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时代背景 周政权衰落,富有学识的人流落民 间传播知识,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 自由的文士阶层,为百家争鸣提供 了人才。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各国纷纷变法, 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各诸侯统治者 四处网罗人才,文士们对社会问题 提出不同看法和治国主张。因而出 现了 “ 百家争鸣 ” 的局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时代背景 周政权衰落,富有学识的人流落民 间传播知识,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 自由的文士阶层,为百家争鸣提供 了人才。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各国纷纷变法, 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各诸侯统治者 四处网罗人才,文士们对社会问题 提出不同看法和治国主张。因而出 现了 “ 百家争鸣 ” 的局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时代背景 周政权衰落,富有学识的人流落民 间传播知识,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 自由的文士阶层,为百家争鸣提供 了人才。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各国纷纷变法, 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各诸侯统治者 四处网罗人才,文士们对社会问题 提出不同看法和治国主张。因而出 现了 “ 百家争鸣 ” 的局面。

3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道家: 老子 庄子 法家: 墨家: 墨子 李悝、商鞅、韩非

4 请找出百家争鸣中各流派 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5 学派 代表 主 张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道家老子 庄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 “ 仁 ” 与 “ 礼 ” 、有教无类、 “ 因材施教 ” 等 “ 仁政 ” 、 “ 民贵君轻 ” “ 制天命而用之 ” 、 学习的最高的目标是把握 “ 礼 ” “ 道 ” 是世界的根本 、朴素的辨证法思想 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提出 “ 齐物论 ” “ 兼相爱、交相利 ” 、非攻、尚贤 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 奖励耕战

6 1. 孔子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① “ 仁 ” 与礼的学说 ②注重政治与人事 1 )政治思想 ③远鬼神 思想的 核心 孔 子 (前 551- 前 479 ) 2 )教育思想: 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 3 )整 理古籍 五经:《诗》、《书》、《礼》、 《易》、《春秋》 儒家学派创始人

7 2 、孟子 孟 子 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 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 要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在 儒家学派中的地位很高, 后人称孔子为 “ 至圣 ” ,称 孟子为 “ 亚圣 ” ,称儒家思 想为 “ 孔孟之道 ” 。孟子和 其弟子的言论后来被汇编 整理成《孟子》一书,成 为儒家经典 “ 四书五经 ” 中 “ 四书 ” 之一。

8 2 、孟子 —— 继承发展 1 )主要思想: ①发挥孔子的 “ 德治 ” 思想,提倡 “ 仁政 ” 学说 ② “ 民贵君轻 ” 的思想 2 )评价: 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代表新兴 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 进生产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

9 3 、荀子 荀 子 名况,战国末期 赵国人。是战国 时期儒家学派的 另一重要代表人 物

10 3 、荀子 —— 丰富完善 1 )主要思想: ①天人关系:提出了 “ 制天命而用之 ” 的重要思 想 ②政治思想:学习的最高的目标是把握 “ 礼 ” —— 朴素的唯物主义 材料一: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 远也,辍广。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材料二: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 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11 二、老庄之学 1 .道家学派的整体特点 以 “ 虚无 ” 的 “ 道 ” 为世界的根本,以 因循自然的 “ 无为 ” 、 “ 逍遥 ” 为处世 的方法

12 1. 道家创始人 —— 老子 老 子 春秋时期楚国人,曾经 做过东周王室管理典藏 的史官,负责征集和收 藏文化典籍。孔子曾经 专门向老子请教过有关 “ 礼 ” 方面的知识。老子是 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 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 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 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 影响。他的思想通过 《老子》 ( 又称《道德 经》 ) 一书流传下来。

13 1. 道家创始人 —— 老子 1 )主要思想 ( 1 ) “ 道 ” 是世界万物本源,这是他的思想核 心。是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 2 )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①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变 化,而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②提出 “ 弱者道之用 ” ,阐发以柔克刚、以弱 胜强的方法论原则 ( 3 )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 “ 无为 ” 和 “ 小国寡 民 ”

14 2 、道学的形成 —— 庄子 1) 基本思想主张: ①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提出 “ 齐物论 ” ②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

15 难点探究 庄 子 如何理解庄子的 “ 齐物 ” 思想?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 末,而泰山为小。 “ 齐物我,齐是非,齐 大小,齐生死,齐贵 贱 ” 中 “ 齐 ” 该作何解释?

16 你能讲讲 “ 庄周 梦蝶 ” 的故事吗? 这则故事反映 了庄子的什么 思想? 案例分析 庄周梦蝶

17 三、法家思想 1 、背景: 2 、整体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 发生了剧烈变化 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

18 实践: 李悝 吴起、申不害 理论: ①法、术、势三派 ②道家思想 韩非子(集大成者) 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 法治观:厉行赏罚, 奖励耕战 改革观: “ 不期修古, 不法常可 ”…… 认识论:①遵循客观规律行事; ② “ 参验法 ” 商鞅

19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 方来效。 —— 《韩非子》

20 4 、影响 ①法家理论对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②对秦始皇统一全国和秦朝的治国, 都起到了重大作用,但秦朝的短暂 而亡,也暴露了其局限性

21 四、墨家的主张 墨 子 1 .墨家的风气 2 .墨家的基本主张 ①组织纪律严密 ②刻苦俭朴和自我牺牲 ③讲求实际功利 ① “ 兼相爱、交相利 ” ②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 节用等一系列主张

22 3 .墨家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的贡献 1) 认识论:①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 ②提出判别知识的 “ 三表法 ” 2) 逻辑学:提出中国最早的逻辑学术语, 建立了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方法 论基础

23 五、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特征 ( 1 )思想自由,思想家富有创新精神 ( 2 )流派纷呈,学术活跃,形成 “ 百 家争鸣 ”

24 子曰: “ 仁者爱人。 ” 子曰: “ 仁者先难而后获, 可谓仁矣。 ” —— 《论语 · 雍也》 子曰: “ 克己复礼为仁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 勿言,非礼勿动。 ” —— 《论语 · 颜渊》 让史料 “ 说话 ” 注: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别人前面;有收获 的话,他得在别人后面,这可以说是仁了。 注:克制自己,一切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 仁。 …… 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 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理的事不做。 体现了民本思想 实质:维护奴隶制的等级秩序 体现了保守思想

25 名言赏析 子曰: “ 有教无类。 ”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 “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 子曰: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子曰: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子曰: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子曰: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 六艺 ” ) 注重 “ 因材施教 ” (原文略)

26 教学方法 教学对象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 有教无类 ” “ 因材施教 ”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

27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孟子 · 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孟子 · 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孟子 · 公孙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孟子 · 滕文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幼。 —— 《孟子 · 梁惠王下》

28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本来概括老子的主要观 点: 材料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最后的结果)? 材料二: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 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材料三:小国寡民。 …… 甘其食,美其服, 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材料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

29 什么是 “ 道 ”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德经》第一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老子说 “ 道 ’ 老子认为 “ 道 ” 是世界的根本,可以解 释宇宙万物,是一成不变的。

30 看图说话 请你给下面两幅漫画取一个题目,并就 此谈谈你对老子哲学思想的认识。 以柔克刚 福兮祸之所倚, 祸兮福之所伏。

31 小国寡民 邻国相望,鸡犬 之声相闻,民至 老死不相往来。 请你给下面两幅漫画取一个题目,并就 此谈谈你对老子政治思想的认识。

32 材料一: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 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 交相利。 材料二(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 艺,秋则废民获敛 …… 百姓饥寒 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材料三:尚贤者,政之本 也, ……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 能则举之。


Download ppt "时代背景 周政权衰落,富有学识的人流落民 间传播知识,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 自由的文士阶层,为百家争鸣提供 了人才。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各国纷纷变法, 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各诸侯统治者 四处网罗人才,文士们对社会问题 提出不同看法和治国主张。因而出 现了 “ 百家争鸣 ” 的局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