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 执教:浮 石 单位:吴川一中 时间:2005/10/ 梁思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新進教師成長研習活動 人事室 報告內容 聘任 升等 教師聘約 教師評鑑、職工考核 保險福利 差勤管理 識別證使用規定 申訴制度 結語.
Advertisements

《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课程 汇报材料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经济系 高翠 2011 年 3 月.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我院国际贸易专 业和商务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作为一所 经贸外事类的高职高专院校,国际贸易专 业和商务英语专业是我院的重点专业。我 院在进行国际贸易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的 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国际贸易实务》
极目古今话短长 ——中国侠的历史文化文化诠释 汪聚应
導師班級經營 壹、觀念與態度 貳、準備與善用 叁、衝擊與省思 肆、安慰與感謝 分享者:許德男  (1)我當導師的觀念與態度(企圖心)。
我的学习成果展示 德惠市第三中学 姜成立.
PC DIY達人培訓班 主辦單位:東海高中資訊科 報告人:李宏傑.
推销自己是一种才华,是一种艺术。 有了这种才华, 你就能安身立命, 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卡耐基.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组合作学习 促进我校教育现代化发展
3.3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 主讲人:万林.
Word2010的使用 讲解人:常蕊.
銀行生涯的機會與挑戰
國立中山大學 總務處 採購業務簡介 袁世禮.
簡報大綱 一、本期執行重點 二、由教學單位協助辦理項目 三、教學卓越計畫經費補助項目 四、卓越計畫管考網站填表說明.
中国平安校园招聘.
申請社區補助經費規定應注意事項及 計畫書之撰寫
2014年基金 资助政策的调整 1.
述职报告书.
Excel高级班 学员 焦攀飞 汪晴讲师 Office套餐 学习心得 自主学习最关键 焦攀飞 赖球 49 D 2056
北京吉利大学 教学改革与产教协同 长沙.
物流实习.
都市景觀領域畢業生的 就業方向及在校應加強的專業與技能
一年級品德教育「感恩」德目教學 我家寶貝要出生 興南國小 一學年課程發展小組.
学习情境十一 演示文稿的制作.
如何答辩 魏忠 博士.
報告人:魏教務長耀揮 日 期: ※ 修正接受教育部評鑑時程(含人社院) 、評鑑項目及指標、相關說明※
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 (略谈网络化教学的实用价值).
簡報製作:北港國民小學 王素涼 楊來坤 文/王素涼 美工設計/郭虹妙
PPT课件中文字的设置 多媒体系列讲座 濉溪中学信息中心 2010年11月.
如何偿还国家助学贷款 河南师范大学学生处贷款管理科
大学生如何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及有效应聘 厚积薄发
職群參訪行前說明: 頭城家商職群介紹 整理與分享:靜君.
三 校 生 高 考 培 训 ---OFFICE~EXCEL.
單元19 韓信傳(一) 漢書選讀 授課教授:宋淑萍教授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
信贷员招聘要求 陈汝佳 号~50号 包商银行 1、岗位描述
初中生物成功教育教学模式培训 陆卫帼 2013年7月7日.
十四岁,我读《红楼梦》 揽月小队 出品.
构建道德课堂 “做中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研究 总结汇报 黄河中学.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心理學系 柯永河 教授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信息学院信息技术教学部.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说 课 基于工作过程的 《公路工程造价与软件应用》 杨勃 道桥教研室.
98學年新進教職員工研習 人事室簡報 大同大學新進教職員研習.
97學年新進教職員研習 人事室-作業流程 大同大學新進教職員研習.
勞動權益講座 --求職者不可不知的規定.
歡迎各位評鑑委員 蒞臨玄奘大學指導 1.
Microsoft® Office Outlook® 2007 訓練課程
靜宜大學專用 PowerPoint 檔案 數位教材
“班班通”设备及资源使用方法简介.
介绍 PowerPoint 2007 新功能概览.
文書編輯 之 長文件目錄製作 Word 的初次邂逅 張基昇.
能力指標 教學目標 97/社 了解並遵守生活中的基本規範。 97/人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液压系统安装与调试 海天学院(机电工程系) 王劲 MOBILE:666567(移动) OFFICE:5#403
1+100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工作 团干部端操作指南 2016v1.0
歡迎進入Elite English 英語學習精修數位學習,這是一個豐富、有趣的英語學習空間,請多加使用!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解析 知识单元三 文档编辑与处理 编写:南京五中 孙泓 汪斌 内容解析:孙泓
電腦應用 製作單位: 高雄市立高雄中學.
台中市的火車交通 組員 蔡孟娟 陳佳鈺 王靖雯 邱芳婷 鍾孟軒.
主讲人:黄鹤 副教授 Office:9-416 劳动关系与劳动政策 主讲人:黄鹤 副教授 Office:9-416.
全方位e化財會觀念的介紹 主講人:江美英
Word 2007實務應用 Ch8 共用和保全內容 老師:潘雅真 國際性MCAS認證Word 2007實務應用 1.
数成嘉业公司简介 北京数成嘉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新成立的高科技服务公司 本公司由数位来自全球顶尖咨询公司的资深专家共同打造
第1课 认识WPS文字处理软件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附中 任洪超
计 算 机 应 用 基 础 潍坊学院 计算机工程学院 主讲人:李凤慧.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PPT首页练习 工作总结 商务报告 新年计划 商务展示.
資料處理科於民國86年(1997)成立,每年均招收二班學生(男女均收),至今已有三屆畢業生,幾乎都朝升學之路邁進,也都能有不錯的成績及表現
中国建筑的特征 执教:浮 石 单位:吴川一中 时间:2005/10/ 梁思成
Office 2007基础任务实训教程 模块六 编辑和美化电子表格 主讲老师:郭 霖.
计算机基础与实训教材系列 《中文版Office 2003实用教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国建筑的特征 执教:浮 石 单位:吴川一中 时间:2005/10/27 ------梁思成 执教:浮 石 单位:吴川一中 时间:2005/10/27 CopyRight@Superking office E-mail:gmail.feng@yahoo.com.cn

广东新会人,建筑学家。梁启超之长子,为其父逃亡日本时所生,十四岁入清华堂,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情有独钟. 梁思成(1901-1972)   广东新会人,建筑学家。梁启超之长子,为其父逃亡日本时所生,十四岁入清华堂,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情有独钟.

孔子庙建筑群 孔子庙的廊柱

多层木楼

柱子支撑的亭子

有”如鸟斯革,如斯飞”的感觉吗? 四合院里的木质的墙门窗一体 亭子有奋飞的感觉吗?

屋顶的四面坡在哪? 故宫建筑群

根据课文的表述,在图中找出柱、梁、斗、拱、举架

文章结构 自成体系 结构 装饰 个别建筑物 概说 平面布置 九大特征 中国建筑的特征 风格、手法 可译性 柱梁 斗拱 举折、举架 屋顶   文章结构 自成体系 个别建筑物 平面布置 结构 装饰 概说 九大特征 风格、手法 可译性 柱梁 斗拱 举折、举架 中国建筑的特征 屋顶 朱红为主 外露构件加工 有色琉璃瓦

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什么顺序展开的? 1、由整体到局部 2、由主(结构)到次(装饰)

问题探究 理解 “文法” “词汇” “可译性” (1)用简要的话概括它们各自的意思 (2)分析这些比喻的表达作用 给””””””

中国建筑“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定规,有“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又具有独特的个性。 中国建筑“词汇”是指中国建筑中如一轩一楼等那些相对独立的建筑个体,如同“词汇”遵循“文法”构成文章一样,它们能遵循中国建筑法式组织起来,形成建筑的整体。 “可译性”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2)分析这些比喻的表达作用。 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建筑的特点: A.规则性; B.独创性; C.情感性.

参考课文及图片,说说中西建筑 的不同风格.

以石料为主的西洋建筑

中西建筑的不同风格

1、对文章中“所”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是单一的建筑物,而是一个建筑群体. B 、其主要建筑物由台基、房屋本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 C、其庭院、天井由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联系性建筑物围绕而成. D、布置往往讲究对称,有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

(2)下列的表述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采光的需要,庭院中主要建筑物都是坐北向南. B.中国建筑的屋顶很早就发挥了巨大的装饰作用,只有一般的坡顶才作草草处理,有的用女儿墙遮挡起来. C.艺术化的斗拱和屋顶,是经过不断的发展才成为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 D大建筑物屋身的装饰,大胆地使用朱红色作为主要颜色,所以说中国建筑是使用颜色最大胆的.

(3)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建筑体系分布于在以中国为中心的广大地区,此地区之外的地方就没有中国式的建筑. B、中国特征的建筑物,其主要是由柱和梁组成的框架结构来负重,可以说墙倒也房不倒. C、独特的中国建筑体系在殷代已基本形成,当时已应用了木柱负重的结构方法. D、我国新建筑的装饰性是承袭古建筑的装饰传统.

课外作业  参观附近的典型建筑,抓住其建筑特征,写一篇短文.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