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教課綱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 及學生核心能力建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Shan University 商用微積分 ( 一 ) 詹傑仲.
Advertisements

107普高課綱的高中學生圖像與校本課程部局 課程與教學研究中心 李文富 助理研究員
因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實施相關配套措施 (高級中等教育階段)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普通型高中階段 規劃理念、設計與實施準備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普通型高中 總綱的研修、推動說明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 98學年大學部暨四技部 五大特色學程地圖 機電自動化學程 先進車輛學程 微機電與智慧型材料學程 熱流與能源科技學程
102學年大學部學士班課程學習地圖(以學校公布為準)
102年度 教師專業成長社群 教資中心.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普通型高中階段 規劃理念、設計與實施準備
稻江護家99學年度 99高職新課程宣導 報告人:教學組長 蔡美娟.
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課程分流模組 育才分流 學術型 實務型 基礎課程 民商法組 刑法組 公法組
案例研究报告撰写.
旅館管理系專業證照地圖(104學年度) 通識必修 院共同必修 專業必修 專業選修 院共同選修 大一上 大一下 大二上 大二下 大三上 大三下
2 杜威十進分類法 複習 000 總類 100 哲學及心理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社會科學類 400 語文類 500 自然科學及數學類
花蓮縣國小綜合活動領域教師 36小時關鍵能力研習 分組實做作業單
讀 報 活 動 報紙版面知多少.
企業說明會 (台灣水泥公司) 活動宗旨 為提供貴校應屆畢業生踏出校園之前,能對產業發展與就業機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本公司將舉辦企業說明會,藉此分享產業動向並讓社會新鮮人定位屬於自己的職涯方向,並充分展現學校與產業之合作,一同提升國家青年人才之發展。 專業類別與對象: 機械、電機、化工、材料、資源工程、地質、地球科學、工業工程、土木…等相關系所。
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培養小學生 的批判思考能力
光機電整合 學分學程 修課說明會.
排課建議 參考課務發展工作圈之 『課綱實務工作手冊』建議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技職體系 職校本位課程規劃 聘任督學 楊萬和.
學年度職業安全與衛生學系課程地圖與職涯進路圖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資料來源 職業學校群課課程規劃工作圈 楊萬和 國立新營高工 謝世宗 彙編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 報告人:朱懷皙.
新校務系統 – 課綱 (以資訊管理學系為例) 電算中心 廖偉谷.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實務工作手冊導讀說明--技綜組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2014年5月份全院性學術研討會 地點:第二講堂
107學年通識課程架構(追溯至97學年入學生) 通識課程 人文領域(4學分) (核心及延伸各必選1門2學分) 社會領域(4學分)
創意讀書會 iSTEM 科技教育試行計劃 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 2017/01.
文學院、管理學院、海科院 暨各系所 及通識教育中心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新課綱之素養導向教學 新北市中平國中 賈生玲
中三高中物理選科.
Curriculum for NSS 新高中課程.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101 商業經營科 學年度班級導師.
數位學習評鑑期末專題 國內案例分析.
經濟學 學經濟.
講者:劉福鎔 /台中高農 教務主任 時間: 地點:國立台中高農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 新課綱的變革與因應 商管群新課綱內容分享 國立岡山農工實驗研究組長林建宏 106年06月23、26日.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核心素養課程設計實作工作坊 教育部國民教育與學前教育署 中央課程與教學輔導諮詢教師 基隆市武崙國中莊惠如.
國立成功大學(農業) 報告人 協同主持人 林翰佑
FUN 繩索 彰化縣綜合活動教學輔導團 柯慧儀.
107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校訂必修試行課程介紹 人文社會 專題探究 (12班) 數理研究 方法 (12班) 歷史組 (4班) 地理組 (1班)
一年五班班親會 導師:黃立芬 任教科目:數學
以通識課程為核心之全校課程革新計畫 全校課程地圖的建構 報告人:許佩玲、陳鵬文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十五日.
聖匠小學 小四 全方位學習與自我概念 自我樂中尋.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103學年度入學學生學分審查 簡報日期: 報告人:鄭素芬
報告人:黃 宜 純 校 長 日 期:106年4月20日.
中醫系學會返宣部 部長 CM41 中二 黃維俊 副部長 CM41 中二 廖悅孜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106學年度第二學期 二年級學校日 英語科教學計畫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5年精進計畫草案 建置課程體系報告
100 商業經營科 學年度班級導師.
商業經營科 99學年度班級導師.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2019中三選科升學講座 (一) 介紹334高中學制 黃淑儀老師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HKDSE) (二) 本校中四選修科目 郭良老師
觀塘官立中學 新高中 物理科 新高中資料套.
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專家學者代表共識營 十二年國教高中總綱部份
第一节 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第二节 计划的类型 第三节 计划编制过程
Creative Teachers Association (CTA) Limited 2016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進修學院 103 學年度 會 計 系 二年制課程表 進階實用英文 2/2 國文學科 2/2 通識課程 2/2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進修學院 二年制 會 計 系 課程表 年 級 第 一 學 年 第 二 學 年 學 期 上學期 下學期
新高中課程概覽 新高中資料套.
108新課綱 國中小階段新風貌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十二年國教課綱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 及學生核心能力建構 教育部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中心 規劃委員 陳信正

大 綱 壹 貳 參 肆 伍 陸 柒 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之基本理念 新課綱之課程規劃 新課綱與99課綱之比較 學校本位課程之建構 大 綱 壹 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之基本理念 貳 新課綱之課程規劃 參 新課綱與99課綱之比較 肆 學校本位課程之建構 伍 群科教學目標之發展 陸 群科課程地圖之形成 柒 結語 2

壹、十二年國教課程 綱要之基本理念

理念與方向 12年 國民基本教育 厚植國家競爭力 成就每一個孩子 提升教育品質

以學生為主體 的教與學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願景 成就每一個孩子- 適性揚才、終身學習 具體實踐 學生主體 教育基本法第三條 教育之實施,應本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之原則,以人文精神及科學方法,尊重人性價值,致力開發個人潛能,培養群性,協助個人追求自我實現。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願景 成就每一個孩子- 適性揚才、終身學習 具體實踐 學生主體 高級中等教育法第一條 高級中等教育,應接續九年國民教育,以陶冶青年身心,發展學生潛能,奠定學術研究或專業技術知能之基礎,培養五育均衡發展之優質公民為宗旨。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教育的本質 教育在於成就他人 新課綱-適性揚才 終身學習 務實 致用 核心素養 適應現在生活及 未來挑戰

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 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

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為課程發展的主軸,以裨益各教 育階段間的連貫,以及各領域/科目間的 統整。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依其專業特性及群 科特性進行發展、整合或彈性納入。

一、課綱的理念與目標 自發 互動 共好 (本體觀) (認識觀) (倫理觀) 「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 願景 理念 目標 「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 以尊重學生生命主體為起點,透過適性教育,激發學生生命的喜悅與生活的自信,提升學生學習的渴望與創新的勇氣,善盡國民責任並展現共生智慧,成為具有社會適應力與應變力的終身學習者,期使個體與群體的生活和生命更為美好。 自發 (本體觀) 互動 (認識觀) 共好 (倫理觀) 啟發生命潛能 陶養生活知能 促進生涯發展 涵育公民責任 9

自發 互動 共好 社會參與 自主行動 溝通互動 具備 社會適應力與應變力的終身學習者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附屬高級工業職業學校_蓮荷國United Lotus 全國高職學生專題暨創意製作得獎短片 專題組 土木與建築群第一名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附屬高級工業職業學校_蓮荷國United Lotu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dWCFNY2xok&index=65&list=PLy9Ar7RX6A-3F6FyrQ61HQTnD04ZUBU-O

群科課程綱要基本理念 學生主體 適性揚才 務實致用 終身學習 職涯發展 深化學習動機與就業競爭力之基礎 符應十二年國民 強化實務技能 基本教育之精神 強化實務技能 鏈結產學關係 終身學習 職涯發展 適應社會與工作環境變化 培育學生職涯發展所需之核心素養

(一) 重視適性發展 (二) 強化就業力 (三) 跨科課程整合

貳、新課綱之課程規劃

一、精神 部定課程 1.「技能領域」在培養學生跨科別之共通基礎技術能力。 2.數學、社會、自然科學領域,注重通識及對人文、生 命與自然的關懷,俾有助提升終身學習之能力與興趣。 校訂科目 1.課程實施應注重學生個別差異之學習需求。 2.學校發展校訂科目,以部定各群科必修科目為基礎 。 3.校訂之選修科目,各校應提供學生跨班自由選修課程。 4.不得重複開設相同內容之校訂科目。 彈性學習 1.在藉由多元學習活動、補救教學、增廣教學等方式,拓展學生學習面向,減少學習落差促進學生適性發展。 2.學校應自訂「彈性學習時間」實施相關規定,落實學生適性、自主學習精神。 課程發展 各級學校並得視學校發展需要聘請校外專家學者、社區/部落人士、產業界人士或學生。

二、彈性 部定課程 1.一般科目(國、英、數):「得適性分組」。 2.社會、自然科學與藝術領域,可研擬跨科統整型、探究型或實作型課程2學分。 3.部定科目設置之學年、學期或學分數,得視實際需求酌予調整。 校訂科目 1.開設選修科目應達應修習選修學分數之1.2-1.5倍。 2.選修科目每班開班人數最低以12人為原則。 3.得辦理跨校選修。 彈性學習 1.學生自主學習、選手培訓、充實(增廣)/補強教學、學校特色活動等。 2.充實(增廣)/補強性教學採全學期授課者,高一、高二每週至多1 節。 3.得安排教師授課或指導,並列入教師教學節數或支給鐘點費。

三、架構 學校的課程類別與課程架構的規劃 部定一般科目 校訂一般科目 部定群專業科目 彈 性 學 習 時 間 團 體 活 動 校訂專業科目 部定群實習科目 部定科適用之 技能領域課程 校訂實習科目

部定 校訂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 學制 課程 類別 類別 項目 部定一般科目 部定技能領域科目 部定群專業及實習科目 校訂必修、選修一般科目 校訂必修、選修專業及實習科目

類別 項目 部定一般科目 部定群專業及實習科目 部定技能領域科目 校訂必修、選修一般科目 校訂必修、選修專業及實習科目 ●學力,落實全人教育培養核心素養,鞏固基本 ●社會、自然科學與藝術領域必修課程可研擬領域內跨科之統整型、探究型或實作型課程內容 ●新增技能領域,擷取群中數科共通基礎技能,培育學生跨科別之共通基礎技術能力 ●重視群科專業差異,賡續現有一般科目分版之特色,賦予各校彈性規劃之自主權 ●強化學校與產業鏈結,培養學生專業實務技能 ●將「專題實作」列為校訂必修,並另訂教學指引,提升專題實作課程之實施品質

參、新課綱與99課綱 之比較

99課綱 新課綱 總綱強調「核心素養」、「適性揚才」、「學生主體」及「生涯預備」之理念 設計理念強調「務實致用」,以「能力本位」、「學校本位發展」及「群科專業特色」之原則及精神進行課程規劃 總綱強調「核心素養」、「適性揚才」、「學生主體」及「生涯預備」之理念 群科課程綱要以「強化務實致用」、「落實課程連貫」、「深化基本職能」及「符應差異需求」為課程修訂原則

與99課綱有什麼課程差別? ●部定一般科目課程 ●群專業與實習課程 ●技能領域課程 ●校訂(跨班/科/群)選修課程 ●彈性學習時間

66-76學分 15-30學分 15-30 45-60學分 111-136學分 81-106 44-81學分(含專題實作2-6學分) 新課綱 99課綱 部定科目(A) 一般科目小計 66-76學分 群專業及實習科目 15-30學分 15-30 技能領域科目 專業及實習科目小計 45-60學分 合計 111-136學分 81-106 校訂科目合計 44-81學分(含專題實作2-6學分) 86-111(含專題製作2-6學分) 總學分數 180-192學分 184-192 團體活動 12-18節 18 彈性學習 6-12節/學分 0-8(彈性教學時間) 總上課節數 210節 202-210 畢業條件: 及格學分數至少160學分。 部定必修均需修習,並至少85﹪及格 專業及實習科目至少需修習80學分以上,其中至少60學分及格,含實習科目至少45學分以上及格。 專業及實習科目至少需修習80學分以上,其中至少60學分及格,含實習科目至少30學分以上及格

●部定一般科目課程 語文 國語文 16 3 2 英語文 12 數學 4-8 0-2 社會 歷史 6-10 2-4 地理 公民與社會 自然科學 領域 科目 學分數 一上 一下 二上 二下 三上 三下 備註 語文 國語文 16 3 2 不分版 英語文 12 數學 4-8 0-2 分3版 社會 歷史 6-10 2-4 地理 公民與社會 自然科學 物理 4-6 1-2 分2版 化學 生物

●部定一般科目課程 藝術 音樂 4 2 美術 藝術生活 綜合活動 生命教育 生涯規劃 家政 法律與生活 環境科學概論 科技 生活科技 領域 科目 學分數 一上 一下 二上 二下 三上 三下 備註 藝術 音樂 4 2 美術 藝術生活 綜合活動 生命教育 生涯規劃 家政 法律與生活 環境科學概論 科技 生活科技 資訊科技

●部定一般科目課程 一、部定科目設置之學年、學期或學分數,得視 實際需求酌予調整。 二、部分領域名稱已調整: 一上 一下 二上 二下 三上 三下 備註 健康與 體育 健康與護理 2 1 12 全民國防教育 小計 66-76 18-21 11-13 7-9 6 一、部定科目設置之學年、學期或學分數,得視 實際需求酌予調整。 二、部分領域名稱已調整: 自然→自然科學。生活→綜合活動、科技。

●部定一般科目課程 三、部分科目名稱已調整: 國文→國語文。英文→英語文。 計算機概論→資訊科技。 新增綜合活動之「生命教育」。 四、不同群科之自然科學領域,修習科目組合及 其時間分配有差異,請參閱技術型高中自然科學 領域課程綱要。 五、「社會領域」、「自然科學領域」可依群科 屬性、議題融入、學生生涯發展、學校發展特色 、師資調配等彈性開設,學生至少修習二科以上 。

66-76學分 15-30學分 15-30 45-60學分 111-136學分 81-106 44-81學分(含專題實作2-6學分) 新課綱 99課綱 部定科目(A) 一般科目小計 66-76學分 群專業及實習科目 15-30學分 15-30 技能領域科目 專業及實習科目小計 45-60學分 合計 111-136學分 81-106 校訂科目合計 44-81學分(含專題實作2-6學分) 86-111(含專題製作2-6學分) 總學分數 180-192學分 184-192 團體活動 12-18節 18 彈性學習 6-12節/學分 0-8(彈性教學時間) 總上課節數 210節 202-210 畢業條件: 及格學分數至少160學分。 部定必修均需修習,並至少85﹪及格 專業及實習科目至少需修習80學分以上,其中至少60學分及格,含實習科目至少45學分以上及格。 專業及實習科目至少需修習80學分以上,其中至少60學分及格,含實習科目至少30學分以上及格

●群專業與實習科目 群專業與實習科目:該群所屬之科別均應修習。 增加技能領域的部定課程

六、商業與管理群 類別 科目 學分數 備註 群共同專業科目 商業概論 (4) 數位科技概論 (4) 會計學 (10) 經濟學 (8) 26 群共同實習科目 數位科技應用 (4) 4

六、商業與管理群 類別 領域 學分數 備註 技能領域 (科適用) 商業實務技能領域(16) 貿易實務技能領域(16) 資訊應用技能領域(16) 16 商業實務技能領域包括5科目 貿易實務技能領域包括3科目 資訊應用技能領域包括3科目 合計 46

六、商業與管理群 科別 適用技能領域 合計修習學分數 備註 商業經營科 商業實務技能領域 (16) 貿易實務技能領域 (16) 16 技能領域2選1 國際貿易科 會計事務科 資料處理科 資訊應用技能領域 (16)  

六、商業與管理群 科別 適用技能領域 合計修習學分數 備註 電子商務科 商業實務技能領域 (16) 資訊應用技能領域 (16) 16 技能領域2選1 流通管理科 商業實務技能領域 (16)   航運管理科 貿易實務技能領域 (16)

1.開設選修科目應達應修習選修學分數之1.2-1.5倍。 2.選修科目每班開班人數最低以12人為原則。 3.得辦理跨校選修。 新課綱 99課綱 部定科目(A) 一般科目小計 66-76學分 群專業及實習科目 15-30學分 15-30 技能領域科目 專業及實習科目小計 45-60學分 合計 111-136學分 81-106 校訂科目合計 44-81學分(含專題實作2-6學分) 86-111(含專題製作2-6學分) 總學分數 180-192學分 184-192 團體活動 12-18節 18 彈性學習 6-12節/學分 0-8(彈性教學時間) 總上課節數 210節 202-210 畢業條件: 及格學分數至少160學分。 部定必修均需修習,並至少85﹪及格 專業及實習科目至少需修習80學分以上,其中至少60學分及格,含實習科目至少45學分以上及格。 專業及實習科目至少需修習80學分以上,其中至少60學分及格,含實習科目至少30學分以上及格 校訂科目 1.開設選修科目應達應修習選修學分數之1.2-1.5倍。 2.選修科目每班開班人數最低以12人為原則。 3.得辦理跨校選修。 ※部定必修+校訂必修,不得超過160學分 那麼校訂選修就會是192-160=32學分 開成32學分的1.2-1.5倍,便是多開 7-15學分

●校訂選修課程 一般科目 專業科目 實習科目 專精能力 跨域能力 產業需求與對話 符合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適性選修 強化學生專精能力 同科單班選修科目 同科跨班選修科目 同群跨科選修科目 同校跨群選修科目 跨校 選修科目 開設類型 開課科目 一般科目 專業科目 實習科目 專精能力 跨域能力 產業需求與對話 開課精神 符合學生學習需求,提供學生適性選修 規劃脈絡 強化學生專精能力 引導學生多元發展 對準產業能力鍊結

※彈性學習時間應於課程綱要所定每星期上課35節內為之 。 1.學生自主學習、選手培訓、充實(增廣)/補強教學、學校特色活動等。 2.充實(增廣)/補強性教學採全學期授課者,高一、高二每週至多1 節。 3.得安排教師授課或指導,並列入教師教學節數或支給鐘點費。 新課綱 99課綱 部定科目(A) 一般科目小計 66-76學分 群專業及實習科目 15-30學分 15-30 技能領域科目 專業及實習科目小計 45-60學分 合計 111-136學分 81-106 校訂科目合計 44-81學分(含專題實作2-6學分) 86-111(含專題製作2-6學分) 總學分數 180-192學分 184-192 團體活動 12-18節 18 彈性學習 6-12節/學分 0-8(彈性教學時間) ※彈性學習時間應於課程綱要所定每星期上課35節內為之 。

肆、學校本位課程 之建構

一、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概念 核心素養 & 務實致用 以學生學習為主體的學校課程 教師教學的實踐與引導 學校教育願景與學生的圖像

二、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程序 1.組成課發核心小組 2.形成學校願景目標 3.型塑學校學生圖像 4.擬定校本核心能力 5.確立科的教學目標 6.檢視環境設施配套 7.研擬多元選修課程 8.規劃彈性學習時間 9.確立學校課程地圖 10.推動教師專業增能 11.完備學校課程計畫

校長 教師、家長代表 業界、專家學者 學生 社區人士 學校發展願景 產業發展概況 學生圖像 社區需求 學校課程目標 群科校訂課程架構 校課程發展委員會 學校發展願景 產業發展概況 學生圖像 社區需求 學校課程目標 群科校訂課程架構 科教學研究會 群課程研究會 師資人力 學生程度 改成雙箭頭 教師、家長代表 學生 業界、專家學者 社區人士 群科課程目標

臺北市立中正高中以核心素養建構之課程圖像 取自: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普通高中課程規劃及行政準備手冊

伍、群科教學目標之 發展

少子女化趨勢無 法擋,如何提升 學校競爭力,科 的特色發展將是 關鍵! 少子女化趨勢無 法擋,如何提升 學校競爭力,科 的特色發展將是 關鍵! 106學年度新生人數

一、群科教學目標的建構 1.組成課發核心小組 2.形成學校願景目標 3.型塑學校學生圖像 4.擬定校本核心能力 5.確立科的教學目標 6.檢視環境設施配套 7.研擬多元選修課程 8.規劃彈性學習時間 9.確立學校課程地圖 10.推動教師專業增能 11.完備學校課程計畫

科教學目標 注意顏色

當一個孩子來到學校第一天就知道他「有可能」成為什麼樣的人,例如:比爾蓋茲、郭台銘、甚至是…… 你猜,他會如何學習? 二、校本核心能力與群科教學目標 當一個孩子來到學校第一天就知道他「有可能」成為什麼樣的人,例如:比爾蓋茲、郭台銘、甚至是…… 你猜,他會如何學習?

從學校願景、學生圖像至校本(學生)核心能力的建構後,再依各科特色發展各科之教學目標。 各科教學目標 校本核心能力 50

從學校願景、學生圖像至校本(學生)核心能力的建構後,再依各科特色發展各科之教學目標。 各科教學目標 校本 核心能力 51

從學校願景、學生圖像至校本(學生)核心能力的建構後,再依各科特色發展各科之教學目標。 校本核心能力 科教學目標 52

從學校願景、學生圖像至校本(學生)核心能力的建構後,再依各科特色發展各科之教學目標。 各科教學目標 校本核心能力 53

校本核心能力 科教學目標1 課程模組1-1 課程模組1-2 科教學目標2 課程模組2

要培養學生獲得三個課程模組專長,所需要學習的專業科目或實習科目 三、群科課程模組的規劃 000課程模組: 具產業特色的特色課程 000課程模組: 具地方特色的特色課程 核心課程: 要培養學生獲得三個課程模組專長,所需要學習的專業科目或實習科目 000課程模組: 學校發展的重點課程 55

車輛課程模組: 機器腳踏車課程模組: 核心課程: 00課程模組: 汽油引擎實習(一年級) 底盤實習(二年級) 電系實習(二年級) 發展機器踏車課程 發展車輛課程 車輛課程模組: 汽油引擎實習(一年級) 底盤實習(二年級) 電系實習(二年級) 柴油引擎實務(三年級) 機器腳踏車課程模組: 機器腳踏車實習(一年級) 機器腳踏車進階實習(二年級) 核心課程: 引擎原理與實習(一年級) 、汽油引擎(一年級) 、汽車底盤(一年級) 、汽車電系(二年級) 、專題製作(三年級) 核心課程可以是部定科目,也可以是校訂專業及實習科目,重要的是「融入課程」 00課程模組: 000、000 發展00課程 56

5W2H

1.Why-群科課程發展目的(為什麼要做)   在發展群科課程的第一個部份,一定要掌握一些重要的訊息,例如學習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要這個做?原因是什麼?課程的目的要具體的敘述,有了明確的目的,是為了我們在規劃課程時,可以順利的規劃,且朝著目標前進。

2.What-內容(做些什麼)   在掌握了目的後,我們要知道我們要做些什麼課程內容,我們要依據確定的目的所提出來的方向,延伸規劃出課程內容項目,並確認我們規劃的課程內容,在項目的執行上可以達到課程的目的。

3.Who-執行人員(由誰來做)   同時思考課程執行者,依據我們規劃出來的課程目的與內容,規劃需要多少教師及行政同仁的協助,方能明確吸引學生學習,且容易達到最具效益的教學成效。

4.Where-地點(在哪裡做)   規劃地點的適切性、場地設備及材料等,也可以從學生來連貫思考,怎樣的教學場景會提升學生的學習意願,透過這些思考面向,來規劃課程實施地點,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並形成學習亮點。

5.When-時間(教學時段的安排)   需要考量教學時段的安排、長短等,如果不需要一個學期的課程,就規劃微課程。這會間接的影響到我們如何規劃多元選修及彈性學習時間。

6.How-如何執行(如何做)   如何透過我們規劃的課程去執行,以實現我們所希望教學成效。其中,需思考教學要如何進行、事前是否需要做什麼準備?事後是否有什麼需要注意的,若能搭配事前的教學演練是最好。

7.How much-預算(成本預算為何)   思考到課程推動產生的費用有什麼?是否有預算上的限制?包括多元選修、彈性學習時間、設備採購及教材編製等。若有,該如何分配預算或申請計畫。

陸、群科課程地圖 之形成

一、落實課程綱要規畫 課程整體架構 語文 數學 社會 自然 藝術 核心 素養 一般科目 適性分組 務實致用 專業群科 增能選修 同科跨班 群科教學目標 核心 素養 一般科目 適性分組 務實致用 專業群科 增能選修 同科跨班 同群跨科 同校跨群 語文 數學 專精能力 多元能力 跨域能力 統整探究實作 社會 自然 藝術 多元選修 實習分組 66 66

有沒有哪裡怪怪的?

有沒有哪裡怪怪的? 國立嘉義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國民小學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地圖 教育專業課程(共計40學分) 基本學科課程 (10學分) 教育基礎課程 (4學分) 教育方法學課程 (6學分) 教材教法課程 (8學分) 修習分領域教材教法之前應修畢教育基礎課程及教育方法學課程課各兩科;修習國民小學與文教材教法(國語)及國民小學數學教材教法之前應修畢國音及說話及普通數學。 選修課程 (10學分) 教學實習課程 (2學分) 國音及說話(必修) 普通數學(必修) 寫字 兒童英語 鄉土語言 自然科學概論 生活科技概論 兒童文學 社會學習領域概論 音樂 鍵盤樂 美勞 民俗體育 健康與體育 童軍 表演藝術 教育研究法 多元文化教育的課程設計與實施 特殊教育導論 公民教育 資訊教育 社會學 教育行政 教師專業評鑑 德育原理 教育評鑑 發展心理學 教學評鑑 人際關係與溝通 學校評鑑 生涯教育 課程評鑑 教育法規 課程改革 行為改變技術 閱讀指導 多元文化教育 寫作指導 心理與教育測驗 學習策略 教育統計 教學臨床與視導 教育史 班級社會學 現代教育思潮 教育政策與發展 科學教育 人權教育 教育人類學 比較教育 環境教育 學校行政 生命教育 兒童發展 性別平等教育 學校教育改革 兒童心理學 創造力思考教學 青少年心理學 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與設計 親職教育 教師行動究 學校文化 教學與實務 國民小學 教學實習 教學原理 輔導原理與實務 教育測驗與評量 教學媒體與操作 課程發展與設計 班級經營 教育心理學 教育哲學 教育概論 教育社會學 國民小綜合活動教材教法 國小語文教材教法-國語(必修) 國小語文教材教法-鄉土語文 國小語文教材教法-英語 國小數學教材教法(必修) 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材教法 國小社會教材教法 國小藝術與人文教材教法 國小健康與體育教材教法 有沒有哪裡怪怪的?

有沒有哪裡怪怪的?

有沒有哪裡怪怪的?

校本核心能力 科教學目標1 課程模組1-1 課程模組1-2 科教學目標2 課程模組2

柒、結語

回歸教學 課程 多元選修 教學 有效教學 學習 有效學習 回歸到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 回歸教學 課程 多元選修 教學 有效教學 學習 有效學習 學 生 適性揚才

箴言22:6 教養孩童,使他走 當行的道,就是 到老他也不偏離 。

教育部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 協作中心規劃委員 報告完畢 敬請指導 陳信正 教育部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 協作中心規劃委員 hsincheng77@gmail.com 092-11-600-11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