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多車道郊區公路容量 及特性研究(三)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历尽九九八十一难, 唐僧四人终于到达天竺, 取得真经,完成任务。 四人想着难得到天竺一趟, 不如在此游览一番。
Advertisements

猜谜语 有个小娃娃,真是没 礼貌。 见到小树摇一摇,吓 得树叶哇哇叫。 见到小花逗一逗,摘 去她的太阳帽。 没人和它交朋友,只 好自已到外处跑。
中共盘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报告
我们毕业了 毕业留念册 再见老师 姓名:黄巧灵 班级:六(1)班 毕业时间:2012年6月.
专题二:城市化与城乡规划 授课教师:周栋文.
黄帝内经 内经教研室 王黎.
單元九: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餐旅會計學 Ch2 借貸法則.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构成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分类 2.1 2.2 车辆与车辆段 2.3 轨道交通限界
2011届高三地理高考复习课件 拉丁美洲 高三地理备课组.
滚 滚 长 江 安匠初中:李艳阁.
白海豚的分布范围.
职官与科举 职官: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官吏,这里面有职官的名称、职权范围和品级地位等方面的内容。
花开有日 芬芳天下 “国培计划(2012)” ——幼儿园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山东幼儿园教师8班第4期简报 主办人:张瑞美     
《卖火柴的小女孩》 《海的女儿》 你 认 识 这 些 图 片 的 故 事 吗 《丑小鸭》 《拇指姑娘》 它们都来自于哪位作家笔下?
行銷研究 單元三 次級資料的蒐集.
超视距安保防范系统 克拉玛依市格恩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8月.
民主國家的政府體制 我國的中央政府體制 我國中央政府的功能 地方政府組織與功能
人类活动与大气成分 制作人:刘一鼎 锑小组成员: 许世杰 张霖欣 蒋顾华 束润宇 刘一鼎.
作業繳交日期及方式 第一次繳交作業日期:102年10月27日前 第二次繳交作業日期:102年12月08日前 郵寄作業地址:新北市蘆洲郵政1-3號信箱.
-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有关法律知识介绍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 陈东辉
銷售與顧客關係管理 巫立宇.邱志聖 著.
第二十章 第3节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长江.
20、豆花庄的小家伙们.
CH11 心理疾病 李志鴻.
陆路交通发达,公路、铁路交通为主,基本上没有水运
第二章 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第一节 施工定额 概 述 工作时间的研究分析 劳动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
华 夏 之 祖 第 3 课.
法學緒論第六單元:法律適用 設計課程︰ 財經法律系 --楊東連 法學緒論-6.
道路交通安全須知 --大專校園安全巡迴宣導
CH1 . 集 合 与 命 题.
課程大綱 衛星通信與導航 96年度第一學期(二技).
企业引进顶级人才之门, 人才跨上顶级职业之路 。
Ch19 創業精神 管理學:整合觀點與創新思維3/e.中山大學企管系 著.前程文化 出版.
助教資訊 姓名 位址 FB_ID 助教時間/地點 林光耀
以考试说明带动二轮复习 福州第三中学 张璐.
車輛煞車過程與距離的關係 嘉義區監理所關心您.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物理学专业 光学实验绪论 主讲人:路莹 洛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2009年3月.
課程大綱 衛星通信與導航 96年度第一學期(四技).
Google協作平台.
都市交通號誌全動態控制邏輯 模式之研究 (Ⅲ)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Kun Shan University 本校附近易發生交通事故地點(1) 復興路高速公路涵洞下 Kun Shan University
台灣國產機車資料庫 楊 文 偉   高 律 智 黃 鴻 明 林 田 恆.
清大ZU 創意教學 星際要塞 藍 + 紅 = ?.
虎克定律與簡諧運動 教師:鄒春旺 日期:2007/10/8
Dr. Rational You IEK/ITRI 2002/07/02
第三章 危害與操作性研究.
實驗十二: 紅綠燈控制電路設計 規格: Due: Jan. 3, 2008 Tvrl = Thgl + Thgf + Thyl
Working Model 2D 朝陽科技大學 工業設計系 邱相文.
火災保險之理賠 一、火災保險理賠之基本概念 (一)火災保險之理賠之手續 (二)火災保險損失之估計 (三)火災保險損失之賠償
有關於股票報酬及匯率變化對台灣醫療產業市場收益的分析
都市工程學 – 道路工程 線上教學 eLearning 教師: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講師 閻克勤 eLearning.
餐飲設施規劃流程.
行的色彩 交通標誌(4).
Solid State System (3S) 鑫創科技: 年第二季 投資人說明會 08/15/2016.
國立成功大學(農業) 報告人 協同主持人 林翰佑
中央研究院 新增主題研究計畫 線上申請流程總覽 必須告知 總主持人所屬單位 承辦人 總主持人 分支計畫主持人 共同主持人
Text & Figure Conventions
第一章 貨幣的時間價值.
4-1 變數與函數 第4章 一次函數及其圖形.
第十三章 彩色影像處理.
第四組 停車場搜尋系統 第四組 溫允中 陳欣暉 蕭積遠 李雅俐.
數學科98課綱 種子教師培訓課程 (四) 教學示例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主題研究架構.
17.1 相關係數 判定係數:迴歸平方和除以總平方和 相關係數 判定係數:迴歸平方和除以總平方和.
簡報大綱 壹、背景說明 貳、時制重整需求分析 參、國內道路交通特性研析與調查 肆、號誌時制計畫標準作業程序 伍、示範區域時制重建實地測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台灣地區多車道郊區公路容量 及特性研究(三) 中華民國運輸學會 台灣地區多車道郊區公路容量 及特性研究(三) 期末簡報 計畫主持人:曾平毅 教授 協同主持人:林豐博 教授

簡報大綱 ■分析對象 ■資料蒐集與分析 ■HTSS模式之微調及修定 ■服務水準之績效指標 ■容量分析方法 ■結論與建議

一、分析對象(Ch1) ■單獨號誌化路口 ■非阻斷性車流路段(第一期完成) ■有一系列號誌化路口之幹道

非阻斷性車流路段-1 號誌化影響區 1.低流量 ≈ 3 km 2.高流量 > 3 km Based on: (1)自由速率與路口間距之關係 (2)離開路口之速率變化

非阻斷性車流路段-2 小車空間平均自由速率與速限及號誌化路口間距之關係

西濱快速公路及一般郊區多車道公路 一分鐘平均流率與速率之關係

非阻斷性車流路段-4 郊區多車道公路模擬之代表性流率與速率之關係

號誌化路口及幹道 第三期之 工作範圍及流程

二、資料蒐集與分析(Ch2) • 一般性車流特性 車種組成、車流及車種之車道分佈、 尖峰小時係數、車流之方向分佈 • 停等車疏解特性 • 路口之間旅行速率之變化 • 車輛延滯樣本

資料蒐集與分析項目 1.一般性車流特性 2.直行停等車疏解特性 3.無衝突左轉停等車疏解 4.無機車車道、保護時相中右轉停等車 之疏解 5.直行/右轉共用車道在保護時相中停等 車之疏解

資料蒐集與分析項目 6.停等區機車之疏解 7.衝突左轉停等車疏解特性 8.路口之間速率之變化 9.車輛延滯樣本及停等車隊長度樣本 註:藍色字體已於期中進行簡報,紅色字體 為尚未簡報部份,說明如下。

4.無機車車道、保護時相中右轉停等車 之疏解(桃園龜山) 4.無機車車道、保護時相中右轉停等車 之疏解(桃園龜山)

(2.10)

(2.12)

右轉車道之容量估計 cR = 無機車,保護右轉車道之容量(輛/小時) C = 週期長度(秒) G = 綠燈時段(秒) PT = 大車之比例 ER T = 右轉大車之右轉小車當量(2.15)。

5.直行/右轉共用車道在保護時相中停 等車之疏解 5.直行/右轉共用車道在保護時相中停 等車之疏解 共用車道在綠燈時段能正常使用車道以疏解之車數 其中, Fvm=

共用車道之容量估計 G = 綠燈時段(秒) α = 綠燈轉換疏解之小車數(建議:1.8) Fvm = 如前頁 α = 綠燈轉換疏解之小車數(建議:1.8) Fvm = 如前頁 β = 併行機車與其他疏解車輛之比值(可 能是在0及0.075之間,隨機車比例及 可用路肩寬而變)。

6.停等區機車之疏解 1.平均每部機車所佔之寬度大約1.08公尺 2.每部機車所佔之空間為1.93平方公尺

7.衝突左轉停等車疏解特性 1.路口空間之使用 忠義路有2左轉專用車道,其他地點有1左轉專用車道。

7.衝突左轉停等車疏解特性 2.先行左轉

7.衝突左轉停等車疏解特性 3.間距利用之行為 (1)忠義復、復興路南下及復興路北上左轉 車之臨界間距在4.2~4.6秒之間(對向 兩直行車道) (2)自強路及中山路之左轉車(對向一直行 車道),臨界間距各為3.2秒及3.55秒。 (3)左轉小車之平均疏解車距隨地點之變化 相當的大,平均疏解車距在1.62秒及 2.55秒之間。機車平均疏解車距在1.09 秒到1.37秒之間。

7.衝突左轉停等車疏解特性 燈號轉換期間疏解車數: 停止線到路口中點27公尺:2.9輛 停止線到路口中點48公尺:5.5輛

9.車輛延滯樣本及停等車隊長度 1.資料蒐集開始瞬間已在點A及點B之間之車數及車種。 2.每15秒鐘從B點進入調查車道之車數及車種。 離開車道 進入車道 1.資料蒐集開始瞬間已在點A及點B之間之車數及車種。 2.每15秒鐘從B點進入調查車道之車數及車種。 3.每15秒鐘從停止線離開調查車道之車數及車種。 4.每15秒鐘從調查車道轉入其他車道之車數及車種。 5.每15秒鐘從其他車道轉入調查車道之車數及車種。

週期j之累積停等及疏解時間 數週期內之平均停等及疏解時間 累積車輛數 停等車數 疏解車數 時間 N0 N1 N2 Nm-1 Nm T0 T2 紅燈R 累積車輛數 停等車數 疏解車數 時間 綠燈G 週期j之累積停等及疏解時間 數週期內之平均停等及疏解時間

三、HTSS模式之微調及修定(ch3) 1.SES模式可用以估計號誌化路口及路段之容 量、車輛延滯、停等車隊長度及旅行速率。 模式(Highway Traffic Systems Simulation Model, 簡稱HTSS模式)。 3.微調及修定工作針對直行疏解、無衝突左轉 疏解,在號誌化路口下游速率之變化特性, 衝突左、右轉車流及車輛延滯之現場資料, 以進一步修改模擬模式。

三、HTSS模式之微調及修定(ch3) 本期計畫特別在第三章說明: 1.自由旅行加速率之模擬 2.跟車邏輯之基本假設 3.跟車加、減速率之模擬 4.大車最大加速率amax之模擬 5.無衝突右側車道停等車之疏解 6.平均停等及疏解時間/每週期平均最長停等 車隊長度

三、HTSS模式之微調及修定(ch3) 7.模擬之車流行為 直行車及無衝突疏解行為 專用道停等機車疏解率 大車之小車當量 車輛延滯 路口之間速率之變化

三、HTSS模式之微調及修定(ch3) 每週期平均最長停等車隊長度之模擬值與現場值比較

三、HTSS模式之微調及修定(ch3) 平均停等及疏解時間之模擬值與現場值比較

四、服務水準之績效指標 流量/容量比(v/c ratio) 車輛延滯(停等延滯、路段延滯、總延滯、控制延滯) 停等及疏解時間 停等車隊長度 旅行速率及密度

平均停等及疏解時間 為減少調查各種延滯工作可能遭遇的困難,平均停等及疏解時間可作為替代之績效指標。此指標之調查工作包括: 1.紀錄週期長度、綠燈時段、黃燈時段及全紅時段 2.每一紅燈開始瞬間,記錄已在停等車隊中之車數 。這些車輛包括在前週期尚未疏解完之停等車數 3.紅燈開始之後,每15秒紀錄累積在停等車隊中之 車數,直到車隊長度不再增加為止。 4.紅燈開始之後,記錄進入調查車道之車數。 5.在停止線蒐集停等車疏解數及相關疏解所需之時 間,以估計疏解率(輛/秒)。

週期j之累積停等及疏解時間 數週期內之平均停等及疏解時間 累積車輛數 停等車數 疏解車數 時間 N0 N1 N2 Nm-1 Nm T0 T2 紅燈R 累積車輛數 停等車數 疏解車數 時間 綠燈G 週期j之累積停等及疏解時間 數週期內之平均停等及疏解時間

平均停等延滯與平均停等及疏解時間

平均停等及疏解時間大約比平均停等延滯大10秒/車 建議之號誌化路口服務水準劃分標準 服務水準 平均停等及疏解時間 ( 秒 / 車 ) , d A d  25 B 25 < d   40 40 < d  55 C 55 < d  70 D 70 < d  90 E F d > 90

績效指標之選擇 郊區多車道公路之分析對象包括個別號誌化路口、有一連串號誌化路口之幹道及路口之間非阻斷性車流路段 。 1.個別號誌化路口:平均停等及疏解時 間、平均每週期最長停等車隊長度。 2.幹道:平均旅行速率。 3.非阻斷性車流路段:流量/容量比。

幹道服務水準劃分標準 速限減掉平均旅行速率 服務水準 (公里 / 小時) A < 5 B 5 .1 ~ 10.0 C D E F < 5 B 5 .1 ~ 10.0 C 10.0 ~ 15.0 D 15.1 ~ 20.0 E 20.1 ~ 25.0 F > 25.0

非阻斷性車流路段服務水準劃分標準

五、容量分析方法 ■緒論(略) ■分析對象(略) ■非阻斷性車流路段之分析 ■號誌化路口及幹道之容量分析

五、容量分析方法 ■非阻斷性車流路段之分析 1.車道之劃分 2.基本狀況之流率與速率關係 3.服務水準劃分標準 4.訂定需求流率及車種組成 5.空間平均自由速率之估計 6.估計基本狀況下之對等流率 7.評估服務水準

非阻斷性車流路段之分析 1.車道之劃分 2.基本狀況之流率與速率關係 • 快車道之車道寬為3.75公尺; • 快車道(不分內外車道) • 混合車道 • 慢車道 2.基本狀況之流率與速率關係 • 快車道之車道寬為3.75公尺; • 橫向淨距在2.0公尺以上; • 快車道上只有小車,慢車道上只有機車 • 道路在平原區; • 道路為城際公路而且有中央分隔。

郊區多車道公路 基本狀況下小車流率與速率之關係

3.非阻斷性車流路段服務水準劃分標準

4.訂定需求流率及車種組成 尖峰15分鐘之需求流率 作業分析所用之Q 為現場調查之尖峰小時需求流率;規劃分析所用之Q為

5.空間平均自由速率之估計 空間平均自由速率 Vf = 空間平均自由速率; Vfs, Vfb, Vfm = 小車、大車、機車之個別空間 Pfs, Pfb, Pfm = 小車、大車、機車之比例。

估計平坦路段空間平均自由速率之模式

6.估計基本狀況下之對等流率 對等流率 f:其他因素 如所有的車輛須轉換成對等小車 如所有的車輛須轉換成對等機車 7.評估服務水準

五、容量分析方法 ■號誌化路口及幹道之容量分析 1.影響因素 • 號誌控制策略 2.容量估計方法 • 無衝突車流之車道 • 幾何設計及槽化 • 交通狀況及駕駛人行為 2.容量估計方法 • 無衝突車流之車道 • 衝突車流之車道 3.績效指標與服務水準 4.模擬分析

採用之容量估計方法 c = 車道容量(輛/小時); C = 週期長度(秒); Ngi = 特定狀況下,在第i個可用時相之綠燈時段中能 疏解之平均停等車輛數(輛/車道或輛/車道群); Nyi = 特定狀況下,在第i個可用時相之燈號轉換時段中 能疏解之平均停等車輛數(輛/車道或輛/車道群); n = 可用之時相數; f1, f2,…, fn = 各種不同調整因素。 (當量、安全島或護欄、坡度、公車、路旁停車)

綠燈時段可疏解車數之估計方式 直行 Nyi = 2.2 小車/車道 無衝突左轉 Nyi = 2.1小車/車道

綠燈時段可疏解車數之估計方式 無衝突右轉專用車道 無衝突直行/右轉共用車道 Nyi = 2.3 Nyi = 1.8 Note :併行機車調整因素f6

號誌化路口服務水準劃分標準 蒐集現場資料並估計平均停等及疏解時間之程序 ,請參見第五章。 A B C D E F 服務水準

幹道之服務水準分析 蒐集現場資料並估計平均停等及疏解時間之程序 ,請參見第五章。 A B C D E F 服務水準 速限-平均旅行速率(公里/小時) A ≤ 5.0 B 5.1 ~ 10.0 C 10.1 ~ 15.0 D 15.1 ~ 20.0 E 20.1 ~ 25.0 F > 25.0 蒐集現場資料並估計平均停等及疏解時間之程序 ,請參見第五章。

六、結論與建議(結論) ■車流特性 1.直行、無衝突左轉及無衝突右轉之停等車 疏解型態與傳統之飽和疏解觀念大有出入 。綠燈開始之後,疏解率一直的持續上升 而不如傳統觀念所示會很快地達到一穩定 的飽和流率。因此,傳統估計號誌化路口 車道容量之方法不適用。修訂後之台灣公 路容量手冊第11章,根據每週期能在綠燈 時間及燈號轉換時間疏解之車輛數,以估 計容量。

六、結論與建議(結論) 2.直行車在綠燈期間內能疏解之車數,可根 據綠燈時段及車道寬來估計。無衝突左轉 在綠燈期間能疏解之車數,則可根據綠燈 時段及轉彎車道數來估計。在燈號轉換時 段內能疏解之車數在2.0~2.2之間。無衝 突右轉在綠燈內能疏解之車數是否會受到 除綠燈時段之外的因素影響尚未能確定。 直行及右轉共用車道之疏解率則深受車種 組成及行車方向之分布的影響。

六、結論與建議(結論) 3.衝突左轉之疏解率受先行左轉車數,利用 對向間距能疏解之車數及在燈號轉換期間 能疏解的車數影響。先行左轉車輛者大約 佔20%~75%(平均車數約1.2~1.9輛)。 臨界間距有隨對向直行車道數之增加而增 長之現象(一直行車道約3.2~3.5秒;二直 行車道,增加到4.2~4.6秒)。燈號轉換期 間能疏解之左轉車數隨停止線到路口中央 附近轉彎點之距離而變(27m時約2.9輛小 車;48m時大約可疏解5.5輛小車)。

六、結論與建議(結論) ■HTSS模式之修正 •非阻斷性車流路段之流率與速率關係 •號誌化路口之間混合車道之流率與速率關係 •無衝突直行、左轉、右轉、直行與右轉共用 車道之停等車之疏解特性 • 專用機車道之停等車疏解特性 • 號誌化路口之間速率變化特性 • 停等車在停止線上游15公尺範圍內滯留時間 • 號誌化路口平均每週期最長停等車隊長度 • 平均停等及疏解時間

六、結論與建議(結論) ■績效指標及服務水準之劃分 從應用價值及現場調查所需之工作的角 度而言,目前沒有理想的績效指標以評 估郊區公路之服務水準。 本計畫建議之績效指標如下: • 非阻斷性車流路段:需求流率/容量 • 號誌化路口:平均停等及疏解時間;每 週期平均最長停等車隊長度 • 幹道:平均旅行速率與速限差異

六、結論與建議(結論) ■容量分析方法 • 本報告第五章所建議之容量分析方法可 應用於非阻斷性車流路段、獨立號誌化 路口及幹道之分析。 • 非阻斷性車流路段之分析方法乃根據公 式及圖表;號誌化路口及幹道之分析則 須依賴HTSS模式。 第五章之內容將改寫成新修定Ch11之初稿 ,供運研所及各界檢視修正Ch11之基礎。

六、結論與建議(建議) 1.坡度路段之車流特性 1)不同車種在各種坡度及坡長組合狀況下速率變化 2.車種之車道分析 3.影響因素之重要性 2)容量最低之地點(稱為臨界點) 3)車種之車道分布 4)臨界點之流率與速率之關係。 2.車種之車道分析 3.影響因素之重要性 4.交通人員之訓練

台灣地區多車道郊區公路容量及特性研究(三) 期末簡報完畢 敬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