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新教育、新承諾 新北市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暨基北區101年多元入學政策宣導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03 年起免試入學作業要點說明 主講人:註冊組長 蔡宗蓁 101 年 5 月 9 日. 依 據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24 日北市教中字第 號函。 主旨:檢送「基北區高中高職免試入學作業要點」 暨「基北區高中高職特色招生核定作業要點」各 1 份,請 查照。 說明:請本市各公私立中等學校詳閱旨揭二要點內.
Advertisements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高中職五專升學管道介紹 與學校教學與行政配套措施. 中寮國中 103 年度十二年國民基 本教育精進國中小教學品質計畫 家長參與學校事務計畫 之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升學管道介紹 與 學校教學與行政配套措施.
103 學年度國立新竹女中免試入學管道及招生名額 報 告 人:教務處註冊組 報告時間: 103 年 2 月 22 日.
1 新世紀、新教育、新承諾 新世紀、新教育、新承諾 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讓每個孩子都成為明日之星! 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讓每個孩子都成為明日之星! 報告人:國立虎尾高中 楊豪森 校長.
102 學年度第 2 學期學校日 7 、 8 年級家長宣導說明會 教務處註冊組 ( 六 )
宣講單位:新莊國中教務處. 104 年  基本資料與超額比序積分查詢 下載 PDF 檔確認資料 105 年 基北區聯合免試入學.
103學年度 實施12年國教後 校長因應升學制度 之實務作為 報告人:民生國中孫明峯 資料來源:新北市立雙溪高中 柯雅菱校長
103學年度 實施12年國教後 校長因應升學制度 之實務作為 新北市立雙溪高中 柯雅菱校長
新北市立樹林高中 輔導主任 林玉鈞主任 101年6月8日 國中生活學習與 12年國民基本教育. 大 綱 壹、前 言 貳、國中生活學習 參、12年國民基本教育 肆、結 語 1.
國中部學校日 教務組報告 10 4 .0 9 . 18. 補救教學 國一、二開設國英數三科。 非強迫性質,但強烈建議家長讓孩子參 加課程 國一、二其他科不開課 國三不開課均不開課 不開課的課程,請學生主動詢問任課老師 補救的方式及要求,並於期限內完成。
新北市立永和國民中學 104學年度第一學期 家長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高雄區入學方式說明 報告人:小港高中 校長 楊文堯.
國中學生適性輔導 主講:陳裕宏( ) 現職:輔大聖心高中副校長兼教務主任 學歷: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畢業)
臺南市亞洲餐旅學校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高中職篇「入學方式」宣導
台南市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宣導講綱.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入學方式」宣導講綱 報告人:張永昌.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103學年度之回顧暨104學年度之展望
報告人:惠文國小 308導師 毛意仙 1.
基北區101學年度高中職 免試入學暨多元入學方案
基北區102學年度高中職 多元入學暨國中教育會考方案
優先免試入學 永中對應學校 私校優免 公立高中優免 崇光女中 復興商工 新店高中 及人高中 智光商工 中和高中 時雨高中 莊敬工家 永平高中
台南市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宣導講綱.
簡報大綱 壹、沿革 貳、理念、願景與基本內涵 參、執行現況與達標作為 肆、近期重點工作 伍、結語.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高雄區入學方式說明 報告人:中山工商 張佳琪.
宜蘭縣推動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入學方式」宣導講綱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彰化就學區103學年度 「入學方式」宣導講綱
「103學年度○○就學區 學生第○次免試入學超額比序(未含志願序)個別序位之 比率及累積人數區間查詢服務」
臺中市 種子講師:市立大里高中 教務主任 謝序昌 1.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入學方式」宣導講綱.
臺北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家長說明會
簡報大綱 壹、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沿革 貳、100年9月20日迄今重要作為 參、重要議題 肆、近期重點工作.
103年適性入學宣導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入學方式及管道簡介 報告人:中崙高中國中部主任 顏慕德 入學方式宣導講綱 高中職篇.
免試入學宣導 基北區101學年度高中職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承辦學校:臺北市立南港高工、臺北市立成功高中
新北市立中山國中 「105學年度升學報名事項」 宣導
海星學制 一、國民中學 二、普通高中 三、高職 四、綜合高中
簡報綱要 壹、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歷史時刻 貳、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系統架構 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目標
台北市、台北縣及基隆市高中職 聯合入學測驗及招生試辦計畫
105學年度第一學期 家長日升學說明 105年9月24日(六).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入學方式」宣導講綱 中壢國中 校長 羅新炎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入學方式」宣導 教務主任 洪素真 102年1月17日(四).
大 綱 壹、前 言 貳、具體措施 一、103學年度國中畢業生升學進路 參、國中現場之實務作為 肆、結 語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宣導 入學篇(中投區).
十二年國教 --親師合作成功案例 鼎金國中校長:丁文祺 博士.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高雄區免試入學方式說明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理念、願景、基本內涵 執行現況與達標作為
如何陪伴孩子進行 適性選擇.
98年國中畢業生多元進路宣導電子媒體簡介暨 國中畢業生未來升學進路簡介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高雄區入學方式說明 報告人:.
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簡介 ====================
台灣的新公民意識 徐永明 中研院社科中心.
北北基聯測與入學管道說明 及人中學輔導室 輔導組長 楊凱文 100年4月16日.
大學多元入學說明會 教務處實驗研究組長 仲偉芃老師.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打造孩子未來的競爭力 新竹縣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地方宣導團.
宣導員:花工校長 葉日陞 資料來源:教育部 台北市家長教育成長協會林文虎理事長.
新世紀、新教育、新承諾 新北市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暨基北區101年多元入學政策宣導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五專免試及特色招生規劃
一年五班班親會 導師:黃立芬 任教科目:數學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理念、願景、基本內涵 執行現況與達標作為
免試入學宣導 基北區101學年度高中職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承辦學校:臺北市立南港高工、臺北市立成功高中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理念與政策 基北區入學方式說明.
報告人:黃 宜 純 校 長 日 期:106年4月20日.
中醫系學會返宣部 部長 CM41 中二 黃維俊 副部長 CM41 中二 廖悅孜
84.1cm 標題 79.0cm 20.0cm 57.5cm 防災資訊 92.0cm 96.0cm 主題圖 118.9cm 79.0cm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105年臺北市 優先免試入學方案.
一起來聊聊十二年國教 台北市立士林國中 陳錦謀
104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圖書館輔導團工作檢討會議
108新課綱 國中小階段新風貌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新世紀、新教育、新承諾 新北市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暨基北區101年多元入學政策宣導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名稱要正確,最好用全名,不要簡稱,強調國民基本教育,而非義務教育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今天是第一波的宣導,未來針對12年國民基本教育暨101多元入學管道,將會配合政策的擬定持續進行。 有關12年國民基本教育相關訊息請逕上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訊網(http://140.111.34.179/)及新北市多元入學資訊網(entrance.ntpc.edu.tw)下載。 今天是第一波的宣導,未來針對12年國民基本教育暨101多元入學管道,將會配合政策的擬定持續進行。 強調會持續進行宣導,不會只有一次 連結進入相關網頁,實地操作給大家看

※ 學前教育不納入國民基本教育,但採階段性免學費補助 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法源依據(1/3) 依《教育基本法》第11條「國民基本教育應視社會發展需要延長其年限;其實施另以法律定之。」 高中職 (含五專前三年) 學前教育 國小 國中 6 12 15 18 九年國民教育 高級中等教育 普及 普  及 免 學 費 強迫入學 免試 免學費 非強迫入學 免試為主 ※ 學前教育不納入國民基本教育,但採階段性免學費補助 2

現行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方式示意圖(2/3) 高中、高職及五專多元入學管道 免試入學 申請入學 (五專申請抽籤) 甄選入學 登記分發 入學 現 行 十 二 年 國 民 基 本 教 育 免試入學 (75%以上) 特色招生(0%~25%) 說明101年的制度,包含免試、申請、甄選與登記分發入學,管道有四種(沒有新北星制度,亦即沒有薦送模式) 說明12年國教推動後,未來進入高中職75%免試,其餘特色招生,特色招生又分為甄選(藝才班) ,考試分發(學術性向) 免試入學比率會逐年提高,特色招生的比率則會逐年降低,至於降多少,會由主管機關訂定 考試 分發 入學 甄選 入學 免試入學比率逐年提高,考試入學方式變動最小為原則 3

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入學管道辦理流程圖(3/3) 國中學生 國中教學正常化及學力品質確保 落實教學正常化,適時進行校、班本位診斷性測驗及補救教學 國中適性輔導 七年級智力測驗 八年級性向測驗 九年級興趣測驗 國中在學階段 九年級國中教育會考 (每年4月) 國中提供學生升學輔導建議 登記五專 免試就學區內登記高職、高中 直接參加 特色招生 免試入學(每年五月) 錄取 Y 報到入學 Y 錄取 N N 報考高中高職或五專特色招生 認證優質的高中、高職及五專方能申辦特色招生 會考與相關的心理測驗會當成參考,提供學生選擇考量,尤其是心理測驗的結果不會當成門檻 四月會考結束,開始進行免試報名作業,免試申請結束才會進行特色招生 免試申請每個學生只能選擇一所學校,所以免試也有可能落榜 特色招生沒上,學生只能選擇道未額滿的學校登記入學,不能要求回填免試名額 免試先於特色的原因,因為若特色招生在前,則學生有可能全部先去參加特色招生考試,一來因為招生名額少,競爭將更加激烈。二來也失去免試的意義 大家關心特色招生考試若沒考上怎麼辦。目前教育部希望採統一聯合招考的方式,亦即數個學校聯合招生,學生再依序填志願,如此衝擊較小,避免一所學校考不上就全軍覆莫 若參加特色招生沒考上,則去未額滿學校登記,當然有可能未額滿的學校,非學生心目中理想的志願 因此,要強調學生與家長應仔細評估是否參加特色招生 特色招生(每年六月) 學科或術科考試(每年6月) 直接參加登記未額滿學校 Y 錄取 報到入學 N 登記未額滿學校 報到入學 4

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入學管道辦理流程圖(續) 高中高職五專學生 高中高職五專在學階段 接受適性教育 N 適性 Y 參加高中高職五專轉銜機制進入適性學校(班級) 教育部也在研擬高中高職校內轉科,跨校轉科以及跨學制互轉機制,希望協助學生能夠適性選擇 當然最佳的方式,是希望學生一開始就能擇其所愛 參加下一階段考試或就業 5

Q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入學管道 為何?辦理順序? 自103學年度起,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方式分為「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兩大類。 辦理順序為先辦理免試入學;再辦理特色招生

Q2:免試入學之管道為何? 免試入學係指學生不需參加入學測驗,就能直接進入高中職或五專就讀。 經適性輔導措施讓國中生了解其性向及興趣,並參酌國中學生學習評量檢測機制,輔導學生選擇適性學校就讀。 國中學習檢測評量是指國中會考制度

Q3:特色招生之入學管道為何?什麼是 考試分發入學?什麼是甄選入學? 特色招生分為考試分發入學及甄選入學。 考試分發入學:以學科為主,採現行之登記分發模式辦理,依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定之招生區辦理單獨招生或聯合數校招生,以入學測驗成績及學生志願作為分發依據。 甄選入學:以術科考試為主,採現行之甄選入學方式辦理招生,依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定之招生區單獨或聯合數校,以表演、術科測驗分數及學生志願做為進入如音樂、體育及高職藝術類科等班、科之依據。

Q4:辦理特色招生之理由 高中高職及五專得辦理特色招生,以維持並發展我國更多元適性的中等教育體系,提供學生選擇機會,給予彈性之課程與教學,鼓勵學生多元適性發展,持續幫助學生展現不同優勢能力的機會 高中高職及五專辦理特色招生是本於教育基本法尊重父母教育選擇權之精神,並考量我國當前社會民情,仍有部分家長認為考試為最公平之入學方式,以提供學生適性發展之入學管道。

Q5:學校如何申辦特色招生? 教育部與各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共同會商於101年6月前訂定高中高職及五專特色招生審查作業要點擬定及備查原則,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依教育部訂定之原則,訂定高中高職及五專特色招生審查作業要點,經教育審議委員會通過後,報教育部備查,並於101年8月底前公告。 學校依其辦學特色需求於102年3月底前向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提出申請。 各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於102年8月前公告核定特色招生之名額,學校經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審核通過後即可辦理特色招生。

Q6:為什麼保留25%的特色招生名額? 特色招生採25%比率之原因,在於特色招生並不只限於學科能力學生報考,尚包含其他技藝能力如藝術、音樂、體育、商業、工程及餐飲等,且學科亦包含各項學科如自然科學、語文、人文科學等,倘將具不同才能之學生加總,大約可達25%之學生比例。 考量各地學校數量及學生人數之差異,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可依其需求規劃,惟各招生區總招生名額之25%為其上限,各招生區及各校亦可完全採免試入學方式辦理招生。

Q7:免試就學區如何規劃? 為兼顧學生選校與學校招生,免試就學區之規劃,得以「直轄市、縣市行政區」為原則,位處免試就學區交界處,得規劃「共同就學區」方式辦理,並由教育部召集直轄市、縣市政府協調規劃。例如新北市與桃園、台中市與苗栗等。

Q8:未來有那些免試就學區? 目前暫訂規劃為15區,分別為基北區(包括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縣及連江縣、竹苗區(包含新竹縣市、苗栗縣)、中投區(包括臺中市、南投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市、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臺東縣、花蓮縣、宜蘭縣、澎湖縣、金門縣等。 實際施行得仍得視實際需要適時檢討、有效調整

Q9:免試就學區所規劃之學區與九年 國教的學區有何不同? 高級中等學校類型多元包括:公立、私立、高中和高職 各區域教育資源不均(多數學校集中都會區) 各校教學資源的落差 社區生活圈的變動(交通建設造成生活圈的變化) 學生通勤距離的適合度(學生上下學可以有更大的通勤距離) 因此,不適宜沿用傳統國中小以戶籍所在鄉鎮市區為劃分依據之方式,亟需另擬符合因地制宜、阻力最小、多元參與、延續發展及適時調整等原則的高級中等學校學區劃分模式以為因應,以提供學生多元、適性和充足的就學機會。 

Q10:各公私立高中職均須提出75% 以上的免試入學名額? 75%以上的免試入學名額,係以免試就學區為計算單位,賦予學校及主管機關視各校辦學特色及區域均衡發展考量核定招生名額之彈性。 為鼓勵學生就近入學及重視多元智能發展,依目前規劃草案,要求各公私立學校均須提供部分名額辦理免試入學;另為有效總量控管,主管機關先行核定特色招生之名額。

Q11:免試就學區的區內學生是否皆 能免試入學? 免試就學區規劃之立意精神在於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後,大部份的學生將以進入免試就學區內的高中高職學校就讀為主。 換句話說,除特色招生外,在免試就學區內,保障學生得以免試方式入學,且相關入學方式應依免試入學及其他入學規定辦理。 

Q12:免試就學區為何採縣市行政區為 規劃原則?是否符合就近入學概念? 根據全國公、私立高中職學校97~99學年新生入學基本資料發現,從「直轄市及縣(市)行政區」的範圍來看,全國之公立高中、私立高中、公立高職、私立高職入學比率平均值均可達80%以上,因此採以「直轄市及縣(市)行政區」為規劃基礎,較能符合現況及學校招生與學生入學期待 就近入學與共同生活圈之概念一致,以「直轄市及縣(市)行政區」為免試就學區規劃之原則,除符合共同生活圈的概念外,亦可顧及到交通建設造成生活圈的變化等因素,且高中職生上下學可以有更大的通勤距離,其通勤及活動能力較高,故採以「直轄市及縣(市)行政區」為免試就學區之規劃,較能符合就近入學概念及反映實際現況。

Q13:高職特殊類科、五專及其他特殊 需求班別之免試就學區為何? 為因應學校發展特色、實際需要及各校發展重點不同等因素,高職特殊類科及其他較特殊需求之班別,得跨學校所在地之免試就學區範圍招生,以利學生選擇就讀的入學機會 另考量五專學校分散且部分類科屬性特殊等因素,其免試就學區規劃為全國一區,學生得依其志願、性向及興趣入學。

Q14:何時開始依免試就學區所規劃之 範圍辦理免試入學? 「免試就學區」規劃分為兩期程實施,第一期程為規劃及逐步擴大辦理階段(100~102學年度),第二期程為實施階段(103學年度以後)。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預訂於103學年度開始推動,其中「免試就學區」範圍將於102學年度發布。 

Q15:共同就學區的意義為何? 位處免試就學區交界之學校,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得考量其共同生活圈、交通便利性及群科分布等情況,共同協商跨區域之共同就學區範圍。而現行多元入學管道同意跨區招生之學校,仍應予保留。

Q16:政府為何要推動高中職優質化輔 助方案? 本方案為提升高中職教育品質,平衡城鄉教育資源差距,減緩學生升學壓力,使學生可以就近選擇社區高中職入學 方案目的為以促進區域高中職普遍優質、提供學生多元選擇為前提,投入社會資源、建立績效責任機制,以階段性漸進推動,完善教學設備與資源、提升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學效能,促發各學校團隊持續精進動能,創造更多優質學校,使學生能夠適性發展和有效學習,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推動奠基。

Q17:何處可以查詢十二年國民基本 教育相關辦法? 可以到所在直轄市、縣市教育局網頁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專區。 可到教育部網頁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專區。

Q18:何時可以知道更具體的入學辦法? 教育部會訂定全國一致性原則,各主管機關會依教育部所訂之原則,規劃該區免試入學、特色招生及免試就學區(含共同就學區)辦理細節及作業流程,並於規定時間內報教育部備查,再據以辦理。 各主管機關會於102年8月前公告免試入學超額的比序條件,及辦理特色招生之學校及名額。

Q19:高中職(五專前三年)免學費的 規定為何? 100年8月至103年7月: 家戶年所得114萬元以下就讀高職(含五專前三年)學生免學費(排富) 家戶年所得114萬元以下就讀私立高中學生比照公立學校收費(齊一學費) 103年8月起 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全面免學費,但是仍須繳納雜費、代收代付費等

Q20: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有法律保 障嗎? 有。 根據教育基本法第十一條政府得視需要延長年限。此外,政府將另外制訂「高級中等教育法」,在103年以前完成立法,以確保未來發展。

Q21:私立學校需要參加十二年國民基 本教育嗎? 因為公私立學校都是高級中等教育的一環,所以必須參加,並提供免試名額,同學就讀時則可免繳學費。而辦學品質也要受到監督,以確保學生受教權益。

感謝各位今天的聆聽!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