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第五节 其他简单机械.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牙刷十大創意行銷企劃 指導老師:簡南山老師 4A 劉家汶 4A 楊雅涵 4A 許晉嘉 4A 何怡蓁 4A 莊倖怡 0A20F144 王珮.
Advertisements

组长:倪运超 小组成员:徐悦、曹吕卿、孙浩、徐圣尧.  上海的历史 上海的历史  上海的历史 上海的历史  上海的文化 —— 建筑 上海的文化 —— 建筑  上海的文化 —— 美食 上海的文化 —— 美食  香港的历史 香港的历史  香港的历史 香港的历史  香港的文化 —— 建筑 香港的文化.
一、 突出解析几何复习中的重点问题的通法通解 解析几何中的重点问题 一、 突出解析几何复习中的重点问题的通法通解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重点一.
第十三章 中国的传统科学技术 中国古代的科技曾经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过重要贡献,并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科技文化。在今天,源自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中医学仍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013年初级会计实务 主讲: 冯毅 教授.
例7-1 荡木用两条等长的钢索平行吊起,钢索的摆动规律为j= j 0sin(pt/4)。试求当t=0和t=2s时,荡木中点M的速度和加速度。
请说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雄伟的金字塔.
分数乘法.
物理精讲精练课件 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下).
班级:幼保陆生研修班 姓名:余抒瑾 学号:0A30F358 指导老师:张治遥 老师
企業政策作業-電影魔球分析 姓名:曾怡靜 班級:企三甲 學號:4A0F0094.
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1 1.2 库仑定律.
例题 教学目的: 微积分基本公式 教学重点: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教学难点: 变上限积分的性质与应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必修2第1章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国标第十二册 第一单元*第九课时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3).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上册) 6.3 余角、补角、对顶角(1).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开 学 第 一 课 六年级3班.
挂件模型 高考复习.
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之一) §170.伪造(货币)
机械功及功率习题 1.某人用50N的力,将重30N的铅球抛到7m远处,则人对铅球做的功为( )
領島圖書館.
同学们好! 肖溪镇竹山小学校 张齐敏.
乒乓球回滚运动分析 交通902 靳思阳.
摩擦力.
专题一 力学 专题一 力学 专题一 力学 类型一 力学基础知识 类型二 压强 类型三 浮力 类型四 功和机械能 简单机械 类型五 力学作图题
小太陽兒童人文藝術學院兒童畫展 地點:住院大樓9F、11F外走道( )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看一看,想一想.
第11课时 机械效率 京考解读 考点聚焦 京考探究 1.
直流無刷馬達的選擇.
目录导读 · · · · · · · · · · · · · · 06 · · · · · · · · · · · · · · 24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 专题:简单的连结体问题 定海一中 余 杰.
高考成功方案第1步 第二章第二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高考成功方案第2步 每课一得 高考成功方案第3步 每课一测.
第二十二章 曲面积分 §1 第一型曲面积分 §2 第二型曲面积分 §3 高斯公式与斯托克斯公式.
线段的有关计算.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瞬时性问题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瞬时性问题
團體衛生教育護理創意競賽 報告者:護理科 計畫主持人邱馨誼講師
功和机械能总复习 河洛镇初级中学.
第三节 快与慢 飞奔的猎豹 缓慢爬行的蜗牛.
民族國小[簡易機械原理與傳動] 1.[槓桿原理]:翹翹板原理.
《简单机械》复习课.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注意:这里的F合为沿着半径(指向圆心)的合力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2.2 滑轮.
滑 轮.
第十二章 第2节 滑轮.
第二轮复习 机械能及其转化 中考复习课件 专题类 目 录 人教版中考专用复习课件
分数再认识三 真假带分数的练习课.
第十章 机械的摩擦、效率与力分析 Mf = F21r =fvQr F21=fN21=fQ/sinθ=fvQ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九年级 下册 投影和视图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杜家堡 电话:
四 电动机.
1.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提到力就一定可以找到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一为施力物体,一为受力物体。 力的作用效果:
物理常见题型解题法(二) 一、解决力学问题的三种基本功
24.4弧长和扇形面积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第十二章 复习 简单机械.
第13课时 机械效率 考 点 聚 焦 归 类 示 例 1.
11.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1、对哪些物体做了功? 2、哪一部分功是有用的功? 3、哪一部分功是我们不需要额外做的功?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小站三小        刘宝霞.
位似.
第三节 做功了吗 2019年5月10日 愿每一份精彩都源于这里.
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电?.
第十章 机械与人.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l1 // l2 l1 ⊥ l2 k1与k2 满足什么关系?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2节 滑轮 第1课时 定滑轮和动滑轮.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二章 第五节 其他简单机械

一、滑轮: 1、定滑轮: (轴固定不动,轮以轴心转动)

L2 L1 F2 O F1 实质:等臂杠杆。 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定滑轮的杠杆示意图:F1=F2 L1=L2

定滑轮的应用

2、动滑轮(轮绕轴转动,且随物体一起移动)

F1 L2 O L1 F2 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的杠杆示意图:

动滑轮的应用

F —轮不随物动 定滑轮 —轮随物动 动滑轮

F F F 哪些为定滑轮?哪些为动滑轮?

3、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叫滑轮组。 F G物 3、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叫滑轮组。 (1)特点: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分析:图中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为5 实验表明,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 1 n F= G G/ G 在左图所示的滑轮组中, 思考题: 分析:图中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为5 (a)若动滑轮重G/不计,拉力F是多少? 1 5 F= G F (b)若动滑轮重G/不能忽略,那么图中的拉力F应等于多少? 1 5 F= (G+G/)

6 段绳子承担 F =(1/6)G F G

F 7 段绳子承担 F =(1/7)G G

18 段绳子承担 F =(1/18)G F

G G G F F F 1 2 F= G 1 3 F= G 1 2 F= G n=2 n=3 n=2

(2)不计摩擦时, (G物+G动滑轮) 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公式:S=nh F G物 S h F: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G物:物体重 G动滑轮:所有动滑轮的重力之和 n: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最后一根通过定滑轮不算,最后一根通过动滑轮算)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移动的距离

(c)用此滑轮组将重物提高1m,绳子自由端要移动几米? 练习 1. 在右图所示的滑轮组中: G物 =1000N。 (a)若动滑轮重不计,拉力 F 是多少? ( 200N ) (b)如果动滑轮的重量是100N, 那么图中的拉力 F 应等于多少? F ( 220N ) (c)用此滑轮组将重物提高1m,绳子自由端要移动几米? G物 ( 5m )

2. 如图所示,物体 A 重为 100 N,挂重物的钩子承受的拉力是 _____ 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 _____ N(动滑轮自重不计)。 50 A

1 n F= T N F . f T G 1 3 F= T 如图所示,拉力F的大小等于____。

N F . f T G 3、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着物体 A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2m。已知物体A重300N,与地面的摩擦力为60N。拉力F为多大?绳子自由端要移动多少米?

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把它沿长为S米的斜面推 到顶端,经过的距离长了是S , 但用的力却比物重G小得多了! S H 把重物从地面直接匀速提升到H米的高处:所用力是物重G,经过的距离是H

二、斜面: G L h F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把物体拉上斜面的拉力就是物体重力的几分之一。 (因此,斜面越长越省力) 应用:盘山公路

斜面的应用

螺旋是也是斜面的一种应用

三、轮轴:由轮和轴组成的省力机械。其实质是省力费距离的杠杆。 如:门把手、方向盘、板子、辘轳

轮 轴 手 摇 钻 套筒扳 r R 门把手 自行车把 F2 F1 F 1· R = F2 · r 脚蹬轮盘 大扳手 水笼头

4、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中,图___可省一半力,图___最费力,图____和图____用力大小一样。 ( b ) ( c ) (a) (d) (a) (b) (c) (d)

5、如图所示,用定滑轮将重物匀速提起,若分别沿图的三个方向用力,拉力为F1、F2、F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最小 (B)F2最小 (C)F3最小 (D)三个力一样大 F1 F2 F3

6、如图分别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匀速提起同一物体,物重80牛,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则F1= 牛,F2= 牛。图2中,若物重80牛,动滑轮重10牛,不计摩擦,则拉力又为 牛。 图1: F1 图2:

7、用如图所示装置拉同一物体,使物体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重80牛,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20牛,则F1= 牛, F2= 牛

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