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 央 民 族 大 学 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中心 崔 箭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 央 民 族 大 学 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中心 崔 箭教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 央 民 族 大 学 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中心 崔 箭教授
少数民族传统特色膳食与养生 中 央 民 族 大 学 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中心 崔 箭教授

2 第五章 特色药膳

3 概述 中华药膳--这枝医苑奇葩,经历了几千年的沧桑岁月,发展成像今天这样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制作方法的一门学问。

4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由此受到启发,春秋战国是药膳的萌芽时期,《内经》中记载了“半夏粳米汤”,《金匮》中记载了“当归羊肉汤”,药膳经历代医家的整理、收集,逐渐发展成今天这样内容丰富,疗效肯定,影响深远的保健方法。

5 药膳宝典

6 药膳食品,不是一般的营养食品,是现代所称的功能性食品。中药与食物相配,就能做到药借食味,食助药性,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药膳是充分发挥中药效能的美味佳肴,能满足人们“厌于药,喜于食”的天性,且易于普及,取材广泛,可在家庭自制,是中药的一种特殊的、深受百姓喜爱的剂型。

7 药膳分类

8 1.米面食类:主要 以米、面粉为基本原料,制成的馒头、面条、米饭、汤圆、包子、馄炖等各种饮食。

9 2.菜肴类:以肉菜为基本原料,可以制成冷菜、蒸菜、炖菜、炒菜、炸菜、卤菜等各种食品。

10 3.粥食类:以米、麦、豆等为基本原料,加入其他成分如枸杞子、山楂、百合等煮成的半流体饮食。

11 4.糕点类:此类药膳是按糕点的制作方法制成的,花样繁多。如茯苓饼、栗子膏、核桃稣等。

12 5.汤羹类:以肉、蛋、奶、海味品等原料为主,煮、炖、褒而成的较稠厚的汤液。

13 6.饮料类:将药物和食物浸泡和压榨,煎煮或蒸馏制成的一种专供饮用的液体。如山楂汁、秋梨汁、萝卜汁等。

14 7.茶类:将药物直接冲泡而成的液体,如菊花茶、决明子茶、山楂茶等。

15 8.蜜饯类:以植物的干、鲜果实或果皮为原料,经药液煎煮后,再加入适量的蜂蜜或白糖而制成。

16 例如:蜜饯山楂 [所需材料] 蜜饯山楂,配料:生山楂500克,蜂蜜250克。 [烹饪过程] 将生山楂洗净,去果柄、果核,然后将山楂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煎煮至七成熟烂,水将干时加入蜂蜜,再用小火煮透收汁即可。冷却后,放入瓶中贮存备用。 用法:每日服3次,每次15~30克。 功效:开胃,消食,活血化淤。

17 药膳的分类 药膳是药物与食物巧妙结合而配制的食品。通过烹调加工,制作出既具有食品作用,也具有药品作用的美味佳肴,是中医饮食保健的一大特色。药膳食疗从营养学角度来讲比普通食品更优越,并具有鲜明的特点:

18 1、药膳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注重辨证用料,气虚当用补气药膳;血虚的当使用补血的药膳。作辅助治疗,药物药膳相互补充,相互辅佐,有异曲同工之妙。

19 2、食物的选择突出本草学理论的特点。根据疾病的特点选择食品,热病寒食,如防中暑用冬瓜、苦瓜等;而寒病选择温热性质的食品,如腹中冷痛使用肉桂等。

20  3.药膳以传统的烹调艺术为手段,通过蒸、煮、炖、浸泡等方法,尽可能地保证食物成分不被破坏,充分发挥食品、药物的医疗保健作用。

21 4.药膳以辅助治病、保健和强身为目的。药膳与治病服药不同,在治疗疾病期间通过适当的进食,加以调养,增强体质,辅助药物发挥疗效。对于无病之人,药膳可起到防病强身之用。

22 药膳具有保健养生、治病防病等多方面的作用,在应用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药物是祛病救疾的,见效快,重在治病;药膳多用以养身防病,见效慢,重在养与防。药膳在保健、养生、康复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但药膳不能代替药物疗法。各有所长,各有不足,应视具体人与病情而选定合适之法,不可滥用。

23 少数民族老年特色药用膳食

24 纳西族的 “酿松茸” 纳西族的传统名菜“酿松茸”是用松茸菌帽,酿入肉泥,蒸熟后作为老年人膳食。

25 主、配料: 精盐………8克 湿淀粉……2克 鲜松茸………300克 味精………3克 鸡脯肉………200克 熟猪油……4克 胡椒粉……4克
火腿末………80克 葱……………10克 猪肥膘肉……70克 鸡蛋清………2个 精盐………8克 湿淀粉……2克 味精………3克 熟猪油……4克 胡椒粉……4克 鸡清汤……500毫升 姜…………8克

26 制作方法: 1、 鸡脯肉和猪肥膘切成小块,在肉墩上垫上猪皮,把鸡肉和肥膘放在猪皮上,用刀背捶成茸,入碗加上盐4克、味精1克、胡椒粉2克、鸡蛋清、葱姜汁搅打起劲,做成馅料。

27 2、 松茸菌盖洗净,翻过来放在桌上,抹匀馅料,撒上火腿末,入碗上笼蒸6分钟取出,翻扣入盘。
3、 炒锅上火,注入鸡清汤,烧开后下盐4克、味精2克、胡椒粉2克,调好味,用湿淀粉勾芡,淋上明油,将汁浇在松茸上即成。

28 注意: 鲜松茸只用菌盖,抹上一层馅料,扣在碗内,旺火气足,蒸15分钟即熟。

29 风味特点: 松茸名贵,除菌体坚实肥厚,气味芳香外,还含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药用效果。据分析,鲜品含粗蛋白17%,纯蛋白8
风味特点: 松茸名贵,除菌体坚实肥厚,气味芳香外,还含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药用效果。据分析,鲜品含粗蛋白17%,纯蛋白8.7%,可溶性无氮化合物总量61.5%和丰富的维生素B、C及PP。具有益肠胃、止前、理气化痰、驱虫等功效。

30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松茸所含的多糖,对治疗糖尿病、抗癌等有一定的效用。经常食用,可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降低血压和减少胆固醇。

31 青稞又称稞大麦、元麦,是藏族人民日常饮食的主要原料。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这空气稀薄,降水量少,日照充足,风速大,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使这里的青稞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大麦,具有非同凡响的药用价值。 藏族的大麦汤

32 原料: 苹果5个,羊肉1500克,大麦仁500克,食盐适量。

33 做法: 将大麦仁用白开水淘洗净,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熟,再将羊肉洗净,与苹果一同放入铝锅中,加入适量水熬煮。然后将羊肉、苹果捞起,将汤与大麦仁粥合并,再用文火炖熬熟透,将羊肉切成小块,放入大麦汤内,加盐少许,调匀即可。

34 功效: 温中下气,暖脾胃,破冷气,去腹胀,适用于脾胃虚寒之腹胀、腹痛等症。

35 配方:芝麻500克 白糖适量 用法:将芝麻洗净后用火炒香,晾凉,捣碎,放入瓷罐内备用。使用时放入白糖,每次两汤匙,用开水冲服。 功效:补阴血,养肝肾,乌须发,长肌肉,填骨髓。适用于早衰,皮肤干燥,肝肾阴虚的须发斑白,老年人便秘等症。 土家族补益健身药膳

36 少数民族儿童特色药用膳食

37 羊肉是蒙古族最普通,也是最喜爱的食品,尤其是“手扒肉”。羊肉的吃法多种多样。常见亦享有盛名的“手扒肉”、“全羊”,也叫“羊羯子”。而羊肉又有不可多得的药用价值。

38 巴特羊羯子药膳火锅 配料:羊脊椎上的羊脊肉和骨髓,清凉新鲜的蔬菜,如白菜、菠菜、油菜等,鸡蛋,红枣,大葱,生姜片。

39 功效:春清内热,夏可消暑,秋能聚敛,冬行温补。食不上火,有补钙、美容、健脑的功效,可治疗慢性结肠炎、胃炎、气管炎等。

40 蒙古族的小孩个个体格健壮,这与长期食用羊肉,大量丰富各种营养物质有很大的关系。

41 儿童由于免疫系统还未发育完全,抵抗力差,易爱到外界感冒病毒的感染。尤其在气候改变较多的季节,更容易受到感冒侵袭。因此在临床上,小儿感冒为最常见病证之一。

42 对于感冒,我国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药膳。相对于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药膳显得更为安全可靠,并且口味好,易被儿童接受。

43 配方:茯茶9克 花椒1.5克 生姜3片 葱根9克 荆芥9克 灶心土3克 用法:开水煎,每日一剂,日服三次。 功效:具有祛风解表,解毒消炎,止咳等功效。适用于普通型感冒。
撒拉族感冒药膳验方

44 配方:芫荽 用法:取鲜芫荽100克,与鸡蛋三枚调煮为粥 ,内服外用并施,日1-2次。 功效:芫荽具有辛温解表,通窍、透疹之功。内服外用并施,有较强的遂邪解表之功,是治疗小儿感冒的有效药膳。
苗族小儿感冒药膳验方

45 由于小儿消化能力差,再加上自己不能有效控制饮食,饮食不合理等因素,极易消化不良。

46 藏族消化不良药膳验方 配方:生珠(石榴子)30克 羔扭(黄蒿子) 30克 仗仔(蜂蜜)30克 用法:将石榴子、黄蒿子研为粗粉,加水煎熬,倾出上清液,加入蜂蜜,调和均匀即可服用。分三次服完。

47 功效:此药膳有益胃火、增食欲、助消化的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胃寒、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48 少数民族孕妇特色药用膳食

49 白族大都喜饮酒,由于所用的原料和方法不同,酒的种类很多,制酒时常用40多种草药制成酒曲,制成各种白酒,其中以窑酒和干酒为传统佳酿。另外还有一种糯米甜酒,是专为妇女和孕妇制作的,据说有滋补和催奶的作用。

50 糯米甜酒(广西验方) [ 配 方 ] 糯米4000克,冰糖500克,米酒2000克,甜酒粉适量

51 [ 制 法 ] 将糯米淘后,置盆中加入适量水,在锅中蒸饭,候刚熟透时取出摊开降温。当降至40~50℃时(手角糯米饭感到温手),即可均匀撒上甜酒粉,然后装入容器密封,外裹棉被或稻草等保温。夏日24~32小时,冬日40~48小时可开封,加入米酒及冰糖再次密封,次日便可饮用。

52 [ 功 效 ] 温中益气,补气养颜。适用于产后虚弱,面色不华,自汗,或平素体质虚弱,头目眩晕,面色萎黄,少气乏力及中虚胃痛,便溏等症。

53 原料:糯米250克,生姜汁3匙。 做法:将炒锅放在文火上,倒入糯米、生姜汁同炒,炒到糯米爆破,研粉即成。 功效:补中益气,主治脾胃虚弱所致的妊娠遏阻,阴虚内热者忌服。
姜汁炒糯米

54 瑶族治疗产后体虚药膳验方 十八症 走马胎 黄花倒水莲
配方:鸡肉适量 十八症20克 黄花倒水莲30克 走马胎15克 用法:去鸡肉洗净,切块,与上述药共炖,加盐调味,吃肉喝汤,每日一剂或隔日,可连续服用。 十八症 走马胎 黄花倒水莲

55 功效:本药膳系瑶族民间广传的孕妇、产妇常用保健方。瑶族对孕产妇有一套奇特的保健措施,产后5-7天即可上山劳动,本药膳为其中之一。

56 高山族治疗乳汁不下药膳验方 配方:大号聪耳子草头50克 米酒水500毫升 青壳鸭蛋1个 白酒适量 大号聪耳子

57 用法:大号聪耳子草头加米酒水炖,青壳鸭蛋加白酒煮。药汁分早晚两次服,同时用蛋热敷乳腺肿部。大号聪耳子草头即菊科植物苍耳的根。
功效:用于乳汁不下症。

58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


Download ppt "中 央 民 族 大 学 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中心 崔 箭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