 都能成為最優秀的人才.
Advertisements

护理部教学管理 南医大二附院 张淑芬. 护理部主要工作:  培训  质量  教学科研 临床教学的秘诀 What – 需要的、喜欢的 Who – 教师的角色 – 学生的程度、学习方式 How – 教学方法.
大庆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赵英姿 选题 填写申请 书 实施研究 --- 选择正确的 研究方法 表述研究 成果 结题.
仪 容. 一、化妆的技巧 眼部的化妆 唇部化妆 眉部化妆 鼻部化妆 根据脸型化妆 根据脸型选发型.
壹. 前言 貳. 定義 參. 教室佈置的教育觀 肆. 室佈置的功能: 伍. 學習環境的經營策略 陸. 教學佈置的 6W 柒. 分科教室的佈置要點 捌. 結論與建議 玖. 參考書目 教室佈置與美化.
我的心靈有氧體操 閱讀 ~ 分享人:陳秋媛 日期: 99/10/22 銘傳國中九十九學年度上學期閱讀研習.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一. 新闻导语 二.新闻主体 三.新闻结构 四.角度选择.
企业培训师培训(上) 王 囤 副教授.
中三選科— 文科.
對於學習不力學生的學習輔導經驗分享 張其清 新北市立新北高工 主任輔導教師.
公文寫作 演講人 高 文 民.
應用寫作與口語表達之一 報 導 文 學.
第五章 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 中国是一个重视伦理道德的国家,几千年来,伦理道德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居于中心地位。伦理道德不仅体现于个人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之中,而且和国家、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等各方面都有联系。
使用說明 高年級 破解賽恩思 (Science)密碼 編輯群 明湖國小 吳立明 老師 李惠雯 老師 林宜璇 老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 经验交流与心得体会
高考主题讲座 高考语文 董 腾.
第六章 顾客购买行为分析 学习目标 了解顾客购买行为分析的模式 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特征和类型 掌握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推論與自我提問 閱讀教學師資培訓研習營.
要SHOW才會贏 教你在生活中學企劃 救國團總團部活動處 文耀忠.
防災教育管理與資源整合 主講者:康麗娟.
加油添醋話擴寫 日新國小 鄒彩完.
【家庭生活記趣 】 ▲幫忙製作相關標題 有▲記號,請美編設計找圖案.
聰明小紅帽~ 自我身體保護 救國團新竹張老師 李 清 垣.
天秤失衡了… 分辨愛情警示燈 學生輔導中心.
员 工 招 聘.
大家好!.
【HR故事】上海通用汽车(SGM)的“九大门坎”
《解决问题能力》培训讲座.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高雄區入學方式說明 報告人:中山工商 楊薇主任.
數學解題王 ~從閱讀策略談起 分享者:吳祥銘老師.
研究結果的呈現.
案例研究报告撰写.
資2-6-3 能發現並討論問題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利用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项 目 一 统计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统计数据的搜集.
101學年度大學校院協助高中高職優質精進計畫/子計畫「產學創業企劃實務」
1、什么是工具?你能给“工具”下个定义吗? 2、您在工作、学习中都使用哪些工具? 3、您知道(或使用)的第一本工具书是什么?
國語演說的指導訓練與實務分享 桃園縣中原國小 王宣驊.
讀 報 活 動 報紙版面知多少.
在职场 礼仪指导.
如何準備新聞採訪 國立台北大學中文系 老師:簡陳中
社團企劃書撰寫暨實際演練 巫正淵 (商務科技管理系秘書).
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 心理健康 第四章 学会学习 终身学习 知识点八 实践是培养技能的重要途径 制作人:陈峻殊 德育教研组.
“差异适应性”教学子模式之语文作文 改变一点点 吴家山第三中学 八年级语文组 张向华.
「從紀錄片看台灣水災: 《六月初八》紀錄片巡迴影展」
从2008年度时尚先生看我们的时代精神方向.
學習行為觀察與評估 講 師:陳怡華.
新闻写作刍议.
罗湖区第二届智慧杯中学政治学科小课题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 通讯的采写.
离职流程精细化标准推进材料 人事行政处.
沿途风光讲解 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 旅游服务与管理 W-1.
2006年 中考英语复习指导 南海执信中学初三英语备课组.
放飞梦想 享受快乐 ——《江西校外教育》 宣传报道简介 江西教育期刊社副总编辑 编审 万明华
新聞報導 一、什麼是新聞? 1、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 2、大眾關切的事 3、讀者有興趣知道的事 4、接近性.
教案名稱: 社群網站的益處 本教案製作者:毛俞婷
第二課 問題解決練功房 2-1 發現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加油添醋話擴寫 鄒彩完.
校園小記者.
食記書寫教學 授課教師: 何素月 師 授課TA: 四語四甲 楊育瑄.
107學年度高雄區 實用技能學程輔導分發 五福國中說明會
校園小記者.
102-2金融法規(2~4) ~03..
南投縣106年度 結合家長會防制學生藥物濫用宣導
南投縣106年度 結合家長會防制學生藥物濫用宣導
面試Cosplay 2015/03/31 by江宜倩.
「全臺灣最忙碌的老人」 黃春明 課程編寫:李雅清
构件图和部署图.
活動主題:能「合」才能「作」 指導教授:張景媛教授 設 計 者:協和國小團隊 李張鑫 × 陳志豪.
神的帳幕在人間 Sandy 小五.
第一节 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第二节 计划的类型 第三节 计划编制过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林文琪副教授 中華民國99年06月11日 如何有效促進 行動學習中的反思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林文琪副教授 中華民國99年06月11日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Why ? 為什麼需要 行動學習? ……

呼喚一種經驗的學習 認為學生在傳統課堂中沒有獲得經驗,這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在傳統教育裡,學生和教師所有的經驗大部分是消極的、錯誤的。例如: 有多少學生對觀念的反應是遲鈍的, 又有多少學生由於其過去的學習方式而對學習喪失了興趣! 有多少由於通過機械的訓練而獲得的反應方式,損害了他們在新的情境之中理性行動的判斷力和能力! 有多少人的學習經驗是無聊和單調的,以致於他們再也不想開始新的學習! 有多少人由於長期刻意且枯燥的努力而喪失了對優秀讀物的興趣,而只習慣於淺薄無聊的讀物!(John Dewey)

我在課堂上做什麼 激發熱情 → 消退 喚起興趣→ 消失 傳遞偉大的觀念→ 遺忘 訓練技能 → 機械化工具化 對細節的關注 擴大理解視野 喚起興趣→ 消失 傳遞偉大的觀念→ 遺忘 訓練技能 → 機械化工具化 對細節的關注 擴大理解視野 增加對理念和原則的理解 提高對終極價值的識別

Where ? 反思 行動或服務中的學習在那裡?

問題情境 那裡有思考那裡就有懸而未解之事 探究: 1.行動的預期結果和實際結果之間的差距 曖昧的、 可疑的、 清晰的、 衝突的、 思考與行動交相纏繞地使疑惑轉變到釋疑的過程 那裡有思考那裡就有懸而未解之事 1.行動的預期結果和實際結果之間的差距 2.依常規無法順利進行 3.所倡導的理論與使用中理論的差距 4.價值選擇上的兩難 曖昧的、 可疑的、 衝突的、 混亂的 狀態 清晰的、 一致的、 解決的、 和諧的 狀態

What ? 什麼是反思? 反思有五重

反思(Reflection) 反思是人心對自身活動的注意和知覺(英國哲學家John Locke) 行為主體立足於自我以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為及其情景的能力

反思性思維視野下的反思 Reflective thinking (John Dewey) 思維的較好方式叫反思思維,這種思維乃是對某個問題進行反覆的、嚴肅的、持續不斷的深思。 對於任何信念或假設性的知識,按照其所依據的基礎和進一步導出的結論,去進行主動的、持續的和周密的思考,就形成了反思思維。

實踐認識論視野下的反思 Practical epistemology (Donald Schon) 在每日的實踐中做出無數品質良好的判斷,但卻無法陳述出適當的判準原則。 表現出熟練的技巧,卻無法說出其規則與程序。 knowing- in- action:能幹的實踐者的知識,通常比所能表達出來的多,他們展示出一種實踐知識,其中大多是緘默的。(tacit knowing)

批判理論視野下的反思 關心影響行動的政治、社會條件 審視行為與信念的合法性 對參與者進行政治賦權,追求更加理性、公正和民主的生活。

When ? 大體有三 什麼時候進行反思?

Reflection in action:即行的反思,與情境的反思性對話 Reflection on action:行動後的反思,將個人實踐性知識轉化為明確的理論,以便能分享、運用。 Reflection for action:行動前的反思,為未來的行動作準備

How ? …… 如何引導學生做反思?

反思日誌 反思的層次Bain et al, 1999 Reporting 純粹敘述事件經過 Responding 敘述心情、判斷 Relating 與經驗聯結、加上個人意義 Reasoning 表現高度轉化和概念化, 深度分析發生原因、探討理論與實踐之關係 Reconstruct ing 運用抽象思考在學習,從經驗整合獲得結論、針對個人規劃未來學習

反思日誌

行動學習反思日誌 個人行動後的反思 團體反思 行動前+行動後 個人行動前的反思 檢視自己所經歷過的混亂經驗, 經歷 Reporting Responding Relating 的反思

教師全程參與 教師任務:全程參與,以協助者、共同參與者的角色與學習者一起重新檢視大家所一起經歷過的混亂經驗。 本照片由臺北醫學大學 林文琪授權本課程:兒童美學使用,本資料庫無再授權第三者公開使用之權利,如需運用,宜另申請授權。

小組討論 個案討論/規畫新教案 在團隊的討論中發現自己觀念的限制 教師提問:促進同學整合理論學習 同儕經驗分享:整合同儕意見 形成新的觀念、新的行動方案 進行行動前的評估 本照片由臺北醫學大學 林文琪授權本課程:兒童美學使用,本資料庫無再授權第三者公開使用之權利,如需運用,宜另申請授權。

只能改變行動策略及其中隱含的假設,不能改變行動背後的價值 經驗學習的雙循環模式(Morgan) 觀察(Observing)  重新框架(Reframing) ↗ ↘ ↙    ↖ 實施(Doing) 反思(Reflecting) 重新連結 Reconnecting ↖ ↙ ↘ ↗ 決定(Deciding) 重新思考Reconsider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動 單環學習反思 雙環學習反思 反思 只能改變行動策略及其中隱含的假設,不能改變行動背後的價值

Who ? 老師,您準備好了嗎? ?

結語 規畫及執行教育部所推動的行動/問題解決導課程,深深地感受到它對教師與學生都帶來了不一樣的課堂經驗:知識不再是被傳遞的,而是學習者自己建構出來的;教師不再是掌握知識的專家,而是協助者;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消費者),而是自己學習行動的研究者。面對這樣的變革,不僅學生要重新學習「如何學習」,老師也要重新學習「如何教」。

謝 謝 聆 聽 敬 請 指 教 課程網址: http://web2.tmu.edu.tw/winkey/972Aesthetics/index.html

版權聲明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來源佚失 本照片由臺北醫學大學 林文琪 授權本課程:兒童美學使用,本資料庫無再授權第三者公開使用之權利,如需運用,宜另申請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