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 Radix et Rhizoma Rhei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一章養生藥膳之調味. 中藥是由具有藥效的植物、動物、礦物等天然物所 製成的,其中又以植物居多。 中藥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從神農氏嚐百草的歷史 故事開始,中國人就逐漸發展出「藥食同源」的 觀念,並形成各式各樣的中藥養生智慧。 藥膳是以中藥烹調的食物,是具有藥效的美食。中 藥在藥膳料理中可視爲食物之調味品,其特殊的.
Advertisements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柴胡 Bupleuri Radix. [ 来源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华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DC. 习 称 “ 北柴胡 ” ( 硬柴胡) 狭叶柴胡 B.scorzonerifolium Willd. 的干燥根。习称 “ 南柴 胡 ” ( 红柴胡 ) 的干燥根。
实验五. 根及根茎类 -4 ( 1 )掌握当归、柴胡( 2 种)、龙胆、天麻、白 术、苍术的组织构造特征 ( 2 )掌握当归、龙胆、黄芩、柴胡、天麻、白术 粉末特征 ( 3 )掌握当归等 10 味药材性状鉴别点 实验目的.
柴胡 Bupleuri Radix [ 来源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华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DC. 习称 “ 北柴胡 ” ( 硬柴胡) 狭叶柴胡 B.scorzoneri folium Willd. 的干燥根。 习称 “ 南柴胡 ” ( 红柴胡 ) 。
柴 胡 Radix Bupleuri. 【历史】 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 上品。 【来源】 伞形科植物 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DC. 狭叶柴胡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的 干燥根。
药用植物 茎内部构造.
中药鉴定综合技能训练 茎木类和皮类中药 中药教研室.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立体图形的整理和复习 ——体积 广州市越秀区沙涌南小学 杨泳茹.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一、性状鉴别 藤类中药外形呈藤本状,多扭曲不直;质坚硬;断面皮部窄,木部宽,木部多可见密布小孔(导管孔),常见明显的放射状纹理;髓部明显,有的髓部偏斜或有空洞。 二、显微鉴别 藤类中药除按一般茎类显微鉴别方法进行观察鉴别外,还要注意藤类与一般茎类的不同之处。木质部次生射线形成明显的车辐状纹理(习称“车轮纹”
植物学实验 Botany expertment 七
花叶滇苦菜(断续菊) 拉丁名:Sonchus asper (Linn.) Hill. 科属:菊科—苦苣菜属
黄 连 一、教学重点 二、真伪问题:名称、历史传说、基原鉴定、性状特点、显微特征、 理化鉴定 三、优劣问题:传统评价、化学成分、药典指标
叶类药材 叶的着生方式.
叶 概 述 蓼大青叶 大 青 叶 番 泻 叶.
第九章 苔藓、蕨类、裸子植物 要求: 掌握狗脊的来源、性状特征及所含化学成分和功效。
第八章 泻下药 eliminate.
大 黄 一、教学重点 二、真伪问题:名称求真、药用历史、基原鉴定、性状特点、显微特征、 理化鉴定、常见伪品
何首乌.
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蓼 科Polygonaceae.
实验九: 牛黄解毒片的分析.
学习情境三 中药中蒽醌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
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程建明.
何首乌(Fleeceflower Root)
(五)蓼科 (Polygonaceae)P245 * K3-6 C0 A6-9 G (2-4:1)
药用植物学实验.
实验四 病原性球菌的检验 病原性球菌,又称化脓性球菌,根据革兰染色性的不同,分为两类: G+球菌: 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植物学 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植物的根、茎、叶三种器官,担负着植物营养生长,这一类器官统称为营养器官 。
补骨脂 来 源 豆科植物 补骨脂 干燥成熟果实 Fructus Psoraleae 破故纸 返 回 来源 来源 历史 沿革 采收 加工 产区
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 K 4-5, (4-5) C4-5 A5-10 G (5-2:1)
中药材常见伪品 -根及根茎类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张继 北京天坛西里2号, 办公室电话:
复习提问: ★罗斯福新政最为深远的影响是什么?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逐渐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乌拉尔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胀果甘草 G.inflata Bat.
甘草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生药教研室.
药植与生药学实验 实验四:根及根茎类药材鉴别.
地價稅簡介.
第七章 三萜以及苷类 定义 三萜(triterpenoids)是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指基本骨架,不包括糖),可认为是由6个异戊二烯缩合而成的。 分类 从结构上分两大类:四环三萜 五环三萜 存在形式:游离形式(苷元) 苷的形式(与糖结合)
苦杏仁.
大黄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生药教研室.
Radix et Rhizoma Notginseng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柴胡 Bupleuri Radix 来源 理化 产地 成分 柴胡 采收 显微 性状.
(十五)伞形科 (Apiaceae,Umbelliferae) P294 * K(5)-0 C5 A5 G (2:2)
丁 香 【来源】 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 【产地】 主产于马来、印尼及东非沿岸国家。.
生育保险 朝阳社保中心支付部:黄玮.
答辩人:谭嘉恒 导师:黄志纾 副教授 古练权 教授
第二章 天然产物的分类和生物合成途径.
中药鉴定综合技能训练 全草、藻菌、地衣、树脂、其他类中药 中药教研室.
第八章 叶类中药.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
实验二 植物的营养器官 茎顶芽 节 节间 种皮 茎 根 侧根 主根 根尖及分生组织 子叶 叶.
《环游西藏》之二 碧玉湖 音乐《白塔》 摄制:C&Y.
第七章 茎木类中药 一、含义: 主要指以木本植物的茎或茎的某部分,以及少数草本植物的茎藤入药的中药。 包括茎类中药和木类中药两类:
防己科 Menispermaceae [概述] 多年生草质或木质藤本。 单叶互生,叶有时盾状,无托叶。
Department of pharmacognosy, Shanxi Medicine University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第二节 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一、物理性质 (一)性状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第三章 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发育与生理功能
芸香科 Rutaceae [概述] 灌木或乔木,稀草本。 叶或果实上常有透明油点,多含挥发油。 叶互生或对生,复叶或单身复叶。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彩色形状图表(四) 作者:应芳萍 时间: 制作.
苋科 Amaranthaceae [概述] 多为草本。 花常两性;单被,花被片3~5,干膜质,花下常有1干膜质苞片及2小苞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大黄 Radix et Rhizoma Rhei [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 et Balf,、药用大黄R.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 掌叶大黄

唐古特大黄 药用大黄

[植物形态]掌叶大黄 草本,茎高达2m。 基生叶宽卵形或近圆形,掌状5~7中裂,裂片窄三角形,叶柄粗壮;茎生叶互生,较小,托叶鞘大,膜质,淡褐色。 圆锥花序顶生,花小,红紫色,花被片6。 瘦果三棱状,具翅。

唐古特大黄 形态与上种相似,主要区别为叶片掌状深裂,裂片再作羽状浅裂。 药用大黄 与掌叶大黄的区别为叶片掌状浅裂,一般仅达叶片1/4处,裂片宽三角形;花较大,白色。

[采制] 秋末或春初,未开花前,采挖生长三年以上的植物地下部分; 根茎除去杂质,刮去外皮。按大小横切或纵切成厚片、瓣状或马蹄状,卵圆形或圆柱形的;粗根切成段。 焙干或阴干。

[产地] 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主产于甘肃、青海、西藏。 药用大黄主产于四川、云南、湖北、陕西。 掌叶大黄占商品70%、唐古特大黄5~10%、药用大黄占20~30%(四川、贵州多用)。

[性状] 根茎呈类圆柱形、圆锥形或不规则块状,有的呈腰鼓、马蹄形。 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可见斜方形网状纹理(由黄棕色射线与类白色薄壁组织 交织而成)。

质坚实致密;横断面淡橙红色,颗粒性皮部极狭,髓部宽广,有多数星点(异常维管束)及线纹,习称锦纹。 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有砂粒感。

[显微特征] 掌叶大黄根茎横切面 韧皮射线3~4列细胞,内含棕色物,可见大型黏液腔。 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导管径向稀疏排列;木纤维少量存在,壁薄或厚,不木化。 髓部宽广,散有多数异常维管束(星点),形成星点环。

星点为外木式维管束,形成层类圆形,星点的木质部可见特异形状的导管——蛇形导管,形似蛇盘状。星点多为同心型,亦有偏心型星点。 薄壁细胞中含众多淀粉粒、草酸钙簇晶。

蛇形导管

偏心型星点

唐古特大黄 与掌叶大黄不同处: 在根茎中韧皮射线2~3~8列细胞,多数射线弯曲; 韧皮部的大部分为大型黏液腔所占有,在近形成层处黏液腔环状排成2~4环; 木质部中无纤维。

A.掌叶大黄根茎横切面简图 B.唐古特大黄根茎星点横切面简图 1.木栓层2.黏液腔 3.形成层4.星点 5.导管6.偏心型星点 7.同心型星点 8.髓中异常维管束 9.韧皮部10.射线

药用大黄 与掌叶大黄不同处: 在根茎韧皮部中无黏液腔,韧皮射线1~2(~4)列细胞; 木质部中无纤维。

掌叶大黄根茎粉末特征 呈棕黄色。草酸钙簇晶众多,完整者直径>135μm,棱角大多短钝。 导管网纹居多、可见具缘导管,均大型。 淀粉粒多,大多圆球形。

[化学成分] 含有蒽类衍生物,包括蒽醌、蒽酚、蒽酮类以及它们的苷类。 蒽醌类: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大黄酚(chrysophanol、大黄素(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大黄酸(rhein)等;

蒽酚和蒽酮类:大黄二蒽酮(rheidin)A、B、C,掌叶二蒽酮(palmidin)A、B、C以及其苷类如番泻苷(sennoside)A等; 大黄尚含有二苯乙烯类化合物、鞣质类、有机酸、挥发油等。

[理化鉴定] (1) 微量升华(羟基蒽醌类反应)。 (2) 结合蒽醌显色试验。 (3) 薄层色谱。 (4) 荧光试验。

[药理作用] ①泻下作用:大黄煎剂有显著的泻下作用,番泻苷和大黄酸苷为泻下有效成分。 ②抗菌作用:大黄煎剂对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等多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为抑菌有效成分。

③降低血清尿素氮(BUN),改善肾功能,拉丹宁(rhatannin)为有效成分。 ④止血作用:没食子酸和d-乙茶素可通过促进血小板聚集和降低抗凝血酶的活性而发挥止血作用。 还有抗真菌、抗病毒、抗阿米巴原虫、抗肿瘤、收敛、利胆和降血脂等作用。

[功效] 性寒,味苦。能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用于治疗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湿热黄疸、瘀血经闭、急性阑尾炎、痈肿疗疮、烫伤等病症。 用量,3~3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孕妇慎服。

[附] 同属一些植物在部分地区或民间称山大黄、土大黄等而作药用,有时与上述三种正品大黄混淆。 伪品大黄主要有: 藏边大黄 Rheum emodi Wall. 河套大黄 R. hotaoense C.Y. Cheng et C.T.Kao、

华北大黄R.franzenbachii Mttnt. 天山大黄R.wittrochii Lundstr. 伪品中根的比例很大,香气弱,含有游离的和结合的蒽醌类成分,但不含大黄酸和番泻苷。

真伪鉴别要点: 正品 伪品 星点 有 无 气味 清香、苦、微涩 香气弱或无 荧光 棕红色、棕色 蓝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