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臺北縣推動品德教育研習行政組 說明簡報.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臺北縣推動品德教育研習行政組 說明簡報."—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臺北縣推動品德教育研習行政組 說明簡報

2 大 綱 壹、前言 貳、推動品德教育的理由 叁、臺北縣品德教育推展架構 肆、品德教育的內涵 伍、課程發展的理論依據 陸、品德教育模式
大 綱 壹、前言 貳、推動品德教育的理由 叁、臺北縣品德教育推展架構 肆、品德教育的內涵 伍、課程發展的理論依據 陸、品德教育模式 一、品格教育高峰論壇 二、花蓮品格英語學院 三、友善校園下的品德教育 柒、品德教育教學舉例 捌、結語

3 壹、前言 一些疑問: 1.品德教育就是中心德目或德目教學嗎? 2.品德是教出來的嗎? 3.九年一貫課程是缺德教育嗎? 4.哪個領域適合品德教學? 5.品德教育應有哪些改變?

4 前教育部長 黃榮村 國小老師是一股穩定的力量,我們應該給予肯定。品德教育的啟蒙應該是在小學,老師很有耐心地帶,教孩子何謂很合宜的行為,就會奠下基礎。

5 吳順火校長最喜歡的教育名言- 一個沒有個人獨創性和個人志願的統一規格的個人所組成的社會,將是一個沒有發展可能的不幸社會---愛恩斯坦

6 貳、推動品德教育的理由 21世紀人才所需的能力。 中華民國憲法第158條明訂德育為學校教育之首要。
教育部 「臺灣有品運動」計畫。 臺北縣教育局施政重點。 品德城市概念。 學校經營核心概念。 全球人類正面臨過度發展及永續經營兩難困境的關鍵

7 叁、臺北縣品德教育推展架構 品德第一 在北縣 好教 好品德 好學 大河之縣 品德之縣 一目標 三主軸 三策略

8 知善 認知善的意義,體認當代品德之核心價值及行為準則,具備思辨選擇與覺察善心善行的能力。

9 愛善 認同、欣賞品德教育之核心價值、行為準則,進而確立品德優質文化之方向與願景。

10 行善 願意具體行動,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結合學校、家長及社區民間(媒體)等資源,共同推展品德教育,喚醒各界重視與體現品德教育,進而提升全民道德文化素養。

11 好敎:教學媒材隨手可得 (一)與宏達基金會合作編印品德教學手冊12000 冊及教學ppt60單元 (二)拍攝十大核心價值品德教育影片10集
(三)購置品德教育補充教材20000冊從閱讀涵養 品德教育 (四)編印品德教育班級經營手冊試用 (五)建置臺北縣品德教 育資源網建構品德 教育知識分享平臺 11

12 好學:參與服務陶冶品德 (一)辦理學生領袖品德教育高峰論壇 (二)推動各校學生「服務學習」並鼓勵辦理 服務學習成果發表
(三)與保德信合作辦理學生志工表揚鼓勵各 校學生參與志工服務 (四)鼓勵各校組成學生自治會、學生自治市 長選舉 12

13 好品德:楷模表揚典範學習 (一)辦理服務學習楷模王表揚 (二)辦理全縣模範生表揚 (四)編輯擁夢飛翔-10位勇者的故事1800冊 分送各校 (五)辦理總統教育獎選拔及表揚活動 (六)辦理卓越清寒圓夢基金學生感恩活動 200人次 13

14 肆、品德教育的內涵: (一)兼顧知善、樂善、行善等多面向教育歷程與結果。 (二)引領學生由他律至自律。
(三)含括個人修養、人際關係、公民資質與過程價值等多面向教育。 (四)對有關善之核心價值、原則及其脈絡,不斷反省與批判之教育動態歷程,並能融合傳統文化之精髓與現代文明之創新轉化。

15 ※品德教育的最終目的: 培養孩子一種批判思考的能力,還有與人論辯、論述、溝通的能力。
成為能與自我對話、與他人互動、積極參與並融入社會、與自然共存的公民。。

16 ※品德教育內容 品德 教育 民主 教育 人權 教育 價值 教育 生命 教育 公民 教育

17 伍、課程發展的理論依據:

18 一、課程觀 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 認知層面、情感層面、行動層面。 背景因素、輸入因素、過程因素、輸出因素。

19 二、學校觀 以學生為主體。 論辯、價值澄清、角色扮演、戲劇、閱讀、合作學習、服務學習等多元教學方式進行。
歷程讓學生深入思考、情感分享與反覆練習,由外在動力引發內在動機,由他律而自律。 教師是幫助學生探尋與充實生命意義之領航員,應關切學生內在善價值,而非外在成就。 以尊重、關懷來啟發並引導各具特性之學生,主動、積極與將知識轉化品德課程,提供身教行動典範。

20 二、學校觀 資源整合與發展平台,連結學校、家長與社區,營造社區本位之品德教育特色。
為品德教育社群,成員彼此相互影響,有責任與義務參與社群事務。 家長與社區是品德教育之支援與夥伴。

21 三、社會觀 課程設計切勿流於意識型態之灌輸。 須時時透過反省、批判,以超越並解消意識型態。 課程設計奠基於社會多元價值。
須免除各種意識型態之宰制與灌輸;建立多元價值觀與容忍異見之精神。 著重價值引導與規範建立,藉以彰顯生命之共通性與卓越性。 同時激發理性與感性之交融,並兼顧正義與關懷之和諧發聲。

22 陸、品德教育模式 一、道德發展模式~ 皮亞傑~無律、他律、自律 沒有了解,就無法接受,更無法行動 郭耳堡:三段六階 二、價值澄清與關懷模式
三、參與及行動模式 四、德目教學模式 五、道德社群模式 六、家庭教育模式

23 ※品德教育課程應掌握重點: 1.確認核心價值,並導引學生往此方向思考。 2.提升學生道德發展序階,非僅停留於各自陳述階段。
3.故事中凸顯出假設性之兩難問題,並無固定標準答案。

24 4.將學生分組或團體進行討論,盡量引發異質性與多元性,惟要讓學生在自由安全受鼓勵之氣氛中發言,避免同儕壓力。
5.著重道德推理之過程,而非選擇之結果。 6.適時詢問,提供學生稍高層次思考,但避免成為答案來源。 7.道德兩難故事雖多為假設性問題,但仍期與學生經驗相結合,以利其在生活中實踐與運用。

25 品格教育高峰論壇

26 什麼是有效的品格/人格教育 美國密蘇里大學聖路易分校教育學院人格與公民教育中心共同負責人Marvin Berkoeiz博士
提出品格教育在學校推動的三大迷思: 迷思一:不是學校教育該扮演的角色,應該在家庭及社區裡完成的。~凡只要是成人,對兒童的成長或發展都要負起協助和排除障礙的任務。 迷思二:推動品格教育會排擠掉學校原先的目的。現代的美國也正在省思是否回到品格的塑造與薰陶。 迷思三:學校沒有辦法兼顧學術的傳承和品格教育的實施。學術傳承和品格教育之間並不是零和關係,許多教育者也已經發現了可以同時實踐跟兼顧兩者的方法或途徑。

27 品格教育是一種生存和交往(溝通)的方式,全面的教育改革需要注重品格,而且品格在師生之間的溝通和學校文化的型塑裡佔著重要的地位
品格教育~系統而創新的以促進學生品格發展,是學校全面改革的最好方法、植基於關係、植基於學校文化、而且研究和理論支持的。

28 品格教育的PRIME模式 Prioritizing character education:最優先的,教育領導者必須有哲學基礎,且能協助成員重塑學校宗旨。 Relationships:關係取向,有健康的成人文化跟學校文化才能夠讓孩子跟著成人一起學習,成人和孩子的關係是緊密的,而且在健康的成人和校園文化氛圍之中,從成人及環境裡學習到、模仿到正向的價值觀念及品格。 Intrinsic motivation:引發內在動機,要讓學生發自內心想要學習,不要太依賴外在的實質的獎勵。 Modeling:建立典範,教育工作者必需以身作則,要關心學生,老師的身教是教導學生強而有力的工具,行為絕對比言語更有力量。 Empowerment:賦權增能。在民主社會裡,年輕人的發言權一定要被重視,他們被賦予發言的權利之後才會負責才會有責任感也才能夠學習到公民社會裡應有的態度和生活能力。

29 美國的品格教育: Merle Schwarb
CEP(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把品格教育的定義為協助孩子發展能力以成為公民。 美國教育部則定義品格為建立一些思維和習慣,來協助人際間的合諧以互相合作的工作。 每個學校可以定義出一些簡單卻重要的宗旨,例如“在乎自己,尊重他人、尊重學校,能夠聆聽他人、使用好的言語”。 學校文化+教學方法(學生參與)+課程融入。讓師生建立起自主性的歸屬感、提升心智能力,才能讓師生動起來。最好的品格教育方法是由學校自發做出來的,並且是由老師主動進行的。

30 Quality School Solutions.Inc 董事長John Jay Bonstingl
年輕人要的教育是:道德的指南針(Moral compass integrity)否則他們只強調自己受惠他人卻受傷、有領導能力的做對的事情、有團隊工作的能力、有面對挫折低潮的能力、後設認知的能力。 21世紀年輕人需要七種能力:領導能力(感恩、誠信、尊敬及堅持信念的勇氣)、真實的夥伴關係、建立正確的關係、不斷地學習成長、尊敬他人、以好的方法解決衝突、體貼關心他人。。

31 花蓮品格英語學院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友善校園下的品德教育 以輔導的觀點來推行品德教育。 先建立關係,以尊重為基礎的採取正向積極的態度、進行關心、建立關係、進而助人、助己。
首重氣氛由造~尊重、信任的氛圍。 品德德目不必太多,可以仿照外國學校例子,一年或一學期只做一個德目~尊重。 因為尊重,自然會產生空間、情境以及態度與方法的改變。

42 學校推展品德教育實務舉例 五寮國小~虛竹之品德修五寮 種竹-正德 雙城國小 興南國小

43 柒、品德教育教學舉例 臺北縣品德教育核心價值 一、知善:反省、正義、感恩 二、愛善:關懷、合作、孝悌、誠信 三、行善:公德、責任、尊重

44 品德項目:感恩(Gratefulness)
一、定義:感受他人善意與關懷,並能加以回報。 二、六個我要做到的事情或原則: (一)我要常常說謝謝。 (二)我要記得他人的好意。 (三)我要珍惜眼前的生活。 (四)我要樂於接受協助。 (五)我要真誠回報他人的協助。 (六)我要鼓勵同學一起做好事。

45 三、益處:感恩能鼓勵善行,建立互助關係,突顯高尚品格,讓社會進步與和諧。
四、佳句格言: 一)感謝是愛心的第一步。(西諺) 二)感恩是種美德,報恩更值得讚美。(辛尼加) 三)常懷感恩心,生活更溫馨。(自編) 四)一個永保感恩心的人,就比較不會陷入絕境。(俗諺) 五)受人點滴,報以泉湧。(俗諺) 六)自愛是「報恩」,付出是「感恩」。(證嚴法師) 五、參考小故事: 一)愛的相簿 二)白髮老爸 三)老鼠報恩 四)無敵阿嬤 五)塑膠袋圍巾 六)紅面棋王

46 一、課程設計理念 以影片引起動機,再將「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好書介紹給同學。 培養兒童傾聽、專注的能力,養成閱讀好書的習慣。
藉由各項主題與問題的討論,幫助兒童開闊視野,瞭解認為理所當然的食物、住家、學習環境等,都是父母、以及社會的賜與。 透過教學活動引導,讓兒童設身處地瞭解周遭人們的付出,以及隨時存有感謝心。

47 二、教材分析: 本次教學以「感恩」為主題引導學生思考。
(一)八歲的昭廣來到佐賀鄉下阿嬤破爛茅屋,阿嬤曾經帶著七個子女辛苦熬過艱困的歲月,但不管多麼窮困,樂天知命的她總有令人驚奇的生活絕招,讓昭廣不但不因生活困頓而怨天尤人,反而養成事事感恩的心態。 (二)以故事的內容討論,為什麼阿嬤對所有的事總是樂觀以對?為什麼連到家偷錢的小偷,阿嬤都要付出關愛?為什麼阿嬤總是要感謝上天賜與他們食物?

48 三、教學流程 教師讀故事 問題討論和發表 寫實踐卡

49 單元目標: 1、暸解故事的內容。 2、理解故事裡角色的想法和做法。 3、具有專注與積極的學習態度。 4、培養積極思考和發表的能力。
5、學習感謝家人與朋友。

50 具體目標: 1-1能依據問題說出故事的內容。 1-2能說出故事角色的想法和與他人互動的方式。
2-1能設身處地爲故事的角色做想像,發表個人的觀點。 3-1能表現出專注聆聽老師提出的問題。 3-2能專注聆聽同學的發表。 4-1能積極參與問題討論和發表。 5-1能說出別人對我的付出與關愛 5-2能向家人或朋友說出內心感謝的話。

51 能力指標: 1-1-1描述自己以及與自己相關的人事物。 1-1-2認識自己在家庭與班級中的角色。 6-1-2學習如何與家人和睦相處。
6-1-4認識情緒的表達及正確的處理方式。 B1-1-3能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 C1-2-5能先想然後再說,有禮貌的應對。 F1-4-5能利用卡片寫作,傳達對他人的關心。

52 教學資源: 1、影片。 2、書籍。 3、感恩卡片。

53 討論影片及故事內容 二)第二層次問題:設身處地爲書中角色做想像引出個人觀點)
一)第一層次問題:暸解故事內容(角色的想法、作法、與他人的互動) 二)第二層次問題:設身處地爲書中角色做想像引出個人觀點) 三)第三層次問題:從日常生活中舉例

54 綜合活動 一、教師歸納: 二、叮嚀學生本月的品格教育重點,並完成感恩卡。
(一)周遭有太多的人為我們付出,我們察覺到了嗎?我們曾經對他們表示感激嗎? (二)感謝的定義:發自內心的感動與致謝 (三)我要向所有為我付出的人大聲的說出心裡的感激之意。 二、叮嚀學生本月的品格教育重點,並完成感恩卡。

55 教學方式:(深度思考、情感分享) 1.閱讀 2.討論 3.參觀 4.合作學習 5.論辯 6.角色扮演 7.價值澄清 8.戲劇
1.閱讀 討論 3.參觀 合作學習 5.論辯 角色扮演 7.價值澄清 戲劇 9.合作學習 服務學習 11.體驗 藝術欣賞 13.反覆練習

56 捌、結語 一、在原有課程中整合。 二、方法與態度重於一切。 三、不是負擔,而是專業。 四、專業是發展而來,品德是體驗而建立。

57 簡報完畢


Download ppt "臺北縣推動品德教育研習行政組 說明簡報."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