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nt Tabor
大博爾山的全貎
大博爾山的地理位置 大博爾〈希臘語: Όρος Θαβώρ,希伯來語: הר תבור〉,它低於Galilee,位於依次勒耳平原的東部Galilee海的西邊。 高:500公尺,山頂長:1200公尺,寛400公尺。 它有多個名稱,如:Har Tavor,Itabyrium,Jebe let-Tur〈山中之山〉 和 the Mount of Transfiguration。 處於阿拉伯的兩個城鎮中間。 是三支派的分界:則步隆支派〈The tribe of Zebulun〉、依撒加爾支派〈The tribe of Issachar〉及納斐塔里支派〈The tribe of Naphtali〉。
大博爾在舊約的記載 民長紀第四、五章是記載以色列人在大博爾平原擊敗客納罕人的事蹟。 民四6、民八18。
Aerial view of the Catholic Church of Transfiguration at the summit
大博爾在新約的記載 瑪十七1-9、馬九2-10、路九28-36,記載了耶穌在大博爾山顯聖容。 三部福音都描述了耶穌帶著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上了一座高山,在他們前變了容貎:他的衣服發光,那樣潔白,世上沒有一個漂布的能漂得那樣白。 當時,伯多祿對耶穌說:「師傅,我們在這裏真好!讓我們張搭三個帳棚:一個為你,一個為梅瑟,一個為厄里亜。」 後來,伯多祿也說出自己親眼目睹耶穌顯聖容時的所見所聞〈伯後一16-21〉。
重要人物:Fakhr ed-Din Fakhr ed-Din,生於1572年,他是阿拉伯猶長。 十六世紀中期,很多人反對基督徒,當時方濟會聖地監理神父,向他求救。 1631年,Fakhr ed-Din 同意將大博爾山的資產給予方濟會。 後來,他受到穆斯林的攻擊,在1635年3月14日判他死刑,跪下和畫了十字號。 他死後發現在他身上有一個黃金十字架,好像他皈依天主教。
大博爾的遺址
顯聖容大殿的故事 初期的教父時代,為紀念伯多祿所說的三個帳棚〈瑪十七4〉,在山頂上修建了三座教堂,但因年久失修,早已成了廢墟。 第四世紀,朝聖者在大博爾上頂的東南方,修建了一座聖堂,紀念耶穌在這個山頂上顯聖容。 第六世紀有朝聖者記載,曾在大博爾上看到有三座聖堂,代表伯多祿所說的三個帳棚。 第九世紀有文件紀載大殿成了一個主教座堂,並有十八位會士管理山上的四間聖堂。 十字軍時代,有本篤會士管理大博爾。1211年回教徒破壞本篤會的教堂。
The fortified entrance to the Sanctuary
Basilica of the Transfiguration
教堂的外觀
顯聖容大殿的外景 大殿的北部是十字軍時代,本篤會院的廢址,是方濟會士在修建大殿時,從事考古挖掘出來。 在山頂大路的中間地方,有一座由方濟會士重修過的小聖堂,這小聖堂名叫「下山的時候」。 在大博爾山頂,是東西平均分成兩部份;南邊部份屬於代表天主教的方濟會;北邊屬希臘東正教會,其聖堂稱為厄里亞堂。 厄里亞堂是在十字軍時代的一座古聖堂舊址上修建的。 東正教會,每年在8月19日的顯聖容節,慶祝耶穌顯聖容,並徹夜祈禱。
教堂的內部
顯聖容大殿的內部 顯聖容大殿的門面十分莊嚴美觀,兩邊的高塔,正好坐落在原先梅瑟和厄里亞的小堂之上。 大殿的內部,五光十色,金碧輝煌,可以反映出耶穌在大博爾山上顯聖容的奧蹟。 大殿以白色大石柱,分成三個殿廊。 柱頭之上有拱形的牌坊,牌坊上有美麗的藝術雕刻,牌坊之上有一條彩色的壁板,將聖殿的牆壁分成兩個部份,上一部份代表充滿光明、美麗的天堂,再往上有美麗的小石柱,用以支柱聖殿的大頂。
聖體、耶穌聖誕、除免世罪的羔羊及耶穌復活
顯聖容大殿的中殿 在中間殿廊盡頭的牆壁上,有一幅十分美麗的金色鑲嵌的圖畫。 畫中是耶穌飄然立在空中,兩邊有梅瑟及厄里亞,就是當時耶穌顯聖容的景象。 在聖殿的盡頭,有一道石階,通往地下的小堂,在這個小堂中可以見到原先大殿的牆壁及大殿的祭台。 這裡也有幾幅鑲嵌的圖像,例如:耶穌聖誕、聖體、除免世罪的羔羊及耶穌復活。 在殿廊兩邊的盡頭,各有一個祭台,左邊的祭台所供奉的聖方濟,右邊則是聖母無染原罪。
庭園內的景物
教宗本篤十六世的解釋 2008年四旬期第二主日福音:耶穌顯聖容,教宗在伯多祿廣場上主持三鍾祈禱時,他解釋:大博爾山就像西乃山一樣,是一個與天主親近的地方。 與平凡的生活相比,那是一個很清靜的地方,人們可以在那裡呼吸到受造的新鮮空氣。 大博爾山是一個祈禱的地方,天主與梅瑟和厄里亞都在耶穌身邊,使耶穌改變容貌,耶穌告訴門徒自己將在耶路撒冷所發生的事,也就是他的巴斯卦 - 復活。 耶穌顯聖容是一個祈禱的事件︰耶穌在祈禱中沈浸在天主內,與天主有著一種內在的親密結合,完全自願的接受天父愛的旨意。
謝 謝! 大博爾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