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洲跃佣 卓 Modified 8年之前
3
导 学 孙思邈博采众长,阐发养生理论,总结养生方法;广集古方与时方, 孙思邈博采众长,阐发养生理论,总结养生方法;广集古方与时方, 创制新方并化裁古方,著《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集唐以前方剂 学之大成,是一位承先启后的医学家和养生家。 学习要求:掌握养生理论和方法,方剂学成就; 学习要求:掌握养生理论和方法,方剂学成就; 熟悉养生理论历史沿革; 熟悉养生理论历史沿革; 了解生平、著作及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了解生平、著作及学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4
孙思邈 : 581 ?~ 682 年 541 ?~ 682 年 541 ?~ 682 年 隋唐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县)人 隋唐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县)人
5
541 年:出生,自称开皇辛酉年生 541 年:出生,自称开皇辛酉年生 7 岁:日诵千言 7 岁:日诵千言 15 岁:西魏尚书令独孤信称其为 “ 圣童 ” 15 岁:西魏尚书令独孤信称其为 “ 圣童 ” 18 岁:有志于医 18 岁:有志于医 20 岁:善谈老庄及百家之学,开始为人治病。著《老子注》、 《庄子注》。 20 岁:善谈老庄及百家之学,开始为人治病。著《老子注》、 《庄子注》。 37 岁: “ 因王室多事故 ” 乃离开家乡去太白山隐居,从事养生、采 药、医疗。 37 岁: “ 因王室多事故 ” 乃离开家乡去太白山隐居,从事养生、采 药、医疗。 38 岁以后:杨坚征招他为 “ 国医 ” ,他 “ 称疾不起 ” ,在太白山写成 《枕中记》 ( 谈养生 ) 。 38 岁以后:杨坚征招他为 “ 国医 ” ,他 “ 称疾不起 ” ,在太白山写成 《枕中记》 ( 谈养生 ) 。
6
64 岁以后:几次炼丹,因无雄黄而失败,从静智道人处得 到 “ 三健散 ” 方。 86 岁( 627 年):唐太宗李世民诏请他去长安,惊异他 “ 容貌 甚少 ” ,将授给他爵位,他固辞不受。 86 岁( 627 年):唐太宗李世民诏请他去长安,惊异他 “ 容貌 甚少 ” ,将授给他爵位,他固辞不受。 88 岁以后:魏征修齐、梁、周、隋史,向孙咨询前代史实, 孙历历始眼见。 88 岁以后:魏征修齐、梁、周、隋史,向孙咨询前代史实, 孙历历始眼见。 89 岁:口角生疮,自疗得愈。 89 岁:口角生疮,自疗得愈。 90 岁:左手中指肿痛自疗得愈。 90 岁:左手中指肿痛自疗得愈。 92 岁:额角肿痛自疗得愈。 92 岁:额角肿痛自疗得愈。
7
102 岁 (643 年 ) :《千金要方》基本写成 102 岁 (643 年 ) :《千金要方》基本写成 118 岁( 659 年):唐高宗李治请他到长安,授谏议大夫之 职,他固辞不受,但为李治看病,当时的知名人士宋令文、卢照 邻、孟诜以师礼事之。并开始写《千金翼方》。 118 岁( 659 年):唐高宗李治请他到长安,授谏议大夫之 职,他固辞不受,但为李治看病,当时的知名人士宋令文、卢照 邻、孟诜以师礼事之。并开始写《千金翼方》。 133 岁( 674 年):孙思邈辞疾请归,高宗李治准他归去, 赐他好马和鄱阳公主邑司,离长安退居于耀县五台山(即药王山) 中,写成《千金翼方》。 133 岁( 674 年):孙思邈辞疾请归,高宗李治准他归去, 赐他好马和鄱阳公主邑司,离长安退居于耀县五台山(即药王山) 中,写成《千金翼方》。 141 岁( 682 年):逝世,临终前嘱家人薄葬。 141 岁( 682 年):逝世,临终前嘱家人薄葬。
8
学医动机 : 幼患风冷痼疾,深受病痛折磨 学医动机 : 幼患风冷痼疾,深受病痛折磨 憾于庸医学术不精 憾于庸医学术不精 目睹当时读书之人皆向往仕途,鄙视方技 目睹当时读书之人皆向往仕途,鄙视方技 治学主张 : 勤求古训,博采众长 治学主张 : 勤求古训,博采众长 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重视医德,大医精诚 重视医德,大医精诚 孙氏著作 : 《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等。 孙氏著作 : 《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等。 后世评价 : 淡于名利,不事仕途 后世评价 : 淡于名利,不事仕途 医界楷模,长寿之星 医界楷模,长寿之星 孙真人 孙真人 药王 药王
9
药王孙思邈塑像
10
中国药王山
11
药王山大门
12
药王献殿与医方碑亭
13
孙思邈隐居地
14
药王山二月二庙会
15
上古时期 甲骨文 《吕氏春秋 · 节丧》首提养生一词 春秋战国诸子,如庄子、老子、子华 子、孔子、荀子、管子、韩非子均载 养生 历代养生学说概况 养生理论和方法
16
两汉时期 《黄帝内经》中《上古天真论》 、 《四气调神大论》 等论养生,标志着中医养生学的初步形成 等论养生,标志着中医养生学的初步形成 《伤寒杂病论》载有不少养生方法 魏晋隋唐张湛总结养生十要 陶弘景著《养生延命录》重视导引、吐纳、按摩 孙思邈系统总结养生理论及方法, 对后世影响巨大
17
宋元时期 刘宗素提出吹气 、 嘘气 、 呼气 、 吸气等吐故 纳新方法调养精气 纳新方法调养精气 张从正提出养生当论食补, 治病当论药攻, 主张食补养生 朱震亨著《饮食箴》《色欲箴》《养老论》专篇, 朱震亨著《饮食箴 》《色欲箴 》《养老论》专篇, 重视养精护阴 重视养精护阴 明清时期 李梴提出 “ 保养说 ” 尤乘论述了五脏调养理论 冷谦倡导养生 “ 十六宜 ” 高濂《遵生八笺》介绍了调养五脏的坐功法 高濂《遵生八笺 》介绍了调养五脏的坐功法 曹庭栋著《老老恒言》,并编制了粥谱, 集食养保健粥 之大成
18
精神养生 十要 十二多 十二少 养性之都契 养生之要 丧生之本 重视养性 抑情节欲 孙思邈养生理论与方法
19
养生十要 啬神爱气 养形导引 言论饮食 房室反俗 医药禁忌
20
十二多 多思则神殆 多念则志散 多欲则志昏 多事则形劳 多语则气乏 多笑则脏伤 多愁则心摄 多乐则意溢 多喜则忘错昏乱 多怒则百脉不定 多好则专迷不理 多恶则憔悴无欢
21
十二少 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喜少怒少好少恶少思少念少欲
22
饮食养生基本观点 “ 不知食宜者,不足于存生 ” “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 ”
23
详论饮食宜忌 详论食物 分类 、 功效、 分类 、 功效、 主治和宜忌 主治和宜忌 樱桃 “ 令人好颜色,美志 ” 葡萄 “ 久食轻身不老延年 ” “ 牛乳性微寒,补血脉,益心长肌肉,令人 身体康强润泽,面目光悦,志气不衰 ……” 尊奉内经 “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 ,
24
详论饮食宜忌 主张合理饮食注重饮食安全 “ 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陈臭物 ” 提倡饮食清淡 “ 学淡食 ” “ 学淡食 ” “ 每食不用重肉,喜生百病 ” “ 每食不用重肉,喜生百病 ”
25
合理搭配食物勿偏食五味 过酸 伤脾 过苦 伤肺 过辛 伤肝 过咸 伤心 过甘 伤肾 “ 五味克五脏, 五行自然之理 ”
26
主张少食多餐 “ 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则难消也 ” “ 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 ”
27
强调食物治疗 “ 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 “ 若能用食起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 ” 。 “ 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 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 。 动物甲状腺 动物肝脏 赤小豆、乌豆、大豆 治疗甲状腺肿 治夜盲症 治脚气病
28
运动养生 “ 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 导引 按摩 散步 认为散步是最好的锻炼方式,主张 “ 量其时节寒温, 出门行三里、二里,及三百、二百步为佳,量力行, 但勿令气乏气喘而已 ” 。 “ 小有不好,即按摩挼捺,令百节通利,泄其邪气。 ” “ 清旦初,以左右手摩交耳,从头上挽两耳,又引发, 则面气通流,如此者令人头不白耳不聋; 又摩掌令热,以摩面,从上向下二七过,去皯气,令人面有光, 又令人胜风寒时气,寒热头痛,百疾皆除 ” 。 “ 食讫,以手摩面及腹,令津液通流 ” 。 推崇天竺国按摩法、老子按摩法、面部按摩法。 “ 导气令和,引体息得理,即百病不生 ” , 华佗五禽戏、腰背痛导引法、踩背法等。
29
调气内视 内视法,即闭目存想,意念视内的方法。 其法为: “ 存想思念,令见五脏如悬磬,五色了了分明,勿辍也。 仍可每旦初起,面向午,展两手于膝上,心眼观气, 上入顶,下达涌泉,旦旦如此,名曰迎气; 常以鼻引气,口吐气,小微吐之, 不得开口,复欲得出气少,入气多。 每欲食,送气入腹,每欲食气为主人也。 ” 这是内视和调气相结合的方法, 具有健脑益智、形神并养的作用,值得研究和推广。 其他方法 发常梳、目常运、齿常叩、津常咽、耳常搓面常洗、胸常挺、腹常摩、腰常撮、肛常提脚常揉 运动养生
30
欲不可绝 “ 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无女则意 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 ” 欲不可纵 “ 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也 ” “ 精少则病,精尽则死 ” 气候、环境、情绪、不良习惯 房事禁忌时令和自然界气候突变 反对凭借春药入房 房中养生方药 强性养生药肉苁蓉、巴戟天、远志、地黄、枸杞子、山茱萸、山药、五味子石钟乳、鹿茸等 房室养生 助阳方琥珀散、苁蓉散、秃鸡散天雄散、石硫黄散、杜仲散白马茎丸、梦浅失精方等
31
药饵养生 收载药饵 59 首 主张四时应服不同药饵 地黄汤、黄精膏、不老延年方、彭祖延年柏子仁方等 天门冬 地黄 地黄酒酥 “ 补中益气,愈百病 ”“ 延年益命 ” “ 使人老者还少,强力,无延年 ” “ 令人发白更黑,齿落更生, 髓脑满实,还年却老 ” 春服小续命汤五剂、诸补散各一剂 夏大热服肾沥汤三剂 秋服黄芪丸一两剂 冬服药酒两三剂
32
环境养生 “ 山林深处,固是佳境 ” 。 “ 必在人野相近,心远地偏,背山临水, 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 ” 之处,
33
四时养生 《千金翼方》引《列子》 “ 一体之盈虚消息, 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 ” 。 “ 人能依时摄养,故得免其夭枉也 ” 。 “ 人能依时摄养,故得免其夭枉也 ” 。 “ 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 ” , “ 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 ” , “ 春冻未泮,衣欲上厚下薄,养阳收阴 …… “ 春冻未泮,衣欲上厚下薄,养阳收阴 …… 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出汗, 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出汗, 发泄阳气,有损于人也。 ” 发泄阳气,有损于人也。 ”
34
体质养生 分年龄、性别、辨体调养 主张 “ 寻性理所宜,审冷暖之适,不可见彼得力,我便服事 ” ,应 “ 量其性冷热 虚实,自求好方常服 ” 。 “ 人老四十已上。常服炼乳散不绝,可以不老,又饵云母,足以愈疾延年。 四十已上,勿服泻药,常饵补药大佳 ” 。 怀孕期应 “ 主静节欲,以保胎元 ” ,对房事必须 “ 谨慎从事 ” 。 “ 妊娠一月,不为力事,寝必安静 ” , “ 妊娠二月名始膏, …… 居必静处,男子勿劳 ” 妇人 “ 产后百节空虚 ” , “ 大须将 慎 ” 。 “ 凡产后百日乃可会合,不尔至死虚赢,百病滋长,慎之。 ”
35
方剂学的成就 单方验方 常山 治疟; 白头翁、黄连 治痢; 茵陈、大黄 治黄疸; 槟榔 治寸白虫; 生莱菔汁 治消渴; 芦根煎汤 治呕哕; 芦根、白茅根 治胃燥、反胃、食即吐出、上气; 浮萍 治小便不利、水气浮肿; 海藻、昆布为主 治瘿; 蔷薇根 治积年口疮不差;猪蹄汤下乳; 榆白皮、茅根 治热淋; 生地汁、竹沥、独活 治口眼歪斜, 舌不能语; 蒲黄、滑石 治小便不利、茎中疼痛、小腹急痛; 鹿角散(鹿角、牛乳、川芎、细辛、天门冬、白芷、 白附子、白术、白蔹、杏仁、酥) 令皮肤光泽洁白 集唐以前方剂之大成
36
化裁古 方 生地黄汤(生地、大黄、芒硝、大枣、甘草),即调胃承气 汤加生地、大枣化裁,治疗阴津亏损,虚羸少气,心下满,中 有宿食,大便不利。 内补当归建中汤、前胡建中汤、内补芎穷汤、大补中当归汤 、黄芪汤及乐令黄芪汤,由小建中汤化裁演变,以治疗各种虚 劳之证。 朴硝荡胞汤(朴硝、牡丹、当归、大黄、桃仁、细辛、厚朴 、桔梗、赤芍、人参、茯苓、桂心、甘草、牛膝、橘皮、虻虫 、水蛭、附子),为大黄牡丹皮汤、抵当汤、大黄附子细辛汤 三方组合加减,而治不孕症。
37
创制新 方 创制新 方 苇茎汤 犀角(芍药)地黄汤 独活寄生汤 温胆汤 温脾汤 组成:薏苡仁、冬瓜子、桃仁、苇茎 主治:肺痈 如:肺痈案 组成:犀角(现用水牛角代)、生地黄、芍药、牡丹皮主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邪气入内, 蓄血及鼻衄吐血不尽而内余瘀血,大便黑,面黄之证 蓄血及鼻衄吐血不尽而内余瘀血,大便黑,面黄之证如:烂喉案 组成: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 茯苓、桂心、防风、川芎、生地黄、人参、甘草、 茯苓、桂心、防风、川芎、生地黄、人参、甘草、 当归、芍药 当归、芍药主治:治肾气虚弱,外感风寒湿邪, 而腰膝痛重,或偏枯冷痹之证 如:腿足颈弯挛痛案 而腰膝痛重,或偏枯冷痹之证 如:腿足颈弯挛痛案 组成: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生姜、 甘草。 甘草。 主治:治不得眠的胆寒证 如:心悸案 组成:大黄、当归、干姜、附子、人参、芒硝、甘草主治:治久病虚羸、寒积腹痛。
38
剂型丰富用药方法多样 药物熏洗避秽防疫法 外科疮疡肿毒涂药外敷法 皮肤病煎药洗浴法 美容及小儿疾病粉身膏摩法 九窍疾病常用孔窍吹药法 大肠疾病善用灌肠坐导法 治疗产后痹痛的独活酒、防风酒 治产后腹痛的桂心酒、牛膝酒
39
现代研究和述评 (一)孙氏认为 “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 ,在生命神圣 论思想指导下,融道、儒、佛诸家与医学于一身,从精 神、饮食、运动、四时、环境、房室、药饵、体质等各 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养生理论和方法,并身体力行, 享以百岁。 (二)孙氏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临证用药灵活多变, 不拘常法,颇具特色,其方药学贡献巨大,值得后人研 究。 (三)孙氏精于临床,善于继承,勇于创新。设 “ 大 医精诚 ” 、 “ 大医习业 ” 专篇,重视为医之道。 对伤寒温 病、临床各科都有广泛深入研究和阐发。其德艺双馨, 堪为后世楷模。
40
再 见!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