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通貨膨脹與菲力浦曲線 經濟學 精簡本 作者 謝振環
通貨膨脹 1 2 停滯性膨脹 3 菲力浦曲線 4 菲力浦曲線的移動
16.1 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一般物價水準持續的上升。 假如水果中的香蕉價格上漲,而其他水果和別的商品價格都未變動,那麼,香蕉的相對價格上升,一般物價水準不見得會變動,因此不會發生通貨膨脹。 相反地,假設恐怖份子決定攻擊沙烏地阿拉伯的油田,導致全球原油價格大幅攀升,台灣因為能源價格的大漲,帶動生產成本的提高,進而使整體物價水準上升,在這種情況下,經濟體系會發生通貨膨脹。
16.1 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 的來源 通貨膨脹的來源:總需求的增加或總供給的減少。 總需求的增加 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總需求增加所引發的通貨膨脹。 總需求的增加 通貨膨脹 的來源 總供給的減少 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總供給減少所引發的通貨膨脹。
16.1 通貨膨脹 假如經濟處於總供給曲線相對平坦的區域,總需求曲線右移,導致產出大幅提高,物價僅微幅上漲。 假如經濟接近充分就業狀態下,總需求曲線往右移動,導致物價水準大幅攀升,產出僅微幅增加。
16.1 通貨膨脹 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 生產成本提高,使總供給曲線往左移動。如果政府並未以擴張性政策因應,總需求曲線固定不動。那麼產出下跌,物價水準上漲。
16.2 通貨膨脹 停滯性膨脹 產出下跌與物價上漲同時發生的現象,稱為停滯性膨脹(stagflation)。 停滯性膨脹是由兩個字:停滯(stagflation)和通貨膨脹(inflation)組合而成。 在第一次石油危機時期,民國62年及63年台灣地區的通貨膨脹率分別是 8.18%及 47.80 %。
16.1 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率的定義 假設我們以 Pt 代表第t年的物價指數,而πt代表第t 年的通貨膨脹率,上式可改寫成: 第二年的
16.1 通貨膨脹 如果我們要計算民國90年的通貨膨脹率,民國90年的消費物價指數為P90=104.06,民國89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為P89=104.07 ,那麼民國90年的通貨膨脹率: 同樣地,民國90年和89年的躉售物價指數分別為96.02和97.32,以躉售物價指數計算的通貨膨脹率:
16.1 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對社會造成的不利成本共有六種,分別透過兩種途徑影響:預期通貨膨脹與非預期通貨膨脹。 預期通貨膨脹 非預期通貨膨脹 的社會成本 非預期通貨膨脹 的社會成本 菜單成本 干擾長期規劃 無規律性的 財富重分配 皮鞋成本 財物重分配效果 損害資源配置效率
16.1 通貨膨脹 菜單成本 因商品價格調整產生額外的成本。 皮鞋成本 大眾減少現金持有數量,所犧牲的時間 及提領貨幣的成本。 未預期通貨膨脹為正,存款人和勞工遭受損失, 而銀行及雇主獲得利益。 未預期通貨膨脹為負,存款人及勞工獲利,而銀 行及雇主遭受損失。
16.1 通貨膨脹 1. 菜單成本 商品價格調整所增加的額外成本,稱為菜單成本(menu cost)。菜單成本,原指餐廳印製新價目表所需支付的費用。 因為物價變動所產生的菜單成本包括商品必須重新 標價、印製新的目錄和價目表、 寄送型錄給客戶的費用、 修改網頁的成本,甚至還有 決定新價格的成本等。
16.1 通貨膨脹 2. 皮鞋成本 當通貨膨脹愈高時,持有貨幣的機會成本就愈高。在這種情況下,你會選擇多跑幾次銀行,儘可能將錢留在銀行賺取利息。 由於常跑銀行,會使皮鞋磨損得更快,而產生皮鞋 成本(shoeleather cost)。 皮鞋成本泛指大眾減少現金 持有數量,所犧牲的時間及 提領貨幣的成本。
16.1 通貨膨脹 3. 財富重分配效果 儘管社會大眾能夠正確預測通貨膨脹的幅度,各經 濟單位調整的時間不一定同時發生,而使一方獲利, 另一方遭受損失,產生財富重分配(redistribution of wealth)。 4. 長期規劃的干擾. 出乎意料之外的通貨膨脹經常讓家計單位和廠商的 長期規劃變得難以實行。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勞 工很難估計三十年後商品與服務的購買成本,因此, 也難以決定現在應該儲蓄多少或消費多少。
16.1 通貨膨脹 5. 無規律性的財富重分配 未預期通貨膨脹為正,存款人和勞工遭受損失,而 銀行及雇主獲得利益。未預期通貨膨脹為負,存款 人和勞工獲利,而銀行及雇主遭受損失。 6. 損害資源配置處置效率 在一個通貨膨脹的環境中,單一廠商要分辨商品價 格的上漲,是由供需失衡所引起,還是一般物價上 升所造成,是比較困難的。通貨膨脹,阻礙正確價 格訊息的傳遞,扭曲了商品相對價格,進而損害資 源配置的效率。
16.2 菲力浦曲線 菲力浦曲線:在1958年,經濟學家菲力浦(A. W. Phillips)將1861到1957年,每一年英國的貨幣工資變動率和失業率之間的關係繪製成圖。 失業率低 失業率高 當失業率很低時,工資上漲率就很高 當失業率很高時,工資上漲率就很低,甚至曾為負值。 兩者之間有很明顯的負向關係
16.2 菲力浦曲線 菲力浦曲線描繪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之間的短期抵換關係。這種負向關係,只有在短期才會成立。在長期,菲力浦曲線為一垂直線。 若總需求曲線為AD0。對應的失業率是6%,若總需求曲線為AD1,對應的失業率為3%。 a點的通貨膨脹為2%,對應左圖a點。當總需求為AD1,失業率降為3%,通貨膨脹則升至5%。
16.2 菲力浦曲線 長期供給曲線LARS 是一垂直線。中央銀行增加貨幣供給,均衡點由a點移至b點。總產量不變,物價水準從102上漲至105。 長期菲力浦曲線 長期的失業率是自然失業率。擴張性貨幣政策導致物價上漲(從2%到5%),但失業率仍維持在自然失業率水準。
16.2 菲力浦曲線 造成菲力浦曲線移動的原因有二:預期因素及供給面衝擊。 預期物價上漲以及生產成本增加,使短期供給曲線從 SRAS0左移至SRAS1,而短期菲力浦曲線從SRPC0右移 至SRPC1。
16.2 菲力浦曲線 台灣地區菲力浦曲線:67-98年
16.2 菲力浦曲線 台灣地區菲力浦曲線:67-82年
16.2 菲力浦曲線 台灣地區菲力浦曲線:83-98年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