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郁证 主要表现: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 痛, 或精神恍惚,易怒喜哭, 或咽中如有物梗塞。 神经衰弱、癔症、焦虑症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郁证 主要表现: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 痛, 或精神恍惚,易怒喜哭, 或咽中如有物梗塞。 神经衰弱、癔症、焦虑症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郁证 主要表现: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 痛, 或精神恍惚,易怒喜哭, 或咽中如有物梗塞。 神经衰弱、癔症、焦虑症等
郁证 主要表现: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 痛, 或精神恍惚,易怒喜哭, 或咽中如有物梗塞。 神经衰弱、癔症、焦虑症等

2 病因:情志失调,体质因素 病位:在肝,但可涉及心、脾、肾 病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肾阴耗损、脏 腑阴阳气血失调 辨证:辨明受病脏腑(肝、心、脾、肾)与六郁(气郁、 血郁、火郁、食郁、湿郁、痰郁); 辨别证侯虚实 治则: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

3 虚火喉痹与郁病中的梅核气之鉴别*** 虚火喉痹 梅核气 共同点:都有咽部不舒感 不同点: 以青中年男性发病较多。 多见于青中年女性
多因感冒,长期吸烟饮酒及嗜食辛辣食物而引发, 咽部除有异物感外,尚觉咽干,灼热,咽痒; 咽部症状与情绪无关; 但过度辛劳或感受外邪则易加剧。 因情志抑郁而起病, 自觉咽中有物梗塞,但无咽痛及吞咽困难; 咽部梗塞感与情绪波动有关; 在心情愉快、工作繁忙时,症状可以消失, 而当心情抑郁或注意力集中于咽部时,则觉梗塞感加重;

4 梅核气与噎膈的鉴别(见噎膈) 郁证脏躁与癫证的鉴别
梅核气与噎膈的鉴别(见噎膈) 郁证脏躁与癫证的鉴别 脏躁 癫证 脏躁多发于青中年女性; 癫证多发于青壮年, 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别; 脏躁在精神因素刺激下呈间歇性发作, 在不发作时可如常人。 病程迁延, 心神失常的症状极少自行缓解。

5 (一)肝气郁结证 1. 精神抑郁,情绪不宁; 2. 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 食,大便不调; 3
(一)肝气郁结证 1.精神抑郁,情绪不宁; 2.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 食,大便不调; 3.苔薄腻,脉弦。 证候分析: 精神抑郁,情绪不宁:情志所伤,肝失调达; 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肝气郁滞,气机不畅; 脘闷嗳气,不思饮食:肝气犯胃,胃失和降; 大便不调:肝气乘脾,健运失司; 苔薄腻,脉弦:为肝胃不和之象。 证机概要:肝郁气滞,脾胃失和。

6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方:柴胡疏肝散 药:柴胡、芍药、川芎、香附、枳壳、陈皮、甘草、 郁金、青皮、桔梗、合欢皮 方解: 柴胡、香附、枳壳、陈皮:舒肝解郁,理气宽中; 川芎:理气活血; 芍药、甘草:柔肝缓急; 郁金、青皮、桔梗、合欢皮:调气解郁。 诸药合用,具有舒肝解郁,理气畅中之效。 加减: 1.肝气犯胃,胃失和降:加旋复花、代赭石、法半夏,和胃降逆; 2.兼有食滞腹胀:加神曲、山楂、麦芽、鸡内金,消食化滞; 3.肝气乘脾,见腹胀、腹痛、腹泻:加苍术、厚朴、茯苓、乌药,健脾 化湿,理气止痛; 4.兼有血瘀者:加当归、丹参、郁金、红花,以活血化瘀。

7 (二)郁证 气郁化火证 1. 性情急躁易怒; 2. 胸胁胀满,口苦而干,或头痛,目赤,耳鸣,或嘈杂吞 酸,大便秘结; 3
(二)郁证 气郁化火证 1.性情急躁易怒; 2.胸胁胀满,口苦而干,或头痛,目赤,耳鸣,或嘈杂吞 酸,大便秘结; 3.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 性情急躁易怒:肝郁化火; 头痛,目赤,耳鸣:气郁化火,火性炎上,循经上行; 口苦而干,嘈杂吞酸,大便秘结:肝火犯胃,胃肠有热; 舌红苔黄,脉弦数:均为肝火有余之象。 证机概要:肝郁化火,横逆犯胃。

8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方:丹栀逍遥散 药:丹皮、山栀子、柴胡、白术、白芍、当归、生姜、甘草、 薄荷、茯苓、郁金、香附 方解: 柴胡、薄荷、郁金、香附:舒肝解郁; 当归、白芍:养血柔肝; 白术、茯苓、生姜:健脾祛湿; 丹皮、栀子:清肝泻火。 甘草:和中。 诸药合用,具有清肝泻火,舒肝解郁之效。 加减: 1.头痛,目赤,耳鸣,加菊花、钩藤、刺蒺藜,以清热平肝; 2.热势较盛,口苦,大便秘结者,可加龙胆草、大黄,泻热通腑。 3.肝火犯胃而见胁肋疼痛,口苦,嘈杂,嗳气,呕吐者,可合左金丸清 肝泻火,降逆止呕。 4.热盛伤阴,见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可去当归、白术、生姜,加生地、 麦冬、山药,滋阴健脾;或改用滋水清肝饮。

9 (三)郁证 痰气郁结证(梅核气) 1. 神抑郁,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 2. 胸部闷塞,胁肋胀满; 3
(三)郁证 痰气郁结证(梅核气) 1.神抑郁,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 2.胸部闷塞,胁肋胀满; 3.苔白腻,脉弦滑。 证候分析: 精神抑郁,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气郁痰 凝,阻滞胸咽。 胸部闷塞,胁肋胀满:气滞痰凝,气机不畅,肝络失和; 苔白腻,脉弦滑:为肝郁挟痰湿之征。 证机概要:气郁痰凝,阻滞胸咽。

10 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方:半夏厚朴汤 药:半夏、厚朴、苏叶、茯苓、生姜 方解: 厚朴、苏叶:理气宽胸,开郁畅中; 半夏、茯苓、生姜:化痰散结,和胃降逆。 诸药合用,具有行气开郁,降逆化痰散结之效。 加减: 1.湿郁气滞,见胸脘痞闷,嗳气,苔腻:加香附、佛手、苍术,理气除湿;2.痰郁化热,烦躁,舌红苔黄,加竹茹、瓜蒌、黄芩,黄连清化痰热; 3.病久入络而有瘀血征象,见胸胁刺痛,舌有瘀斑,脉涩者:加郁金、 丹参、降香、姜黄,活血化瘀。

11 (四)郁证 心神失养证(脏躁) 1. 精神恍惚,心神不宁; 2. 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时时欠伸,或手舞 足蹈,骂詈喊叫等; 3
(四)郁证 心神失养证(脏躁) 1.精神恍惚,心神不宁; 2.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时时欠伸,或手舞 足蹈,骂詈喊叫等; 3.舌淡,脉弦。 证候分析: 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 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骂詈喊叫等:营阴暗耗,心神失养; 舌淡,脉弦:为气郁血虚之象。 证机概要:营阴暗耗,心神失养。

12 治法: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方:甘麦大枣汤 药:甘草、小麦、大枣、郁金、合欢花 方解: 甘草:甘润缓急; 小麦:甘寒,补益心气; 大枣:益脾养血; 郁金、合欢花:解郁安神。 诸药合用,具有甘润缓急,养心安神之效。 加减: 1.血虚生风,见手足蠕动或抽搐者:加当归、生地、珍珠母、钩藤, 养血熄风; 2.躁扰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茯神、首乌,养心安神。 3.表现为喘促气逆者,可合五磨饮子,开郁散结,理气降逆。

13 (五)郁证 心脾两虚证 1. 多思善疑; 2. 面色不华,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纳差; 3
(五)郁证 心脾两虚证 1.多思善疑; 2.面色不华,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纳差; 3.舌淡,苔薄白,脉细。 证候分析: 多思善疑,心悸胆怯,失眠健忘:脾虚血亏,心失所养。 面色不华,头晕神疲,纳差:心脾两虚,脾不健运,化源不足; 舌淡,苔薄白,脉细:为心脾气血亏虚之征。 证机概要:脾虚血亏,心失所养。

14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方:归脾汤 药: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远志、龙眼肉、 枣仁、木香、大枣、生姜、神曲 方解: 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龙眼肉:益 气健脾养血; 酸枣仁、远志、茯苓:养心安神; 木香、生姜、神曲:理气醒脾。 诸药合用,具有健脾养心,补益气血之效。 加减: 1.心胸郁闷,情志不舒者,加郁金、佛手,理气开郁; 2.头痛,加川芎、白蒺藜,活血祛风止痛。

15 (六)郁证 心肾阴虚证 1. 情绪不宁; 2. 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 3
(六)郁证 心肾阴虚证 1.情绪不宁; 2.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 3.舌红少津,脉细数。 证候分析: 情绪不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心肾阴虚,虚阳上浮, 上扰心神; 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阴精亏虚,虚热内生; 舌红少津,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征。 证机概要:阴精亏虚,阴不涵阳。

16 天:党参、玄参、丹参、天冬、麦冬、当归、茯苓、柏子仁、 枣仁、远志、五味子、生地、桔梗、西洋参 六: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
治法:滋养心肾 方: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 药: 天:党参、玄参、丹参、天冬、麦冬、当归、茯苓、柏子仁、 枣仁、远志、五味子、生地、桔梗、西洋参 六: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 方解: 熟地、山药、山茱萸、天冬、麦冬、玄参:滋养心肾; 党参、当归、茯苓、五味子、西洋参:益气养血; 枣仁、远志、柏子仁、丹参:养心安神; 丹皮、生地、泽泻:凉血清热; 桔梗:载药上行。 加减: 1.心肾不交,可合交泰丸,交通心肾。 2.遗精较频者,加芡实、莲须、金樱子,补肾固摄。

17 血证 定义: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 或下泄于前后二阴, 或渗出于肌肤, 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 病因:1。感受外邪 。情志过极 。饮食不节 。劳欲体虚 。久病之后 病机:1。火热熏灼,迫血妄行, 。气虚不摄,血溢脉外。

18 内科鼻衄与外伤鼻衄鉴别(P383) 共同点:鼻腔出血 不同点:
可因鼻腔局部疾病及全身疾病而引起 因碰伤、挖鼻等引起血管破裂而致 结合出血的证候及病情,而辨证论治 出血多在损伤的一侧,且经局部止血治疗不再出血 伴有全身症状 没有全身症状

19 鼻衄 经行衄血 可因鼻腔局部疾病及全身疾病而引起。 多由火热迫血妄行所致。 伴有全身症状。 经行衄血也称倒经、逆经,
  内科鼻衄与经行衄血的鉴别 共同点:两者均有鼻衄的症状。 不同点: 鼻衄 经行衄血 可因鼻腔局部疾病及全身疾病而引起。 多由火热迫血妄行所致。 伴有全身症状。 经行衄血也称倒经、逆经, 其发生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 多于经行前期或经期出现。 没有全身症状。

20 齿衄与舌衄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均有出血的症状 不同点:
齿衄与舌衄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均有出血的症状 不同点: 齿衄 舌衄 血自齿缝、牙龈溢出 血出自舌面,舌面上常有如针眼样出血点

21 共同点:血液均从口出 咳血与吐血的鉴别*** 咳血 吐血 咳血是血由肺来, 经气道(管)随咳嗽而出 吐血是血由胃来, 经呕吐而出
不同点: 咳血 吐血 咳血是血由肺来, 经气道(管)随咳嗽而出 吐血是血由胃来, 经呕吐而出 血色多为鲜红,常混有痰液 血色紫暗,常夹有食物残渣 咳血之前多有咳嗽、胸闷、喉痒等症状 吐血之前多有胃脘不适或胃痛、恶心等症状; 大量咳血后,可见痰中带血数天, 大便一般不呈黑色。 吐血之后无痰中带血, 大便多呈黑色。

22 内科之咳血与口腔出血的鉴别 咳血 口腔出血 主要见于呼吸系统的疾病 主要见于鼻咽部、齿龈及口腔其他部位病变 血由肺来,经气道随咳嗽而出;
共同点:均有口中出血的症状 不同点: 咳血 口腔出血 主要见于呼吸系统的疾病 主要见于鼻咽部、齿龈及口腔其他部位病变 血由肺来,经气道随咳嗽而出; 血随唾液而出; 血色多为鲜红,常混有痰液; 常为纯血,血量少; 伴有肺系的病证。 伴有口腔、鼻咽部病变的相应症状。

23 吐血与鼻腔、口腔及咽喉出血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均有出血的症状 不同点:
吐血与鼻腔、口腔及咽喉出血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均有出血的症状 不同点: 吐血 鼻腔、口腔及咽喉出血 经呕吐而出 经鼻腔、口腔及咽喉出血 血色紫暗 夹有食物残渣 血色鲜红 不夹食物残渣 常有胃病史 五官科检查可明确具体出血部位。

24 便血与痢疾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大便出血 不同点:
便血与痢疾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大便出血 不同点: 便血 痢疾 随证候的不同,有寒热虚实的不同表现 初起有发热、恶寒等症 无脓血相兼 便血为脓血相兼 或有腹痛,无里急后重 有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症

25 便血与痔疮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大便出血 不同点:
便血与痔疮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大便出血 不同点: 便血 痔疮 属内科疾病 属外科疾病 大便色鲜红、暗红或紫暗,甚至黑如柏油样 大便下血特点为便时或便后出血 少有肛门异物感或疼痛 常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疼痛 无内痔或外痔 检查时可发现内痔或外痔

26 远血与近血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都属便血病证。 不同点:
远血与近血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都属便血病证。 不同点: 远血 近血 远血病位在胃、小肠(上消化道); 近血来自乙状结肠、直肠、 肛门(下消化道); 血与粪便相混; 血便分开,或是便外裹血; 血色如黑漆色或黯紫色。 血色多鲜红或黯红。

27 肠风与脏毒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都属便血病证。 不同点:
肠风与脏毒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都属便血病证。 不同点: 肠风 脏毒 血色鲜泽清稀; 血色黯浊粘稠; 便血其下如溅; 便血点滴不畅; 属风热为患。 属湿热(毒)所致。

28 尿血与血淋的鉴别(见淋证) 内科学尿血与石淋的鉴别*
尿血与血淋的鉴别(见淋证) 内科学尿血与石淋的鉴别* 共同点:均有血随尿出。 不同点: 尿血 石淋 小便中混有血液或夹有血丝; 尿中时有砂石夹杂; 排尿时无疼痛; 小便涩滞不畅,时有小便中断, 尿道窘迫疼痛; 无腰腹绞痛等症。 或伴腰腹绞痛等症。

29 紫斑与出疹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局部肤色的改变。 不同点:
紫斑与出疹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局部肤色的改变。 不同点: 紫斑 出疹 肌肤出现青紫斑点,或呈片状 疹如粟米状 隐于皮内 高出于皮肤 压之不退色 压之退色 触之不碍手 摸之碍手

30 紫斑与温病发斑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皮肤出现斑块的表现 。 不同点:
紫斑与温病发斑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皮肤出现斑块的表现 。 不同点: 紫斑(杂病发斑) 温病发斑 一般不如温病发斑急骤,常有反复发作史,也有突然发生者 。 发病急骤 。 虽时有热毒亢盛表现,但一般舌不红绛。 常伴有高热烦躁、头痛如劈、昏狂谵语、四肢抽搐、鼻衄、齿衄、便血、尿血、舌质红绛等。 无传变急速的表现。 传变急速。 病情一般不如温病发斑险恶多变。 病情险恶多变 。

31 紫斑与丹毒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局部肤色的改变。 不同点:
紫斑与丹毒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局部肤色的改变。 不同点: 紫斑 丹毒 属内科疾病 属外科皮肤病 肌肤出现青紫斑点 以皮肤色红如红丹 压之不退色 轻者压之退色,重者压之不退色 无局部皮肤灼热肿痛 局部皮肤灼热肿痛

32 鼻衄 : 鼻腔出血。 (一)热邪犯肺证 鼻衄 1. 鼻燥衄血; 2. 口干咽燥,或兼有身热,恶风,头痛,咳嗽痰少等症; 3
鼻衄 : 鼻腔出血。 (一)热邪犯肺证 鼻衄 1.鼻燥衄血; 2.口干咽燥,或兼有身热,恶风,头痛,咳嗽痰少等症; 3.舌红,苔薄,脉数。 证候分析: 鼻燥衄血:燥热伤肺,血热妄行,上溢清窍。 身热,恶风,头痛,咳嗽痰少:风热上受,卫表失和; 口干咽燥,舌红,苔薄,脉数:胃热盛阴伤之象。 证机概要:燥热伤肺,血热妄行,上溢清窍。

33 治法:清泻肺热,凉血止血。 方:桑菊饮 药:桑叶、菊花、芦根、连翘、杏仁、桔梗、薄荷、甘草、 旱莲草、丹皮、茅根、侧柏叶。 方解: 桑叶、菊花、连翘、薄荷:辛凉轻透,宣散风热; 杏仁、桔梗、甘草:宣降肺气,利咽止咳; 芦根:清热生津; 旱莲草、丹皮、茅根、侧柏叶:凉血止血。 诸药合用,具有清泻肺热,凉血止血之效。 加减: 1.肺热甚而无表证者:去薄荷、桔梗,加栀子、黄芩,清泻肺热; 2.阴伤较甚,口、鼻、咽干燥显著者:加玄参、麦冬、生地,养阴润肺。

34 (二)鼻衄 胃热炽盛证 1. 鼻衄,或兼齿衄,血色鲜红; 2. 口渴欲饮,鼻干,口干臭秽,烦躁,便秘; 3
(二)鼻衄 胃热炽盛证 1.鼻衄,或兼齿衄,血色鲜红; 2.口渴欲饮,鼻干,口干臭秽,烦躁,便秘; 3.舌红,苔黄,脉数。 证候分析: 鼻衄,或兼齿衄,血色鲜红:胃火上炎,迫血妄行; 口渴欲饮,鼻干,口干臭秽,便秘:胃火炽盛,胃津受损; 烦躁:胃火扰心; 舌红,苔黄,脉数:为胃热炽盛之征。 证机概要:胃火上炎,迫血妄行。

35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方:玉女煎 药:石膏、熟地、知母、麦冬、牛膝、大蓟、小蓟、茅根、 藕节 方解: 石膏、知母:清胃泻火; 熟地、麦冬:养阴清热; 牛膝:引血下行; 大蓟、小蓟、茅根、藕节:凉血止血。 诸药合用,具有清胃泻火,凉血止血之效。 加减: 1.热势甚者:加山栀、丹皮、黄芩,清热泻火; 2.大便秘结:加大黄,通腑泻热; 3.阴伤甚者:加天花粉、石斛、玉竹,养胃生津。

36 (三)鼻衄 肝火上炎证 1. 鼻衄; 2. 头痛,目眩,耳鸣,烦躁易怒,两目红赤,口苦; 3
(三)鼻衄 肝火上炎证 1.鼻衄; 2.头痛,目眩,耳鸣,烦躁易怒,两目红赤,口苦; 3.舌红,脉弦数。 证候分析: 鼻衄:气郁化火,火热上炎,迫血妄行,上溢清窍。; 头痛,目眩,耳鸣,烦躁易怒,两目红赤,口苦:肝火上炎; 舌红,脉弦数:为肝经实火之象。 证机概要:火热上炎,迫血妄行,上溢清窍。

37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方:龙胆泻肝汤 药:柴胡、龙胆草、黄芩、山栀、生地、车前子、木通、 泽泻、当归、甘草、大蓟、小蓟、茅根、藕节 方解: 柴胡、龙胆草、黄芩、山栀:清肝泻火; 车前子、木通、泽泻:清利湿热; 生地、当归、甘草:滋阴养血; 大蓟、小蓟、茅根、藕节:凉血止血。 诸药合用,具有清肝泻火,凉血止血之效。 加减: 1.阴液亏耗,口鼻干燥,脉细数:去车前子、泽泻、当归, 加玄参、麦冬、女贞子、旱莲草,滋阴凉血止血; 2.阴虚内热,手足心热:加玄参、龟板、地骨皮、知母,滋阴清热。

38 (四)鼻衄 气血亏虚证 1. 鼻衄,或兼齿衄、肌衄; 2. 面色㿠白,神疲乏力,头晕,耳鸣,心悸,夜寐不宁; 3
(四)鼻衄 气血亏虚证 1.鼻衄,或兼齿衄、肌衄; 2.面色㿠白,神疲乏力,头晕,耳鸣,心悸,夜寐不宁; 3.舌淡,脉细无力。 证候分析: 鼻衄,或兼齿衄、肌衄:气虚不摄,血溢清窍; 头晕,耳鸣:气血亏虚,脑海失养; 心悸,夜寐不宁:气血亏虚,心失所养; 面色㿠白:血虚不能上荣; 神疲乏力,舌淡,脉细无力:皆为气血亏虚,血脉不充之征。 证机概要:气虚不摄,血溢清窍,血去气伤,气血两虚。

39 治法:补气摄血 方:归脾汤 药:黄芪、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远志、龙眼肉、 枣仁、木香、生姜、大枣、茜草、仙鹤草、阿胶 方解: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 黄芪、当归:益气生血; 远志、龙眼肉、枣仁、大枣:补益心脾; 木香、生姜:理气醒脾; 茜草、仙鹤草、阿胶:养血止血。 诸药合用,具有补益气血,益气固摄,养血止血之效。

40 齿衄:齿龈出血。又称“牙衄”、“牙宣”。 (一)齿衄 胃火炽盛证 1. 齿衄,血色鲜红; 2. 齿龈红肿疼痛,头痛,口臭; 3
齿衄:齿龈出血。又称“牙衄”、“牙宣”。 (一)齿衄 胃火炽盛证 1.齿衄,血色鲜红; 2.齿龈红肿疼痛,头痛,口臭; 3.舌红,苔黄,脉洪数。 证候分析: 齿龈红肿疼痛,齿衄,血色鲜红:胃火炽盛,循阳明经脉上 薰,络损血溢; 头痛,口臭:胃热上蒸; 舌红,苔黄,脉洪数:为阳明热盛之象。 证机概要:胃火内炽,循经上犯,灼伤血络。

41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方: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药物: 加:黄连、 生地、牡丹皮、 当归、 升麻、 犀角(水牛角代)、 连翘 、甘草(书上没组成) 泻:黄连、黄芩、大黄、白茅根、大蓟、小蓟、藕节 方解: 生地、牡丹皮、水牛角:清热凉血; 黄连、黄芩、大黄、连翘:清热泻火‘ 当归、甘草:养血和中; 白茅根、大蓟、小蓟、藕节:凉血止血。 加减: 1.烦热,口渴者,加石膏、知母。清热除烦。

42 (二)齿衄 阴虚火旺证 1. 齿衄,血色淡红,起病较缓; 2. 常因受热及烦劳而诱发,齿摇不坚; 3
(二)齿衄 阴虚火旺证 1.齿衄,血色淡红,起病较缓; 2.常因受热及烦劳而诱发,齿摇不坚; 3.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证候分析: 齿衄,血色淡红,齿摇不坚:肝肾亏虚,相火上浮,热迫血行; 起病较缓,常因受热及烦劳而诱发:因属虚热证; 舌红,苔少,脉细数:为阴虚火动之象。 证机概要: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络损血溢。

43 六: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白茅根、藕节 茜:茜草根、黄芩、阿胶、侧柏叶、生地、甘草、仙鹤草 方解: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 药物: 六: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白茅根、藕节 茜:茜草根、黄芩、阿胶、侧柏叶、生地、甘草、仙鹤草 方解: 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养阴补肾,滋 阴降火; 茜草根、黄芩、侧柏叶、白茅根、藕节、仙鹤草:凉血止血; 阿胶:养血止血; 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 1.虚火较盛而见低热、手足心热者,加地骨皮、白薇、知母,清退虚热。

44 咳血 咳血:血由肺及气管外溢,随咳嗽而出,表现为痰 中带血,或痰血相兼,间夹泡沫。 也称“嗽血”或“咯血”。 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肺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等。

45 (一)燥热伤肺证 咳血 1. 喉痒咳嗽,痰中带血; 2. 口干鼻燥,或有身热; 3
(一)燥热伤肺证 咳血 1.喉痒咳嗽,痰中带血; 2.口干鼻燥,或有身热; 3.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数。   证候分析: 喉痒咳嗽,痰中带血:燥热伤肺,肺失清肃,肺络受损。 身热:燥热伤肺; 口干鼻燥,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数:均属燥热伤津之征。 证机概要:燥热伤肺,肺失清肃,肺络受损。

46 治法:清热润肺,宁络止血 方:桑杏汤 药:桑叶、杏仁、山栀、梨皮、象贝母、南沙参、豆豉、 茅根、茜草、藕节、侧柏叶 方解: 桑叶、山栀、豆豉:清宣肺热; 梨皮、南沙参:养阴清热; 杏仁、象贝母:肃肺止咳; 茅根、茜草、藕节、侧柏叶:凉血止血。 诸药合用,具有清热润肺,凉血止血之效。 加减: 1.兼风热犯肺表证:加银花、连翘、牛蒡子,辛凉解表; 2.津伤较甚,见干咳无痰,苔少,舌红少津,加麦冬、玄参、天冬、 天花粉,养阴润燥; 3.痰热蕴肺,见发热,面红,咳痰黄稠,舌红苔黄,脉数,加桑白皮、 黄芩、山栀、知母、大小蓟,清肺化痰,凉血止血; 4.热邪较甚,咳血较多,加黄芩、连翘、白茅根、芦根,冲服田七粉。

47 (二)肝火犯肺证 咳血 1. 咳血(嗽)阵作,痰中带血或纯血鲜红; 2. 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口苦; 3
(二)肝火犯肺证 咳血 1.咳血(嗽)阵作,痰中带血或纯血鲜红; 2.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口苦; 3.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 咳血,痰中带血或纯血鲜红:肝火上逆犯肺,肺失清肃,肺 络受损; 胸胁胀痛:肝火偏亢,脉络壅滞; 烦躁易怒,口苦:肝火上炎; 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为肝火偏亢之象。 证机概要:木火刑金,肺失清肃,肺络受损。

48 黛:青黛、海蛤壳、旱莲草、大小蓟、白茅根 方解: 青黛、黄芩:清肝凉血; 桑白皮、地骨皮:清泻肺热; 海蛤壳、甘草:清肺化痰;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方:泻白散合黛蛤散 药物: 泻:桑白皮、地骨皮、粳米、黄芩 黛:青黛、海蛤壳、旱莲草、大小蓟、白茅根 方解: 青黛、黄芩:清肝凉血; 桑白皮、地骨皮:清泻肺热; 海蛤壳、甘草:清肺化痰; 旱莲草、大小蓟、白茅根:凉血止血。 加减: 1.肝火较甚,心烦易怒,头晕目赤者,加丹皮、栀子,清肝泻火。 2.若咳血量多,血色鲜红,可用犀角地黄汤加三七粉冲服,以清热泻火, 凉血止血。

49 (三)阴虚肺热证 咳血 1. 咳嗽痰少,痰中带血,或反复咳血,血色鲜红; 2. 口干咽燥,颧红,潮热盗汗; 3
(三)阴虚肺热证 咳血 1.咳嗽痰少,痰中带血,或反复咳血,血色鲜红; 2.口干咽燥,颧红,潮热盗汗; 3.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  咳嗽痰少:阴虚肺热,肺失清肃; 痰中带血,或反复咳血,血色鲜红:虚火灼肺,肺络受损; 口干咽燥:阴虚津乏,不能上承; 颧红,潮热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数:均属阴虚火旺 之象。 证机概要:虚火灼肺,肺失清肃,肺络受损。

50 治法:滋阴润肺,宁络止血 方:百合固金汤 药:百合、生地、熟地、白芍、当归、玄参、麦冬、 贝母、桔梗、甘草。茅根、茜草、藕节、白芨。  方解: 百合、生地、熟地、玄参、麦冬:滋阴清热,养阴生津; 白芍、当归:柔润养血; 贝母、桔梗、甘草:肃肺化痰止咳; 茅根、茜草、藕节、白芨:凉血止血。 诸药合用,具有滋阴润肺,凉血止血之效。 加减: 1.反复咳血量多者:加阿胶、三七,养血止血; 2.潮热、颧红者:加青蒿、地骨皮、白薇,清退虚热; 3.盗汗:加糯稻根、浮小麦、五味子、牡蛎,收敛固摄。 4.本方也可合用十灰散,以加强凉血止血之力。

51 (一)胃热壅盛证 吐血 1.吐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 2.脘腹胀闷,嘈杂不适,甚则作痛,口臭,便秘,大便色黑;
吐血:由胃而来,经呕吐而出,夹有食物残渣。(呕血) 消化性溃疡出血、肝硬化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 (一)胃热壅盛证 吐血 1.吐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 2.脘腹胀闷,嘈杂不适,甚则作痛,口臭,便秘,大便色黑; 3.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 吐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热伤胃络; 脘腹胀闷,嘈杂不适,甚则作痛:胃中积热,胃失和降; 口臭,便秘,大便色黑:胃中积热,津液受损;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胃有积热之征。 证机概要:胃热内郁,热伤胃络。

52 十:大蓟、小蓟、侧柏叶、荷叶、茜草根、山栀、茅根、大黄、 丹皮、棕榈皮 方解: 黄连、黄芩、大黄:苦寒泻火; 山栀、丹皮:清热凉血;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方:泻心汤合十灰散 药物: 泻:黄连、黄芩、大黄 十:大蓟、小蓟、侧柏叶、荷叶、茜草根、山栀、茅根、大黄、 丹皮、棕榈皮 方解: 黄连、黄芩、大黄:苦寒泻火; 山栀、丹皮:清热凉血; 大蓟、小蓟、侧柏叶、荷叶、茜草根、茅根:凉血止血; 棕榈皮:收敛止血。 大蓟、小蓟、大黄、茜草根、丹皮:兼有活血祛瘀的作用。 加减: 1。胃气上逆,恶心呕吐者,加代赭石、竹茹、旋覆花,和胃降逆。 2.热伤胃阴,见口渴,舌红而干,脉细数者,加麦冬、石斛、天花粉,养胃生津。

53 (二)肝火犯胃证 吐血 1. 吐血色红或紫黯; 2. 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寐少梦多; 3
(二)肝火犯胃证 吐血 1.吐血色红或紫黯; 2.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寐少梦多; 3.舌红绛,脉弦数。(苔薄黄或黄腻)   证候分析: 吐血色红或紫黯:肝火横逆犯胃,胃络损伤; 口苦胁痛,易怒:肝火上炎; 心烦,寐少梦多:肝火亢盛,上扰心神; 舌红绛,脉弦数:为肝火亢盛, 耗伤胃阴之象。 证机概要:肝火横逆,胃络损伤。

54 治法: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方:龙胆泻肝汤。 药:柴胡、龙胆草、生地、黄芩、山栀、木通、泽泻、当归、 车前子、甘草。茅根、茜草、藕节、旱莲草 方解: 柴胡、龙胆草、黄芩、山栀:清肝泻火; 木通、泽泻、车前子:清热利湿; 当归、生地:滋阴养血; 甘草:和中; 茅根、茜草、藕节、旱莲草 :凉血止血。 诸药合用,具有清泄肝胃之火,凉血止血之效。 加减: 1.胁痛甚者:加郁金、香附,理气活络止痛; 2.血热妄行,吐血量多:加犀角、赤芍,清热凉血止血。  

55 (三)气虚血溢证 吐血 1.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 2.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心悸气短; 3.舌淡,脉细弱。(苔白) 证候分析: 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脾气亏虚,统摄无权, 血液外溢; 面色苍白,神疲乏力:气血亏虚,不能上荣; 心悸气短:气血亏虚,心失所养; 舌淡,脉细弱:为气血亏虚之征。 证机概要:中气亏虚,统血无权,血液外溢。

56 治法:健脾益气摄血 方:归脾汤。 药: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龙眼肉、远志、 枣仁、木香、生姜、大枣。阿胶、仙鹤草、白芨、 炮姜炭、乌贼骨 方解: 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 当归、黄芪:益气生血; 木香、生姜:理气醒脾; 远志、龙眼肉、枣仁、大枣:补益心脾; 阿胶、仙鹤草:养血止血; 白芨、炮姜炭、乌贼骨:固涩止血。 诸药合用,具有健脾益气,固涩止血之效。 1.若气损及阳,脾胃虚寒见阳虚者,用柏叶汤,温经摄血; 2.若出血过多,气随血脱,见脱证者,宜急用独参汤,益气固脱。

57 便血:血液随大便而下,或大便呈柏油样。 痔疮、胃肠道的炎症、溃疡、肿瘤等。 (一)肠道湿热证。便血 1. 便血色红粘稠; 2
便血:血液随大便而下,或大便呈柏油样。 痔疮、胃肠道的炎症、溃疡、肿瘤等。 (一)肠道湿热证。便血 1.便血色红粘稠; 2.大便不畅或稀溏,或有腹痛,口苦; 3.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证候分析: 便血色红粘稠:湿热蕴结肠道,脉络受损; 大便不畅或稀溏:肠道传化失常; 腹痛:肠道气机阻滞; 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均为湿热蕴结之象。 证机概要:湿热蕴结,脉络受损,血溢肠道。

58 治法: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方:地榆散合槐角丸 药物: 地:地榆、茜根、黄芩、黄连、栀子、茯苓 槐:槐角、地榆、黄芩、当归、枳壳、防风 方解: 地榆、茜根、槐角:凉血止血; 黄芩、黄连、栀子: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茯苓:淡渗利湿; 当归、枳壳、防风:疏风理气活血。 诸药合用,具有清化湿热,凉血止血之效。 加减: 1.若便血日久,湿热未尽而营阴已亏,应清热除湿与补益阴血双管齐 下,虚实兼顾,扶正祛邪,可酌情选用清脏汤或脏连丸。

59 (二)气虚不摄证。便血 1. 便血色红或紫暗; 2. 面色萎黄,食少,体倦,心悸,少寐; 3
(二)气虚不摄证。便血 1.便血色红或紫暗; 2.面色萎黄,食少,体倦,心悸,少寐; 3.舌淡,脉细。 证候分析: 便血色红或紫暗:脾气亏虚,统摄无权,血液外溢; 面色萎黄,食少,体倦:气血亏虚,不能上荣,运化失司; 心悸少寐:气血亏虚,心失所养; 舌淡,脉细弱:为气血亏虚之征。 证机概要:中气亏虚,气不摄血,血溢胃肠。

60 药:黄芪、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远志、龙眼肉、 枣仁、木香、生姜、大枣、地榆、阿胶、仙鹤草、槐花 方解:
治法:益气摄血 方:归脾汤。 药:黄芪、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远志、龙眼肉、 枣仁、木香、生姜、大枣、地榆、阿胶、仙鹤草、槐花 方解: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 当归、黄芪:益气生血; 木香、生姜:理气醒脾; 远志、龙眼肉、枣仁、大枣:补益心脾; 地榆、阿胶、仙鹤草、槐花:养血止血。 诸药合用,具有益气摄血之效。 加减: 1.中气下陷,神疲气短,肛坠:加柴胡、升麻,益气升陷。

61 (三) 脾胃虚寒证。便血 1. 便血紫暗,甚则黑色; 2. 面色不华,腹部隐痛,喜热饮,神倦懒言,便溏; 3
(三) 脾胃虚寒证。便血 1.便血紫暗,甚则黑色; 2.面色不华,腹部隐痛,喜热饮,神倦懒言,便溏; 3.舌淡,脉细。 证候分析: 便血紫暗,甚则黑色:脾胃虚寒,统血无力,血液胃肠, 随大便而下; 腹部隐痛,喜热饮,便溏:脾胃虚寒,寒凝气滞,健运失司; 面色不华,神倦懒言,舌淡,脉细:均为脾胃虚寒,气血不 足之症。 证机概要:中焦虚寒,统血无力,血液胃肠。

62 治法: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方:黄土汤* 药:灶心土、附子、白术、地黄、黄芩、阿胶、甘草。 炮姜、白芨、乌贼骨、三七、花蕊石 方解: 灶心土、 炮姜:温中止血; 附子、白术、甘草:温中健脾; 地黄、阿胶:养血止血; 黄芩:苦寒,为反佐药; 白芨、乌贼骨:收敛止血; 三七、花蕊石:活血止血。 诸药合用,具有温中健脾,养血止血之效。 加减: 1.阳虚较甚,见畏寒肢冷:去黄芩、地黄,加鹿角霜、炮姜、艾叶, 温阳止血。

63 尿血:小便混有血液,甚或伴有血块。 随出血量的不同,小便呈淡红色、鲜红色、或茶褐色。 尿路感染、肾结核、肾小球肾炎、泌尿系肿瘤等。 (一)尿血 下焦湿热证 1.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 2.心烦口渴,面赤口疮,夜寐不安; 3.舌红,脉数。 证候分析: 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下焦湿热,热伤阴络,血渗膀胱; 心烦,夜寐不安:热邪上扰心神; 面赤口疮:火热上炎; 口渴:热邪易耗伤津液; 舌红,脉数:均为热证之象。 证机概要:热伤阴络,血渗膀胱。

64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方:小蓟饮子 药:小蓟、藕节、蒲黄、生地、滑石、木通、竹叶、栀子、 当归、甘草、 方解: 小蓟、藕节、蒲黄、生地:凉血止血; 木通、竹叶、栀子:清热泻火; 滑石、甘草:利水清热,导热下行; 当归:养血活血。 诸药合用,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之效。 加减: 1.热甚心烦口渴者:加黄芩、天花粉,清热生津; 2.尿血甚者,加槐花、白茅根,凉血止血; 3.尿中夹有血块者:加桃仁、红花、牛膝,活血化瘀; 4.大便秘结:加大黄,通腑泻热。

65 (二)尿血 肾虚火旺证 1. 小便短赤带血; 2. 头晕耳鸣,神疲,颧红潮热,腰膝酸软; 3
(二)尿血 肾虚火旺证 1.小便短赤带血; 2.头晕耳鸣,神疲,颧红潮热,腰膝酸软; 3.舌红,脉细数。 证候分析: 小便短赤带血:肾阴亏虚,虚火内炽,灼伤脉络; 头晕耳鸣:肾阴亏虚,髓海不足; 神疲,腰膝酸软:肾虚机体失养; 颧红潮热:肾阴亏虚,虚火上炎; 舌红,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证机概要:虚火内炽,灼伤脉络。

66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知柏地黄丸 药:知母、黄柏、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 旱莲草、大蓟、小蓟、蒲黄、藕节 方解: 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滋补肾阴,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知母、黄柏:滋阴降火; 旱莲草、大蓟、小蓟、蒲黄、藕节:凉血止血。 诸药合用,具有滋阴降火,凉血止血之效。 加减: 1.颧红潮热,加地骨皮、白薇,清退虚热。

67 (三)尿血 脾不统血证 1. 久病尿血,甚或兼见齿衄、肌衄; 2. 面色不华,食少,体倦乏力,气短声低; 3
(三)尿血 脾不统血证 1.久病尿血,甚或兼见齿衄、肌衄; 2.面色不华,食少,体倦乏力,气短声低; 3.舌淡,脉细弱。 证候分析: 久病尿血,甚或兼见齿衄、肌衄:脾气亏虚,统血无力,血渗 膀胱。 面色不华,食少,体倦乏力,气短声低:脾气虚弱,运化无权, 气血生化无源; 舌淡,脉细弱:为气血亏虚,血脉不充之象。 证机概要:中气亏虚,统血无力,血渗膀胱。

68 治法:补中健脾,益气摄血。 方:归脾汤。 药: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龙眼肉、远志、 枣仁、生姜、大枣、熟地、阿胶、仙鹤草、槐花 方解: 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 当归、黄芪:益气生血; 龙眼肉、远志、枣仁:补益心脾; 木香、生姜:理气醒脾; 熟地、阿胶、仙鹤草、槐花:养血止血。 诸药合用,具有补中健脾,益气摄血之效。 加减: 1。气虚下陷者:加柴胡、升麻,伍黄芪、党参,起到益气升阳的作用。

69 (四)尿血 肾气不固证 1. 久病尿血,血色淡红; 2. 头晕耳鸣,精神困惫,腰脊酸痛; 3
(四)尿血 肾气不固证 1.久病尿血,血色淡红; 2.头晕耳鸣,精神困惫,腰脊酸痛; 3.舌淡,脉沉弱。 证候分析: 久病尿血,血色淡红:久病及肾,肾气不固,封藏失司; 头晕耳鸣,精神困惫,腰脊酸痛:肾气亏虚,肾精不足,失 于濡养; 舌淡,脉沉弱:为肾气虚衰之象。 证机概要:肾虚不固,血失藏摄。

70 治法:补益肾气,固摄止血。 方:无比山药丸 药:山药、熟地、山茱萸、泽泻、茯神、肉苁蓉、菟丝子、 巴戟天、杜仲、牛膝、五味子、赤石脂、仙鹤草、蒲黄、 槐花、紫珠草 方解: 山药、熟地、山茱萸、 怀牛膝:补肾益精; 肉苁蓉、菟丝子、巴戟天、杜仲:温肾助阳; 泽泻、茯神:健脾利水; 五味子、赤石脂:益气固摄; 仙鹤草、蒲黄、槐花、紫珠草:养血止血。 诸药合用,具有补益肾气,固摄止血之效。 加减: 1.尿血较重者:加牡蛎、金樱子、补骨脂,固摄止血; 2.腰脊酸痛,畏寒神怯者:加鹿角片、狗脊,温补督脉。

71 紫斑:皮肤表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抚之不碍手, 压之不退色。“肌衄” 原发性血小板缺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 (一)血热妄行证 紫斑 1
紫斑:皮肤表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抚之不碍手, 压之不退色。“肌衄” 原发性血小板缺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 (一)血热妄行证 紫斑 1.皮肤出现青紧斑点或斑块; 2.或伴有鼻衄,齿衄,便血,尿血;或有发热,口渴,便秘; 3.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 皮肤出现青紧斑点或斑块:热壅脉络,迫血妄行,血溢肌腠; 鼻衄,齿衄,便血,尿血:热毒损伤鼻、齿、肠、胃、膀胱 之脉络; 发热,口渴,便秘:内热郁蒸,津液受损; 舌红,苔黄,脉弦数:为实热之征象。 证机概要:热壅经络,迫血妄行,血溢肌腠。

72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十灰散 *** 药: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根、丹皮、棕榈皮、 大黄、山栀、 藕汁或萝卜汁研墨吞服、 方解: 大蓟、小蓟、侧柏叶、茅根、茜根:清热凉血止血; 棕榈皮:收敛止血; 丹皮、山栀、荷叶、藕汁:清热凉血; 大黄:通腑泻热; 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效。 加减: 1.热毒炽盛,发热,出血广泛,加石膏、龙胆草、紫草,冲服紫雪丹; 2.气血郁滞,腹痛,便血:加白芍、地榆、槐花、甘草,缓急止痛, 凉血止血; 3.邪热阻滞经络,关节肿痛者:加秦艽、木瓜、桑枝,舒筋通络。  

73 (二)紫斑 阴虚火旺证 1. 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时发时止,常伴鼻衄、齿衄 或月经过多; 2
(二)紫斑 阴虚火旺证 1.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时发时止,常伴鼻衄、齿衄 或月经过多; 2.颧红,心烦,口渴,手足心热,或有潮热,盗汗; 3.舌红,苔少,脉细数。 证候分析: 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时发时止:虚火内炽,灼伤脉络, 血溢肌腠; 常伴鼻衄、齿衄或月经过多:虚火灼伤脉络; 心烦:心火扰动; 颧红,口渴,手足心热,或有潮热:阴虚火旺之象; 盗汗:虚火迫津外泄; 舌红,苔少,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征。 证机概要:虚火内炽,灼伤脉络,血溢肌腠。

74 治法:滋阴降火,宁络止血。 方:茜根散 药:茜草根、侧柏叶、生地、阿胶、黄芩、甘草、 方解: 茜草根、侧柏叶、黄芩:清热凉血止血; 生地、阿胶:滋阴养血止血; 甘草:和中解毒。 诸药合用,具有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之效。 加减: 1.阴虚较甚者,加玄参、龟板、女贞子、旱莲草,养阴清热止血; 2.潮热明显者:加地骨皮、白薇,秦艽,清退虚热。 3.若表现为阴虚而火热不甚者,见腰膝酸软,头晕乏力,手足心热,可 改用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加茜草根、大蓟、槐花、紫草,凉血止 血,化瘀消斑。

75 (三)气不摄血证 紫斑 1.反复发生肌衄,久病不愈; 2.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食欲不振; 3.舌淡,脉细弱。(苔白) 证候分析: 反复发生肌衄,久病不愈:气虚不能摄血; 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头晕目眩:气血亏虚,筋脉百骸 失于濡养; 食欲不振:脾虚不能运化水谷; 舌淡,脉细弱:为气血亏虚之象。 证机概要:中气亏虚,统摄无力,血渗肌腠。

76 治法:补气摄血 方:归脾汤。 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当归、龙眼肉、枣仁、 远志、木香、生姜、大枣、仙鹤草、蒲黄、茜草根、 地榆、紫草、棕榈炭 方解: 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 黄芪、当归:益气生血; 龙眼肉、枣仁、远志、大枣:补益心脾; 木香、生姜:理气醒脾; 仙鹤草、蒲黄、茜草根、地榆、紫草、棕榈炭:止血消斑。 诸药合用,具有补气生血,固摄止血之效。 加减: 1.兼肾气不足而见腰膝酸软者:加山茱萸、菟丝子、续断,补益肾气。  

77 痰饮 定义: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聚于某些部 位的一类病证。
痰饮 定义: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聚于某些部 位的一类病证。 《内经》无“痰”之证,而有“饮”、“饮积”之说。

78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始有“痰饮”名称,并立专篇加以论述,有广义、狭义之分。 孙思邈《千金方·痰饮第六》有五饮之说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始有“痰饮”名称,并立专篇加以论述,有广义、狭义之分。 孙思邈《千金方·痰饮第六》有五饮之说. 杨仁斋所著《仁斋直指方》首先将饮与痰的概念作了明确的区分,提出饮清稀而痰稠浊。 清·叶天土总结前人治疗痰饮病的经验,重视脾,肾,提出 “外饮治脾,内饮治肾”的大法。

79 病因:外感寒湿,饮食不当,劳欲所伤 病位:饮留胃肠,则为痰饮; 饮流胁下,则为悬饮; 饮流肢体,则为溢饮; 聚于胸肺,则为支饮 病机:三焦气化失宣及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常 病性:总属阳虚阴盛,输化失调,因虚致实,水饮停积为患 病理基础:中阳素虚,脏气不足 辩证:掌握阳虚阴盛,本虚(阳气不足)标实(水饮留聚)的特点,辨标本的主次;其次辨病邪的兼夹。 治则:以温化为原则,同时还当根据表里虚实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处理。  

80 主要临床表现: 1. 痰饮:心下满闷,呕吐清水痰涎,胃肠沥沥有声,形体 昔肥今瘦,属饮留胃肠。 (类似于幽门梗阻所致的胃潴留) 2
主要临床表现: 1 .痰饮:心下满闷,呕吐清水痰涎,胃肠沥沥有声,形体 昔肥今瘦,属饮留胃肠。 (类似于幽门梗阻所致的胃潴留) 2 .悬饮:胸胁饱满,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卧,或有肺 痨病史,属饮流胁下。 (渗出性胸膜炎) 3. 溢饮: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当汗出而不 汗出,或伴咳喘,属饮溢肢体。 (慢性肾炎、肾炎水肿、心力衰歇) 4 .支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平卧,其形如肿,属饮邪 支撑胸肺。 (支气管哮喘、心力衰歇、类似于慢性肺气肿 及其所引起的肺心病等。 )

81 溢饮与风水证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水肿 。 不同点:
悬饮与胸痹的鉴别诊断(见胸痹篇) 溢饮与风水证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水肿 。 不同点: 溢饮 风水证 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当汗出而不汗出,或伴咳喘 表实者,水肿而无汗,身体疼重; 表虚者,肢体浮肿而汗出恶风

82 (一)痰饮 脾阳虚弱证 1. 胸胁支满,心下痞闷,胃中有振水音; 2
(一)痰饮 脾阳虚弱证 1.胸胁支满,心下痞闷,胃中有振水音; 2.脘腹喜温畏冷,泛吐清水痰涎,口渴不欲饮水,饮入易吐, 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食少,大便或溏,形体逐渐消瘦; 3.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 证候分析: 胸胁支满,心下痞闷,胃中有振水音:胃中停饮,支撑胸胁; 脘腹喜温畏冷:寒饮内聚,阳气不能外达; 泛吐清水痰涎,饮入易吐:水饮上逆; 口渴不欲饮水:津不上承; 头晕目眩:水饮中阻,清阳不升; 心悸气短:水凌心肺; 食少,大便或溏,形体消瘦:脾虚,健运失司,形体失养; 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均为阳虚饮停之征。

83 治法:温脾化饮 方: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 药物: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半夏、生姜 方解: 桂枝、甘草:辛甘化阳,通阳化气; 茯苓、白术:健脾渗湿; 半夏、生姜:和胃降逆。 诸药合用,具有温中健脾,行气化饮之效。 加减: 1.水饮内阻,清气不升,见眩冒,小便不利者,加泽泻、猪苓。 2.脘部冷痛,吐涎沫,为寒凝气滞,饮邪上逆,加干姜、吴茱萸、川椒目、 肉桂。 3.心下胀满者,加枳实以开痞。

84 (二)痰饮 饮留胃肠证 1. 心下坚满或痛,自利,利后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或 水走肠间,沥沥有声; 2. 腹满,便秘,口舌干燥; 3
(二)痰饮 饮留胃肠证 1.心下坚满或痛,自利,利后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或 水走肠间,沥沥有声; 2.腹满,便秘,口舌干燥; 3.舌苔腻,色白或黄,脉沉弦或伏。 证候分析: 心下坚满或痛:水饮留胃; 自利,利后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水饮下行故利后反快; 但饮去难尽,新饮复积,故虽利心下续坚满; 水走肠间,沥沥有声:饮邪从胃下流于肠; 腹满,便秘:饮结于中; 口舌干燥:饮郁化热; 舌苔腻,色白或黄,脉沉弦或伏:为水饮壅盛,阳气郁遏之象。 证机概要:水饮壅结,留于胃肠,郁久化热。

85 甘草反佐,借甘草、甘遂相反相激,祛逐留饮。 己椒苈黄丸(苦辛宣泄,前后分消) 葶苈子、大黄:攻坚决壅,泻下逐水;
治法:攻下逐饮 方: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加减 药:甘:甘遂、半夏、芍药、甘草、蜂蜜 己:防己、川椒目、葶苈子、大黄 方解: 甘遂半夏汤(攻守兼施,因势利导) 甘遂、半夏:逐饮降逆; 芍药、蜂蜜:酸甘缓中,以防伤正; 甘草反佐,借甘草、甘遂相反相激,祛逐留饮。 己椒苈黄丸(苦辛宣泄,前后分消) 葶苈子、大黄:攻坚决壅,泻下逐水; 防己、川椒目:辛宣苦泄,导水利尿。 加减:1.胸满者,加枳实、厚朴以泄满,但切勿损伤正气。

86 (一)悬饮 邪犯胸肺证 1. 咳嗽,痰少,气急,胸胁刺痛,呼吸、转侧疼痛加重; 2
(一)悬饮 邪犯胸肺证 1.咳嗽,痰少,气急,胸胁刺痛,呼吸、转侧疼痛加重; 2.寒热往来,身热起伏,汗少,或发热不恶寒,有汗而 热不解,心下痞硬,干呕,口苦,咽干; 3.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 寒热往来,身热起伏,胸胁刺痛:时邪外袭,热郁胸肺,少阳 枢机不和; 发热不恶寒,有汗而热不解,咳嗽,痰少,气急:肺热内蕴, 肺气宣降失常; 心下痞硬,干呕,口苦,咽干:热郁少阳; 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乃肺卫受感,邪在上焦之象。 证机概要:邪犯胸肺,枢机不利,肺失宣肃。

87 药:柴胡、枳壳、半夏、青皮、瓜蒌仁、杏仁、桔梗、 黄芩、甘草、赤芍 方解: 柴胡、黄芩:清解少阳; 瓜蒌仁、半夏、枳壳:宽胸化痰开结;
治法:和解宣利 方:柴枳半夏汤 药:柴胡、枳壳、半夏、青皮、瓜蒌仁、杏仁、桔梗、 黄芩、甘草、赤芍 方解: 柴胡、黄芩:清解少阳; 瓜蒌仁、半夏、枳壳:宽胸化痰开结; 青皮、赤芍:理气和络止痛; 杏仁、桔梗:宣肺止咳; 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具有和解少阳,宣肺理气止痛之效。 加减: 1.痰饮内结,肺气失肃,见咳逆气急,加白芥子、桑白皮。 2.胁痛甚者,加郁金、桃仁、延胡索,通络止痛。 3.心下痞硬,口苦、干呕,加黄连。 4.身热汗出,咳嗽气粗,去柴胡,加麻黄、石膏,清热宣肺化痰。

88 (二)悬饮 饮停胸胁证 1. 胸胁疼痛,咳唾引痛,痛势较前减轻,而呼吸困难加重, 咳逆气喘,息促不能平卧,或只能偏卧于停饮的一侧; 2
(二)悬饮 饮停胸胁证 1.胸胁疼痛,咳唾引痛,痛势较前减轻,而呼吸困难加重, 咳逆气喘,息促不能平卧,或只能偏卧于停饮的一侧; 2.病侧肋间胀满,甚则可见病侧胸廓癃起; 3.舌苔白,脉沉弦或弦滑。 证候分析: 胸胁疼痛,咳唾引痛:饮停气滞,脉络受阻; 痛势较前减轻,而呼吸困难加重:水饮已成,气机升降壅滞; 咳逆气喘,息促不能平卧:饮邪上迫肺气; 病侧肋间胀满,甚则可见病侧胸廓癃起:饮在胸胁; 舌苔白,脉沉弦或弦滑:为水饮结于里之征。 治法:泻肺祛饮 方: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或控涎丹加减

89 (三)悬饮 络气不和证 1.胸胁疼痛,如灼如刺,胸闷不舒,呼吸不畅,或有闷 咳,甚则迁延,经久不已,阴雨更甚; 2.可见病侧胸廓变形; 3.苔薄,舌质黯,脉弦。 证候分析: 胸胁疼痛,胸闷不舒:饮邪久郁,气机不利,络脉痹阻; 疼痛如灼:气郁化火; 胸胁刺痛:气滞血瘀; 阴雨更甚:遇阴雨天,气机不利益甚; 苔薄,舌质黯,脉弦:乃为气滞络痹之侯。 证机概要:饮邪久郁,气机不利,络脉痹阻。

90 治法:理气和络 方:香附旋复花汤 药:香附、旋复花、苏子霜、薏仁、陈皮、半夏、茯苓、 柴胡、枳壳、郁金、延胡索、当归、赤芍、沉香 方解: 旋复花、苏子、陈皮、半夏、茯苓:降气化痰; 香附、柴胡、枳壳:疏肝理气解郁; 郁金、延胡索:利气通络; 当归、赤芍、沉香:行瘀通络。 诸药合用,具有行血祛瘀,理气和络止痛之效。 加减: 1.痰气郁阻,胸闷苔腻者,加瓜蒌、枳壳,豁痰开痹。 2.久痛入络,痛势如刺,加桃仁、红花、乳香、没药,行气活血和络。 3.饮留不净者,胁痛迁延,经久不已,加通草、路路通、冬瓜皮,祛饮 通络。

91 (四)悬饮 阴虚内热证 1. 咳呛时作,咯吐少量粘痰,口干咽燥; 2
(四)悬饮 阴虚内热证 1.咳呛时作,咯吐少量粘痰,口干咽燥; 2.或伴胸胁闷痛,病久不复,形体消瘦;或午后潮热,颧 红,心烦,手足心热,盗汗; 3.舌质偏红,少苔,脉小数。 证候分析: 咳呛时作,咯吐少量粘痰,口干咽燥:饮阻气郁,化热伤阴, 阴虚肺燥; 午后潮热,颧红,心烦,手足心热,盗汗:阴虚火旺; 胸胁闷痛:络脉不和; 形体消瘦:病久正气虚弱; 舌红,少苔,脉小数:为阴虚内热之征。 证机概要:饮阻气郁,化热伤阴,阴虚肺燥。

92 药:沙参、麦冬、玉竹、桑叶、甘草、天花粉、生扁豆、 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白芍 方解: 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白芍:养阴生津;
治法:滋阴清热 方: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加减 药:沙参、麦冬、玉竹、桑叶、甘草、天花粉、生扁豆、 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白芍 方解: 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白芍:养阴生津; 桑白皮、地骨皮、桑叶、甘草:清肺降火止咳; 扁豆、粳米:健脾和胃。 诸药合用,具有滋阴清热,和络止痛之效。 加减: 1.阴虚内热,潮热显著,加鳖甲、功劳叶,以清虚热。 2.咳嗽甚者,加百部、川贝。 3. 胸胁闷痛,加瓜蒌皮、枳壳、郁金、丝瓜络。 4.日久积液未尽,加牡蛎、泽泻,利水化饮。 5.兼气虚者,加太子参、黄芪、五味子,益气敛液。

93 (一)溢饮 表寒里饮证 1. 身体沉重而疼痛,甚则肢体浮肿; 2. 恶寒,无汗,或有咳喘,痰多白沫,胸闷,干呕,口不渴; 3
(一)溢饮 表寒里饮证 1.身体沉重而疼痛,甚则肢体浮肿; 2.恶寒,无汗,或有咳喘,痰多白沫,胸闷,干呕,口不渴; 3.苔白,脉弦紧。 证候分析: 身体沉重而疼痛,甚则肢体浮肿:肺脾失调,水饮流溢四肢体表; 恶寒,无汗:风寒束表; 咳喘,痰多白沫,胸闷,干呕:寒饮内伏,上逆迫肺; 口不渴,苔白,脉弦紧:为表里俱寒之象。 证机概要:肺脾失调,寒水内留,泛留肢体。

94 治法:发表化饮 方:小青龙汤 药: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半夏、五味子、干姜、甘草。 方解: 麻黄、桂枝:解表散寒; 细辛、半夏、干姜:温化痰饮; 五味子:温肺敛气; 白芍、甘草:甘缓和中,缓和麻、桂辛散太过。 诸药合用,具有发表散寒,温肺化饮之效。 加减: 1.寒外束,内有郁热,见烦躁,苔白而兼黄:加石膏以清泻内热; 2.水饮内聚而见肢体浮肿明显,尿少:加茯苓、猪苓、泽泻; 3.邪犯肺,喘息痰鸣不得卧者:加杏仁、射干、葶苈子。 4.若表寒之象已不明显者,改用大青龙汤,发表清里。

95 (一)支饮 寒饮伏肺证 1. 咳逆喘满不得卧,痰吐白沫量多; 2
(一)支饮 寒饮伏肺证 1.咳逆喘满不得卧,痰吐白沫量多; 2.经久不愈,天冷受寒加重,甚至引起面浮跗肿; 或平素伏而不作,遇寒即发,发则寒热,背痛,腰痛, 目泣自出,身体振振 润动; 3.苔白滑或白腻,脉弦紧。 证候分析: 咳逆喘满不得卧:饮邪上逆犯肺,肺气不降; 痰吐白沫量多:津液遇寒而凝聚为饮; 天冷受寒加重,或遇寒即发:饮为阴邪,遇寒易发; 发则寒热,背痛,腰痛:伏饮因新寒触发,外寒束表; 面浮跗肿:水饮泛滥; 目泣自出,身体振振 润动:饮邪迫肺,痰阻气壅喘剧; 苔白滑或白腻,脉弦紧:为寒饮内盛之征。

96 药: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半夏、五味子、干姜、甘草 厚朴、苏子、杏仁 方解: 麻黄、桂枝、细辛、干姜:温肺散寒化饮;
治法:宣肺化饮 方:小青龙汤 药: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半夏、五味子、干姜、甘草 厚朴、苏子、杏仁 方解: 麻黄、桂枝、细辛、干姜:温肺散寒化饮; 半夏、厚朴、苏子、杏仁、甘草:化痰利气; 芍药:和营养血; 五味子:温敛肺气。 诸药合用,具有宣肺化饮之效。 加减: 1.若饮邪壅实,咳逆喘急,胸痛烦闷,加甘遂、大戟,峻逐水饮,以缓其急。 2.若肺气已虚,改用苓甘五味姜辛汤。 3.饮多寒少,外无表证,喘咳痰稀,胸满气逆,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加 白芥子、莱菔子,泻肺通饮。

97 (二)支饮 脾肾阳虚证 1. 喘促动则为甚,心悸,气短; 2
(二)支饮 脾肾阳虚证 1.喘促动则为甚,心悸,气短; 2.或咳而气怯,痰多,食少,胸闷,怯寒肢冷,神疲,少 腹拘急不仁,脐下动悸,小便不利,足跗浮肿;或吐涎 沫而头目昏眩; 3.舌淡胖,苔白润或腻,脉沉细而滑。 证候分析: 喘促动则为甚:久病及肾,肾不纳气; 咳而气怯,痰多,食少、胸闷:肺脾气虚,痰饮内蕴; 怯寒肢冷,神疲:肾阳虚弱,不能温养形体; 小便不利,少腹拘急不仁,脐下动悸:肾虚气化无权,水饮停 蓄下焦; 足跗浮肿,或吐涎沫而头目昏眩:饮溢于外或逆于上; 舌淡胖,苔白润或腻,脉沉细而滑:均属阳虚饮聚之征。

98 药:制附子、桂枝、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 白术、甘草、黄芪、苏子、干姜、款冬花、钟乳石、沉香 补骨脂 方解:
治法:温脾补肾,以化水饮 方: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药:制附子、桂枝、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 白术、甘草、黄芪、苏子、干姜、款冬花、钟乳石、沉香 补骨脂 方解: 附子、桂枝:温阳化饮; 黄芪、山药、茯苓、白术、甘草:补气健脾; 苏子、干姜、款冬花:化饮降逆; 泽泻:利水化湿; 山茱萸、熟地、钟乳石、沉香、补骨脂:补肾纳气。 诸药合用,具有温脾补肾,利水化饮之效。 加减: 1.痰涎壅盛,食少痰多,加半夏、陈皮,化痰和中。 2.脐下悸,吐涎沫,头目昏眩,是饮邪上逆,虚中夹实,用五苓散化气行水。

99 消渴 定义: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 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首见于《素问
消渴 定义: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 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首见于《素问.奇病论》。 病因: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 病位:主要病变脏腑是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 病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主症: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 辨证:辨病位、标本、本症与并发症。 治则: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100 消渴与口渴症的鉴别诊断 消渴 口渴症 共同点:口渴饮水。 不同点: 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指口渴饮水的一个临床症状 多食、多尿、消瘦,或尿有甜味 不伴多食、多尿、尿甜、瘦削 内伤热病为多见 可出现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尤以外感热病为多见

101 共同点:瘿病中气郁化火、阴虚火旺型的多食易饥、消瘦与消渴之 中消证类似。 不同点:
消渴与瘿病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瘿病中气郁化火、阴虚火旺型的多食易饥、消瘦与消渴之 中消证类似。 不同点: 消渴 瘿病 以口渴多饮,尿频量多,或尿有甜味为主症 以情绪激动,心悸,眼突,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为特征 多饮、多尿、尿甜等症 无多饮、多尿、尿甜等症 颈部无瘿肿 颈前有瘿肿

102 上消:口渴多饮 (一)肺热津伤证 消渴病(上消) 1. 口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 2. 烦热多汗; 3
上消:口渴多饮 (一)肺热津伤证 消渴病(上消) 1.口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 2.烦热多汗; 3.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证候分析: 口渴多饮,口干舌燥,烦热:肺热炽盛,耗伤津液; 尿频量多:肺主治节,燥热伤肺,治节失常,水不化津,直 趋于下; 多汗:热邪迫津外泄; 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是内热炽盛之象。 证机概要:肺脏燥热,津液失布。

103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方:消渴方 药;花粉、黄连、生地、藕汁、人乳汁、姜汁、蜂蜜。 葛根、麦冬、黄芩、知母 方解: 天花粉、生地、藕汁、葛根、麦冬:清热生津,养阴增液; 黄连、黄芩、知母:清热降火; 乳汁:养血润燥; 蜜糖:生津润肺; 姜汁:反佐以滋而不腻。 诸药合用,具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之效。 加减: 1.若烦渴不止,小便频数,脉数乏力者,为肺热津亏,气阴两伤,可选 用玉泉丸或二冬汤。

104 尿多:胃火上逆犯肺,肺失治节,水液输布失司; 形体消瘦:阳明热盛,耗伤津血,无以充养肌肉; 大便干燥:胃津不足,大肠失其濡润;
中消:多食易饥。 (一)胃热炽盛证 消渴病(中消) 1.多食易饥,口渴,尿多; 2.形体消瘦,大便干燥; 3.苔黄,脉滑实有力。(舌红) 证候分析: 多食易饥:胃火内炽,胃热消谷; 口渴:胃火炽盛,津液耗伤; 尿多:胃火上逆犯肺,肺失治节,水液输布失司; 形体消瘦:阳明热盛,耗伤津血,无以充养肌肉; 大便干燥:胃津不足,大肠失其濡润; 苔黄,脉滑实有力:为胃热炽盛之象。 证机概要:胃火内炽,胃热消谷,耗伤津液。

105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方:玉女煎 药: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生地、黄连、栀子、 玄参 方解: 石膏、知母、黄连、栀子:清胃泻火; 熟地、麦冬、生地、玄参:滋肺胃之阴; 牛膝:活血化瘀,引热下行。 诸药合用,具有清胃泻火,养阴增液之效。 加减: 1.大便秘结不行,可先用增液承气汤,“增水行舟”;待大便通后,再以 上方治疗。 2.本证亦可选用白虎人参汤治疗。

106 中消 (二)气阴亏虚证 1. 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 2. 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体瘦; 3
中消 (二)气阴亏虚证 1.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 2.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体瘦; 3.舌淡红,苔白而干,脉弱。 证候分析: 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病久气阴两虚,脾失健运; 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体瘦:脾不健运,机体失 其濡养; 舌淡红,苔白而干,脉弱:为气阴两虚,脾气亦虚之象。 证机概要:气阴不足,脾失健运。

107 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方:七味白术散 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藿香、木香、葛根。 天冬、麦冬、黄芪、山药 方解: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山药:益气健脾; 藿香、木香:醒脾行气布津; 葛根:升清生津; 天冬、麦冬:养阴生津。 诸药合用,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之效。 加减: 1.肺有燥热:加地骨皮、知母、黄芩,以清肺润燥; 2.口渴明显:加天花粉、生地,养阴生津; 3.气短汗多:加五味子、山萸肉,敛气生津; 4.食少腹胀:加砂仁、鸡内金,健脾助运。

108 下消: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 (一)肾阴亏虚证 消渴病(下消) 1. 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 2
下消: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 (一)肾阴亏虚证 消渴病(下消) 1.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 2.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 3.舌红苔少,脉细数。 证候分析: 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肾阴亏虚,肾失固摄, 水谷精微下注; 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肾阴亏虚,机体失其濡养; 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肾阴 亏虚,虚火妄动之象。 证机概要: 肾阴亏虚,肾失固摄。

109 治法:滋阴固肾 方:六味地黄丸 药:山药、熟地、山萸肉、茯苓、泽泻、丹皮、枸杞子、 五味子 方解: 熟地、山萸肉、枸杞子、五味子:固肾益精; 山药:滋补脾阴,固摄精微; 茯苓:健脾渗湿; 泽泻、丹皮:清泄火热。 诸药合用,具有滋养肾阴,固肾益精之效。 加减: 1.阴虚火旺,烦躁,五心烦热,盗汗,失眠:加知母、黄柏,滋阴泻火; 2.尿量多而混浊:加益智仁、桑螵蛸,益肾缩尿; 3.气阴两虚,见困倦,气短乏力:加党参、黄芪、黄精以益气。

110 (二)阴阳两虚证 消渴病(下消) 1.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 2.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 阳痿或月经不调; 3.舌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 小便频数,混浊如膏:阴损及阳,肾阳衰微,肾失固摄; 甚至饮一溲一:下元虚惫,约束无权; 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肾虚无以濡养; 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命门火衰,无以温养; 舌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为阴阳俱虚之象。 证机概要:阴损及阳,肾阳衰微,肾失固摄。 

111 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涩 方:金匮肾气丸 药: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附子、肉桂 枸杞子、五味子、 方解: 熟地、山萸肉、 枸杞子、五味子:固摄益精; 山药:滋补脾阴,固摄精微; 茯苓:健脾渗湿; 泽泻、丹皮:清泄火热。 附子、肉桂:温肾助阳。 诸药合用,具有滋阴温阳,补肾固涩之效。 加减: 1.尿量多而混浊:加益智仁、桑螵蛸,覆盆子、金樱子,益肾收摄; 2.气虚,气短乏力者:加党参、黄芪、黄精,补益正气; 3.阳痿者:加巴戟天、淫羊藿、肉苁蓉; 4.阳虚明显者:加鹿茸。以启动元阳,助全身阳气之生化。

112 消渴并发症的治疗 1.白内障、雀盲、耳聋,主要病机为肝肾精血不足,不 能上承耳目所致,治宜滋补肝肾,益精补血,可用杞 菊地黄丸或明目地黄丸。 2.对于并发疮毒痈疽者,则宜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用 五味消毒饮。 3.并发肺痨、水肿、中风者,则参考有关疾病章节辨证论治。

113 消渴各方主治之主要症状 1. 消渴方:口渴多饮,苔薄黄,脉洪数。 (上消。肺热津伤证) 2
消渴各方主治之主要症状 1.消渴方:口渴多饮,苔薄黄,脉洪数。 (上消。肺热津伤证) 2.玉女煎:多食易饥,苔黄,脉滑实有力。 (中消。胃热炽盛证) 3.七味白术散: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苔白而干, 脉弱。 (中消。气阴亏虚证) 4.六味地黄丸: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舌红 苔少,脉细数。 (下消。肾阴亏虚证) 5.金匮肾气丸: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 舌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下消。阴阳两虚证)

114 自汗、盗汗 自汗、盗汗: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甚者,为自汗。 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为盗汗。 病因:病后体虚、情志不调、嗜食辛辣 病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营卫失和,汗液外泄失常。 辨证:着重辨明阴阳虚实 治则:虚证治以益气、养阴、补血、调和营卫; 实证当清肝泻热,化湿和营。

115 自汗、盗汗与脱汗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都为汗出的病证 不同点:
自汗、盗汗与脱汗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都为汗出的病证 不同点: 自汗、盗汗 脱汗 自汗表现为白天汗出溱溱,动则益甚, 盗汗则表现为睡眠中汗出,醒后自止。 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 无虚脱的症状。 作为其他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自汗、盗汗,因疾病不同,各具有该疾病的症状及体征; 常同时出现声低息微,精神疲惫, 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散大无力等虚脱症状。 自汗多为气虚,而到汗多为阴虚的一个症状。 汗出及病情都较轻。 多在疾病危重时出现; 为病势危急的征象。故又称“绝汗”。 汗出症状及病情都较为严重。

116 自汗、盗汗与战汗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都为汗出的病证 不同点:
自汗、盗汗与战汗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都为汗出的病证 不同点: 自汗、盗汗 战汗 自汗表现为白天汗出溱溱,动则益甚, 盗汗则表现为睡眠中汗出,醒后自止。 一般不伴有发热、口渴,烦躁不安等症; 表现为突然恶寒战栗,全身汗出, 伴有发热,口渴,烦躁不安等症; 可单独出现,也可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 病机主要为阴阳失调、营卫不和。 主要出现在急性热病过程中。 为邪正交争的征象。 如原有病证还在,则汗出表现为反复发作。 汗出之后,热退脉静,气息调畅,为正气拒邪,病趋好转。

117 自汗、盗汗与黄汗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都为汗出的病证 不同点:
自汗、盗汗与黄汗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都为汗出的病证 不同点: 自汗、盗汗 黄汗 自汗表现为白天汗出溱溱,动则益甚, 盗汗则表现为睡眠中汗出,醒后自止。 一般不出现汗出色黄; 汗出色黄,染衣着色; 作为其他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自汗、盗汗,因疾病不同,各具有该疾病的症状及体征; 常伴口中粘苦,渴不欲饮,小便不利,苔黄腻,脉弦滑等湿热内郁之症; 可作为自汗、盗汗中的邪热郁蒸型,但汗出色黄较重。

118 (一)肺卫不固证 自汗、盗汗 。 1. 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或表现半身、某一局部出汗; 2
(一)肺卫不固证 自汗、盗汗 。 1.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或表现半身、某一局部出汗; 2.面色㿠白少华,体倦乏力,周身酸楚,易于感冒; 3.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 汗出恶风,易于感冒:肺气亏虚,肌表疏松,表卫不固; 稍劳汗出尤甚:劳则伤气,气不摄汗; 面色少华,体倦乏力,周身酸楚,脉细弱:均为气虚之象。 证机概要:肺气不足,表虚失固,营卫不和,汗液外泄。 治法:益气固表。 方: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 药:略 注:儿科:玉屏风散合牡蛎散

119 (二)心血不足证 自汗、盗汗 1. 自汗或盗汗; 2. 面色不华,心悸少寐,神疲气短; 3
(二)心血不足证 自汗、盗汗 1.自汗或盗汗; 2.面色不华,心悸少寐,神疲气短; 3.舌淡,脉细。 证候分析: 自汗或盗汗:汗为心液,心血耗伤,心液不藏; 面色不华,神疲气短:心血不足,不能上荣; 心悸少寐:心血不足,心神失养; 舌淡,脉细:为心血不足之象。 证机概要:心血耗伤,心液不藏。

120 治法:养血补心 方:归脾汤。 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当归、龙眼肉、枣仁、 远志、生姜、大枣。五味子、牡蛎、浮小麦、 方解: 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 黄芪、当归:益气生血; 龙眼肉、枣仁、远志、大枣:补益心脾,安神定志; 木香、生姜:理气醒脾; 五味子、牡蛎、浮小麦:收涩敛汗。 诸药合用,具有补养心血,收敛止汗之效。 加减: 1.血虚甚者,加制首乌、枸杞子、熟地,补益精血。

121 (三)阴虚火旺证 自汗、盗汗 1. 夜寐盗汗,或有自汗; 2. 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 3
(三)阴虚火旺证 自汗、盗汗 1.夜寐盗汗,或有自汗; 2.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 3.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 夜寐盗汗,或有自汗:阴精亏虚,虚火内灼,迫津外泄; 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虚热内灼; 口渴:阴虚有热,津液不足; 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证机概要:虚火内灼,迫津外泄。

122 治法:滋阴降火 方:当归六黄汤 药: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连、黄芩、黄柏、黄芪。 五味子、乌梅。 方解: 当归、生地黄、熟地黄:滋阴养血,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黄连、黄芩、黄柏:苦寒清热,泻火坚阴; 黄芪、五味子、乌梅:益气收敛止汗。 诸药合用,具有滋阴清热,固表止汗之效。 加减: 1.汗出多者: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固摄止汗; 2.潮热甚者:加秦艽、银柴胡、白薇,清退虚热; 3.以阴虚为主,而火热不甚,可改用麦味地黄丸,补益肺肾,滋阴清热。 儿科:气阴亏虚(生脉散)

123 (四)邪热郁蒸证 自汗、盗汗 1. 蒸蒸汗出,汗黏,汗液易使衣服黄染; 2. 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 3
(四)邪热郁蒸证 自汗、盗汗 1.蒸蒸汗出,汗黏,汗液易使衣服黄染; 2.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 3.苔薄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 蒸蒸汗出,汗黏,汗液易使衣服黄染:肝火亢盛或湿热内蒸, 热蒸津液外泄; 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苔薄黄,脉弦数:均为 内有积热之象。 证机概要:湿热内蕴,逼津外泄。

124 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方:龙胆泻肝汤。 药:柴胡、龙胆草、黄芩、山栀、木通、泽泻、车前子、 当归、生地、甘草。糯稻根。 方解: 柴胡、龙胆草、黄芩、山栀:清肝泄热; 木通、泽泻、车前子:清利湿热; 当归、生地:滋阴养血和营; 糯稻根:清热利湿,敛阴止汗; 甘草:和中。 诸药合用,具有清肝泻火,清热利湿,敛阴止汗之效。 加减: 1.里热较甚,小便短赤者:加茵陈,清解郁热; 2.湿热内蕴而热势不甚,可改用四妙丸,清热除湿。 儿科: 湿热迫蒸(泻黄散)

125 内伤发热 内伤发热:不因感受外邪所导致的发热。 定义: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 阴,阳失衡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 证。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热势轻重不一,但以 低热为多,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 临床表现:发热(低热)。 一般体温不超过38度;或体温不升高。 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核病、慢性感染性疾病等。

126 早在《内经》即有关于内伤发热的记载,其中对阴虚发热的论述较详。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以小建中汤治疗手足烦热,可谓是后世甘温除热治法的先声。

127 病因:久病体虚、饮食劳倦、情志失调、外伤出血 病机: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 辨证:辨证候虚实,病情轻重。 治则:属实者,治宜解郁、活血、除湿为主,适当配伍 清热; 属虚者,以益气、养血、滋阴、温阳为主, 阴虚发热者适当配伍清虚热药;虚实夹杂者,宜 兼顾之。

128 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鉴别 内伤发热 外感发热 共同点:均有发热的症状。 不同点: 由内伤引起。`
病机为气、血、阴、阳亏虚,或有气郁、血瘀、湿阻。 起病缓慢, 病程较长;或反复发热。 因感受外邪而起, 病机为正邪相争 起病较急, 病程较短; 一般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 发热初期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而不减; 多为低热, 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表现为高热者较少; 发热的热度大多较高, 发热的类型随病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 初期常兼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表证; 多属虚证。 属实证者居多。

129 (一)阴虚发热证 内伤发热 1. 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 2. 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 3
(一)阴虚发热证 内伤发热 1.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 2.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 3.舌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 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阴虚阳胜, 虚火内炽; 烦躁,少寐多梦:虚火上炎,扰乱心神; 盗汗:虚火迫津外泄; 口干咽燥:阴虚火旺,津亏失润; 舌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证机概要:阴虚阳盛,虚火内炽。

130 治法:滋阴清热 方:清骨散 药:青蒿、鳖甲、银柴胡、胡黄连、地骨皮、秦艽、知母、 甘草 方解: 青蒿、银柴胡、胡黄连、地骨皮、秦艽、知母:清退虚热; 鳖甲:滋阴潜阳; 甘草:和中。 诸药合用,具有滋阴退热之效。 加减: 1.盗汗甚者:去青蒿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固表敛汗; 2.阴虚较甚者:加玄参、生地、首乌,滋养阴精; 3.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养心安神; 4.兼有气虚证者:加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

131 (二)血虚发热证 内伤发热 1. 发热,热势多为低热; 2. 面色少华,唇甲色淡,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 3
(二)血虚发热证 内伤发热 1.发热,热势多为低热; 2.面色少华,唇甲色淡,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 3.舌淡,脉细弱。 证候分析: 发热,热势多为低热:阴血不足,无以敛阳; 头晕眼花,身倦乏力:血虚不能上荣头目,外濡肢体; 心悸不宁:血虚,心神失养; 面色少华,唇甲色淡,舌淡,脉细弱:因血虚不能上荣头面 及充盈血脉之故。 证机概要:血虚失养,阴不配阳。

132 治法:益气养血 方:归脾汤 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当归、龙眼肉、枣仁、 远志、生姜、大枣 方解: 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 黄芪、当归:益气生血; 龙眼肉、枣仁、远志、大枣:补益心脾,安神定志; 木香、生姜:理气醒脾; 诸药合用,具有补气生血,健脾养心之效。 加减: 1.血虚较甚:加熟地、枸杞子、首乌,补益精血; 2.发热较甚者:加银柴胡、白薇、清退虚热; 3.若仍有出血者:加三七粉、仙鹤草、茜草、棕榈炭以止血; 4.脾虚失健,纳差腹胀者:加陈皮、神曲、谷芽、麦芽,健脾助运。

133 (三)气虚发热证 内伤发热 1. 发热,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 2. 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食少便溏,易于感冒; 3
(三)气虚发热证 内伤发热 1.发热,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 2.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食少便溏,易于感冒; 3.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 发热,热势或低或高:脾胃气衰,中气不足,虚火内生; 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本为气虚,劳则耗气; 自汗,易于感冒:气虚表卫不固; 食少便溏:脾气虚,健运失司; 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脾胃气 衰,气血生化不足,脏腑经络无以充养; 证机概要:中气不足,阴火内生。

134 治法: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方:补中益气汤 药: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陈皮、柴胡、升麻、甘草 方解: 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 当归:养血活血; 陈皮:理气和胃; 柴胡、升麻:升举清阳,又能透泄热邪。 诸药合用,具有益气升阳,调补脾胃,甘温除热之效。 加减: 1.自汗较多: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固表止汗; 2.时冷时热,汗出恶风:加桂枝、芍药,调和营卫; 3.脾虚夹湿,见胸脘痞闷,苔白腻者,加苍术、茯苓、厚朴,健脾燥湿。

135 (四)阳虚发热证 内伤发热 1. 发热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温; 2. 面色㿠白,少气懒言,头晕嗜卧,腰膝酸软,纳少便溏; 3
(四)阳虚发热证 内伤发热 1.发热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温; 2.面色㿠白,少气懒言,头晕嗜卧,腰膝酸软,纳少便溏; 3.舌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 发热而欲近衣:肾阳亏虚,火不归元,虚火内生; 形寒怯冷,四肢不温:阳气虚弱,无以温养四肢百骸; 面色㿠白,少气懒言,头晕嗜卧,腰膝酸软:肾阳虚衰,不能 上荣心脑,肾府失养; 纳少便溏;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阳,健运失司; 舌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无力:均属阳气虚衰之象。 证机概要:肾阳亏虚,火不归元。

136 治法:温补阳气,引火归原。 方: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加附子、桂枝) 药: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附子、桂枝 方解: 附子、桂枝:温补阳气; 熟地、山萸肉:补养肝肾; 山药、茯苓:补肾健脾; 泽泻、丹皮:清泄肝肾。 诸药合用,具有温补阳气,引火归原之效。 加减: 1.短气甚者:加人参,补益元气; 2.阳虚较甚者:加仙茅、仙灵脾,温肾助阳; 3.便溏腹泻者:加白术、干姜,温运中焦。

137 (五)气郁发热证 内伤发热 1. 发热多为低热或潮热,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 2. 精神抑郁,胁肋胀满,烦躁易怒,口干而苦,纳食减少; 3
(五)气郁发热证 内伤发热 1.发热多为低热或潮热,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 2.精神抑郁,胁肋胀满,烦躁易怒,口干而苦,纳食减少; 3.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 发热多为低热或潮热:气郁日久,化火生热; 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气郁随情志变化而加重; 精神抑郁,胁肋胀满:肝气郁结,疏泄失常; 纳食减少:肝郁气滞,横逆犯脾,运化失司; 烦躁易怒,口干而苦,舌红,苔黄,脉弦数:皆为气郁化火 之象。 证机概要:气郁日久,化火生热。

138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泻热。 方:丹栀逍遥散 药:丹皮、山栀、柴胡、白芍、当归、薄荷、茯苓、白术、 生姜、甘草 方解: 丹皮、山栀:清泄肝热; 柴胡、薄荷:疏肝解热; 白芍、当归:养血柔肝; 茯苓、白术、甘草:培补脾土; 生姜:辛温散邪,为反佐药。 诸药合用,具有疏肝理气,解郁泻热之效。 加减: 1.气郁较甚:加郁金、香附、青皮,理气解郁; 2.热象明显,舌红口干,便秘:加龙胆草、黄芩,清肝泻火; 3.妇女若兼月经不调:加泽兰、益母草,活血调经。

139 (六)痰湿郁热证 内伤发热 1. 低热,午后热甚; 2. 心内烦热,胸闷脘痞,不思饮食,渴不欲饮,呕恶, 大便稀薄或粘滞不爽; 3
(六)痰湿郁热证 内伤发热 1.低热,午后热甚; 2.心内烦热,胸闷脘痞,不思饮食,渴不欲饮,呕恶, 大便稀薄或粘滞不爽; 3.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 证候分析: 低热,午后热甚,心内烦热:痰湿内蕴,壅遏化热; 胸闷脘痞,不思饮食,呕恶,大便稀薄或粘滞不爽:湿邪内蕴, 脾阳受困,运化失司; 渴不欲饮:湿热蕴结; 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均为痰湿郁热之征。 证机概要:痰湿内蕴,壅遏化热。

140 黄:黄连、枳实、竹茹、陈皮、制半夏、茯苓、甘草、大枣 中:苍术、半夏、黄芩、香附、厚朴、通草、竹叶 方解: 半夏、苍术、厚朴:燥湿化痰;
治法:燥湿化痰,清热和中。 方: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 药: 黄:黄连、枳实、竹茹、陈皮、制半夏、茯苓、甘草、大枣 中:苍术、半夏、黄芩、香附、厚朴、通草、竹叶 方解: 半夏、苍术、厚朴:燥湿化痰; 枳实、香附、陈皮:理气和中; 茯苓、通草、竹叶:清热利湿; 黄连、黄芩、竹茹:清热除烦; 甘草、大枣:和中。 加减: 1.呕恶加藿香、白蔻仁,和胃泄浊。 2.胸闷,苔腻,加郁金、佩兰,芳香化湿。 3.湿热阻滞少阳枢机,寒热如疟,口苦呕逆者,加青蒿,清解少阳。

141 (七)血瘀发热证 内伤发热 1. 午后或夜晚发热,或自觉身体某些部位发热; 2
(七)血瘀发热证 内伤发热 1.午后或夜晚发热,或自觉身体某些部位发热; 2.面色萎黄或晦暗,口燥咽干,但不多饮,肢体或躯干有 固定痛处或肿块; 3.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证候分析: 午后或夜晚发热,或自觉身体某些部位发热:血行瘀滞,瘀 热内生; 面色萎黄或晦暗:瘀血阻滞,新血不生,不能濡养头面; 口燥咽干,但不多饮:瘀血阻滞,津液输布失常; 肢体或躯干有固定痛处或肿块:瘀血停着,气血运行受阻; 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均为血行不畅,瘀血 内阻之征。 证机概要:血行瘀滞,瘀热内生。

142 治法:活血化瘀 方:血府逐瘀汤。 药:桃仁、红花、当归、生地、赤芍、川芎、柴胡、枳壳、 桔梗、牛膝、甘草 方解: 当归、生地、赤芍、川芎:养血活血; 桃仁、红花、 牛膝:活血祛瘀; 柴胡、枳壳、桔梗:理气行气。 甘草:和中。 诸药合用,具有活血化瘀 之效。 加减: 1.发热较甚者:加秦艽、白薇、丹皮,清热凉血; 2.肢体肿痛者:加丹参、郁金、延胡索,活血散瘀止痛。

143 虚劳 虚劳: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 虚弱证候的总称。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首先提出了虚劳的病名。 主症:五脏虚证。
虚劳 虚劳: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 虚弱证候的总称。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首先提出了虚劳的病名。 主症:五脏虚证。

144 病因: 1. 禀赋薄弱、素质不强; 2. 烦劳过度、损伤五脏; 3. 饮食不 节、损伤脾胃; 4. 大病久病、失于调理; 5
病因: 1.禀赋薄弱、素质不强; 2.烦劳过度、损伤五脏; 3.饮食不 节、损伤脾胃; 4.大病久病、失于调理; 5.误治失治、损耗精气 辨证:辨别五脏气血阴阳亏虚,辨有无兼夹病证。 治则:益气、养血、滋阴、温阳。 病位:病变涉及五脏,尤以脾肾为主。 病机: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为主要 病机。

145 共同点:在临床表现、治疗方药方面有类似之处 。 不同点:
虚劳与肺痨的鉴别(见肺痨) 虚劳与其它疾病的虚证的鉴别诊断 共同点:在临床表现、治疗方药方面有类似之处 。 不同点: 虚劳 其它疾病的虚证 各种证候,均以出现一系列精气亏虚的症状为特征 。 各以其病证的主要症状为突出表现 。 如眩晕、水肿等。 病程较长,程度更重 。 虽然也以久病属虚者为多,但亦有病程较短而呈现虚证者 。 往往涉及多脏甚至整体 。 病变脏器单一 。 如脾胃虚弱之泄泻,主要为脾胃虚弱。

146 一. 虚劳 气虚 主证:面色㿠白或萎黄,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头昏神疲,肢 体无力,舌淡苔白,脉细软弱。 (一)肺气虚证 1
一.虚劳 气虚 主证:面色㿠白或萎黄,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头昏神疲,肢 体无力,舌淡苔白,脉细软弱。 (一)肺气虚证 1.咳嗽无力,痰液清稀; 2.短气自汗,语声低微,时寒时热,头昏神疲,肢体无 力;平素易于感冒,面白; 3.舌淡苔白,脉细软弱。 证机概要:肺气不足,表虚不固。 治法:补益肺气 方:补肺汤 药:人参、黄芪、桑白皮、紫菀、五味子、熟地、百合 加减: 1.自汗较多:加牡蛎、麻黄根,固表止汗; 2.气阴两虚,见潮热,盗汗者:加鳖甲、地骨皮、秦艽,养阴清热。

147 2.气短,劳则尤甚,神疲体倦,自汗;面色白或萎黄, 语声低微,头昏神疲,肢体无力; 3.舌淡苔白,脉细弱。 证机概要:心气不足,心失所养。
(二)心气虚证 1.心悸; 2.气短,劳则尤甚,神疲体倦,自汗;面色白或萎黄, 语声低微,头昏神疲,肢体无力; 3.舌淡苔白,脉细弱。 证机概要:心气不足,心失所养。 治法:益气养心 方:七福饮 药:人参、白术、当归、熟地、甘草、远志、枣仁 加减: 1.自汗多,加黄芪、五味子,益气固摄; 2.饮食少思:加砂仁、茯苓,开胃健脾。

148 (三)脾气虚证 1. 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大便溏薄; 2. 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语声低微,头昏神疲,短气; 3
(三)脾气虚证 1.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大便溏薄; 2.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语声低微,头昏神疲,短气; 3.舌淡苔白,脉细弱。 证机概要:脾虚失健,生化乏源。 治法:健脾益气 方:加味四君子汤 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白扁豆 加减: 1.胃失和降,见胃脘胀满,嗳气呕吐:加陈皮、半夏,和胃理气降逆; 2.脾不健运,脘闷腹胀,苔腻:加神曲、麦芽、山楂、鸡内金,消食健胃; 3.兼阳虚者,腹痛即泻,手足欠温:加肉桂、炮姜,温中散寒。

149 证机概要:肾气不足,腰督失养,固摄无权。 治法:益气补肾 方:大补元煎 药:山药、熟地、山萸肉、人参、当归、枸杞子、杜仲、
(四)肾气虚证 1.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 2.神疲乏力;语声低微,头昏,短气; 3.舌淡苔白,脉沉细而弱。 证机概要:肾气不足,腰督失养,固摄无权。 治法:益气补肾 方:大补元煎 药:山药、熟地、山萸肉、人参、当归、枸杞子、杜仲、 炙甘草、黄芪、菟丝子、五味子、益智仁 加减:1.大便溏薄,加肉豆蔻、补骨脂,温补固摄。

150 二. 虚劳. 血虚 面色淡黄或淡白无华,唇、舌、指甲色淡,头晕眼花,肌肤枯燥,舌淡红,苔少,脉细。 (一)心血虚证 1
二.虚劳.血虚 面色淡黄或淡白无华,唇、舌、指甲色淡,头晕眼花,肌肤枯燥,舌淡红,苔少,脉细。 (一)心血虚证 1.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 2.面色不华; 3.舌淡苔少,脉细弱。 证机概要:心虚亏虚,心失所养。 治法:养血宁心 方:养心汤 药:人参、黄芪、肉桂、当归、茯苓、茯神、川芎、 远志、五味子、枣仁、柏子仁、半夏曲、炙甘草、 合欢花、夜交藤

151 1.头晕,目眩,胁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或惊惕肉润, 妇女月经不调甚则闭经; 2.面色不华; 3.舌淡苔少,脉细弱。
(二)肝血虚证 1.头晕,目眩,胁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或惊惕肉润, 妇女月经不调甚则闭经; 2.面色不华; 3.舌淡苔少,脉细弱。 证机概要:肝血亏虚,筋脉失养。 治法:补血养肝 方:四物汤加党参、黄芪、白术、首乌、枸杞子、鸡血藤 1.若干血瘀结,新血不生,赢瘦,腹满,腹部触有症块,硬痛拒按, 肌肤甲错,状如鱼鳞,妇女经闭,两目黯黑,舌有青紫瘀点,瘀斑, 脉细涩者,可同服大黄蟄虫丸祛瘀生新。

152 三. 虚劳. 阴虚 面颧红赤,唇红,低烧潮热,手足心热,虚烦不安,盗汗,口干,舌质光红少津,脉细数无力。 (一)肺阴虚证 1
三.虚劳.阴虚 面颧红赤,唇红,低烧潮热,手足心热,虚烦不安,盗汗,口干,舌质光红少津,脉细数无力。 (一)肺阴虚证 1.干咳,咽燥,甚或失音,咯血; 2.潮热,盗汗,面色潮红; 3.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机概要:肺阴亏虚,肺失清润。 治法:养阴润肺 方:沙参麦冬汤 加减: 1.咳嗽甚者:加百部、款冬花,肃肺止咳; 2.咯血,加白及、仙鹤草、小蓟,凉血止血; 3.潮热,加地骨皮、银柴胡、秦艽、鳖甲,养阴清热; 4.盗汗,加五味子、乌梅,敛阴止汗。

153 (二)心阴虚证 1.心悸,失眠,或口舌生疮; 2.烦躁,潮热,盗汗,面色潮红; 3.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机概要:心阴亏耗,心失濡养。
治法:滋阴养心 方:天王补心丹 药:略 加减: 1.火热偏盛,见烦躁不安,口舌生疮:加黄连、木通,竹叶,清心泻 火,导热下行; 2.潮热:加地骨皮、银柴胡,清退虚热; 3.盗汗:加牡蛎、浮小麦,敛汗止汗。

154 虚劳. 阴虚 (三)脾胃阴虚证 1. 口干唇燥,不思饮食,大便燥结,甚则干呕,呃逆; 2. 面色潮红; 3
虚劳.阴虚 (三)脾胃阴虚证 1.口干唇燥,不思饮食,大便燥结,甚则干呕,呃逆; 2.面色潮红; 3.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机概要:脾胃阴伤,失于濡养。 治法:养阴和胃 方:益胃汤 药:沙参、麦冬、玉竹、生地、冰糖、白芍、乌梅、甘草、 谷芽、鸡内金、玫瑰花 加减: 1.津亏较甚:加石斛、花粉,滋养胃阴; 2.不思饮食者:加麦芽、扁豆、山药,益胃健脾; 3.呃逆:加刀豆、柿蒂、竹茹,降逆止呃; 4.大便干结:用蜂蜜润肠通便。

155 1.头痛,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不明,急躁易怒, 或肢体麻木,筋惕肉润; 2.面色潮红; 3.舌红少苔,脉细数。
(四)肝阴虚证 1.头痛,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不明,急躁易怒, 或肢体麻木,筋惕肉润; 2.面色潮红; 3.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机概要:阴虚阳亢,上扰清空。 治法:滋养肝阴 方:补肝汤 药:当归、白芍、熟地、川芎、酸枣仁、木瓜、炙甘草、 山茱萸、首乌、枸杞子、草决明、女贞子 加减: 1.凤阳内盛:加石决明、菊花、钩藤、刺蒺藜,平肝熄风潜阳; 2.肝火亢盛:加夏枯草、丹皮、栀子,清肝泻火。

156 (五)肾阴虚证 1. 腰酸,遗精,两足痿弱,眩晕,耳鸣,甚则耳聋; 2. 口干,咽痛,颧红; 3
(五)肾阴虚证 1.腰酸,遗精,两足痿弱,眩晕,耳鸣,甚则耳聋; 2.口干,咽痛,颧红; 3.舌红少津,脉沉细(数) 证机概要:肾阴不足,失于濡养。 治法:滋阴补肾 方:左归丸 药:熟地、山萸肉、山药、枸杞子、菟丝子、鹿角霜、 龟板胶、牛膝 加减: 1.遗精:加牡蛎、金樱子、芡实、莲须,固肾摄精; 2.阴虚火旺:加知母、黄柏、地骨皮,滋阴泻火。

157 证机概要:心阳不振,心气亏虚,运血无力。 治法:益气温阳 方:保元汤 药:人参、黄芪、肉桂、炙甘草、生姜、郁金、川芎、丹参、
四.虚劳.阳虚 面色苍白或晦暗,怕冷,手足不温,出冷汗,精神疲倦,气息微弱,或有 浮肿,下肢为甚,舌质胖嫩,边有齿印,苔淡白而润,脉细微,沉迟或虚大。 (一)心阳虚证 1.心悸,自汗,心胸憋闷疼痛; 2.面色苍白,神倦嗜卧,形寒肢冷; 3.舌淡苔白润,脉沉细弱 证机概要:心阳不振,心气亏虚,运血无力。 治法:益气温阳 方:保元汤 药:人参、黄芪、肉桂、炙甘草、生姜、郁金、川芎、丹参、 三七、附子、巴戟、仙茅、仙灵脾、鹿茸

158 虚劳.阳虚 (二) 脾阳虚证 1.食少,大便溏薄,肠鸣腹痛,每因受寒或饮食不慎而加剧; 2.面色萎黄,形寒肢冷,身倦乏力,少气懒言; 3.舌淡,苔白润,脉沉细弱。 证机概要:中阳亏虚,温煦乏力,运化失常。 治法:温中健脾 方:附子理中汤 药:附子、人参、白术、干姜、甘草 加减: 1.腹中冷痛较甚:加高良姜、香附、丁香、吴茱萸,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2.胃寒气逆,食后腹胀及呕逆:加砂仁、半夏、陈皮,温中和胃降逆; 3.腹泻较甚:加肉豆蔻、补骨脂、温补脾肾,涩肠除湿止泄。

159 1.腰背酸痛,遗精,阳痿,多尿或不禁,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 2.面色苍白,畏寒肢冷; 3.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细弱。
(三)肾阳虚证 1.腰背酸痛,遗精,阳痿,多尿或不禁,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 2.面色苍白,畏寒肢冷; 3.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细弱。 证机概要:肾阳亏虚,失于温煦,固摄无权。 治法:温补肾阳 方:右归丸 药: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子、杜仲、附子、肉桂、 菟丝子、当归、鹿角胶、金樱子、桑螵蛸、莲须 加减: 1.下利清谷者:加党参、白术、薏仁,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2.五更泻,合四神丸,温脾暖肾,固肠止泻; 3.浮肿、尿少:加茯苓、泽泻、车前子,利水消肿; 4.肾不纳气:加补骨脂、五味子、蛤蚧,补肾纳气。

160 肥胖 (一)肥胖 胃热滞脾证 1. 形体肥胖; 2. 面色红润,多食,善饥,脘腹胀满,胃脘灼痛,得食 则缓,心烦头昏,口干口苦; 3
肥胖 (一)肥胖 胃热滞脾证 1.形体肥胖; 2.面色红润,多食,善饥,脘腹胀满,胃脘灼痛,得食 则缓,心烦头昏,口干口苦; 3.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证机概要:胃热脾湿,精微不化,膏脂瘀积。 治法:清胃泻火,佐以消导。 方:小承气汤合保和丸

161 (二)肥胖 痰湿内盛证 1.形盛体胖; 2.身体重着,肢体困倦,胸膈痞满,痰涎壅盛,头晕目眩, 口干而不欲饮,嗜食肥甘醇酒,神疲嗜卧; 3.苔白腻或白滑,脉滑。 证机概要:痰湿内盛,困遏脾运,阻滞气机。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消痞。 方:导痰汤 药:陈皮、半夏、茯苓、枳实、制南星、甘草、生姜

162 (三)肥胖 脾虚不运证 1.肥胖臃肿; 2.神疲乏力,身体困重,胸闷脘胀,四肢轻度浮肿,晨 轻暮重,劳累后明显,饮食如常或偏少,既往多有暴 饮暴食史,小便不利,便溏或便秘; 3.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细。 证机概要: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湿内停。 治法:健脾益气,渗利水湿。 方:参苓白术散合防己黄芪汤

163 (四)肥胖 脾肾阳虚证 1. 形体肥胖,颜面虚浮; 2
(四)肥胖 脾肾阳虚证 1.形体肥胖,颜面虚浮; 2. 神疲嗜卧,气短乏力,腹胀便溏,自汗气喘,动则更甚, 畏寒肢冷,下肢浮肿,尿昼少夜频; 3.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 证机概要:脾肾阳虚,气化不行,水饮内停。 治法:温补脾肾,利水化饮。 方: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

164 癌病 (一)脑瘤 痰瘀阻窍证 1. 头晕头痛,项强,目眩,视物不清,呕吐,失眠健忘,肢体麻木; 2. 面唇暗红或紫暗; 3
癌病 (一)脑瘤 痰瘀阻窍证 1.头晕头痛,项强,目眩,视物不清,呕吐,失眠健忘,肢体麻木; 2.面唇暗红或紫暗; 3.舌质紫暗或瘀点或有瘀斑,脉涩。 治法:熄风化痰,祛瘀通窍。 方:通窍活血汤 药:桃仁、红花、赤芍、川芎、麝香、老葱、鲜姜、大枣、酒 (二)脑瘤 风毒上扰证 1.头痛头晕,耳鸣目眩,视物不清,呕吐,面红目赤,失眠健忘,肢体 麻木,咽干,大便干燥;重则抽搐,震颤,或偏瘫,或角弓反张,或 神昏谵语,项强; 2.舌质红或红绛,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清热解毒。 方:天麻钩藤饮合黄连解毒汤

165 (三)脑瘤 阴虚风动证 1. 头晕头痛,肢体麻木,语言謇涩,颈项强直,手足蠕动或震颤,口 眼歪斜,偏瘫; 2
(三)脑瘤 阴虚风动证 1.头晕头痛,肢体麻木,语言謇涩,颈项强直,手足蠕动或震颤,口 眼歪斜,偏瘫; 2.神疲乏力,虚烦不宁,口干,小便短赤,大便干; 3.舌红苔薄,脉细数或弦细。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 方:大定风珠 药:白芍、阿胶、生龟板、鳖甲、生地、麦冬、生牡蛎、麻仁、五味子、 炙甘草、 鸡子黄

166 肺癌一般热势不高,呛咳,咯痰不爽或痰中带血,
肺癌与肺痈的鉴别 共同点:发热、咳嗽、咯痰的症状。 不同点: 肺癌 肺痈 肺癌发病较缓; 肺痈是急性发病; 肺癌一般热势不高,呛咳,咯痰不爽或痰中带血, 伴见神倦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肺痈常见高热,寒战,咳嗽,咳吐大量脓臭痰,痰中可带血, 伴有胸痛;

167 肺癌与肺胀的鉴别 共同点:咳嗽、咯痰 肺癌 肺胀 肺癌起病较为隐匿, 近期发生的呛咳,顽固性干咳持续数周不愈,或反复咯血痰
肺癌与肺胀的鉴别 共同点:咳嗽、咯痰 肺癌 肺胀 肺癌起病较为隐匿, 近期发生的呛咳,顽固性干咳持续数周不愈,或反复咯血痰 肺癌多发生于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的男性; 病程长达数年,反复发作;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所致的慢性肺部疾病, 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人群; 肺癌以咳嗽、咯血、胸痛、发热、气急为主症, 伴见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 肺胀以咳嗽、咯痰、喘息、胸部膨满为主症。 可伴有寒热表证

168 (一)肺癌 瘀阻肺络证 1. 咳嗽不畅,胸闷气憋,胸痛有定处,如锥如刺; 2. 或痰血暗红,口唇紫暗; 3
(一)肺癌 瘀阻肺络证 1.咳嗽不畅,胸闷气憋,胸痛有定处,如锥如刺; 2.或痰血暗红,口唇紫暗; 3.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薄,脉细涩或细弦。 治法:行气活血,散瘀消结。 方:血府逐瘀汤 (二)肺癌 痰湿蕴肺证 1.咳嗽咯痰,气憋,痰质稠粘,痰白或黄白相兼,胸闷胸痛; 2.纳呆便溏,神疲乏力; 3.舌淡苔白腻,脉滑。 治法:健脾燥湿,行气祛痰。 方:二陈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

169 (三)肺癌 阴虚毒热证 1. 咳嗽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甚则咯血不止,胸痛; 2
(三)肺癌 阴虚毒热证 1.咳嗽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甚则咯血不止,胸痛; 2.心烦寐差,低热盗汗,或热势壮盛,久稽不退,口渴,大便干结; 3.舌红苔黄,脉细数或数大。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散结。 方: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 (四)肺癌 气阴两虚证 1.咳嗽痰少,或痰稀,咳声低弱,气短喘促; 2.色恍白,神疲乏力,形瘦恶风,自汗或盗汗,口干少饮; 3.舌质红或淡,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阴 方:生脉散合百合固金汤

170 大肠癌与痢疾的鉴别 大肠癌 痢疾 共同点:两者在腹痛、泄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临床症状上有相似。 不同点: 不具传染性; 具有传染性。
以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腹痛,肛门坠痛,里急后重,甚至腹内结块,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 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 发病较为隐匿; 一般发病较急, 早期症状多较轻或不明显, 中晚期伴见明显的全身症状,如神疲倦怠,消瘦等; 常以发热兼有呕吐开始, 继则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为突出的临床特征; 腹痛常为持续性隐痛, 见腹泻,但每日次数不多, 痢疾腹痛多呈阵发性,常在腹泻后减轻, 腹泻次数可达每日10-20次; 泄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为大肠癌的特点。 粪便呈胶冻状,脓血状。

171 (一)大肠癌 湿热郁毒证 1. 腹部阵痛,便中带血或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或大便干稀不调,肛 门灼热 2
(一)大肠癌 湿热郁毒证 1.腹部阵痛,便中带血或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或大便干稀不调,肛 门灼热 2.或有发热,恶心,胸闷,口干,小便黄等症; 3.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解毒。 方:槐角丸 药:槐角、地榆、黄芩、当归、防风、枳壳 (二)大肠癌 瘀毒内阻证 1.腹部拒按,或腹内结块,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色紫暗,量多; 2.面色晦暗,或有肌肤甲错,烦热口渴; 3.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方:膈下逐瘀汤 药: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香附、五灵脂、乌药、丹皮、 延胡索、枳壳、甘草

172 (三)大肠癌 脾肾双亏证 1. 腹痛喜温喜按,或腹内结块,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或见大便带血; 2
(三)大肠癌 脾肾双亏证 1.腹痛喜温喜按,或腹内结块,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或见大便带血; 2.面色苍白,少气无力,畏寒肢冷,腰酸膝冷; 3.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法:温阳益精 方:大补元煎 药:人参、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子、当归、杜仲、炙甘草 (四)大肠癌 肝肾阴虚证 1.腹痛隐隐,或腹内结块,便秘,大便带血; 2.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视物昏花,五心烦热,口咽干燥,盗汗,遗精, 月经不调,形瘦纳差; 3.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滋肾养肝 方:知柏地黄丸

173 (一)肾癌. 膀胱癌 湿热蕴毒证 1. 腰痛,腰腹坠胀不适,尿血,尿急,尿频,尿痛; 2. 发热,消瘦,纳差; 3
(一)肾癌.膀胱癌 湿热蕴毒证 1.腰痛,腰腹坠胀不适,尿血,尿急,尿频,尿痛; 2.发热,消瘦,纳差; 3.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通淋 方:八正散或龙胆泻肝汤 (二)肾癌.膀胱癌 瘀血内阻证 1.腰腹疼痛,甚则腰腹部肿块,尿血; 2.面色晦暗,发热; 3.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散结。 方:桃红四物汤

174 (三)肾癌. 膀胱癌 脾肾两虚证 1. 腰痛,腹胀,尿血,腰腹部肿块; 2. 纳差,呕恶,消瘦,气短乏力,便溏,畏寒肢冷; 3
(三)肾癌.膀胱癌 脾肾两虚证 1.腰痛,腹胀,尿血,腰腹部肿块; 2.纳差,呕恶,消瘦,气短乏力,便溏,畏寒肢冷; 3.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健脾益肾,软坚散结。 方:大补元煎 (四)肾癌.膀胱癌 阴虚内热证 1.腰痛,腰腹部结块; 2.五心烦热,口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消瘦乏力; 3.舌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化瘀止痛。 方:知柏地黄丸

175 小结 病名: 《内经》:消渴、内伤发热。 只有饮,没有痰。 《金匮要略》:痰饮、虚劳。 主要病位: 郁证:肝。 痰饮:饮留胃肠,则为痰饮; 饮流胁下,则为悬饮; 饮流肢体,则为溢饮; 聚于胸肺,则为支饮 消渴: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 虚劳:五脏。以脾肾为主。

176 以归脾汤治疗:1。郁证(心脾两虚) 。鼻衄(气血亏虚) 。吐血(气虚血溢) 。便血(气虚不摄) 。尿血(脾不统血) 。紫斑(气不摄血) 。自汗、盗汗(心血不足) 。内伤发热(血虚发热) 玉女煎:1。鼻衄(胃热炽盛) 。消渴。中消(胃热炽盛) 六味地黄丸:1。消渴。下消(肾阴亏虚) 。齿衄(阴虚火旺)合茜根散。 金匮肾气丸:1。内伤发热(阳虚发热) 。消渴。下消(阴阳两虚)

177 龙胆泻肝汤 1)鼻衄(肝火上炎) )吐血(肝火犯胃) )自汗、盗汗(邪热郁蒸) 丹栀逍遥散1)郁证(气郁化火) )内伤发热(气郁发热) 其他常用方剂 1。柴胡疏肝汤:郁证(肝气郁结) 2。半夏厚朴汤:郁证。梅核气(痰气郁结) 3。甘麦大枣汤:郁证。脏躁(心神失养) 4。血府逐瘀汤:内伤发热(血瘀发热) 5。小青龙汤:1)溢饮(表寒里饮) )支饮(寒饮伏肺)

178 证型:胃热 1。胃热炽盛:鼻衄(玉女煎) 2。胃火炽盛:齿衄(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3。胃热壅盛:吐血(泻心汤合十灰散) 4。胃热炽盛:消渴。中消(玉女煎) 肝火 1。肝火上炎:鼻衄(龙胆泻肝汤) 2。肝火犯肺:咳血(泻白散合黛蛤散) 3。肝火犯胃:吐血(龙胆泻肝汤) 4。气郁发热:内伤发热(丹栀逍遥散) 其他热证 1。热邪犯肺:鼻衄(桑菊饮) 2。燥热伤肺:咳血(桑杏汤) 3。邪热郁蒸:自汗、盗汗(龙胆泻肝汤) 4。痰湿郁热:内伤发热(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 5。下焦湿热:尿血(小蓟饮子) 6。肠道湿热:便血(地榆散合槐角丸) 7。血热妄行:紫斑(十灰散)

179 阴虚 1。阴虚火旺:齿衄(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 2。阴虚火旺:紫斑(茜根散) 3。阴虚火旺:自汗、盗汗(当归六黄汤) 4。阴虚肺热:咳血(百合固金汤) 5。肾虚火旺:尿血(知柏地黄丸) 6。阴虚发热:内伤发热(清骨散) 7。心肾阴虚:郁证(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 8。肾阴亏虚:消渴。下消(六味地黄丸) 9。肺热津伤:消渴。上消(消渴方)

180 其他虚证 1。气阴亏虚:消渴。中消(七味白术散) 2。阴阳两虚:消渴。下消(金匮肾气丸) 3。血虚发热:内伤发热(归脾汤) 4。阳虚发热:内伤发热(金匮肾气丸) 5。气虚发热:内伤发热(补中益气汤) 6。脾胃虚寒:便血(黄土汤) 7。肾气不固:尿血(无比山药丸) 8。心神失养:郁证。脏躁(甘麦大枣汤) 9。肺卫不固:自汗。盗汗(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

181 王XX 男 岁 职业:工厂员工 就诊日期:2013年12月20日 患者就诊时,观察到患者面部两侧颧骨部位红赤,身体消瘦; 询问下,患者自述半年前,因连续轮了几星期的夜班,没有好好休息,过后就开始身体发热,尤其是在下午3、4点时,常觉得发烧,到了晚上,发烧更加明显,但是量体温,温度又不是很高,多在37.5⁰C左右,有时感到较热时,就服了1片退烧药,热也就退了,不过,隔几天又会出现发烧,都差不多在同一时间。 前2星期,因为赶工,经常加班,休息不够,又开始发烧,多在下午3、4点时就开始,到了晚上,发烧更明显,服了退烧药,烧退了,隔天下午又开始发烧,每天都是这样,只好来求诊。 问诊后,得知除了下午发热外,患者也觉得身体逐渐消瘦,心情烦躁,晚上很难入睡,睡了又很多梦,感觉睡不稳,同时入睡后很容易出汗,不过一醒来,汗就停了;口渴,喉咙特别干燥,一直想喝水,小便正常,大便干燥,有点难排出;手脚心有热感。舌质红,没有舌苔,脉细数。 其他检查:体温37.5⁰C。 根据以上的资料,按规定的格式整理四诊内容,并完成辨证依据、中医 诊断、治法、处方、方解和医嘱。

182 病例参考答案 问诊 : 主诉:发热已有半年,近2星期来加重。 现病史:患者半年半年前开始午后潮热,入夜尤甚。近2星期来由于 过劳,症状加重。现见午后潮热,入夜尤甚,伴消瘦,口 干咽燥,心烦,难寐,多梦易醒,盗汗,大便干结; 既往史:无。 望诊 :颧红;舌红,少苔。 闻诊 :无异常。 切诊 :手足心热;脉细数。 其他检查:体温37.5⁰C。

183 诊断与辨证依据: 病名:内伤发热 病名辨证依据:患者以长期低热为主症。 证型:阴虚发热型 证型辨证依据: 午后潮热,入夜尤甚,手足心热:阴虚阳胜,虚火内炽; 身体消瘦:阴精虚损,形体失养; 烦躁,少寐多梦:虚火上炎,扰乱心神; 盗汗:虚火迫津外泄; 口干咽燥,大便干结:阴虚火旺,津亏失润; 舌红,苔少,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滋阴清热。

184 处方: 方名:清骨散加减 药物:青蒿10g 鳖甲15g 银柴胡10g 胡黄连10g 地骨皮10g 秦艽10g 知母10g 甘草5g 浮小麦10g 夜交藤15g 煎煮法:3剂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方解: 青蒿、银柴胡、胡黄连、地骨皮、秦艽、知母:清退虚热; 鳖甲:滋阴潜阳; 浮小麦:固表止汗; 夜交藤:养心安神; 甘草:和中。 诸药合用,具有滋阴退热之效。 医嘱: 1.注意休息; 2.适当户外活动,保持乐观情绪;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而富营养。


Download ppt "郁证 主要表现: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 痛, 或精神恍惚,易怒喜哭, 或咽中如有物梗塞。 神经衰弱、癔症、焦虑症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