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六課.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六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課

2 6-1國共內戰與中共建國 6-2共產中國的發展 6-3改革開放後的中國

3 6-1國共內戰與中共建國 一、內戰四起 雙方角逐+美國調停(民國34~36.7) 內戰 (民國36.7~38.10年)
二、中共建國(民國38年10月1日)

4 一、內戰四起 背景(國民黨): 1.八年抗戰拖垮經濟 2.通貨膨脹 3.政府官員貪污腐敗 ※蔣經國的上海打老虎,打到孔令侃。

5 金圓券 發行金圓券的目的是取代原來流通的法幣,但是因為準備金不足,再加上官商勾結,導致失敗。 ※三百萬法幣:一塊 金圓券

6 一、內戰四起 背景(共產黨) 1.趁八年抗戰壯大勢力 2.搶先接收東北(雅爾達會議+蘇聯) 3.農民、學生的支持

7 批鬥地主 將富農的土地用批鬥方式奪得分給貧農。

8 一、內戰四起 雙方的互動 1.民34年:重慶會談(雙十協定) 2.美國的調停:馬歇爾來華(民國34年12月)
3.三次會戰後,中華民國政府退居臺灣 年10月1日中共建國

9 重慶會談(雙十協定) 民34年8.24~10.10 《雙十協定》是重慶談判的主要成果,雙方在協議中同意:
1避免內戰、和平建國,2.共同推動政治民主化、3.軍隊國家化, 4.組建多黨制民主聯合政府。

10 馬歇爾來華調停 1.赫爾利辭職 2.籌組三人小組 3.國共雙方沒誠意 4.馬歇爾回國報告:國共開打 5.馬歇爾第二次來華,已不可挽回。
張群、馬歇爾、周恩來

11 三次會戰 遼西、徐蚌、平津會戰。 (瀋遼、淮海、平津) 1.遼西會戰:解放軍在東北的優勢 2.徐蚌會戰:國民黨失去優勢(國軍陣亡55萬)
3.平津會戰:注定失敗

12 解放軍佔領南京

13 ※民國36年:《中華民國憲法》、民國37年《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中共:以鄉村包圍城市

14 中華民國憲法VS.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中華民國憲法》是中華民國的根本法,1946年12月25日經制憲國民大會於南京議決通過,於1947年1月1日由國民政府公布,同年12月25日施行。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是《中華民國憲法》的附屬條款。該條款是由國民大會所制定,並且在動員戡亂時期優於《憲法》而適用。該《條款》於1948年5月10日公布實施,直到1991年經國民大會決議及總統(李登輝)公告才於同年5月1日廢止,共施行43年之久。

15 二、中共建國 1.1949年10月1日,定都北京(原本的北平) 2.中華民國政府遷都臺灣,形成兩岸分治 3.毛澤東為共產黨領導人
4.採用西元紀年與簡體字,以區隔中華民國

16 民 毛澤東在天安門演講

17 6-2共產中國的發展 一、建國初期(1949~1958) 二、大躍進(三面紅旗)1958~1960 三、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8 一、建國初期 對內 1.恢復生產,穩定物價 2.土地改革(中國土地法大綱) 3.群眾運動 (1)三反五反(1951-1952)
(2)大鳴大放+反右派( ) ※以黨治國(一黨獨大)

19 土地改革 1.1950通過《中國土地法大綱》 2.劃分為僱農、貧農、中農、富農和地主
3.成果:3億多農民無償分得約7億畝土地,並使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獲得了農民的高度信任。

20 三反五反( ) 「三反」「五反」運動是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開展的一場政治運動。「三反」是指在國家機關和企業中進行「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五反」是指在私營企業中進行「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偷工減料」、「反盜騙國家財產」、「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

21 大鳴大放+反右派(1956-1957) 藝術問題上百花齊放,學術問題上百家爭鳴。 隨之而來的是反右派的清算。
※毛澤東稱這次運動為引蛇出洞,大部分對共產黨有疑慮的有力人士都在這次運動中被鬥倒。

22 對外: 1.依附蘇俄 2.抗美援朝

23 抗美援朝 1.韓戰爆發:1950年6.25,北韓越過38.5度 2.中共組人民志願軍 ※美國,第七艦隊協防台灣,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24 二、大躍進(1958-1960) 1.時間:1958年 2.口號:15年超英趕美、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3.農業方面:人民公社、虛報產量 4.工業方面:土法煉鋼、國防科技 5.大饑荒:大約餓死三千萬人 ※毛澤東為此下台以示負責 《活著》

25 農業: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公共食堂和集體生產與物資平均分配,造成農民生產意願低落。 ※大鍋飯 ※《活著》: 鞏俐、葛優主演

26 虛報糧食 稻粒像玉米, 黃豆像南瓜, 花生像山芋, 山芋趕南瓜。

27 肥豬像大象, 一顆白菜500斤 玉米比人高

28 6月8日,河南遂平衛星公社5 畝小麥平均畝產2015斤; 6月9日,湖北谷城樂民公社畝產2357斤;湖北襄陽,700萬畝小麥畝產 斤; 6月11日,河北魏縣六座樓公社,畝產2394斤; 6月12日,河南遂平衛星公社畝產3530斤; 6月15日,一版頭條眉題:豐收凱歌震天響 億萬 6月16日,湖北谷城,4353斤; 6月18日,河南商丘雙樓公社,4412斤; 6月21日,河南輝縣田莊公社,4535斤; 6月23日,湖北谷城先鋒公社,4689斤; 6月30日,河北安國,5103斤; 7月12日,河南西平,7320斤; 9月22日,青海省柴達木盆地海撥2797米的賽什克農場第一生產隊畝產8585斤6兩,成為當年小麥畝產最高

29 工業 口號:以鋼為綱、鋼鐵掛帥。 為提高鋼鐵產量,實施土法煉鋼,15萬的土鋼爐,煉出大量廢鐵,破壞水土保持。

30 三、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時間:1966-1976 2.起因:毛澤東的奪權(鬥垮劉少奇) 3.人物:四人幫、林彪、紅衛兵組織
4.口號: (1)革命無罪,造反有理 (2)打倒走資派 (3)破四舊,立四新 (思想、文化、風俗、習慣) 5.手段:抄家、批鬥、大字報 6.影響:社會動盪、經濟停頓、鄧小平上臺

31 四人幫 江青、姚文元、張春橋、王洪文 為毛澤東貫徹其「文革」政治思想的主要推手。

32 紅衛兵+毛語錄 由年輕的學生組成。紅衛兵並不是真正的國家軍隊,而是一種有暴力傾向的狂熱組織,是文化大革命中衝擊原政權架構的重要力量

33 文革中後期的下鄉 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的指示,1966、1967、1968年的初高中畢業生(後來稱為「老三屆」)的上山下鄉運動開始。文革中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人數達到1600多萬人

34 文革對教育的影響 1.所有的學校進入停課狀態 2.大學入學考試取消。 3.中國各級、各大教育機構受到嚴重打擊 (1)圖書館藏書被焚燒
(2)教師被當眾羞辱、打罵, (3)一切教學科研工作全部停止。 文革中,知識分子不被尊重,大多數被下放進行體力勞動,有些則遭到殘酷對待,財產被沒收。知名學者往往不堪羞辱,選擇自殺。

35

36 文革代表歌曲 《東方紅》 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他為人民謀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領導陝甘寧, 迎接移民開山林,咱們邊區滿地紅。 三山低,五嶽高,毛主席治國有功勞, 邊區辦得呱呱叫,老百姓頌唐堯。 邊區紅,邊區紅,邊區地方沒窮人, 有了窮人就移民,移民能夠斷窮根。

37 天大地大不如黨的恩情大 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 千好萬好不如社會主義好 河深海深不如階級友愛深 毛澤東思想是革命的寶 誰要是反對它 誰就是我們的敵人 《活著》

38 中共建國初期發起的政治運動 運動 時期 建國初期 三反五反運動 1951年-1952年 大鳴大放、反右派 1956年-1957年 大躍進 1958年-1960年 反右傾 1959年廬山會議-1960年代初 四清運動 1962年-1966年 文化大革命 1966年-1976年

39 6-3改革開放後的中國

40 鄧小平時代(1977~1992) 1.四個現代化 :工業、農業、國防、科技 2.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3.改革城市經濟
4.發展沿海地區經濟:深圳、汕頭、珠海、廈門 經右政左:1989爆發六四天安門事件

41 當時中國面臨的問題 1.改革開放後帶來的通貨膨脹 2.貧富差距拉大 3.城市發展不均 4.政府貪汙頻傳

42 1989六四天安門事件 1.紀念胡耀邦 2.群眾高呼反官倒、自由、民主 3.代表學生領袖:柴玲、吾爾開希、王丹

43 胡耀邦 1915年11月20日-1989年4月15日 被視為中國的改革派,獲得基層農工的支持
是改革開放早期平反冤假錯案和真理標準大討論的具體執行者

44


Download ppt "第六課."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