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单纯性肥胖症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 —— 许尤佳 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小儿单纯性肥胖 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有较深刻的认识,熟 悉中西医对本病的诊疗要点。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单纯性肥胖症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 —— 许尤佳 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小儿单纯性肥胖 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有较深刻的认识,熟 悉中西医对本病的诊疗要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单纯性肥胖症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 —— 许尤佳

3 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小儿单纯性肥胖 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有较深刻的认识,熟 悉中西医对本病的诊疗要点。

4 本单元的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本病的定义、病因病理、诊 疗要点及预防要点。 2. 难点:对本病病理的理解。

5 一、 概述: 1. 定义:肥胖症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 超过人体的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体 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 2. 发病情况: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据调 查 7 岁以下发病率 1% ,男多于女,除了影 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还将成为成年期高血 压、冠心病、胆石症、痛风、糖尿病等疾 病和猝死的诱因。 3. 特点:单纯性肥胖症多见,占 95%~97% 。

6 二、中医病因病机 1. 病因:正虚(气虚、肾虚)、饮 食所伤、少运动。 2. 病机:脾肾不足,痰湿内阻。

7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1. 营养素摄入过多:人体脂肪细胞数 量增多主要在出生前 3 个月、生后第一 年、 11~13 岁三个阶段。这三个时期摄 入营养素过多(过食、精食)就易导致 脂肪细胞增多而发生肥胖症,难治,不 在这三个时期而形成的肥胖症较易治疗。

8 2. 遗传因素:肥胖小儿的直系亲 属多显示肥胖,据调查父母均肥胖者 占 21.2% ,父母一方肥胖者占 43.6% ; 而父母均肥胖者,有 70~80% 会养出 肥胖症后代,双亲之一肥胖者其后代 肥胖率约 40~50% ;双亲正常者有 10~20% 。

9 3. 运动因素:运动量过少,睡 眠过多,摄入的热量超过消耗水平, 容易形成肥胖。 4. 中枢调节因素:调节饱食感 及饥饿感的中枢失去平衡、精神创 伤(亲人病故、学习成绩不好)及 心理异常等以致多食。

10 5. 胎内因素 :肥胖小儿体重的均值比健 康小儿高。新生儿体重与孕妇体重增长有 关。若妊娠最后 3 个月体重增加迅速,可 诱发母亲及胎儿肺肥胖。

11 (二)发病机制 摄食过多,活动过少和遗传因素 等因素的作用,使机体内的能量过 剩,超过人体所需的能量,而在体 内转化为脂肪,使脂肪细胞增多和 细胞肥大,导致体重日增,引起肥 胖。

12 四、病理 肥胖小儿早期就有动脉硬化的病理改变。 患儿存在高血容量、高心搏出量、高心输 出量和高血压状态,反映患儿心脏负荷加 重,同时左心喷血阻抗增高,心肌能量有 效利用率降低,不利于心脏推动血液循环。 年龄较大的肥胖小儿有限制性通气障碍及 气道阻力增大等肺功能损害表现。根据肥 胖者脂肪细胞活检研究,肥胖可分脂肪细 胞增多型(增生性)和脂肪细胞肥大(肥 大型),小儿多属于增生型。

13 五、临床表现 1. 好发年龄:任何年龄均可发生。 1 岁以下婴儿、 5 ~ 6 岁及青少年期尤 易发病。 2. 食欲极好,食量亦大,尤喜甜 食和脂类食物。 3. 性情较孤僻,少动,羞涩。

14 4. 脂肪分布均匀情况:以颈、肩、乳、 胸、背、腹、臀部为明显。 5. 特殊体态:鼻及嘴相对较小,常出现 双下巴。腹部常突出,妊娠纹理。生殖器特 殊表现。手指纤细,膝内翻,髋内翻。 6. 其他:青春期可提前,血压偏高,易 发生脂肪肝。少数极度肥胖儿由于胸廓及膈 肌活动受限,使肺泡换气量减低,出现紫绀、 心脏扩大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称为肺通气不 良综合征( Pickwick ˊ s 综合征),可能危及 生命。

15 六、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 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增高,以后 者更明显,严重者低密度脂蛋白亦可 增高。 2. 呈高胰岛素血症,可为正常值的 1 ~ 4 倍,减肥后其值随之下降。 3. 尿 17 酮类固醇及 17 羟类固醇常较 正常高。 4. 生长激素刺激试验较正常儿低。

16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肥胖家族史、体重超过正 常同龄儿童体重的 20% 以上者可确诊 (须与引起继发性肥胖的一些疾病鉴 别)。临床分四度:轻: 20~30% 、中: 30~40% 、重: 40~60% 、极重: 60% 以 上。

17 2 .鉴别诊断: 伴有肥胖的遗传性 疾病及内分泌性疾病 ( 1 )肥胖性生殖无能症 ( 下丘脑病变 所致者 ) :单纯性肥胖症一般无特异的临 床异常表现,而肥胖性生殖无能症则身 材矮小,肥胖以腰部及下腹为著,性发 育迟缓,可伴眼底异常及尿崩症。

18 ( 2 )柯兴综合征 ( 肾上腺皮质增生所 致者 ) :本病呈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 牛背,但四肢细,可伴性早熟、多毛、 痤疮、高血压、低血钾等。 ( 3 )其他:各种继发性肥胖症也都 呈现各原发病的特点,与单纯性肥胖症 可资鉴别。

19 八、治疗 (一)中医治疗 1. 内治法 肥胖症以虚为本,多见脾虚,气滞、 痰浊、湿浊为标。小儿时期以实证为 主,也常见虚实夹杂者,临证时攻补 兼施,灵活施为。

20 ( 1 )胃热湿阻 —— 清热利湿 —— 防风 5g , 黄芩 8g ,栀子 6g ,石决明 10g ,大黄 3g (后下),连翘 10g ,荷叶 10g 。 ( 2 )脾虚痰湿 —— 健脾化痰,温中燥 湿 —— 苓桂术甘汤加味 ( 3 )肝热夹湿 —— 平肝理气,清热利 湿 —— 化肝煎加减

21 2. 其他疗法 ( 1 )体针:主穴取公孙,配穴取支 沟、阳陵泉、天枢、大横。手法用捻转 补泻, 15 次为 1 疗程。 ( 2 )耳针:取穴肺、脾、胃、内分 泌、神门,用王不留行子压穴, 7 天换 1 次, 4 次为 1 疗程。 ( 3 )中成药:黄连温胆汤、龙胆泻 肝汤等。

22 (二)西医治疗 小儿肥胖症的治疗与成人不完全相 同,应以加强运动及调整饮食为基本 原则。药物治疗有一定副作用,停药 后易反复,仅作为辅助疗法。外科手 术治疗的并发症严重,不宜用于小儿。

23 (一)饮食疗法: 1. 以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高蛋白食谱 运用最广。 2. 鼓励其多吃体积大、饱腹感明显而热能 低蔬菜类食品,其纤维还可减轻糖类的吸 收和胰岛素的分泌。 3.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24 2. 运动疗法: 适当的运动能促使脂肪分解,减少胰 岛素分泌,使脂肪合成减少,加强蛋白质 合成,促进肌肉发育。但肥胖小儿常因动 作笨拙而不愿锻炼,可鼓励既有效又易于 坚持的运动,如晨间跑步、散步、做操等, 活动量以运动后轻松愉快、不感到疲劳为 原则。如果运动后疲惫不堪,心慌气促以 及食欲大增均提示活动过度。

25 3. 药物治疗 苯丙胺类和氯苯咪吲哚类等食欲 抑制剂以及甲状腺素等增加消耗类药 物对儿童均应少用。

26 4. 行为疗法: 教会患儿及其家长管理 方法,给予一定阅读材料,帮助他们了 解、掌握治疗的主要信息,并配有自我 测验的题目和答案。制定出体重减轻的 指标。

27 九、预防与调护 从病因及饮食方面去进行 预防。

28 十、中医临床与实验研究 1. 临床研究 魏群利等采用针刺配合耳穴压籽治疗肥胖症 100 例,中医辨证论治,根据不同证型选用不同 穴位,同时采用相应的补泻手法。结果近期临 床治愈 17 例(占 17% ),显效 26 例( 26% ), 有效 47 例( 47% ),无效 10 例( 10% )。总有 效率 90% ;证型间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 ( P>0.01 ), 说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辨证分型 虽然不同,但只要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均可获 效。

29 2. 实验研究 李慧等采用 1:1 配对实验设计对深圳市 150 对 单纯性肥胖症学龄儿童和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血 压、脉搏、血脂等 14 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试,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 配对实验研究 得出,肥胖儿童两期血压、脉搏、皮褶厚度、 体脂率、血甘油三酯都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另 外肥胖儿童的下肢形态也出现恶化。结论:可 以认为,单纯性肥胖症已对深圳市学龄儿童造 成明显的影响,并使儿童体质下降,应引起卫 生、教育部门和每一个家庭的高度重视。

30 3. 中西医结合思路 西药治疗,副作用大,且反复性 强,临床仅作为本病治疗的辅助性 手段,而运动疗法、饮食疗法正是 中医药的优势项目,因此,加强食 疗方法及科学运动方法的研究,是 中医界重要的科研课题之一。

31 十一、参考文献: 1. 江育仁、张奇文主编. 《实用中医儿 科学》 2. 张梓荆主编. 《实用中西医结合儿科 学》 3. 胡亚美、江载芳主编. 诸福棠《实用 儿科学》七版 4. 王慕逖主编. 《儿科学》教材

32 十二、 复习提纲 ①简述本病定义及发病情况。 ②简述本病的病因病理。 ③简述本病的诊断要点。 ④描述本病脾虚痰湿的证治法则。 ⑤简述本病的饮食疗法。 ⑥试述本病如何预防?

33 谢 谢


Download ppt "单纯性肥胖症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 —— 许尤佳 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小儿单纯性肥胖 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有较深刻的认识,熟 悉中西医对本病的诊疗要点。"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