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論新課綱高中課程與大學多元入學方案變革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普通型高中階段 規劃理念、設計與實施準備
Advertisements

107普高課綱的高中學生圖像與校本課程部局 課程與教學研究中心 李文富 助理研究員
因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實施相關配套措施 (高級中等教育階段)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普通型高中階段 規劃理念、設計與實施準備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普通型高中 總綱的研修、推動說明
旅行‧履行 —邁向107新課綱旅程中 初探改變教學的可能性
102年度 教師專業成長社群 教資中心.
一、教學 落實全人教育 課 程 活 動 教育目標 體育活動 社團活動 共同基礎 藝文季系列活動 學習成果 核心課程 分類課程 .國文 .英文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普通型高中階段 規劃理念、設計與實施準備
高一選組說明.
104 學年度第二學期 高中多元選修課程說明會 Calculus(I) 開課教師:老師 開課教師: Mr. Math 老師2016/02/15.
海星學制 一、國民中學 二、普通高中 三、高職 四、綜合高中
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培養小學生 的批判思考能力
課程大綱 衛星通信與導航 96年度第一學期(二技).
排課建議 參考課務發展工作圈之 『課綱實務工作手冊』建議
學年度職業安全與衛生學系課程地圖與職涯進路圖
教學優良教師分享 資訊管理系 陳昌助.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 報告人:朱懷皙.
Saga University 佐賀大學 交換生計畫說明會
圓玄學院妙法寺內明陳呂重德紀念中學 高中課程簡介會 資訊及通訊科技.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實務工作手冊導讀說明--技綜組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以 WebQuest 模版整合教材 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文學院、管理學院、海科院 暨各系所 及通識教育中心
外語畢業學分數 (106學年度入學生適用) 8 4 身分別 外語 總學分 其中同一 語言學分 範例 四技生
薛雅慈(淡江教政所副教授兼所長) 台北市大同高中教師研習分享 Ps.本簡報主要增修自范信賢教授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新課綱之素養導向教學 新北市中平國中 賈生玲
如何運用E化教學-大綱 找一門課程進行E化配合教學-計算機概論 校內提供既有之E化教學資源 教材內容與E化資源結合
中三高中物理選科.
Curriculum for NSS 新高中課程.
2011清大電資院學士班 「頂尖企業暑期實習」 經驗分享心得報告 實習企業:工研院 實習學生:電資院學士班 楊博旭.
大學多元入學說明會 教務處實驗研究組長 仲偉芃老師.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 新課綱的變革與因應 商管群新課綱內容分享 國立岡山農工實驗研究組長林建宏 106年06月23、26日.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核心素養課程設計實作工作坊 教育部國民教育與學前教育署 中央課程與教學輔導諮詢教師 基隆市武崙國中莊惠如.
國立成功大學(農業) 報告人 協同主持人 林翰佑
107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校訂必修試行課程介紹 人文社會 專題探究 (12班) 數理研究 方法 (12班) 歷史組 (4班) 地理組 (1班)
一年五班班親會 導師:黃立芬 任教科目:數學
以通識課程為核心之全校課程革新計畫 全校課程地圖的建構 報告人:許佩玲、陳鵬文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十五日.
六年級 英文科 課程計畫 Ms. Hsu.
聖匠小學 小四 全方位學習與自我概念 自我樂中尋.
專題E組 選課教學輔助系統 指導教授:林娟娟 教授 組員: 許韶玲 詹博為 賴育潔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103學年度入學學生學分審查 簡報日期: 報告人:鄭素芬
報告人:黃 宜 純 校 長 日 期:106年4月20日.
課程時間:星期二下午2:20-5:20 -> 1:20-4:10 ? 授課教師 逄愛君, 辦公室: 資訊系館 417室 先修課程
中醫系學會返宣部 部長 CM41 中二 黃維俊 副部長 CM41 中二 廖悅孜
106學年度第二學期 二年級學校日 英語科教學計畫
UCAN 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推廣.
數位學習 孫春在、曾憲雄、陳登吉、袁賢銘.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執行秘書 國立清華大學 教務長 戴念華 106年3月16日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5年精進計畫草案 建置課程體系報告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 (111學年度起適用) 暨107學年度起銜接措施.
妙法寺陳呂重德紀念中學 高中課程簡介會 資訊及通訊科技.
十二年國教課綱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 及學生核心能力建構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2019中三選科升學講座 (一) 介紹334高中學制 黃淑儀老師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HKDSE) (二) 本校中四選修科目 郭良老師
觀塘官立中學 新高中 物理科 新高中資料套.
-創新學習 從教師開始- 主講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忠謀 教授
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專家學者代表共識營 十二年國教高中總綱部份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March 1st , 2013
電算中心管理資訊組 通識教育中心 教務處教學組
課程查詢─查詢網頁指引 1.請至【師大首頁】選擇學生.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109學年度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簡介 高雄市立新興高級中學教務處.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進修學院 二年制 會 計 系 課程表 年 級 第 一 學 年 第 二 學 年 學 期 上學期 下學期
新高中課程概覽 新高中資料套.
108新課綱 國中小階段新風貌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綜論新課綱高中課程與大學多元入學方案變革 惠文高中教師專業發展系列講座 綜論新課綱高中課程與大學多元入學方案變革 主講人:校長 王 沛 清 日 期:109 年 3 月 日

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 談高中因應策略 摘 要 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 談高中因應策略

前言 質 我們擔心的不只量還有………

我們關心的是動機……… 是希望還是絕望???

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

總綱研修要落實十二年國教政策理念 圖片來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http://12basic.edu.tw/temp/brochure2.pdf

十二年國教總綱的願景、理念與目標 「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 自發 互動 共好 願景 理念 (本體觀) (認識觀) (倫理觀) 自發 互動 共好 (本體觀) (認識觀) (倫理觀) 願景 理念 課程目標 啟發生命潛能 陶養生活知能 促進生涯發展 涵育公民責任 7

課程主軸:核心素養 素養導向 配套整合 適性揚才 終身學習 彈性活力 連貫統整 多元適性 九大項目 三大面向 自主行動 溝通互動 社會參與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素養導向 連貫統整 多元適性 彈性活力 配套整合 三大面向 自主行動 溝通互動 社會參與 課研、課推、師培、學習評量之協作平台 強化中央、地方、學校之層級支持系統 課綱各研修及實施各階段,強化課程的溝通與傳播推展 課程試行、教材發展、教學轉化、學習評量及教學資源等配合 適性揚才 終身學習 十二年縱向連貫 各科及領域橫向統整 一、素養導向 課程以核心素養為連貫統整的主軸,秉持全人教育的理念,透過與生活情境的結合,學生能夠理解所學,進而整合和運用所學,解決問題、推陳出新,成為與時俱進的終身學習者。 (一)核心素養彰顯以學習者為主體的理念,包含「自主行動」、「溝通互動」及「社會參與」三大面向的全人發展,需兼顧並統整認知、情意與技能的學習。 (二)各領域/科目需兼重核心素養與分殊能力,核心素養主要用以引導一般課程的發展,各階段領域/科目應依其特性,適切地統整並融入課程內涵中。 (三)核心素養要適切地統整並融入課程內涵中,係經由總綱之「核心素養」、「各教育階段之核心素養」、「各領域/科目之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間的雙向轉化而來,並需兼顧學習歷程與學習內容。 (四)核心素養的提升有待教材發展、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學習評量、行政支援等各層面的配合。 二、連貫統整 課程綱要研修應將國小、國中、高級中等學校三階段作整體與系統的考量,強化階段間的縱向連貫及領域/科目/群科課程間的橫向統整。 (一)總綱以十二年連貫方式進行研修,但需顧及不同教育階段及不同學校類型的差異,原則上可分為普通教育(含國小、國中、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技術型及綜合型高級中等教育,以及特殊類型教育等三種總綱。 (二)領域/科目/群科課程的規劃,宜有十二年連貫的清晰脈絡,以避免名稱、內涵上的混淆。 (三)依據各教育階段性質及現場實務,合理分配各領域/科目/群科課程的學習節數或學分數。 (四)各領域/科目學習階段的劃分宜有一致性。 三、多元適性 (五)重大議題或新興議題,應整合融入相關領域/科目/群科課程或彈性學習節數實施,並加以落實。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程發展應考量其多元智能、興趣和性向等不同特質,激發其學習動機,促進其適性揚才。 (一)依據學生身心發展與學習需求,適時進行課程分化或必要的課程分級。 (二)課程發展應考量特殊需求學生的特質,提供充實性、補救性或功能性課程及課程調整的彈性。 (四)高級中等教育階段應兼顧共同核心課程的強化與彈性分流的需求,以利基本知能之奠定及生涯發展之規劃。 (三)課程規劃以「漸進分化」為原則,強調共同、試探、分化、專精的精神,輔以生涯發展,並提供專題、實作或探索等自主學習課程,讓學生了解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與性向。 (五)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應減少必修課程,提供多元的選修課程。 (六)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課程發展應朝向務實致用,適切規劃專業科目及實習科目。 (七)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應提供學術導向及專業導向課程,並輔導學生適性發展。 四、彈性活力 (八)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應強化特定領域科目的課程安排,提供學生繼續發展其潛能。 課程綱要必須具備調整改變的彈性,兼顧教師、學校、家長及地方的需求和參與,且能夠連結社區力量及社會資源,發揮教學的活力。 (一)持續落實與推動學校本位課程,鼓勵學校及教師結合社會資源以充實課程、活化教學。 (二)保留國中小的彈性學習節數,並提供參考原則,以利其發揮正面效果。 (四)明確劃分中央、地方及學校的課程權責,三者既分工又協作。 (三)增加學校課程安排的彈性,並落實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的學年學分制。 (五)鼓勵中小學的實驗辦學、民間參與,並強化高級中等學校與大學、產業的攜手協作。 (六)以學生為學習主體,並考量與社區特色結合,加強師生互動及親師合作。 五、配套整合 (一)建構協作平台:透過課程研發、課程教學輔導、師資培育及學習評量等系統之協作平台,整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教學之推展與實施。 配套措施的規劃係為落實課程綱要的施行,以促進學生學習及維護學生學習權作為目的。配套措施應基於自發、互動、共好之理念,並持續以學生學習為焦點而進行對話與協作。 (二)強化支持系統: 1.中央層級:爭取社會大眾對課程改革的理解與認同、健全課程教學的輔導與支持體系、優化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含在職進修)、修訂相關法規、挹注經費支援課程試行、鼓勵教材教法研發、完善教學與學習支援平台、持續建置學生學習成就資料庫、建置國家課程永續發展的機制與配套等。 3.學校層級:強化課程研究發展的組織與運作、落實課程評鑑、發展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健全教學輔導制度、推動有效教學策略與學習策略,研發有助學習的多元媒材,強化多元學習評量,以及實施充實與補救的適性教學。 2.地方層級:強化地方層級課程教學的輔導與支持網絡、充實圖書儀器與空間設備、協助學校課務運作與教學正常化、推動地方課程特色發展與評鑑等。 (三)完善整體配套: 1.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推動,重新檢視與修訂課程綱要實施之相關法令規章。 3.除正式課程外,應包括非正式課程與潛在課程等層面的改革。 2.配合課程綱要的研修與實施各階段,強化課程的溝通與傳播推展。 4.課程綱要實施期程應整體考量課程試行、教材發展、教學轉化、學習評量及教學資源等,並以學生順利銜接不同學習階段或轉銜不同類型學校為原則。 5.配合課程綱要研修,同步調整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含在職進修),以及大學與技專校院招生方式、考試命題等。 調整必選修比例 課程分化 適性分組課程 彈性學習時間 學校本位 學年學分制 課程安排彈性組合

課程類型架構與內涵 學制 普通型高中 部定 校訂 課程類別 類別項目 部定 必修 加深加廣選修 多元 選修 校訂 必修 補強性 選修 團體活動 彈性學習 培養核心素養,鞏固基本學力,落實全人教育 延伸部定必修,訂有領域選修課綱,以銜接不同進路的大學教育 提供更個別化與差異化之適性課程,如通識應用、職業試探、大學預修等 提供學校發展校本特色課程,以跨領域,知識統整應用類型之課程為主 提供適性與差異化教學,確保學生基本學力

10

高級中等學校各類學校課程規劃

自然領域共12學分,第一、二學期,每科2學分,上下學期對開;高二共計4學分實作、實驗課程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部定必修科目及學分數 社會領域共18學分,建議每學期二科 數學高二分兩類不同課程 自然領域共12學分,第一、二學期,每科2學分,上下學期對開;高二共計4學分實作、實驗課程 生命教育、生涯規劃列為部定必修 部定必修降為118學分 84年的154學分 95暫綱的140學分 99課綱的138學分

A.校訂必修課程係依學校願景與特色發展之校本特色課程。 校訂必修課程規劃說明 A.校訂必修課程係依學校願景與特色發展之校本特色課程。 B.校訂必修課程係延伸各領域/科目之學習,以專題、跨領域/科目統、實作(實驗)、探索體驗或為特殊需求者設計等課程類型為主 例如:英語文寫作專題、第二外國語文、自然科學實驗、社區服務學習、戶外教育體驗課程、公民實踐、學習策略、小論文研究、本土語文、議題探索或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等。

校訂必修課程規劃說明 C.校訂必修課程由學校依其特色發展之需要自主設計課程為原則。部分課程,經各該主管機關或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通過後,由學校自主選用。 D.校訂必修以通識、知識應用或校本特色課程為原則,不得為部定必修課程之重複或加強。學校得依其發展特色、師資結構及相關條件開設之。

選修課程規劃說明—加深加廣選修 選修課程包括加深加廣、補強性及多元選修課程,由學生自主選修。 A.加深加廣選修:供學生加深加廣學習課程,以滿足銜接不同進路大學院校教育之需 要。本類選修之課程名稱、學分數與課程綱要由教育部研訂,各領域/科目選修課綱 可規劃之學分數原則,如下表所示。

選修課程規劃說明—加深加廣選修 社會領域選修共計24學分 自然領域選修共計32學分 學生自主選修

選修課程規劃說明—補強性、多元選修 B.補強性選修:因應學生學習差異與個別學習需要(如轉銜),補強學生在部定必修課 程學習之不足,確保學生的基本學力。 C.多元選修:本類課程由各校依照學生興趣、性向、能力與需求開設,各校至少供 6 學分課程供學生選修。 本土語文 第二外國語文(含新住民語文) 全民國防教育 通識性課程 跨領域/科目專題 實作(實驗)及探索體驗 大學預修課程或職涯試探等各類課程。

選修之課程實施說明 課程 審查 開課 倍數 開課 人數 領域/科目之選修課程綱要由教育部訂定或指定教育專業團體(大學、學術團體或普通高中學科中心等)或學校發展,供學校選用或運用。選修課程經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通過後,納入學校課程計畫,送各該主管機關備查。 各校應供學生跨班自由選修課程,學校開設之選修總學分數,應達學生應修習選修學分數之 1.2-1.5 倍。 選修科目每班開班人數最低以 12 人為原則,情形特殊或各校經費足以支應者,得降低下限至 10 人,並得辦理跨校選修。 課程 審查 開課 倍數 開課 人數

選修之課程實施說明—選課輔導 選課 手冊 課程輔導諮詢 免修學分規定 領域綱要研修小組應發展各領域課程手冊,建立完整課程架構及描繪升學及職涯進路關係,供教師選課輔導、學生選課參考與大學院校選才參採之用。 學生適性選修輔導需搭配課程諮詢及生涯輔導,包括參考性向及興趣測驗、大學院校進路建議的選修課程等。學生每學期應與課程諮詢教師討論,諮詢紀錄應列入高中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 特殊條件之學生得申請學科必修及選修部分課程免修。學校應依 通過免修鑑定學生之需求給予跨班、跨年級修習之機會,並輔導學生適性選修其他課 程。 選課 手冊 課程輔導諮詢 免修學分規定

專題及跨領域課程之課程實施 A.各校開設跨領域/科目專題類課程,其專題小組人數及每位教師配置小組組數所需經費 及相關規定由各該主管機關訂定之。 B.教師進行跨領域/科目統整課程之協同教學時,經校內課程發展委員會審查通過後,其協同教學節數可採計為教師教學節數,其所需經費及相關規定由各該主管機關訂定 之。

彈性學習時間 1.每週2-3節→自發與創造 2.彈性學習時間 學生自主學習 選手培訓 充實(增廣)/補強性課程 學校特色活動

彈性學習時間 3.彈性學習時間得安排教師授課或指導,並列入教師教學節數或支給鐘點費。全學期性授課列入教學節數,短期性授課或指導支給鐘點費。 4.充實(增廣)/補強性教學採全學期授課者,高 一、高二每週 至多 1 節。 5.為發揮學生「自發」規劃學習內容的精神,各校對「學生自 主學習」精神的保障與作法,應納入年度課程計畫備查、校 務評鑑及輔導訪視之重點項目。

學生畢業條件 應修習總學分: 180 學分 畢業之最低學分數: 150 學分成績及格 必修及選修學分:部定必修及校訂必修至少需 102 學分且成績及格;同時選修學分至少需修習 40 學分且成績及格。

高中新課程示例-以惠文高中為例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說明

個人申請入學 兼具學生可依個人志趣選擇大學校系及大學校系依其特色適性選才之目的。 各招生管道之理念: 繁星推薦入學 係延續繁星計畫「高中均質、區域均衡」之理念,由高中向大學校系推薦符合資格的學生,提供各地區學生適性揚才之均等機會,並引導學生就近入學高中。 個人申請入學 兼具學生可依個人志趣選擇大學校系及大學校系依其特色適性選才之目的。  考試入學 打破傳統類組概念,提供校系彈性自主的招生空間,考生多元選擇及適性發展的機會。   特殊選才(單招)為改善現行多元入學制度較難鑑別部分具有特殊才能、經歷或成就之學生,並利大學錄取該類真正具有潛力與才能學生。 

各管道年度招生名額比例原則: 繁星推薦 個人申請 (45% 左右) 考試入學 (40%左右) 特殊選才(單招) 其他非本會 辦理之管道 (不超過15%) 個人申請 (45% 左右) 考試入學 (40%左右) 特殊選才(單招) (1%) 其他非本會 辦理之管道 107學年度特殊選才全國名額總計不超過當學年度全國日間學制學士班招生總量由0.5%增加為1%(以106學年度日間核定名額11萬0,053名概估,107學年度特殊選才以1,100人為上限) 27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適用111學年度起) ──基本架構 (教育部106年4月19日核定) 2017/8/16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適用111學年度起) ──基本架構 (教育部106年4月19日核定) 12年國教新課綱預定於108學年度開始實施

大學考招規劃原則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主張適性揚才、成就每一個學生; 落實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通識與全人教育 高中育才 大學選才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主張適性揚才、成就每一個學生; 落實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通識與全人教育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課程設計彈性多元,學生學習 由被動而主動

大學考招規劃原則 維持多管道、多資料參採方式。 招生管道以申請入學為主,尊重大學 校系自訂不同管道招生條件,並重視 學習歷程。 2017/8/16 大學考招規劃原則 維持多管道、多資料參採方式。 招生管道以申請入學為主,尊重大學 校系自訂不同管道招生條件,並重視 學習歷程。 入學考試配合大學選才需求辦理。考招 日程設計,避免影響高中正常教學及學 生多元適性學習。 大學招生維持多管道、多資料參採方式。考招設計應能有助於推動新課綱強調素養、跨領域及多元選修之精神。 招生管道以申請入學為主,尊重大學校系自訂不同管道招生條件,並重視學習歷程;藉由檢視多種類資料激勵學生適性發展。 入學考試將配合大學選才需求辦理。入學考試時程之安排應避免影響高中正常教學及學生多元適性學習。

多入學管道:學生有不同升學機會 一般學生主要入學管道 政策性招生 名額相對較少 2017/8/16 一般學生主要入學管道 政策性招生 名額相對較少 一般學生主要入學管道 申請入學:強調適才適所,拔尖扶弱,參採學習程、多元表現或透過校系自辦甄試項目進行選才 分發入學:強調簡單一致,僅採計入學考試成績,直接分發 政策性招生名額相對較少 繁星推薦:強調平衡區域、城鄉就學機會,推動就近入學高中 特殊選才:增進學生來源多樣,招收有特殊才能、經歷、成就的學生,並顧及弱勢與大學所在區域之在地學生

大學入學架構圖 大學學測(寒假考) 考國、英、數、社、自及國文寫作等6科,滿級分是15級分 現採計至多4科,111學年度採計至多3科 2017/8/16 大學入學架構圖 一般學生主要入學管道 申請入學:強調適才適所,拔尖扶弱,參採學習程、多元表現或透過校系自辦甄試項目進行選才 分發入學:強調簡單一致,僅採計入學考試成績,直接分發 政策性招生名額相對較少 繁星推薦:強調平衡區域、城鄉就學機會,推動就近入學高中 特殊選才:增進學生來源多樣,招收有特殊才能、經歷、成就的學生,並顧及弱勢與大學所在區域之在地學生 大學學測(寒假考) 考國、英、數、社、自及國文寫作等6科,滿級分是15級分 現採計至多4科,111學年度採計至多3科 111學年度起學測數學科分為A、B試卷,學生可自由選考。 大學英聽測驗使用方式另訂

大學入學架構圖 分科測驗(暑假考) 7科 數甲、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2017/8/16 大學入學架構圖 一般學生主要入學管道 申請入學:強調適才適所,拔尖扶弱,參採學習程、多元表現或透過校系自辦甄試項目進行選才 分發入學:強調簡單一致,僅採計入學考試成績,直接分發 政策性招生名額相對較少 繁星推薦:強調平衡區域、城鄉就學機會,推動就近入學高中 特殊選才:增進學生來源多樣,招收有特殊才能、經歷、成就的學生,並顧及弱勢與大學所在區域之在地學生 分科測驗(暑假考) 7科 數甲、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 國文、英文、數乙將不在重複考,但計入高三下學業成績. 分科測驗分數以級分數的方式來計算,滿級分是45級分

多資料參採:學生多元學習表現 大學入學考試成績 綜合學習表現(P) 學科能力測驗(X) 學生學習歷程(P1) 分科測驗(Y) 2017/8/16 多資料參採:學生多元學習表現 大學入學考試成績 綜合學習表現(P) 學科能力測驗(X) 分科測驗(Y) 術科測驗 學生學習歷程(P1) 校系自辦甄試項目(P2) 學科能力測驗(X)評量基本核心能力,以部定必修為測驗範圍 分科測驗(Y)評量關鍵學科能力,以部定必修及加深加廣選修為測驗範圍 術科測驗 評量音樂/美術/體育專長 學生學習歷程(P1) 學生基本資料、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自傳及學習計畫,及其他與學習歷程有關資料 校系自辦甄試項目(P2)面試、筆試 、實作 、其他 註:入學考試另有「高中英語聽力測驗」,成績使用方式另訂。

學科能力測驗(X)、分科測驗(Y)、 綜合學習表現(P)之內涵 部定課程 校訂課程 領域 必修 加深加廣選修 學分數 科目別 可規劃 說明/領綱規劃 語文 20 國文 含文化基本教材 8 規劃4科(2);至少修習4學分 18 英文 12 含第二外語,英語文規劃4科(1~2);至少修習6學分 數學 16 AB版 規劃2科(8) 自然科學 物化生地 +探究與實作 32 物(10)、化(10)、生(8)、地(4) 社會 歷、地理、公 24 研議中 藝術 10 音樂、美術、藝術生活 6 規劃4科(2~4) 科技 4 生活科技、資訊科技 規劃5科(2~4) 綜合活動 生涯規劃、生命教育、高中家政 規劃6科(2) 健康與體育 14 健康與護理、體育 規劃3科(2) 屬於X 屬於Y 班級/社團 P1 學習成果 自傳/學習計畫 競賽/檢定 大學校系甄試 P2 屬於P

不同管道參採重點與招生條件不同-1 申請入學或分發入學,皆須(可)參採 X 考科成績。 招生參採資料 主要管道參採項目 申請入學 分發入學 分科測驗(Y) ------ 綜合學習表現(P) 申請入學或分發入學,皆須(可)參採 X 考科成績。 申請入學重視學習歷程,必須參採綜合學習表現(P>0) 分發入學重視關鍵學科能力,必須採計分科測驗成績 (Y>0)。

不同管道參採重點與招生條件不同-2 招生參採資料 主要管道參採項目 申請入學 分發入學 學科能力測驗(X) 參採 分科測驗(Y) 2017/8/16 不同管道參採重點與招生條件不同-2 招生參採資料 主要管道參採項目 申請入學 分發入學 學科能力測驗(X) 參採 分科測驗(Y) ------ 綜合學習表現(P) 申請入學 參採時,最多僅可使用相同X考科4科成績,或就 所選之4科中另訂不同科目組合總分。 校系於第二階段可自設P之方式,計算甄選總成績 時,P至少須占50%,學習歷程應占相當比例。

不同管道參採重點與招生條件不同-3 招生參採資料 主要管道參採項目 申請入學 分發入學 學科能力測驗(X) 參採 分科測驗(Y) ------ 綜合學習表現(P) 分發入學 完全採計X、Y與術科考試之成績,校系自訂採計 組合。 採計考科數3≦X+Y+術科≦5,X≦4(不含術科), Y≧1。採計科目成績可加權計算。

不同考試測驗重點與評量能力不同 考試名稱 評量能力 辦理考科 學科能力測驗(X) 基本核心能力 國文(含國語文寫作)、英文、數學、社會、自然 2017/8/16 不同考試測驗重點與評量能力不同 考試名稱 評量能力 辦理考科 學科能力測驗(X) 基本核心能力 國文(含國語文寫作)、英文、數學、社會、自然 分科測驗 (Y) 關鍵學科能力 數甲、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 申請入學=學測+學習歷程 / 分發入學=學測+分科測驗 命題以課綱為主,參考各領域/科目的學習內容與學習表現設計試題。 成績表示皆採級分制,考生皆可自由選考,不再計算總級分。 X與Y考試,成績表示皆採級分制,避免因各科性質不同,滿分不同,直接相加比較時對部分考生不利,並避免分分計較。 X使用於申請入學時採用較粗之級分(各科最高為15級分),使用於分發入學時,改採與Y相同之較細級分數(各科最高為45級分)。

學習歷程強調紙筆測驗看不到的表現 學生學習歷程參考項目 部定資料庫提供 基本資料 修課紀錄 學生自主上傳 課程學習成果 大學要求之其他資料 2017/8/16 學習歷程強調紙筆測驗看不到的表現 學生學習歷程參考項目 部定資料庫提供 基本資料 修課紀錄 學生自主上傳 課程學習成果 大學要求之其他資料 多元表現 自傳(含學習計畫) 修課紀錄:修課學分、修課成績等修課情形。 自傳:自傳(可含學習計畫)可上傳數個檔案。 課程學習成果:如實作作品、書面報告…等學生於每學期課程結束一定期間內,得上傳至多3份(需任課教師認證)。學生於申請入學時,大學各科系得採計至多3份學習成果。 多元表現:多元表現如校內外活動、志工服務、競賽成果、幹部經歷、檢定證照等。學生於申請入學時,得上傳「代表性資料」至多10項及字數合計至多800字、圖片至多3張之綜整心得一份。 1.基本資料→由部定資料庫提供(目前是在暨大中心) 2.修課紀錄→由部定資料庫提供(目前是在暨大中心)   學生高中三年所選修的課程地圖及學習地圖的紀錄

學習歷程強調紙筆測驗看不到的表現 基本資料 部定資料庫提供 學生學習歷程參考項目 修課紀錄 自傳(含學習計畫) 課程學習成果 學生自主上傳 2017/8/16 學習歷程強調紙筆測驗看不到的表現 學生學習歷程參考項目 部定資料庫提供 基本資料 修課紀錄 學生自主上傳 課程學習成果 大學要求之其他資料 多元表現 自傳(含學習計畫) 修課紀錄:修課學分、修課成績等修課情形。 自傳:自傳(可含學習計畫)可上傳數個檔案。 課程學習成果:如實作作品、書面報告…等學生於每學期課程結束一定期間內,得上傳至多3份(需任課教師認證)。學生於申請入學時,大學各科系得採計至多3份學習成果。 多元表現:多元表現如校內外活動、志工服務、競賽成果、幹部經歷、檢定證照等。學生於申請入學時,得上傳「代表性資料」至多10項及字數合計至多800字、圖片至多3張之綜整心得一份。 3.自傳(可含學習計畫)→由學生自主上傳 4.課程學習成果→由學生自主上傳 有學分數的課程,學習的方案、專題、照片、著作均可 每學期最多上傳3份,由任課教師認證,6學期共18 份 但大學各校系採計至多3份←這是重點!! 

學習歷程強調紙筆測驗看不到的表現 基本資料 部定資料庫提供 學生學習歷程參考項目 修課紀錄 自傳(含學習計畫) 課程學習成果 學生自主上傳 2017/8/16 學習歷程強調紙筆測驗看不到的表現 學生學習歷程參考項目 部定資料庫提供 基本資料 修課紀錄 學生自主上傳 課程學習成果 大學要求之其他資料 多元表現 自傳(含學習計畫) 修課紀錄:修課學分、修課成績等修課情形。 自傳:自傳(可含學習計畫)可上傳數個檔案。 課程學習成果:如實作作品、書面報告…等學生於每學期課程結束一定期間內,得上傳至多3份(需任課教師認證)。學生於申請入學時,大學各科系得採計至多3份學習成果。 多元表現:多元表現如校內外活動、志工服務、競賽成果、幹部經歷、檢定證照等。學生於申請入學時,得上傳「代表性資料」至多10項及字數合計至多800字、圖片至多3張之綜整心得一份。 5.多元表現→每學期在規定的時間內由學生自主上傳 沒學分數的資料:校內外競賽、活動、社團、幹部經歷或證照等 申請入學時從中勾選符合申請大學校系的「代表性資料」上傳 送大學端每校系最多10項(字數合計800字以內 ,圖表最多3張) 6.大學要求之其他資料→學生自主上傳  

總結學習歷程 修課紀錄:修課學分、修課成績等修課情形。 自傳:自傳(可含學習計畫)可上傳數個檔案。 2017/8/16 總結學習歷程 修課紀錄:修課學分、修課成績等修課情形。 自傳:自傳(可含學習計畫)可上傳數個檔案。 課程學習成果:如實作作品、書面報告…等學生於每學期課程結束一定期間內,得上傳至多3份(需任課教師認證)。學生於申請入學時,大學各科系得採計至多3份學習成果。 多元表現:多元表現如校內外活動、志工服務、競賽成果、幹部經歷、檢定證照等。學生於申請入學時,得上傳「代表性資料」至多10項及字數合計至多800字、圖片至多3張之綜整心得一份。

總結學習歷程 修課紀錄:修課學分、修課成績等修課情形。 自傳:自傳(可含學習計畫)可上傳數個檔案。 2017/8/16 總結學習歷程 修課紀錄:修課學分、修課成績等修課情形。 自傳:自傳(可含學習計畫)可上傳數個檔案。 課程學習成果:如實作作品、書面報告…等學生於每學期課程結束一定期間內,得上傳至多3份(需任課教師認證)。學生於申請入學時,大學各科系得採計至多3份學習成果。 多元表現:多元表現如校內外活動、志工服務、競賽成果、幹部經歷、檢定證照等。學生於申請入學時,得上傳「代表性資料」至多10項及字數合計至多800字、圖片至多3張之綜整心得一份。

總結學習歷程 修課紀錄:修課學分、修課成績等修課情形。 自傳:自傳(可含學習計畫)可上傳數個檔案。 2017/8/16 總結學習歷程 修課紀錄:修課學分、修課成績等修課情形。 自傳:自傳(可含學習計畫)可上傳數個檔案。 課程學習成果:如實作作品、書面報告…等學生於每學期課程結束一定期間內,得上傳至多3份(需任課教師認證)。學生於申請入學時,大學各科系得採計至多3份學習成果。 多元表現:多元表現如校內外活動、志工服務、競賽成果、幹部經歷、檢定證照等。學生於申請入學時,得上傳「代表性資料」至多10項及字數合計至多800字、圖片至多3張之綜整心得一份。

總結學習歷程 大學端不可提供該生學測成績給書審教授參閱,違者會扣該大學招生名額 未來設定學習歷程地板比例,規定各校系均須採學習歷程資料 2017/8/16 總結學習歷程 修課紀錄:修課學分、修課成績等修課情形。 自傳:自傳(可含學習計畫)可上傳數個檔案。 課程學習成果:如實作作品、書面報告…等學生於每學期課程結束一定期間內,得上傳至多3份(需任課教師認證)。學生於申請入學時,大學各科系得採計至多3份學習成果。 多元表現:多元表現如校內外活動、志工服務、競賽成果、幹部經歷、檢定證照等。學生於申請入學時,得上傳「代表性資料」至多10項及字數合計至多800字、圖片至多3張之綜整心得一份。 大學端不可提供該生學測成績給書審教授參閱,違者會扣該大學招生名額 未來設定學習歷程地板比例,規定各校系均須採學習歷程資料

總結學習歷程 大學端不可提供該生學測成績給書審教授參閱,違者會扣該大學招生名額 未來設定學習歷程地板比例,規定各校系均須採學習歷程資料 2017/8/16 總結學習歷程 修課紀錄:修課學分、修課成績等修課情形。 自傳:自傳(可含學習計畫)可上傳數個檔案。 課程學習成果:如實作作品、書面報告…等學生於每學期課程結束一定期間內,得上傳至多3份(需任課教師認證)。學生於申請入學時,大學各科系得採計至多3份學習成果。 多元表現:多元表現如校內外活動、志工服務、競賽成果、幹部經歷、檢定證照等。學生於申請入學時,得上傳「代表性資料」至多10項及字數合計至多800字、圖片至多3張之綜整心得一份。 大學端不可提供該生學測成績給書審教授參閱,違者會扣該大學招生名額 未來設定學習歷程地板比例,規定各校系均須採學習歷程資料

48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適用111學年度起) ──與現行方案的幾項比較 2017/8/16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適用111學年度起) ──與現行方案的幾項比較

總考科數與考試成績使用方式 現況: 111學年度: 學測: 5科選考 個人申請 錄取 未錄取/放棄 申請第一階段未上榜或未參加 指考: 2017/8/16 總考科數與考試成績使用方式 現況: 學測: 5科選考 個人申請 錄取 未錄取/放棄 申請第一階段未上榜或未參加 指考: 10科自由選考 考試 入學 檢定 學測(X): 5科自由選考 申請入學 錄取 未錄取/放棄 申請第一階段未上榜或未參加 分科測驗(Y): 7科自由選考 分發 入學 採計 111學年度:

考科、考生選考機制與成績使用限制 現況: 111學年度: 學測 個人申請 108起:檢定或篩選(1~4)→採計(0~4) 考試入學 2017/8/16 考科、考生選考機制與成績使用限制 現況: 學測 個人申請 108起:檢定或篩選(1~4)→採計(0~4) 考試入學 檢定(0~2) 111學年度: 學測 (X) 申請入學 檢定或篩選(1~4)→ 採計(0~4) 分發入學 採計(0~4) 111個人申請檢定、篩選、採計須於相同之學測考科4科中擇定使用,即一校系至多僅能使用學測4科

學習歷程資料的累積與呈現 現況: 111學年度: 在校成績證明(PDF檔) 高三下申請入學時,依各大學校系要求上傳相關資料:PDF格式 學生 自主上傳 高三下申請入學時,依各大學校系要求上傳相關資料:PDF格式 105開始部分大學校系試辦填寫考生學習資料表 高中職 上傳 在校成績證明(PDF檔) 111學年度: 部定 資料庫提供 基本資料、修課記錄(每學期) 學生 自主上傳 課程學習成果(每學期) 多元表現(每學期) → 申請入學時提代表性資料 自傳(可含學習計畫)→ 申請入學時提供 大學要求之其他資料 → 申請入學時提供 建置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學生學習歷程檔案作業要點(106年7月26日國教署令)

試卷命題方向與試卷設計 現況: 學測 指考 111學年度: 國寫、英有非選;數、社、自皆為選擇(填)題 不超綱 不偏本 國寫、英有非選;數、社、自皆為選擇(填)題 國、公民皆選擇題;其餘各科含非選擇題 108後國文取材涵蓋跨領域學科,英文選文持續多元 111學年度: 以課綱為主,參考各領域/科目學習內容與學習表現 納入素養導向試題設計: 強調情境佈題 強調跨學科/跨領域統整設計 多樣性的非選擇題 學測(X) 分科測驗(Y)

招生作業時程 現況 111學年度 高三上 12~1月 特殊選才 招生作業 高三寒假 1月底 2月初 高三下 3~5月初 高三 畢業後 8月 7月初 繁星推薦、個人申請 考試入學 指考 學測 111學年度 高三上 12~1月 特殊選才 招生作業 高三下 4月 高三寒假 1月底 2月初 高三課程 結束後 5月初 ~6月初 高三 畢業後 8月 7月初 申請入學 分發入學 繁星推薦 學測(X) 分科測驗(Y)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適用111學年度起) ──銜接措施 2017/8/16 大學多元入學方案(適用111學年度起) ──銜接措施

108學年度銜接措施 其他(109學年度)銜接措施 申請入學校系參採學測成績至多4科 學測從5科必考改為5科選考 於每屆高中學生申請入學前至少兩年公布參採學習歷程方式

57

58

談高中因應策略

咱的迷惑和省思

理 念 素養導向:無機(制度)或有機(課程教學) 考招分離 vs 考教合體 減考科:減壓 vs 增壓

課 程 自助餐 vs 套餐 誰來點餐?P指的是pupil還是 Portfolio 升學制度 vs 課綱

行 政 系統整合:連鎖加盟店 vs 個體戶 出缺席管理:人工智慧 vs AI 選課系統:體力 vs 適性 排課系統:人工智慧 vs AI

招 生 契作 vs 自由市場 求量 vs 顧質

空 間 小套房 vs 分租 彈性 vs 多元

學校與教師因應策略探討

有待確認的各項因素 需求評估:課程教學軟硬體需求評估 資源盤點:盤點現有各面向資源及可能資源 師資調配:師資結構≠師資能量(看的到用不到) 課程編配:排甚麼? (學生升學相應18學群需求) :為何排? (學校學生歷年升學統計數據) :怎麼排? (必修、選修、哪一學期或年段) 教學評量:命題技術或考試方式的改變 選課輔導: 與應用 :課程輔導諮詢老師的功能 安全管理:學生學習環境與出缺席安全管理 選課輔導手冊的編印 67

學校經營者-高中方面 •協助學生建立學習歷程檔案 •輔導學生時應有檔案評量的概念 •切忌亂槍打鳥,應符合各科系的實際需求 •切忌亂槍打鳥,應符合各科系的實際需求  •學生應以符合學生適性選擇為考量 •校務行政系統建置學生學習歷程檔案模組 •成立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工作小組,進行適 當分工 68

學校行政-空間規劃原則 系統思考 垂直銜接:如何走? 橫向連貫:怎麼用? 彈性多元 要改多少? 怎麼改? 安全考量 最壞打算 合理性 69

學校行政-空間管理建言 行政教學、環控及安控等系統整合 資料庫的規劃與建立:不要蛋裝一籃 環境工程的考量:電力、流量等 整體規劃,分期施工 經費一步到位-別傻了! 一致性、可擴充性 資訊提供,資源分享 資訊提供:哪裡找?如何找? 資源分享:做啥麼?哪裡送? 應用科技,切記科技源自人性 70

學校經營者-大學方面 招生專責化(契作或自由市場) 課綱及考招方案宣導(大學端) 擬定學生學習歷程檔案評量尺規 減少面試或採臨界面試 建立對高中的品牌認識 雙聯學制、AP或……… 71

結論 感謝聆聽 敬請指教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