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子(下) 作者: 取材自“新發現”雜誌.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亨小傳 THE GREAT GATSBY 2013 年 改編費茲傑羅( F. Scott Fitzgerald ) 的小說傑作《大亨小傳》
Advertisements

仰望星空 教學年級:五年級 教學科目:國語科 單元設計:陳丁嘉 網頁設計:陳丁嘉. 一、設計理念 夜裡抬頭仰望,美麗的星空曾讓古今中 外的文學家創作了許多觸動人心的作品, 也讓許多的天文學家、科學家們窮其一 生,致力於探索宇宙的奧秘,藉著這篇 深入淺出的文章,引發學生的興趣,帶 領學生一同欣賞宇宙的壯麗。
第十五章 文学接受过程. 第一节 文学接受的发生 一、期待视野 (expectation horizon) 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 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 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 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 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橫跨 2500 年的馬拉松故事 主講人:郭 豐 州. 自我介紹 國際超級馬拉松總會技術委員 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跑者協會、路跑協會 副理事長(曾任中華民國鐵人三項協會副 秘書長) 東吳大學資訊管理系任教,研究領域:數 位學習,兼教體育慢跑課和擔任學校鐵人 三項代表隊教練 慢跑者、運動迷 國際超級馬拉松總會技術委員.
第四組 組員:04陳舜親、17李珺慈、22林珈均、 29張雅婷、33游婷喻、35黃雅群、37劉芸瑄
情绪管理 第二讲 发生一件事,如果你喜欢它,那么享受它;不喜欢,那么避开它;避不开,那么改变它;改不了,那么接受它。改变观念,你就能接受它。
祝各位老师教师节快乐!.
第一章文学观念 第一章文学观念.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展示之核武篇 08农信:张康宇 张振锋.
從大法官解釋看同志人權 楊智傑 真理大學財經法律系助理教授.
另外當兩物體發生碰撞時,若系統所受合力為零時,因為彼此
关注新技术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科技廠之資源管理與污染防制」 模組課程
與夥伴同行- 看見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風景 桃園市林森國小 郭宜珈
~~歷史科專題報告---二十世紀的大事名人~~
愛丁堡 遊蹤 RUBY攝影‧製作.
斯達爾夫人的文學論與論德國 報告人:吳雪連、林依璇.
晨祷晚告 诗篇3,4,5,6.
职业生涯规划与择业求职 雅虎口碑高级分析师 杨玲 2008年10月31日.
第七课 高妮 欧洲音乐欣赏——古典主义音乐.
Physics and Electronic Science Department
Lecture 4 Higgs Boson in SM
技术活 学习 是 门 贰 故事书 号作品 儿 《如何高效学习》读书笔记 ——1年完成MIT4年33门课程的整体性学习法 制作:顾嘉
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
CHAPTER 執行互動式和 多重通路行銷.
第4章 C to C電子商務.
剧 本 编 剧 与 个 案 写 作 主讲人 王廷信.
音乐的世界.
雷德利‧斯考特(Ridley Scott)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蒙娜麗莎的微笑》 電影導讀.
第十一章 学习实验.
知行合一 俞熹 很熟,听了一年我的课,复旦,本来应该进清华。母校,很不紧张,厕所背。中学老师上课,你不来让你写检讨,大学老师怕你不来,给你写检讨。最怕三件事, 上课睡觉打呼噜,出去上厕所不回来,老师讲得好不鼓掌。 俞熹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张 华 教授、博导
楊智傑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所法學博士 智慧財產權的憲法基礎 楊智傑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所法學博士
第十一章 旅游企业管理心理学基础 第一节 员工气质与管理 第二节 员工人格与管理 第三节 员工能力与管理 第四节 员工挫折与归因管理.
投 资 银 行 学 主讲人: 金德环 主讲教材:投资银行学教程 作者: 金德环 上海格致出版社 2009年4月
完形心理學之格式塔學派Gestalt theorie
《通识教育实践》概论 本科生院 ∙ 求是学院 王万成 2010年3月5日.
量子史話.
第一章 大自然的組成.
第七章 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 2 課 道德與個人發展.
WCDA动态范围扩展系统 工作进展 刘成 2018/3/23 峨眉,2018/3/22-24.
吳健雄的故事 第5單元:第五講:吳健雄和她實驗物理成就的意義
多电子原子系统中的四个量子数 原子中电子的量子态表示 —— 原子的电子组态 多电子原子中的电子:每个电子不仅与原子核发
長號.
知行合一 --代近物绪论 俞熹
聖本篤堂 主日三分鐘 聖保祿年 (此簡報由聖本篤堂培育組製作).
認識創用CC (一): 著作權與創用CC簡介
即将来临的粒子物理突破 李淼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Institute of Theoretical Physics CAS
工作总结 & 研究计划 赵振华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015年5月22日.
以下內容只能就若干重要問題畧作簡介, 討論的內容並非巨細無遺,更不能視為法律意見。 如須諮詢有關版權法的法律意見,應向律師請教。
希格斯玻色子 搜捕上帝粒子 (上) 撰文 Mathieu Grousson 编译 全志钢.
     有很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成功代价的。 — —莫扎特 主讲教师:丁静.
2011年6 月上映電影 洽詢&訂票專線: 李 祖 貽 傳 真 (0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探测器升级 课题2:ATLAS 实验缪子探测器升级 年度进展--BI RPC
粒子宇宙学简介 中科院高能所 张新民
气相色谱分析 Gas Chromatography
會飛的五星級飯店 Hotelicopter
幼兒社會學 學校之組織文化與班級社會體系 2019/4/26.
腓立比書的特色是談喜樂 其真正深入的重點是基督和福音
聖本篤堂 主日三分鐘 聖保祿年專輯 (此簡報由聖本篤堂培育組製作).
SUSY Phenomenology & Cosmic Connection
Chapter 7原子的壳层结构 各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变化显示出高度的规律性,这实际反映了原子结构的情况。以上几章讨论了原子中电子所处的状态及相关理论,现在可以对原子的结构进行较全面的描述。本章扼要地讨论原子中的电子壳层结构和它同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关系。
利用东西方法分析ARGO-YBJ实验数据研究宇宙线的各向异性
公眾授權與創用CC簡介 魏瑀嫻 教育部全國創用CC諮詢中心
上海神行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余燕 号码: QQ: 品牌商品指定代理商.
健康倍增式植堂 运用罗盘 第一课:引论.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系、光電工程研究所 合聘教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微子(下) 作者: 取材自“新發現”雜誌

“我做了一件可怕的事情。我假定了一種探測不到的粒子。”1930年, 沃爾夫冈‧泡利(Wolfgang Pauli)這樣說道。當時他在萬般無奈之下, 提出了中微子的假設。這是一種神秘的粒子,據稱不會與當時了解的任何其他物質粒子相互作用, 並且據信能夠挽救那神聖不可侵犯的能量守恒定律。這是一個大膽的靈感,但完全正確,因為這一幽靈粒子的存在將25年之後得到最終証實。

這個故事已經成為一段傳奇,因為人們意識到, 正是由於物理學家勇敢地設想了這種貎似無法偵測的粒子, 才得以發現了粒子世界中的第三種基本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力,而反過來, 弱相互作用力的發現又促成了中微子的發現。我們還能再次譜寫這樣美麗的故事嗎? 今天的物理學家希望再次得到幸運女神的眷顧,所以設想了一種同樣看似無法偵測的粒子:惰性中微子。

的確, 這些理論物理學家就像他們的傑出先輩一樣,為這樣一種粒子痴狂。從理論上說,這種粒子不會和任何其他已知的物質實體發生相互作用――這一次, 粒子物理學中的三種基本相互作用都被包括在內, 而不僅是泡利時代的兩種。它與我們這個現實世界的唯一聯系, 僅在於它的質量不為零, 這使得它對引力的敏感。只不過由於引力的作用在粒子層面極其微弱,所以如果惰性中微子真的存在,就能輕鬆地穿透一切物質而不留任何痕跡。

隱形的救星 對於從事實驗科學的物理學家來說,假定這樣一種幽靈粒子的存在,無疑又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推出這樣一個看不見摸不着的神秘客, 就可以把一切誤差, 以及一切奇跡都推到它身上。當然,最早向這個隱形救星求援的, 是基本粒子的專家們。他們第一次提及它的存在, 是為了應付有關中微子質量的難題。因為根據標準模型的規定,泡利“創造”的這些粒子和光子一樣, 是沒有質量的。事實上,根據這種理論的規則,物質基粒子擁有質量的前提, 是存在着具備兩種不同“螺旋態”粒子。“螺旋態”是粒子的內在特徵, 類似一種旋轉狀態,一種“向左”,一種“向右”。

然而,自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來, 所有的實驗都証明中微子僅存在左螺旋態。這樣一來, 就說明賦予中微子質量的數學表達式是不完整的, 其質量不存在, 其值應該為零。不過, 15年以來, 人們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標準中微子其實是有質量的,雖然很小, 但決不是零(在三種標準中微子中, 最重的中微子質量至少達到電子的千萬分之一,而電子是其他粒子中質量最小的)。但是, 要如何才能超越標準模型的限制, 為中微子賦予質量呢?

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理論物理學家就設想存在着一種右螺旋態的中微子,這樣就能夠為中微子的質量方程增加一個項, 將其補充完整。然而,這種右螺旋中微子從來沒有被觀測到,這就說明它對包括弱相互作用力在內的三種基本相互作用均不敏感。換言之, 這種新型的中微子如果存在,必然是惰性的。於是, 我們的幽靈粒子終於披上了救星的外衣。

這種幽靈粒子幫助我們彌補了對物質認識的缺陷, 但與此同時, 也殘酷地揭示了我們對物質的認識局限。由於標準中微子的質量極其微小,理論物理學家不得不引入一種巨大的惰性中微子, 其質量達到10萬億電子伏特(TeV)級別。然而, 如此巨大的能量遠遠超出了標準模型的描述能力, 一旦使用標準模型的方法去描述那些能量在幾萬億電子伏特之上的基本現象, 這些方程就會崩潰。

對於現有的理論來說, 這些有望解決其他中微子質量問題的惰性中微子實在是太大了, 它們只有在一門與它們相稱的物理學中才能合理地存在。因此, 正如法國奧塞理論物理學實驗室的阿斯馬‧阿巴達(Asmaa Abada)所總結的那樣: “如果想要對標準模型範疇中的中微子質量問題作出解釋,就不得不引入一些與標準模型毫不相干的粒子。”

厘清宇宙之謎! 這些魔幻的粒子甚至可能在另一個層面帶來震撼。有些人從它們身上看到了對科學界最大的謎團作出解答的希望。那個謎不再是屬於微觀世界,而在於浩瀚的宇宙, 那就是宇宙質量缺失之謎。我們這個宇宙的85%都是由迄今仍未被發現的暗物質構成的, 而這種神秘的暗物質或許就是惰性中微子。還有些人則猜想, 惰性中微子可能要為我們宇宙中反物質的神奇消失負責, 因為這些粒子與構成我們的世界的粒子是對稱的,據信在宇宙起源之時它們的數量與後者相同。

經過了將近50年的思辨, 物理學家終於根據不同的需求和理論模型,像魔術師一樣從帽子裏掏出了一系列不同的中微子。用來解釋核反應堆中微子消失之謎的惰性中微子質量為1電子伏特的質量,是賦予中微子質量的惰性中微子的10 25‚倍……而用來破解宇宙難題或其他理論問題的惰性中微子也各具不同的質量。

但這些差異並不重要, 因為最終都要看實驗結果,而即將開始書寫的粒子物理學新篇完全可以根據需要把這些新成員都收錄進去, 哪怕它們是如此地不同。而正如的里雅斯特國際理論物理中心的葛蘭‧森雅諾維奇所指出的那樣, 這檥做還有一個好處: “一旦有一種惰性中微子得到証實, 就可以使這一構想整體變得可信。”

由此看來, 這是一種能夠解決許多問題的構想,是通向全新物理學的最佳途徑, 是一種可能帶來希望和革命的構想。總之,是一種充滿活力絶無惰性的構想。   暗物質可能由惰性中微子構成看不見,却具有質量――人們賦予惰性中微子的這種特性,使其成為了暗物質的完美候選人。暗物質是一種神秘的物質,據說佔宇宙物質總量的85%, 但其性質仍然不為人知。另外,難以捉摸的三種標準中微子也是宇宙中數量最多的粒子。

這種認為惰性中微子可能就是暗物質的觀點是芝加哥費米實驗室的斯科特‧道德爾森(Scott Dodelson) 與金斯頓皇后大學的勞倫斯‧維德羅(Lawrence Widrow)在1994年提出的, 近年來得到了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淺賀彥(Takehiko Asaka)以及米哈伊爾‧夏波什尼科夫 (Mikhail Shaposhnikov) 的補充。“我們的計算和觀測的局限都說明一種質量在2至50千電子伏特的惰性中微子可能是暗物質的成份。”米合伊爾‧夏波什尼科夫介紹道。如果這種說法成立, 那麼我們其實就是沐浴在一片惰性中微子的海洋之中, 因為每立方米的空間裏有數十萬個惰性中微子!

與此同時, 尋找暗物質其他候選人的研究似乎並不順利。直到目前, 對那種專門為了解釋宇宙缺失質量而假設的被稱為“wimps”的粒子的直接探測毫無進展: 同樣, LHC已經運行了兩年, 但在發現暗物質的另一類有力候選人超對稱粒子方面也一無所獲。“這為暗物質就是惰性中微子的設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法國里昂核物理研究所的薩沙‧戴維森(Sacha Davidson)評論道。

為確保這一點, 夏波什尼科夫等人的理論提供了一種可能性, 認為這些惰性中微子可能具有分裂的能力, 而這一進程主要產生的是光子。他詳細地解釋道:“在宇宙中暗物質集中的方向, 可能觀察到這種反應。比如在矮星系中, 它們所包含的暗物質應該比更大的星系要多; 或者在星系團中。”微觀世界中最縹緲無形的這種粒子竟然是構造整個宇宙的主力, 這可真夠顛覆的……

惰性中微子能夠解釋宇宙中反物質的缺失 如何解釋宇宙中反物質的缺失? 根據微觀物理學的方程, 在大爆炸之時, 物質與反物質是以相同的比例產生的。那麼, 在物質與反物質的原始粒子相撞湮滅的過程中, 一小部份物質何以能夠笑到了最後? 在東京大學的福來正孝 (Masataka Fukugita) 和柳田勉 (Tsutomu Yanagida), 以及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淺賀岳彥和米哈伊爾‧夏波什尼科夫看來, 答案就是惰惰中微子――是這種還處於假設之中的粒子使得天平發生了傾斜。

正如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理論部的馬可‧西萊利解釋的那樣: “如果假定存在着質量很大的惰性中微子, 那麼這些粒子就可以導致物質和反物質出現相當程度的不對稱, 從而可以解釋宇宙起源時物質與反物質之間的失衡。”大爆炸之后,惰性中微子與惰性反中微子立刻開始了相互轉換, 後者的裂變比比前者更高, 這樣一種不對稱就使得物質最終勝出。馬可‧西萊利認為: “這是解釋宇宙中反物質缺失的最具體的綫索。”缺失, 這恰恰是一種無法偵測的粒子存在的標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