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化教育計畫注意事項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 傅秀媚
個別化教育計畫之意義 個別化教育計畫(IndividualizedEducation Plan;I.E.P.),是為每一個已鑑定為特殊學生所擬定之文件。其目的乃是根據特殊學生之學習特質與需要,提供最適當之教育服務,一方面可做為教師教學之方向,另一方面可做為教學成效考核之依據。
我國IEP的法源依據 民國98年新修訂特殊教育法第28條: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應以團隊方式對身心障礙學生訂定個別化教育計畫,訂定時應邀請身心障礙學生家長參與,必要時家長得邀請相關人員陪同參與。
IEP的功能 1. 適性教育的保障與特殊教育工做的管理工具 2. 家長介入之引導與多專業介入的整合 IEP 可以引導家長適時介入特殊教育,保障身心障礙學生及其家長的法定權益,促使家長負起應有責任,並讓家長與教育人員成為計畫的平行參與者並可以整合家長、教師及專業人員的意見與期望,並明訂相關人員的職責,使得多專業共同為學生提供其所需要之服務。
3. 評鑑的功能運作 檢視教學目標是否達成,以檢視身心障礙 學生進步的情形,並可依已評鑑教師及特 殊教育的績效表現。 4. 溝通與協調的充分發揮 促進家長與學校人員的完整溝通,協調家長與學間的化解意見的分歧,而成現適切的服務內容,以滿足特殊學生的需求。
個別化教育計畫之精神 個別化教育計畫不是個別教學,而是: 1.基於個別差異之理念。 2.為每位特殊學生提供個別化之教育評量。 3.擬定適合其能力需求之個別化教育目標及有效 達成目標之策略。 4.透過適合學生學習的各種教育型態,導向其個 別化目標。 5.以個別化之標準,定期評鑑學生達成個別化目 標之程度,並謀求改進。
由於特殊學生的個別能力及個別需求有極大差異,故特殊教育最主要之精神即在接受其差異性,並設法提供各種個別化教育措施,以適應學生不同需求。
釐清IEP的迷思 1. 將IEP變成個別化教學計畫或是教案。 2. 以為IEP就是個別教學。 3. 個別化教育計畫的擬定和執行以教師或學校的進 度為中心,甚至為了達成 IEP的內容而趕進度。 4. 大家各做各的IEP,並未溝通討論。 5. 為每一位學生寫的 IEP內容完全相同,沒有差 異。 6. 為評鑑而寫IEP,並未與教學相結合。
7. 並未寫現況描述,直接就寫長短期目標。 8. 有些原有統整的活動或目標,將之切割成 分散的目標。 9. 沒有父母的參與和同意。 10. 應該由巡迴輔導老師填寫。 11. 慢慢寫 沒有時間壓力。 12. 採用方案教學所以無法事先訂目標。
IEP法定內容 1. 學生認知功能、溝通能力、行動能力、情緒、 人際關係、感官功能、健康狀況、生活自理能 力、國文及數學等學業能力之現況 2. 學生家庭狀況 3. 學生身心障礙狀況對其在普通班上課及生活的 影響 4. 適合學生之評量方式 5. 學生因行為問題影響學習者,其行政支援及處 理方式
6. 學年教育目標及學期教育目標 7. 學生所需要之特殊教育及相關專業服務 8. 學生能參與普通學校(班)之時間及項目 9. 學期教育目標是否達成之評量日期及標準 10. 學前教育大班、國小六年級、國中三年級及 高中(職)三年級學生之轉銜服務內容
如何開始書寫IEP
評估特殊需求學生 壹、評估的內容 (一)蒐集學生的相關資料 相關資料可包括醫院評估報告書、醫療史、發展史、療育史、興趣、家庭狀況等,可以透過詢問家人或相關人員獲取這些資料。
(二)運用課程本位的評估工具評估 課程本位評估的目的不僅在於瞭解學生目前的能力如何,而是希望透過系統化的評估過程,一方面確定學生能力的起點,另一方面還要正確判斷他下一步應該學習哪些概念和技能?也就是我們該教學生什麼內容?該如何設計長短期目標和教學活動?
運用課程本位評估工具評估時應遵守下列原則: 1.運用適當的情境來評估各種不同的項目 2.有條理的安排評估環境、流程及所要進行的活動
貳、評估的方法 下列評估方式對於班級老師和專業人員均可適用: (一)觀察 觀察在評估過程中佔了很重要的角色。 觀察式評估可透過下列方式進行: 1.安排在計畫性活動中觀察 2.觀察例行性作息活動中的表現 3.觀察學生在轉換時間的表現 4.觀察學生主動引導的活動
(二)直接測驗 (三)與家長或其他熟悉孩子的人訪談 (四)跨專業的團隊評估
叁、評估過程中應蒐集的資料 在評估過程中,評估者需要透過上述各種評估方 式,瞭解孩子下列五大向度之表現或需求: (一)學生在各領域的發展現況 (二 )學生的個性、氣質及好惡(包括增強物與嫌惡物) (三)學生較迫切的需求,以及阻礙其學習或與他人互動的因素 (四)學生偏好的學習方式 (五)學生的學習習慣與態度
設計與書寫孩子的目標 IEP中最主要的部分為長短期目標,茲將編寫程序的要點詳述如下: 一、綜合分析學生的能力表現 依照學生的現況分析優弱勢能力與目前各項領域的表現。
二、根據評估結果決定IEP的長短期目標 (一)長期目標 指針對學生的起點能力現況,在最近半年內某個或某些領域中應加強的重點,例如:粗大動作領域中加強平衡能力、認知領域中培養分類概念等,指出療育的方向但是用詞表較籠統模糊。通常一個發展領域中大約定有3-5個長期目標,但視學生的學習能力、師生比例及執行期限而定。經常在長期目標中加上的動詞為:「培養」、「加強」、「學習」、「增進」「瞭解」、「認識」、「提升」等。
(二)短期目標 是指在期限內要達成某個長期目標所必須實際執行的教學目標;其特性為具體且明確的行為、可觀察或測量的指標、合乎邏輯順序的步驟(如:小組上課時能維持注意力5分鐘;會指認紅色和綠色;會用吸管吸吮飲料;會熟練的踩腳踏車並輕鬆的左右轉彎)。通常一個長期目標下大約定有2-5個短期目標,每個目標的執行期限約為一至二個月左右(視學生狀況而有所調整)。
短期目標的編寫應設法包含下列內容: *在什麼時間、地點 / 情境做 *與什麼人做 *做什麼事 *要做得多好(即通過標準)
三、教學情境 可包括: *計畫性活動(如:單元主題、數學、角落、 音樂課、體能課、英文課等) *例行作息(如:點心、午餐、午休、如廁、 上下校車、上學、放學) *社區活動(如:購物、在外用餐等) *居家活動(如:在家刷牙、看電視 *轉換活動時間
四、通過標準 每個短期目標要列出通過標準,一般來說,通過標準的寫法有下列幾種: *依時間長度:自己盪鞦韆1分鐘、單腳站維持5秒 *依次數:連續拍球5下 *依距離:在室內獨走10步或2公尺 *依發生頻率:依指令排隊,5次中有3次 *依物件大小(長度、高度、寬度…….):連續剪直線15公分長 *依數量:指認圖卡(3選1)、指認數字1-3、拼8-12片的拼圖、 用軟線串5個小珠子 *依不同物件:把分開的兩物接合在一起:套接樂高、;套疊椅 子、碗、盤子等日常物品 *依所需要的提示方法或提示量:在口語提示下、大人少量的協 助下
五、決定長短期目標時應注意事項 選擇目標的原則 IEP的執行人 目標要兼具發展性與功能性 擴充目標內容 目標要能兼顧學生、家庭和學校的需求
IEP常見問題 1.目標領域的書寫 2.目標用詞的疑義 3.目標與課程的配合 4.現況描述與目標的配合 5.轉銜計畫的書寫
謝謝您的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