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受弯构件的斜截面 承载力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气流压力的测量 总压探针 (1). 什么叫总压 ? (2). 总压的测量方法 (3). 总压测量的关键 (4). 要求:总压管对气 流方向越不敏感越好 (a). 孔口无毛刺,壁面 光滑; (b). 要对准气流方向.
Advertisements

总纲 分绪论、混凝土结构(基本概念、基本构件、)、砖混结构、结构抗震部分。
第七章 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本章要点 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力工作特性;两种不同的受压破坏特征及由此划分成的两类偏心受压构件,两类偏心受压构件的判别 结构侧移和构件挠曲引起的附加内力 两类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力特性及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九章 混凝土构件变形\裂缝及延性、耐久性
第5章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变形、裂缝及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学习目标 1.了解变形和裂缝极限状态限值规定。 2.理解受弯构件抗裂度计算的基本假定、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抗裂度计算原理。 3.掌握轴心受拉构件抗裂度计算方法。
第十二章 建筑结构抗震基本知识 第 二 讲 教学目标: 1.了解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措施;了解
教学情境四:建筑结构抗震 任务1、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 任务2、砌体结构抗震.
钢筋构造 11G101.
梁构件分类 框架梁等03G101-1 KL、WKL、KZL、L、JZL、XL 基础梁04G101-3 JZL、JCL
第五章 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框架梁纵向钢筋长度计算 ——通长钢筋长度计算 主讲:吕文晓.
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第一部分 钢筋专业知识 第一单元 基本知识 及相关概念 第二单元 平法识图(03G101) 第三单元 钢筋算法.
Design Principle for Concrete Structure
钢筋平法施工疑问解答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泉港海晶大厦及盐湖城项目经理部.
梁 钢筋讲解 《11G101-1》之梁 目的:本章主要是让学员从手工引入到软件、接受软件、接触软件,体验软件、检验软件、认可软件
第四章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包括:
房屋结构设计 刘建平:副教授.
10.5 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 一、张拉控制应力scon
第5章 框架结构设计.
结构抗震设计 第4章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第三章 砌体结构构件承载力的计算 第一节 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对《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若干问题的探讨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王亚军
模块1-1 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 混凝土结构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混凝土结构——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制成的结构。 分类: 混凝土结构 配筋混凝土 配置受力钢筋、钢骨、钢管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配置预应力钢筋形成预应力) 素混凝土——无钢筋或不配置受力钢筋 本书主要讲述配置受力钢筋为特点的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结构。
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2章 楼盖和楼梯 教材作者:梁兴文 课件制作:丁怡洁 课件审查:梁兴文.
任务三 某多层工业房屋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
《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 复习提纲 OK.
混凝土结构 主讲: 鲍鹏玲.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第10章) 皖西学院 土木工程专业 进入.
§13.6 变形计算 预加力引起的上挠度δpe(反拱) PCB挠度由偏心预加力Np引起上挠度和外荷载所产生的下挠度组成。
第15讲 压型钢板-现浇混凝土组合板的设计 楼面和屋面结构的布置方案与设计 楼面和屋面结构的类型与布置原则
沈阳工业大学多媒体辅助教学课程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Design Principle for Concrete Structure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系 结构教研室 2005年8月.
§2.3 钢筋与混凝土粘结 粘结力的定义 定义:当钢筋于混凝土之间产生相对变形(滑移),在钢筋和混凝土的交界面上产生沿钢筋轴线方向的相互作用力,此作用力称为粘结力。
第三章 筏形基础 设计计算:地基计算、内力分析、强度计算、以及构造要求等。 荷载准永久组合 非抗震设防 非抗震设计整体倾斜.
第章 9 钢筋混凝多层与高层结构 思考题.
第1章 梁板结构设计 ● 1.1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 ● 1.2 双向板肋梁楼盖 ● 1.3 无 梁 楼 盖 ● 1.4 装配式楼盖
钢筋砼条形基础特点 及适用范围、构造要求.
第二节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 一、设计步骤 二、单向板的概念: 三、结构平面设置: 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按弹性方法计算内力:
第五章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五章 受弯构件.
第二章 建筑结构材料 第 二 讲 教学目标: 1. 理解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规定; 2. 掌握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指标及变形性能。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第10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3.5配筋砌体结构构件计算 3.5.1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 1.受压性能
地基附加应力之三——空间问题 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地基竖向附加应力计算 空间问题 基础底面形状, 即为荷载作用面 平面问题 荷载类型,
项目五:键的选择和强度验算 《现代机械设计技术》课程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
第八章 受扭构件的 受力性能与设计 学习目标 ▲掌握矩形截面受扭构件的破坏形态、变角空 间桁架计算模型、受扭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第九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3.1 习 题(第三章)
第4章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五章 受压构件的截面承载力.
建筑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5受扭构件的强度计算 提 要 本章的主要内容: 开裂扭矩的计算,各种截面的受扭抵抗矩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的配筋特点和构造要求
单元10 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学习目标 (1)了解受弯构件板和梁的构造要求。 (2)理解梁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分析的过程及结论。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 课程设计.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工 程 结 构(第三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梁兴文 王社良 李晓文 等编著 科学出版社 2003年8月.
第九章 混凝土构件的变形、裂缝 宽度验算与耐久性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CONCRETE STRUCTURE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第 4 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教材作者:王社良 课件制作:黄 炜、丁怡洁 课件审查:李晓文.
6.3.2 强 度.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多跨静定梁 主讲教师:戴萍.
第3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思考题 计算题.
第7章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设计 7.1 概述 剪力墙侧向刚度大 、承载能力大、是结构体系中的主要的抗侧力结构单元。 实体墙: 整体墙
第五章 受弯构件斜截面的 受力性能与设计 学习目标 ▲掌握剪跨比的概念、斜截面受剪的三种破坏 形态以及腹筋对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的响;
本章重点 了解配筋率对受弯构件破坏特征的影响和 适筋受弯构件在各个阶段的受力特点; 掌握建筑工程和公路桥梁工程中单筋矩形
结构施工图识读——框架扁梁制图规则及识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五章 受弯构件的斜截面 承载力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本章重点 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及主要因素; 掌握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及 适用条件,防止斜压和斜拉破坏的措施; 主 页 掌握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及 目 录 适用条件,防止斜压和斜拉破坏的措施; 上一章 了解材料抵抗弯矩图的做法; 掌握深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下一章 及构造要求;   了解桥涵工程中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 帮 助 的计算方法。

§5.1 概 述 5.1.1 斜截面破坏机理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由材料力 学可知: …5-1 …5-2 帮 助

5.1.2 影响斜截面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1. 剪跨比 定义: …5-3 主 页 目 录 当为右图所示的 对称荷载时: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5-4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2.腹筋(箍筋和弯起钢筋)配筋率 下一章 3.材料的强度等级 帮 助

5.1.3 斜截面的主要破坏特征 1. 斜压破坏 产生条件 λ <1.5或腹筋多、腹板薄。 破坏特点 5.1.3 斜截面的主要破坏特征 1. 斜压破坏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产生条件 λ <1.5或腹筋多、腹板薄。 下一章 破坏特点 中和轴附近出现斜裂缝,然后向支座和荷载作用点延伸,破坏时在支座与荷载作用点之间形成多条斜裂缝,斜裂缝间混凝土突然压碎,腹筋不屈服。 帮 助

产生条件 2. 剪压破坏 破坏特点 3. 斜拉破坏 产生条件 破坏特点 1.5≤λ≤3且腹筋量适中。 受拉区边缘先开裂,然后向受压区延伸。破坏时,与临界斜裂缝相交的腹筋屈服,受压区混凝土随后被压碎。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3. 斜拉破坏 产生条件 λ>3且腹筋量少。 下一章 破坏特点 受拉边缘一旦出现斜裂缝便急速发展,构件很快破坏。 帮 助

V≤Vu M≤Mu 5.1.4 防止斜截面破坏的承载力条件 …5-5 …5-6 我国规范规定: 5.1.4 防止斜截面破坏的承载力条件 斜截面上有剪力,也有弯矩。为了防止斜截面 破坏,要求: …5-5 V≤Vu M≤Mu 我国规范规定: 式(5)用计算保证; 式(6)用构造措施满足。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5-6 下一章 帮 助

§5.2 建筑工程中受弯构件斜截面设计方法 5.2.1 不配腹筋的板 …5-7 βh——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5.2.1 不配腹筋的板 …5-7 βh——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当h0<800mm时,取h0 =800mm; 当h0>2000mm时, 取h0=2000mm; f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5.2.2 矩形、T形和I形截面受弯构件 1. 一般情况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5-8

S ——沿构件长度方向的箍筋间距; ——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 积: =n ,此处,n为在同一截面内 箍筋的肢数, 为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S ——沿构件长度方向的箍筋间距; ——同一弯起平面内弯起钢筋截面面积; ——弯起钢筋与构件轴向的夹角。 下一章 帮 助

…5-9 2. 集中荷载下的独立梁 λ——计算截面的剪跨比,可取λ=a/h0, a为集中荷 主 页 …5-9 目 录 上一章 λ——计算截面的剪跨比,可取λ=a/h0, a为集中荷 载作用点至支座或节点的距离;当λ<1.5时, 取λ=1.5; 当λ>3时,取λ=3。 下一章 帮 助

…5-10 …5-11 …5-12 3. 基本公式的适用范围 适剪压破坏。 为了防止斜压破坏,要求: 当 时 当 时 当 时 主 页 当 时 …5-10 目 录 当 时 …5-11 上一章 当 时 …5-12 下一章 ——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当 C50时,取 =1.0;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 =0.8;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 帮 助

——截面的腹板高度,按下图确定: 主 页 hw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为了防止斜拉破坏,要求: ①箍筋的间距应满足表—1要求; 表—1 梁高h/ mm V>0.7ftbh0 V≤0.7ftbh0 主 页 表—1 目 录 梁高h/ mm V>0.7ftbh0 V≤0.7ftbh0 150<h≤300 150 200 300<h≤500 300 500<h≤800 250 350 h>800 600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② 箍筋的直径满足表—2要求; 表—2 梁高h(mm) 箍筋直径(mm) h≤800 6 h>800 8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② 箍筋的直径满足表—2要求; 主 页 表—2 目 录 梁高h(mm) 箍筋直径(mm) h≤800 6 h>800 8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③ 当 时,配箍率尚应满足: …5-13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5-14 …5-15 4. 可以按构造配置箍筋的条件 当满足下列条件时,可按表1和表2配筋。 一般情况: 集中荷载F的独立梁: 主 页 主 页 一般情况: …5-14 目 录 上一章 集中荷载F的独立梁: …5-15 下一章 帮 助

5.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位置 支座边缘处截面; 受拉钢筋弯起点处截面; 箍筋间距或截面面积改变处截面; 腹板宽度改变处剪力。 主 页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支座边缘处截面; 腹板宽度改变处剪力。 箍筋间距或截面面积改变处截面; 受拉钢筋弯起点处截面; 下一章 帮 助

6.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步骤 ⑴ 确定计算截面及其剪力设计值; ⑵ 验算截面尺寸是否足够; ⑶ 验算是否可以按构造配筋; 主 页 ⑴ 确定计算截面及其剪力设计值; ⑵ 验算截面尺寸是否足够; ⑶ 验算是否可以按构造配筋; ⑷ 当不能按构造配箍筋时,计算腹筋用量; ⑸ 验算箍筋间距、直径和最小配箍率是否 满足要求。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抵抗弯矩各截面不小于荷载弯矩,或抵抗弯矩图要包住荷载弯矩图。 7. 保证斜截面抗弯承载力的条件 ⑴ 荷载弯矩图与抵抗弯矩图的概念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荷载弯矩图 抵抗弯矩图 下一章 保证斜截面抗弯承载力的条件: 帮 助 抵抗弯矩各截面不小于荷载弯矩,或抵抗弯矩图要包住荷载弯矩图。

⑵ 弯起钢筋的抵抗弯矩图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结 论 宜采用箍筋作为承受剪力的钢筋。

从ld1和ld2中选外伸较长者。 ld1和ld2见表3。 8. 构造要求 (1) 负弯矩钢筋的切断位置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ld1——粘结锚固长度; ld2——外伸长度 从ld1和ld2中选外伸较长者。 ld1和ld2见表3。 帮 助

表—3 截面条件 ld1 ld2 V≤0.7ftbh0 1.2la 20d V>0.7ftbh0 1.2la+h0 20d且h0 主 页 截面条件 ld1 ld2 V≤0.7ftbh0 1.2la 20d V>0.7ftbh0 1.2la+h0 20d且h0 且断点仍在负弯矩受拉区内 1.2la+1.7h0 20d且1.3h0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2)纵筋在支座处的锚固 当V≤0.7ftbh0时,las≥5d; 当V>0.7ftbh0时,las≥12d(带肋) las≥15d(光面)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当V≤0.7ftbh0时,las≥5d; 当V>0.7ftbh0时,las≥12d(带肋) las≥15d(光面) 帮 助

节点中的直线锚固: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节点中的弯折锚固: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节点或支座范围外的搭接: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3)弯筋终点应有直线段,光面钢筋端部还应 做弯钩。 主 页 受拉 受压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4)不得采用浮筋做弯筋。 主 页 可用 禁用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5)梁受扭或承受动荷载时,不得使用开口钢箍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注意 ——弯钩及开口应布置在受压区。

9. 深受弯构件斜截面设计 (1)计算公式 一般情况(只配箍筋抗剪): …5-16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5-17 集中荷载独立梁(只配箍筋抗剪): λ——计算剪跨比,当l0/h≤0.2时,取λ=0.25;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λ——计算剪跨比,当l0/h≤0.2时,取λ=0.25; 当2.0<l0/h<5.0时,取λ=a/h0;λ的上限 值按λ=0.42l0/h-0.58计算; 下一章 l0/h——跨高比,当l0/h<2.0时,取l0/h=2.0。 帮 助

(2)截面尺寸要求: 为防止斜压破坏,截面尺寸应满足: 当hw/b≤4时 当hw/b≥6时 当hw/b在4~6之间时 按线性内插法取用。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l0 ——计算跨度,当l0<2h时,取l0=2h。

…5-18 (3)可不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的条件: Vk ——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的剪力值; ftk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主 页 主 页 …5-18 目 录 上一章 Vk ——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的剪力值; 下一章 ftk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帮 助

(4)构造要求: ① 截面宽度: ≥140mm; 当l0/h≥1时,h/b≤25; 当l0/h<1时,l0/b≤25。 ② 混凝土强度: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② 混凝土强度: ≥C20。 帮 助

下部纵筋宜均匀布置在梁的下部0.2h范围内,连续 深梁中间支座上纵筋按下图分配: ③ 纵向受力钢筋: 下部纵筋宜均匀布置在梁的下部0.2h范围内,连续 深梁中间支座上纵筋按下图分配: 主 页 (1.5<l0/h≤2.5) (1<l0/h≤1.5) (l0/h≤1)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④ 深梁宜配双排钢筋网,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直 径均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且应 满足表—4最小配筋百分率的要求: 主 页 表—4 钢筋种类 纵 向 受力筋 水 平 分布筋 竖 向 HPB235 0.25% 0.20% HRB335、HRB400、RRB400 0.15%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注: 当集中荷载作用于连续深梁上部1/4高度范围内 且l0/h>1.5时,竖向分布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应 增加0.05。 帮 助

§5.3 公路桥涵工程中受弯构件斜截面设计方法 主 页 5.3.1 计算公式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5-19 Vd ——斜截面受压端正截面上的最大剪力组合设计值; ——异号弯矩影响系数,计算简支梁和连续梁近边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Vd ——斜截面受压端正截面上的最大剪力组合设计值; ——异号弯矩影响系数,计算简支梁和连续梁近边 支点梁段的抗剪承载力时,取 = 1.0;计算连 续梁和悬臂梁近中间支点梁段的抗剪承载力时, 取 = 0.9; ——受压翼缘影响系数,取 =1.1; 下一章 帮 助

fcu,k——边长为150mm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标准值,MPa; b ——斜截面受压端腹板截面宽度; h0——斜截面受压端截面有效高度; ρ ——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百分率,P=100ρ, ρ=As/bh0,当P>2.5时,取ρ=2.5; 主 页 目 录 fcu,k——边长为150mm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标准值,MPa; ρsv ——斜截面内箍筋配筋率,ρsv=Asv/svb; fsv ——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Asb ——斜截面内同一弯起平面的弯筋面积; fsd ——弯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Asb ——斜截面内同一弯起平面的弯筋面积; ——弯筋与水平线夹角。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当同时配有箍筋和弯筋抗剪时,由混凝土和箍筋共同承担的剪力不少于60%,由弯筋承担的剪力不大于40%。 帮 助

5.3.2 截面尺寸验算 …5-20 5.3.3 可不作斜截面抗剪验算的条件 …5-21 矩形、T形和I形截面应满足: 主 页 目 录 5.3.3 可不作斜截面抗剪验算的条件 上一章 …5-21 下一章 ftd——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帮 助 对于板式受弯构件,公式(21)右边可乘以1.25的提高系数。

5.3.4 斜截面抗弯承载力验算办法 …5-22 验算公式: Zsb——与斜截面相交的同一弯起平面弯筋合力点 至受压区中心点的距离; 5.3.4 斜截面抗弯承载力验算办法 验算公式: …5-22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Zsb——与斜截面相交的同一弯起平面弯筋合力点 至受压区中心点的距离; Zsv——与斜截面相交的同一平面内箍筋合力点至 受压区中心点的距离。 帮 助

c=0.6mh0 …5-23 斜截面水平投影长度c : 为求zsb和zsv ,需求斜截面水平投影长度c, 水平投影长度c可按下式计算: 主 页 目 录 …5-23 c=0.6mh0 上一章 下一章 m——斜截面受压端正截面处的广义剪跨比, m =Md/Vdh0;当m > 3.0时,取m =3.0。 帮 助

§5.4 计算公式对比 主 页 目 录 建筑工程与桥涵工程受弯构件抗剪计算公式的比较见下页表—5: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表—5 建筑工程 桥涵工程 计 算 公 式 截面尺寸应 满足的条件 构造配箍条件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主 页 当hw/b≤4时,V≤0.25βcfcbh0 当hw/b≥6时,V≤0.20βcfcbh0 当hw/b在4~6之间时,按线性内插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续表—5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 建筑工程 桥涵工程 箍筋 最小 间距 直 径 h≤800mm时,d≥6mm   建筑工程 桥涵工程 箍筋 最小 间距 直 径 h≤800mm时,d≥6mm h>800mm时,d≥8mm d≥8mm,d≥ d主筋 间 距 /mm 梁 高(mm) V>0.7ftbh0 V≤ 0.7ftbh0 无压筋时: ≤h/2,≤500mm 有压筋时: ≤15d,≤400mm 150~300 150 200 300~500 300 500~800 250 350 >800 500 配箍率 R235: 0.18% HRB335: 0.12% 主 页 目 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帮 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