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数字集成电路 4.1 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与特点 退出 TTL数字集成电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三章 传感器应用技术.
Advertisements

第3章 分立元件基本电路 3.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3.2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3.3 共源极放大电路 3.4 分立元件组成的基本门电路.
实验四 利用中规模芯片设计时序电路(二).
一、数字集成电路封装 中、小规模数字lC中最常用的是TTL电路和CMOS电路。TTL 器件型号以74(或54)作前缀,称为74 / 54系列,如74LS10、74F181、54S86等。中、小规模CMOS 数字集成电路主要是4XXX/45XX ( X代表0—9的数字)系列,高速CMOS电路HC (74HC系列),与TTL兼容的高速CMOS电路HCT.
5.4 顺序脉冲发生器、 三态逻辑和微机总线接口 顺序脉冲发生器 顺序脉冲 计数型 分类 移位型.
数字电子技术 Digital Electronics Technology
Digital Circuitry CMOS Gate
Digital Circuitry CMOS Gate
第三章 门电路.
第三章 门电路.
EE141 脉冲电路3 刘鹏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May 25, 2017.
第2期 第1讲 电源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
第12章 MCS-51的功率接口设计 要用单片机控制各种各样的高压、大电流负载,如电动机、电磁铁、继电器、灯泡等,不能用单片机的I/O线来直接驱动,而必须通过各种驱动电路和开关电路来驱动。 另外,与强电隔离和抗干扰,有时需加接光电耦合器。 称此类接口为MCS-51的功率接口。 12.1 MCS-51的输出驱动能力及其外围集成数字驱动电路.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课件 西安工程大学 房晔 王晓华 贺小慧
乐驾-车载无线终端-CARRO 产品类型:车载无线路由器 建议零售价格:¥599 江苏鸿信
 与非门参数测试与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 集成触发器  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译码器及其应用 知识回顾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电子电路中的信号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幅度随时间连续变化 的信号
第四章 门电路 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 数字集成电路按其集成度可分为: 按内部有源器件的不同:
第16章 逻辑门电路 16.1 最简单的门电路 16.2 集成TTL门电路 16.3 CMOS逻辑门电路.
实验四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方法 2.学会对组合逻辑电路的测 试方法.
半导体 集成电路 学校:西安理工大学 院系:自动化学院电子工程系 专业:电子、微电 时间:秋季学期 2019/1/16.
 与非门参数测试与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 集成触发器  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EE141 脉冲电路3 刘鹏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May 29, 2018.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集成计数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利用集成计数器设计任意进制计数器。 二、实验原理
2.5 MOS 门电路 MOS门电路:以MOS管作为开关元件构成的门电路。
实验六 积分器、微分器.
SATT 系列300MHz~3.5GHz数控衰减器 仪器级的性能,极富竞争力的价格
SATT 系列10MHz~4GHz数控衰减器 仪器级的性能,极富竞争力的价格
半导体 集成电路 学校:西安理工大学 院系:自动化学院电子工程系 专业:电子、微电 时间:秋季学期 2019/2/16.
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BJT).
逻辑门电路.
第三章 逻辑门电路 实现基本逻辑运算和常用复合逻辑运算的电子电路 与 非 门 或 非 门 异或门 与或非门 与 非 与 与 门 或 门
第 3 章 集成逻辑门电路 概 述 分立元件门电路 TTL 集成逻辑门电路 CMOS 集成逻辑门电路 TTL电路与CMOS电路的接口
第四章 门电路 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 数字集成电路按其集成度可分为: 按内部有源器件的不同:
第6章 第6章 直流稳压电源 概述 6.1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6.2 滤波电路 6.3 串联型稳压电路 上页 下页 返回.
第7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7.1 概述 7.4 集成运算放大器.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
实验4 三相交流电路.
集成运算放大器 CF101 CF702 CF709 CF741 CF748 CF324 CF358 OP07 CF3130 CF347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第三章:恒定电流 第4节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2.4 TTL门电路 返回 TTL与非门 集成门电路电气特性及主要参数 抗饱和TTL与非门
Three stability circuits analysis with TINA-TI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实验二 射极跟随器 图2-2 射极跟随器实验电路.
长春理工大学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数字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室.
实验二 带进位控制8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带进位控制8位算术逻辑运算: ① 带进位运算 ② 保存运算后产生进位
2.6 常用集成门电路芯片及其应用 TTL集成门电路系列 CMOS系列门电路.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教学课件 清华大学 阎石 王红
第 8 章 直流稳压电源 8.1 概述 8.2 稳压管稳压电路 8.3 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8.4 稳压电路的质量指标.
实验五 MSI组合逻辑功 能部件的应用与测试
3.4 TTL门电路 TTL反相器 1. 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输出级
集成与非门在脉冲电路中的应用 实验目的 1. 了解集成与非门在脉冲电路中 的某些应用及其原理。 2. 学习用示波器观测波形参数与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常用数字逻辑门电路的研究.
第4章 触发器.
3.1 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 第三章 集成门电路 3.2 TTL 与非门工作原理 3.3 CMOS 门电路 各种系列门电路的性能比较
数字电路实验 实验一 仪器的使用和门电路的测试 主讲 教师:周婷.
汽车单片机应用技术 学习情景1: 汽车空调系统的单片机控制 主讲:向楠.
信号发生电路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第四章 MOSFET及其放大电路.
AC-DC 产品IC介绍 2015 电源管理IC事业部.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 电工电子教学部.
第12章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一. 555定时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 分压器:由三个等值电阻构成
9.5 差分放大电路 差分放大电路用两个晶体管组成,电路结构对称,在理想情况下,两管的特性及对应电阻元件的参数值都相同,因此,两管的静态工作点也必然相同。 T1 T2 RC RB +UCC + ui1  iB iC ui2 RP RE EE iE + uO  静态分析 在静态时,ui1=
工业机器人入门使用教程 ESTUN机器人 主讲人:李老师
3.3 TTL 集成逻门 介绍: TTL集成逻辑门电路主要由双极型三极管组成。由于输出极和输入极都是晶体三极管,所以称:晶体管—晶体管逻辑门电路。(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 ) TTL集成电路特点: 稳定可靠、开关速度高、参数稳定、 电路生产工艺成熟。
第二章 集成门电路 2.1 概述 2.2 TTL 门电路 2.3 CMOS 门电路 2.4 各种集成逻辑们的性 能比较 第2章 上页 下页
第 10 章 运算放大器 10.1 运算放大器简单介绍 10.2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10.3 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六讲 数字集成电路 4.1 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与特点 退出 4.1.1 TTL数字集成电路 第六讲 数字集成电路 4.1 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与特点 数字集成电路有双极型集成电路(如TTL、ECL)和单极型集成电路(如CMOS)两大类,每类中又包含有不同的系列品种 4.1.1 TTL数字集成电路 这类集成电路内部输入级和输出级都是晶体管结构,属于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其主要系列有: 1.74 – 系列 这是早期的产品,现仍在使用,但正逐渐被淘汰。 2.74H – 系列 这是74 – 系列的改进型,属于高速TTL产品。其“与非门”的平均传输时间达10ns左右,但电路的静态功耗较大,目前该系列产品使用越来越少,逐渐被淘汰。 退出

退出 3.74S – 系列 这是TTL的高速型肖特基系列。在该系列中,采用了抗饱和肖特基二极管,速度较高,但品种较少。 4.74LS – 系列 这是当前TTL类型中的主要产品系列。品种和生产厂家都非常多。性能价格比比较高,目前在中小规模电路中应用非常普遍。 5.74ALS – 系列 这是“先进的低功耗肖特基”系列。属于74LS – 系列的后继产品,速度(典型值为4ns)、功耗(典型值为1mW)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进,但价格比较高。 6.74AS – 系列 这是74S – 系列的后继产品,尤其速度(典型值为1.5ns)有显著的提高,又称“先进超高速肖特基”系列。 退出

4.1.2 CMOS集成电路 CMOS数字集成电路是利用NMOS管和PMOS管巧妙组合成的电路,属于一种微功耗的数字集成电路。主要系列有: 1.标准型4000B/4500B系列 该系列是以美国RCA公司的CD4000B系列和CD4500B系列制定的,与美国Motorola公司的MC14000B系列和MC14500B系列产品完全兼容。该系列产品的最大特点是工作电源电压范围宽(3~18V)、功耗最小、速度较低、品种多、价格低廉,是目前CMOS集成电路的主要应用产品。 2.74HC – 系列 54/74HC – 系列是高速CMOS标准逻辑电路系列,具有与74LS – 系列同等的工作度和CMOS集成电路固有的低功耗及电源电压范围宽等特点。74HCxxx是74LSxxx同序号的翻版,型号最后几位数字相同,表示电路的逻辑功能、管脚排列完全兼容,为用74HC替代74LS提供了方便。 退出

3.74AC – 系列 该系列又称“先进的CMOS集成电路”,54/74AC 系列具有与74AS系列等同的工作速度和与CMOS集成电路固有的低功耗及电源电压范围宽等特点。 CMOS集成电路的主要特点有: (1)具有非常低的静态功耗。在电源电压VCC=5V时,中规模集成电路的静态功耗小于100mW。 (2)具有非常高的输入阻抗。正常工作的CMOS集成电路,其输入保护二极管处于反偏状态,直流输入阻抗大于100MΩ。 (3)宽的电源电压范围。CMOS集成电路标准4000B/4500B系列产品的电源电压为3~18V。 (4)扇出能力强。在低频工作时,一个输出端可驱动CMOS器件50个以上输入端。 (5)抗干扰能力强。CMOS集成电路的电压噪声容限可达电源电压值的45%,且高电平和低电平的噪声容限值基本相等。 (6)逻辑摆幅大。CMOS电路在空载时,输出高电平VOH≥VCC-0.05V,输出低电平V0L≤0.05V。 退出

4.2 数字集成电路的应用要点 退出 4.2.1 数字集成电路使用中注意事项 1.仔细认真查阅使用器件型号的资料 4.2 数字集成电路的应用要点 4.2.1 数字集成电路使用中注意事项 1.仔细认真查阅使用器件型号的资料 对于要使用的集成电路,首先要根据手册查出该型号器件的资料,注意器件的管脚排列图接线,按参数表给出的参数规范使用,在使用中,不得超过最大额定值(如电源电压、环境温度、输出电流等),否则将损坏器件。 2.注意电源电压的稳定性 为了保证电路的稳定性,供电电源的质量一定要好,要稳压。在电源的引线端并联大的滤波电容,以避免由于电源通断的瞬间而产生冲击电压。更注意不要将电源的极性接反,否则将会损坏器件。 退出

退出 4.2.2 TTL集成电路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3.采用合适的方法焊接集成电路 在需要弯曲管脚引线时,不要靠近根部弯曲。焊接前不允许用刀刮去引线上的镀金层,焊接所用的烙铁功率不应超过25W,焊接时间不应过长。焊接时最好选用中性焊剂。焊接后严禁将器件连同印制线路板放入有机溶液中浸泡。 4.注意设计工艺,增强抗干扰措施 在设计印刷线路板时,应避免引线过长,以防止窜扰和对信号传输延迟。此外要把电源线设计的宽些,地线要进行大面积接地,这样可减少接地噪声干扰。 4.2.2  TTL集成电路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选择电源电压 TTL集成电路的电源电压允许变化范围比较窄,一般在4.5V~5.5V之间。在使用时更不能将电源与地颠倒接错,否则将会因为过大电流而造成器件损坏。 退出

2.对输入端的处理 TTL集成电路的各个输入端不能直接与高于+5.5V和低于-0.5V的低内阻电源连接。对多余的输入端最好不要悬空。虽然悬空相当于高电平,并不影响“与门、与非门”的逻辑关系,但悬空容易接受干扰,有时会造成电路的误动作。因此,多余输入端要根据实际需要作适当处理。例如“与门、与非门”的多余输入端可直接接到电源Vcc上;也可将不同的输入端共用一个电阻连接到Vcc上;或将多余的输入端并联使用。对于“或门、或非门”的多余输入端应直接接地。 对于触发器等中规模集成电路来说,不使用的输入端不能悬空,应根据逻辑功能接入适当电平。 3.对于输出端的处理 除“三态门、集电极开路门”外,TTL集成电路的输出端不允许并联使用。如果将几个“集电极开路门”电路的输出端并联,实现线与功能时,应在输出端与电源之间接入一个计算好的上拉电阻。 集成门电路的输出更不允许与电源或地短路,否则可能造成器件损坏。 退出

退出 4.2.3 CMOS集成电路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选择电源 由于CMOS集成电路的工作电源电压范围比较宽(CD4000B/4500B:3~18V),选择电源电压时首先考虑要避免超过极限电源电压。其次要注意电源电压的高低将影响电路的工作频率。降低电源电压会引起电路工作频率下降或增加传输延迟时间。例如CMOS触发器,当Vcc由+15V下降到+3V时,其最高频率将从10MHz下降到几十kHz。 2.防止CMOS电路出现可控硅效应的措施 当CMOS电路输入端施加的电压过高(大于电源电压)或过低(小于0V),或者电源电压突然变化时,电源电流可能会迅速增大,烧坏器件,这种现象称为可控硅效应。 预防可控硅效应的措施主要有: (1)输入端信号幅度不能大于Vcc和小于0V。 退出

退出 (2)要消除电源上的干扰。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电源电压。如果电路工作频率比较低,用+5V电源供电最好。 (4)对使用的电源加限流措施,使电源电流被限制在30mA以内。常用的电源限流电路如图4.2.1所示。 退出

退出 3.对输入端的处理 在使用CMOS电路器件时,对输入端一般要求如下: (1)应保证输入信号幅值不超过CMOS电路的电源电压。即满足VSS≤VI≤Vcc,一般VSS=0V。 (2)输入脉冲信号的上升和下降时间一般应小于数ms,否则电路工作不稳定或损坏器件。 (3)所有不用的输入端不能悬空,应根据实际要求接入适当的电压(Vcc或0V)。由于CMOS集成电路输入阻抗极高,一旦输入端悬空,极易受外界噪声影响,从而破坏了电路的正常逻辑关系,也可能感应静电,造成栅极被击穿。 4.对输出端的处理 (1)CMOS电路的输出端不能直接连到一起。否则导通的P沟道MOS场效应管和导通的N沟道MOS场效应管形成低阻通路,造成电源短路。 (2)在CMOS逻辑系统设计中,应尽量减少电容负载。电容负载会降低CMOS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和增加功耗。 退出

(3)CMOS电路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并联使用。当同一芯片上2个以上同样器件并联使用(例如各种门电路)时,可增大输出灌电流和拉电流负载能力,同样也提高了电路的速度。但器件的输出端并联,输入端也必须并联。 (4)从CMOS器件的输出驱动电流大小来看,CMOS电路的驱动能力比TTL电路要差很多,一般CMOS器件的输出只能驱动一个LS-TTL负载。但从驱动和它本身相同的负载来看,CMOS的扇出系数比TTL电路大的多(CMOS的扇出系数≥500)。CMOS电路驱动其他负载,一般要外加一级驱动器接口电路。 4.3 数字集成电路的接口电路 在使用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一个电子系统时,经常把不同类型的集成电路进行转接,这就需要增加接口电路,使各级电平或阻抗相匹配。 退出

4.3.1 TTL与CMOS接口 图4.3.1(a)是TTL电路与CMOS电路采用不同电源电压时的接口电路。C是加速电容,能改善频率响应,使信号波形的上、下沿更加陡直。假如TTL与CMOS电路采用同样的电源(+5V),为提高TTL输出的高电平,应在其输出端与+5V端接一只上拉电阻。电路如图4.3.1(b)所示。 退出

退出 4.3.2 CMOS电路驱动LED或继电器接口电路 图4.3.2(a)电路是CMOS驱动小型直流继电器的接口电路。当CMOS输出高电平时,三极管饱和,继电器线圈有电流通过,继电器吸合,可驱动报警器或执行机构工作。反之,继电器不动作。为了保护三极管,在继电器线圈两端并联一只续流二极管。注意二极管的极性不得接反,否则不仅起不到保护作用,还使继电器无法正常工作。 在数字仪器中,经常要用发光二极管(LED)作电平指示或工作指示灯。此时可将LED串一限流电阻代替三极管集电极负载。电路如图4.3.2(b)。 退出

4.3.3 利用光电耦合器构成的接口电路 图4.3.3电路是利用光电耦合器4N25组成的晶闸管触发接口电路。该电路由同相驱动器74LS07、4N25、三极管、变压器和整流电路等组成。触发电路使用独立电源,触发脉冲由A、B两端输出,A端为正输出端。当同相驱动器74LS07输出低电平时,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导通,晶体管9013导通,A、B端有触发脉冲输出。反之,晶体管截止,触发脉冲结束。 退出

图4.3.4是利用光电耦合器构成的另一种接口电路。用于触发双向晶闸管,不需要另外的触发电源,利用双向晶闸管的工作电源作为触发电源。MOC3021是双向晶闸管输出型的光电耦合器,输出端的额定电压为400V,最大输出电流为1A,最大隔离电压为7500V,输入端控制电流小于15mA。当74LS07输出低电平时,MOC3021的输入端有电流流入,输出端的双向晶闸管导通,触发外部的双向晶闸管KS导通。反之,MOC3021输出端的双向晶闸管关断,外部双向晶闸管KS在外部电压过零后也关断。 退出

4.4 集成逻辑门电路 退出 4.4.1 集成反相器与缓冲器 在数字电路中,反相器就是“非门”电路。其中74LS04是通用型六反相器。 4.4 集成逻辑门电路 4.4.1 集成反相器与缓冲器 在数字电路中,反相器就是“非门”电路。其中74LS04是通用型六反相器。 与该器件具有相同的逻辑功能且管脚排列兼容的器件有:74HC04(CMOS器件)、CD4069(CMOS器件)等 74LS05也是六反相器,该器件的封装、引脚排列、逻辑功能均与74LS04相同,不同的是74LS05是集电极开路输出(简称OC门)。在实际使用时,必须在输出端至电源正端接一个1kΩ~3kΩ的上拉电阻。 缓冲器:的输出与输入信号同相位,它用于改变输入输出电平以及提高电路的驱动能力。图4.4.1(b)是集电极开路输出同相驱动器74LS07管脚排列图。该器件的输出管耐压为30V,吸收电流可达40mA左右。与之兼容的器件有74HC07(CMOS)、74LS17。 退出

若需要更强的驱动能力门电路,可采用ULN2000A系列。该系列包括ULN2001A~ULN2005A。管脚排列如图4. 4 若需要更强的驱动能力门电路,可采用ULN2000A系列。该系列包括ULN2001A~ULN2005A。管脚排列如图4.4.1(c)所示。内部有7个相同的驱动门。ULN2000A系列的吸收电流可达500mA,输出管耐压为50V左右,故它们有很强的低电平驱动能力,可用于小型继电器、微型步进电机的相绕组驱动。图4.4.2所示电路为ULN2000A驱动一直流继电器的典型接法。 VCC_CIRCLE 1/7 ULN2000A GND J +12V 9 1 16 退出

4.4.2 集成与门和与非门 常见的与门有2输入、3输入和4输入等几种;与非门有2输入、3输入、8输入及13输入等几种。图4.4.3为74LS系列和74HC系列管脚排列图。图4.4.4为D4000B/MC 14000B系列管脚排列图。 退出

4.4.3 集成或门和或非门 各种或门和或非门的管脚排列如图4.4.5和4.4.6所示。图4.4.5属于74LS和74HC系列;图4.4.6为CD4000B/MC14000B系列。 退出

4.4.4 集成异或门 异或门是实现数码比较常用的一种集成电路。常用的异或门集成电路管脚排列图如图4.4.7所示。 退出

4.4.5 集成门电路的应用 1、方波发生器 振荡频率: 退出

2、晶体振荡器 退出

3、倍压电路 退出

4、水位显示器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