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爆炸放射性沉降粒子特性研究 作者:高蕊 王百荣 2018年10月16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虛擬商店個案研討 曾光輝. 個案列表 z 潘尼百貨 z 格列佛二手車 z 網業家 z 愛印印刷 z 亞馬遜書店.
Advertisements

黄脂病 (yellow fat disease)
脈衝式雷射披覆生醫陶瓷於 鈦合金之生物活性研究
欢迎报考淮阴工学院 硕士研究生.
營養與保健.
婚姻與家庭 上課日期:
各種形式之旅遊 從先進國家醞釀,並風行於開發中國家的生態旅遊,近20年在全球紛紛崛起、茁壯。走向大自然的人越來越多,卻也演變出一些變調的遊憩方式。 民眾從城市走入人跡罕至的原始自然或文化古蹟景點旅遊,有一部分是人對文明發展的反思,更多人則是為了要體驗不同的情境。
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转折 ——《教育大国的崛起》第一章 镇江市教育局教研室 丁东全
新高中中國語文 選修單元一︰名著及改編影視作品
節能減碳救地球 五年七班洪鈺琇.
减蛋综合症 (Eggs drop syndrome,EDS-76)
财务预算与分析 会计学院 第十五章 特殊分析.
用药安全 (期末报告) 组员:廖紫伶 4A2I0061 高欣慈 4A2I0096 林佳靜 4A2I0104.
第六章 情绪 知识要点: 情绪的含义及其基本成分 情绪的功能 情绪表达的基本途径 情绪的分类 经典情绪理论 情绪调节的含义、过程和策略.
第三章 视域论.
酒店洗衣服务投诉案例.
履歷表撰寫及面試技巧實務----- 基隆市職業總工會(數​位觀光人才養成班) 講師:王在正
健康的身子 由均衡飲食開始.
學 校: 南台科技大學 指 導 教 授: 吳忠春 教授 學 生: 張祐瑄 日 期: 2013/03/13
第三章 欧洲体系的全球扩张与美日的崛起 二、日本的崛起与对外扩张 一、美国大陆扩张时期(1775-1897年)对外政策 与美洲国际关系
身心壓力與保健 從身、心、靈談起 地 點:推廣教育中心 主 講 人:林元祥 教授.
2013 中国十大管理实践榜单.
教會的創立與特徵 天主教達拉斯耶穌聖心堂 石 鏗.
敏銳品格簡介 玉里品格月會 2010 年 6月.
 清代臺灣的社會文化 移墾社會的特質 本土社會的形成 社會風氣與習俗.
104年度預防犯罪宣導 宣講人:所長張世杰 104年3月10日.
第十一章 收益分配管理.
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 專門委員 王明源 99年9月10日
X射线衍射 汪晨 符培源 丘晓明 指导老师:于国萍
一、概 述 二、免疫器官 三、免疫细胞 四、淋 巴
生活華語教材教法I 授課者:徐東伯 助理教授.
加强自主设计实验 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张曰理 中山大学 理工学院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2012年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
導讀:陳定川 董事長 (台灣永光化學公司) 李嵩賢 所長 (國家文官培訓所)
《美洲华语》.
第六章 软件维护 学习内容: 6.1 软件维护的内容及特点 6.2 软件的可维护性 6.3 维护任务的实施 6.4 预防性维护
能量色散X射线谱仪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SEM/EDS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室( K109A )
2008新年祝福 ——献给追求卓越的你 沈斌修改制作.
怎样移动一座山? 这个问题是比尔·盖茨对那些渴望应聘微软公司的大学毕业生提出的一道面试题。而对此,比尔·盖茨的解释是:它没有固定的正确答案,我只想了解这些年轻人有没有按照正确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
QBQ!問題背後的問題 報告組員 陳姿帆 賴柏君 陳姵丞 林姿妤 王詩妘 詹育瑩.
自我覺察與潛能發展 主講人:鄭石岩.
发作性睡病.
篮球的艺术.
大家来做个想象吧 跨越30多公里的距离,你能想到的最快的交通 工具是什么? 飞机?(我只能说,你个土豪) 火车?(火车站很危险)
高温超导材料初探 胡昱 徐嘉俊 指导老师:姚红英.
美国大学治理中的学生参与: 动因、机制及争议 南 京 师 范 大 学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汇报人:马培培
銀髮族在不同的旅遊動機對旅遊行為之影響 研究計畫
第一講 錢玉芬 第一章 學心理學所為何事? --導論 先導型通識—心理學概論 錢玉芬 傳播學院.
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 徒26:19-20 太28:16-20.
第2章 探索地球起源與地球環境演變 2-1 地球環境的演變歷史 2-2 探索地球歷史的方法與限制.
 認識您的~ 檢查報告 重不重 胖不胖 Body Fat 體脂肪檢查 體重輕的人,不見得脂肪含量少!
Stable機率分布介紹 Joshua Chen, 2009.
永不落幕的音樂劇—貓.
项目六 收益分配管理 任务1 股利政策的确定 任务2 收益分配 程序 任务3 收益分配方 案的制定 收益分配管理 项目六.
圣经概論 此課程引用馬有藻, 賈玉銘, 曾 立華, 滕近輝, 陳終道, 張乃千, 于宏潔,呂鴻基, 劉志雄, 大卫鲍 森, 巴斯德, 亨莉達米爾斯,等之 著作。 請尊重原作者版權。
LeBron Raymone James 勒布朗·詹姆斯.
你知道当今还有哪些资本主义国家还保留着国王?
指定教科書:張木雄、徐永熹、周宗憲合著(2007),《憲法與國家發展》,台北:元照。
5.4 场效应管的频率响应.
音樂~舒伯特小夜曲-Band James Galway
士師記.
WINDOWS 7 磁盘管理.
作自由人 – 擴張帳幕 張 介 2015年8月16日 a2 a3 a4 a5 a1 a6 a7.
错过是如此容易.
第十三章 电功和电功率 四、电流的热效应 1.
双层金属阳极氧化实验 岳仑仑.
指導老師:黃幹忠 老師 班級:四動三B 學號:4991T042 姓名:郭名哲
遊戲卡 生活中 的太空科技 僅供選書參考.
我們錯過 的美好的事物 音樂: 舒伯特<聖母頌>.
Chapter3 策略產能管理 第三組 M 李昭儀 M 呂育慈 M 李家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核爆炸放射性沉降粒子特性研究 作者:高蕊 王百荣 2018年10月16日

1 引言 2 沉降粒子的形成与粒径分布机理 3 不同爆炸方式核爆放射性沉降粒子的特点 4 核爆炸放射性沉降粒子替代 5 总结

0 引言 核爆炸放射性沉降是指核武器爆炸产生的放射性物质下落,对 地面、水域、空气和各种物体的污染,有时也指受染对象上附 着的放射性物质。 ——Glasstone

0 引言 时间尺度:从爆炸瞬间延续至几月甚至更久 空间尺度:从爆心投影点至全球 通常含有数百种不同的放射性核素,停留在环境中的时间取决 于半衰期的长短

0 引言 最早的试验——1945年,“三一试验” 1954年美国在Bikini岛上进行的Bravo试验,造成日本渔船受 严重放射性沾染,更加引起了人们对放射性沉降问题研究的重 视。

2 沉降粒子的形成与粒径分布机理 核爆放射性沾染分为爆区沾染和云迹区沾染 2 沉降粒子的形成与粒径分布机理 核爆放射性沾染分为爆区沾染和云迹区沾染 核爆炸放射性沉降粒子是由核爆炸瞬时产生的高温将弹体材料 汽化,后与空气或被吸入的地面物质结合形成的放射性尘埃 通过成核、冷凝、凝并过程

2 沉降粒子的形成与粒径分布机理 对于火球不触地的空爆来说,尘柱与火球不相接的大比高空爆 形成的放射性粒子主要由弹体材料气化后凝结而成,形成的沉 降粒子多为直径较小的圆形; 对于火球触地的地面核爆炸,会有大量地面物质与弹体材料凝 结形成颗粒较大的沉降粒子,粒子形状相对不规则。

2 沉降粒子的形成与粒径分布机理 1956年,Stewart对核爆放射性粒子尺度分布、分凝程度及沉降粒子形态进行 研究并形成模型,但该模型不能用来解释10μm以上的沉降粒子; 1960年,Miller运用物化分析及经验公式方法得到了更为综合模型,提出核爆 放射性沉降粒子与爆心地面地质结构、爆高、当量及支撑结构有关; 1965年,Freiling在Miller的模型基础上,结合火球中气相物质“扩散-结合-蒸 发-凝结”依赖于温度变化的随机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了一个基于流体力学及 平衡热力学的半经验模型。

3 不同爆炸方式核爆放射性沉降粒子的特点 核武器爆炸方式可分为9类——空中爆炸中的低空、中空、高 空、超高空爆炸,地面、地下爆炸,水面、水下爆炸和深海爆 炸。

空中爆炸 特别是当火球远高于地表面,一分钟内粒径很小的粒子就会上升至很高的高 度,不再大量沉降在地面。随后,这些微粒被广泛地分散在大气中,然后慢 慢地落到地球上。其造成的爆区沾染主要为感生放射性,沾染程度为地爆沾 染的几千分之一,但可能形成全球放射性沾染。

地面爆炸 特别是地表爆炸,或在降水天气中低空爆炸,核爆弹体材料会与爆炸点地面 物质混在一起,形成“混合”放射性沉降物,对地面造成严重的放射性沾染, 爆心附近放射性沾染很严重,随着距爆心距离增加,沾染急剧下降,云迹区 空气及地面放射性沾染较为严重,并沿着风向延伸。

地下和水下爆炸 裂变或聚变过程中产生的初始伽马射线和中子(早期核辐射)可以被忽略, 因为它们被周围的介质吸收。剩下由裂变产物和中子相互作用产生的放射性 物质产生的少量“冒顶”,是地下爆及水下爆需要考虑的辐射。

放射性沉降粒子的比活度(单位质量沉降粒子的活度)是衡量放射性沉降 对地面污染的重要指标,沉降粒子比度与爆炸方式及粒径有关,粒径越大, 包含放射性核素越多,活度越大,其中掺杂的地面物质越多,比活度越小。 爆炸方式对放射性沉降造成的影响还在于释放出烟云中粒子粒径及受不同 高度大气的影响不同,地面爆炸的沾染最为严重,随着比高的增加,直到 空中爆炸,沾染也变得越来越轻微,而地下爆及水下爆,爆炸深度直接影 响逸散出的放射性粒子的总量。

4 核爆炸放射性沉降粒子替代 由于早期核试验形成的放射性粒子数据未被公开或采集不完全,有关核爆炸沉降粒 子数据难以获取,但通过分析核爆放射性粒子能够快速判断爆炸方式等信息,作为 重要源项之一,有必要对沉降粒子各项性质进行研究分析。目前可以用来做沉降粒 子分析的美国“三一试验”形成的“trinitite”也非常难得到,于是研究人员开始进 行放射性沉降粒子替代物的开发研究。

4 核爆炸放射性沉降粒子替代 Joshua James Molgaard在其硕士论文中完整描述了放射性沉降粒子替代物的合成过 程,他将核爆炸基本分为四种,即空中核爆、地表核爆、地下核爆及水下核爆,着重研 究了对于人类及地面目标放射性影响最严重的地表核爆炸放射性沉降粒子的特性。通过 放射性沉降物分析工具FAT对放射性粒子进行模拟,运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 谱分析(EDS)及P-XRD谱图分析的方法,对“trinitite”的微观结构、化学性质、放射 性、及形成“trinitite”的必要因素如装置材料、环境物质等进行分析,通过高温(与 核爆炸产生高温有较大差异)合成的方法制造出了初级不含放射性的“玻璃体”,制造 出了与“trinitite”非常相近的放射性沉降粒子替代物。该实验基于的是大部分核试验 场选择的沙漠环境。

Andrew V. Giminaro将核爆地理环境条件设置为一般城市环境,其将城市环境中 会参与核爆沉降的物质分为三大类:(1)土层;(2)主要由建筑物、桥梁、道路、铁 路等组成的基础结构层;(3)由公共、私人和工业运输方式组成的车辆层:汽车、公 共汽车、火车等。通过对三层物体的基本组成元素分析,制造出可以用来替代城市 环境下核爆炸放射性粒子,更加符合和贴近实际核爆事件场景。

3 总结 重点:地面核爆炸放射性近区沉降粒子分布规律 难点:1. 地面核爆炸放射性沉降粒子形成规律研究 2. 核爆炸烟云形成过程原理研究 未来发展: 重点:地面核爆炸放射性近区沉降粒子分布规律 难点:1. 地面核爆炸放射性沉降粒子形成规律研究 2. 核爆炸烟云形成过程原理研究 *放射性沉降粒子替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