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政局與袁世凱(1912-1916)
簡介 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 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清帝退位,袁世凱在北京繼任臨時大總統。 1913年(中華民國二年): 袁世凱派人暗殺宋教仁;孫中山在南京發動「二次革命」,舉兵討袁失敗;袁世凱任大總統。 1914年(中華民國三年): 中華革命黨在日本東京成立;日本籍口對德宣戰,侵佔山東。
1915年(中華民國四年): 日本向中國提《二十一條款》;袁世凱恢復帝制;護國運動開始. 1916年(中華民國五年): 袁世凱帝制失敗而死
袁世凱稱帝過程 『二次革命』後,袁世凱發動其親信議員及督挾持國會,提前通過總統 選舉法:並組織『公民團』,脅迫議員選他為正式總統。 袁氏運用個人權力,下令解散國民黨和國會,廢除臨時約法;另行中華民國約法,藉此擴大總統的職權。 修改總統選舉法,規定總統任期由五年遞增至十年,可以無限連任,並有權推定候選人
為了獲得國際的承認,袁世凱不惜與俄國達成協議,同意其在蒙古擁有的特權,又答應日本所提出的『二十一條』要求,欲借此換取日、俄的支持。 e 授意其美籍顧問古德諾(Frank Johnson Goodnow),宣揚共和不宜中國論,君主制才合適. f.召集『國民代表大會』,會中決定更改國體,並擁戴袁氏為『中華帝國皇帝』;袁氏惺惺作態,推讓兩次而後接受。於是袁世凱下令改民國五年為洪憲元年洪憲帝制乃告出現。
袁世凱稱帝對初政局的影響 引發護國之役:袁氏稱帝後,原雲南都督蔡鍔與唐繼堯等組成國軍,與西南各省合力討袁,護國之役,遂告爆發。 加深民國外患:袁氏為謀稱帝,不惜喪權辱國,與俄國協議承認其蒙古的特權,同時又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條』,引致外患益深。 造成軍閥混戰:袁氏為了培養自己的勢力,曾安置甚部下於各省,及帝制失敗,其黨羽藉地方力量,彼此政殺爭權,釀成日後軍閥割據混戰之局。
袁世凱稱帝失敗的原因 違背潮流,激起公憤:辛亥革命成功,帝制統治結束,國人皆希望建立一民主政府,而袁氏倒行逆施,妄圖稱帝,自然引起國人的公憤,注定了帝制失敗的命運。 舉國反對,聲勢浩大:袁氏稱帝,激起了聲勢浩大的護國運動。以孫中山先生為代表的中華革命黨,以梁啟超為代表的進步黨及以蔡、唐繼堯為代表的西南軍人,合力倒袁,洪憲帝制終歸失敗。
親信背叛,處境孤立:袁世凱原先是依靠北洋軍力量奪取總統職權,進謀復辟稱帝,及後北洋軍將領如段祺瑞、馮國障等皆疏遠袁氏,不肯附從,洪憲帝制自難於推行。 列強拋棄,外交強迫:袁世凱承認『二十一條』,藉以換取日本對帝制的支持。然日本只是乘機取利,當其發覺形勢不利帝制時,即邀英、俄等國一起阻撓袁氏放棄帝制。
護國之役 袁世凱圖謀稱帝時,原雲南都督蔡鍔自京潛回雲南,與李烈鈞、唐繼堯等組織護國軍,首倡獨立,揮軍討袁;袁氏遂派兵對抗,而南方各省則紛告獨立。 繼而,獨立各省為對付袁世凱,組成軍務院,以統一軍事;袁氏部屬段祺瑞、馮國障等先後疏離袁世凱,令袁氏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史家觀點 袁世凱得以奪取民國政權,甚至走上專制獨裁之路,顯示舊勢力根深柢固,非一朝一夕所能拔除.此種舊勢力所以存在,主要是在人心觀念等意識習尚上,非制度的忽然更新即能改變;故民初的政黨政治,氣象雖新,但精神則舊.~~蘇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