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光 和 成 像 复习光的知识 可见光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大约在400-700纳米之间,不同波长的光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在红光之外的还有红外线,在紫光之外还有紫外线。紫外线会使胶片感光,影响拍摄效果。另外还有一些射线,如X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大都被大气层吸收,对摄影影响不大.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光 和 成 像 复习光的知识 可见光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大约在400-700纳米之间,不同波长的光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在红光之外的还有红外线,在紫光之外还有紫外线。紫外线会使胶片感光,影响拍摄效果。另外还有一些射线,如X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大都被大气层吸收,对摄影影响不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光 和 成 像 复习光的知识 可见光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大约在 纳米之间,不同波长的光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在红光之外的还有红外线,在紫光之外还有紫外线。紫外线会使胶片感光,影响拍摄效果。另外还有一些射线,如X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大都被大气层吸收,对摄影影响不大

2 光的基本特性:   所有的光,无论是自然光或人工室内光,都有其特征:   1. 明暗度 明暗度表示光的强弱。它随光源能量和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2. 方向 只有一个光源,方向很容易确定。而有多个光源诸如多云天气的漫射光,方向就难以确定,甚至完全迷失。   3. 色彩 光随不同的光的本源,并随它穿越的物质的不同而变化出多种色彩。自然光与白炽灯光或电子闪光灯作用下的色彩不同,而且阳光本身的色彩,也随大气条件和一天时辰的变化而变化。

3 光的四个基本方向:   根据相机、被摄体和光源所处的方位,可从任何-面捕捉到被摄体。当主光源很强时---如明亮的阳光---从相机来看光落在被摄体不同部位,会产生出不同的效果。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的光线:   1. 正面光   2. 45°侧光   3. 90°侧光   4. 逆光

4 正面光      这种类型的光线,是业余快照摄影师教你所使用的光线---"拍照片时太阳在你的身后。"正面光使被摄体对象没有一点阴影。被摄体的所有部分都直接沐浴在光线中,朝向相机部分全有光。其结果是展现出一个几乎没有色调和层次的影像。由于深度和轮廓靠光和阴影的相线互作用来表现,正面光制造出一种平面的二维感觉。因此通常被称为平光。   正面光可以是低位的,像清晨或傍晚的太阳;每种位置都产生出不同的效果。当拍摄面部时你会发现,使用高位正面光线可能在眼窝和鼻子下面投下很深的阴影。而使用低位正面光时,可以平射脸部,不会引起眯眼。

5

6 45°侧光 我们讨论怎样在阳光下拍摄人物照片。这种光出现在上午九十点钟和下午三四点钟,被许多人认为是人像摄影的最佳光线类型。正如你将在后面的课中要学到的,事实上,室内拍摄人像使用的主要光线,多数为45°侧光。   45°侧光能产生良好的光和影的相互作用,比例均衡。形态中丰富的影调体现出一种立体效果,表面结构被微妙地表现出来。为此,45°侧光被看作是"自然"光。

7

8 90°侧光   这是用来强调光明和黑暗强烈对比的戏剧性光线。被摄体朝向光线的一面沐浴在强光之中;而背光的那一面掩埋进黑暗之中。阴影深重而强烈。表面结构由于每一个微小突起而突出地表现出来。因此,这种光有时被称作"结构光线"。

9 逆 光 当光从相机对面被摄物的后面照过来时,会获得极具艺术效果的逆光。如果你就此曝光,被摄物就会变成一个黑色的剪影。如果采用兼顾曝光,尽管被摄物与背后的光反差强烈,你仍然可以捕捉到影像的细节。如果光源处于高位,就会在被摄对象的顶部勾勒出一个明亮的轮廓一例如模特儿的头发一制造出一种戏效果。被叫做"轮廓光"。采用逆光,背对光的剪影物体,可以创造出既简单又有表现力的高反差影像。

10

11 光沿直线传播,能够被反射、折射、衍射、透射、吸收,这些现象常常是共生的。
解释如何看到白纸黑字。 解释如何看到苹果。

12 小孔成像实现了点对点,得到了物体的“像”。
然而,矛盾出现了:小孔越小,成像质量越好 影像却越昏暗

13

14 至此,较好地解决了影像的清晰与亮度之间的矛盾,达到了实用的阶段。

15 复习凸透镜知识: 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 在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 在1倍焦距之内, 缩小的倒立的实像(在f 到2f 之间) 放大的倒立的实像(2f之外) 不存在(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16 但是,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率不同,形成畸变,于是现代相机多采用透镜组代替单一透镜。为了改善透光,又在镜头上镀了膜。

17 镜头的焦距(f)有长有短,通常把焦距长度与所用底片对角线长度相接近的镜头叫做标准镜头。
长于此的叫做长焦距镜头(摄远镜头) 短于此的叫做短焦距镜头(广角镜头) 以135相机为例:其底片对角线长度为43.27mm,一般用50mm焦距的镜头作为它的标准镜头。 思考:将50mm焦距的镜头装在120相机上,是什么镜头?

18 视场角:从清晰视场角边缘引两条直线至物方主点,所形成的视角,称作视场角。

19 视场角与焦距之间的关系:焦距越长,视场角越小;
焦距越短,视场角越大。 标准镜头的视场角一般在45°左右,因此,视场角在45°左右的镜头都是标准镜头,这也是判断标准镜头的一个方法。

20 问题:下面两幅图片是用什么镜头拍摄的?

21 焦距与放大率的关系: 长焦距镜头放大倍率高, 短焦距镜头放大倍率低

22 焦距与透视的关系: 长焦距镜头压缩纵向空间,使之变得扁平。

23 辩异:焦距影响线条透视吗?

24 焦距与视角的关系: 焦距越长,视角越窄 焦距越短,视角越宽

25 光 圈 与 f 值 f 4 光圈可以调节光通量,其大小用f值来表示, f=镜头焦距/有效口径
常见光圈数值为:1.4,2,2.8,4,5.6,8,11,16,22…等 光圈变动一档,光通量相应变化一倍。光圈可以放在两档之间。

26 镜头的调焦: 有截距式,多棱镜式、混合式等等。

27 在清晰聚焦平面的像是由光点组成的,是最清晰的;离开此平面后像开始模糊(由光斑组成的像)。若光斑的大小超出了眼睛的分辨率,则可以看作依然清晰,即:光斑=光点。

28 物体A和C的像没有聚焦在聚焦平面上,但对应的有光斑a和c在聚焦平面上。若a和c足够小(人眼),则可看作亦是光点,即:物体A和C的像同B一样是清晰的。这就形成了景深。

29 景深:在一次聚焦调节中,所成清晰影像的最远部分和最近部分之间的距离。

30 影响景深的因素: A 光圈的大小:成反比 B 焦距的长短:成反比 C 物距的远近:成正比

31 光圈与景深 F1.4 F2.8 F5.6 F16

32 焦距与景深 135mm 50mm 28mm

33 焦距与景深 135mm

34 焦距与景深 50mm

35 焦距与景深 28mm

36 焦距与景深 28mm

37 景深表

38 识读景深表 2 5.6 11 22 3 1.5 1.2 5 10 光圈为4时,景深为? 2.7–3.5=0.8

39 识读景深表 2 5.6 11 22 3 1.5 1.2 5 10 光圈为8时,景深为? 2.3–4.2=1.9

40 识读景深表 2 5.6 11 22 1.5 1.2 1 3 5 10 光圈为4时,景深为? 1.8–2.3=0.5

41 识读景深表 2 5.6 11 22 1.5 1.2 1 3 5 10 光圈为8时,景深为? 1.6–2.6=1.0

42 景深的实用价值 用大景深表现景物的深度 用小景深突出主体 用景深代替调焦

43 用大景深表现景物的深度

44 用大景深表现景物的深度

45 用大景深表现景物的深度 用超焦距原理扩大景深

46 用小景深突出主体

47 用小景深突出主体

48 2 5.6 11 22 3 1.5 1.2 5 10 用景深后界模糊背景 3 2.7 3.4 2 5.6 11 22 1.5 1.2 1 3 5 10 3 2.7 3.4 2.3

49 用景深代替调焦

50 用景深代替调焦

51 怎样在室外拍摄人像 在室外拍摄人像时,采用哪种类型的光线?初学者往往选择从身后直接照射过来的明亮阳光,直接照射被摄物的正面光。但很不幸,被摄对象不得不痛苦地眯起眼睛。如果太阳所处的位置低,眯眼的脸上的光线是扁平的。如果太阳所处的位置高,那么眼睛和鼻子下面就会产生黑影。不管哪个角度,都不尽如人意。

52 解决办法1:不要让被摄对象身处直射的阳光下。确切地说,应置被摄对象于温和的漫射日光中。这点可通过几种办法达到。你可以等待一个阴云天气,正像人们所知道的那样,拍摄室外人像,许多行家宁可选择多云的阴天,而不是阳光明媚的日子。或者你可以等待一个云遮住直射阳光的机会。事实上,这与阴云天气是一样的。再者你可以移动被摄对象,从阳光直射区域移开到有阴影的地方。树下的阴凉不错,但要当心,因直射的阳光透过树叶投向被摄体面部而产生的光块和斑点的影响。

53 解决办法2:首先,转动被摄对象的脸部,直到太阳光不再直射到眼睛,从而避免眯眼。但在背对太阳那侧的脸上会留下很深的阴影,你需要为此加光。做到这一点最简便的技巧用一块白色的反光板反射阳光到阴影处被摄对象的脸部。窍门是把反光板放至脸的附近,前后移动反光板,仔细观察反射光在阴影区产生的效果,将会在哪一点上获得你所需要的光线。在这个位置上请助手帮助举着反光板,你回到取景器前,完成最后的创作。

54 旅行摄影 选择一个视点   首先记住一个准则:一幅照片一个主题。对于旅行摄影和其他摄影都是真理。你的照片必须表明一个视点。不论哪里,只要可能,你都应运用一种手法不仅抓住其美丽,而且要表现其特征,尝试拍摄一个著名的景致。   例如,如果你参观金字塔,可以围着它们转,从不同角度拍摄,称其为"一天"。当参观结束时,但愿你得到美丽的明信片式的照片。这是成功的开始,但还要多实践。   寻找"当地色彩"。比如在金字塔的背景下,出现一位浪漫的阿拉伯贝都因人的轮廓,或者是一只骆驼。这些都是些陈腐的题材,但类似金字塔这种经常的拍摄对象,是很难脱离陈腐题材的。所以不必完全回避,而是要更深入地去观察。   

55 专业旅行摄影师的不幸之一是世界名胜的每个地方的每个角落,到处是同行的旅行者们。经过长时间的期待,你终于到达了泰姬陵,同时你发现那里到处有身着百慕大短裤或牛仔以及T恤衫的旅行者。如果你拍下有他们身影的照片,那壮丽的景色就给毁了。他们增添的既不是“当地色彩”,也不是非同一般的景致。   有三个基本技巧。   第一种办法是在人少的时间走访那地方。如果你获得必要的通行证或合同,你可以在你要去的地方正式向公众开放之前进入那里。不巧的是我们中很少有人能获此通行证,所以不得不另想办法。   第二种办法是清早到那个地方去,做第一个进入者,在大批人涌入之前进去。你会为你在旅游团到达之前就完成的摄影作品感到惊奇。如果有人在那儿或正碍你事,要耐心等待。经常地,若你能等一会儿,你就能在你所选择的景点发现没有游人的那一瞬间。准备好抓住那一瞬间拍摄。   

56 第三种办法最重要。一切都很平常,不管你做什么,那里都到处是人群。你必须使用能让那些人群从你的照片中消失的魔术。   这种技巧是把人群藏在前景被摄影对象的背后。尝试一下是否能发现一尊雕像,或一堵矮墙,或一灌木丛,或一棵树,或各种各样不同物品,任何一种有可能挡住前景中人群的东西。总是会有你能利用的东西的。如果你会选择前景为主要被摄体制定"框架",你就能经常获得更有意义的照片效果。   当然,如你需要有人物的照片时,也需要时间。他们能为你所描绘的雄伟景物增添规模和距离感。你要利用这些人物,尝试着把他们与景致的"感觉"融合在一起。典型的旅游者嘬饮可口可乐的画面,将有损于这些照片。当地风俗中当地居民却能使画面充实。

57 从拂晓到黄昏拍摄旅行照片 拂晓 在国外或风景优美的地区,拂晓时分正是该起床走动的时候了。在这个时间里,看看当地人日常的清晨活动,这时不会有任何使你分神的旅游者走动。也就在此刻,天空放射出夺目的桔红色,使所有景致都增添了戏剧性。而且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拍摄太阳升起,就就像这里所见到的---一轮完美光亮的火球光芒四射,喷勃欲出。

58 黎明 太阳升起后的几分钟照射的光仍然显出微微的红色。在一些地区的山谷里云雾弥漫。在这幅由里查德W. 布朗(Richard W
黎明 太阳升起后的几分钟照射的光仍然显出微微的红色。在一些地区的山谷里云雾弥漫。在这幅由里查德W.布朗(Richard W.Brown)拍摄的美丽的风景照中,捕捉到了这两种要素。光的微红色加深了佛蒙特树的秋色。远处的雾为这片美丽的新英格兰风景增色不少。

59 清晨 此时太阳明亮,而且颜色变成金黄,但依然在低空投射出长长的影子。这里,里查德 W

60 正午 佩特·特纳用那种光辉创作出一种惊人的想象。天空是深蓝色的而且他使用偏振滤光镜突出了那种蓝色。与蓝天形成对比的是建筑物耀眼的白色。这里他并没有满足这两种因素。他加入了另一种东西,并使这幅旅行照片成为一幅不寻常的艺术作品。

61 中午露天阴影 这是佩特·特纳另一幅关于瑞士的摄影作品。这些建筑物真正的颜色是什么?它们是白的。是的,这里看上去它们是蓝色。为什么?因为它们不是直接被阳光照亮;而是被从天空反射的光照亮的。那种光散发着蓝色。这就是天空看上去是蓝色。这就是天空看上去是蓝色的原因。

62 日落 这是一幅与黎明相反的照片。两者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拍摄。问题是如何在适度曝光上取得进步。如果你使用相机上的测光表,就会出错,因为天空仍然相对明亮,测光表会使影像曝光不足。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试着测出光的平均水平。做到这一点,或采用手持测光表,或使用灰卡。两种办法一般都能提供适当的曝光。但为保险起见,再加上一个支架拍摄。   当你希望太阳像个大火球样地发光,就像这幅照片,记住使用一个特长镜头。200cm是成功的最低限度。400mm或更些更好。否则,太阳在广阔的景致中,只能显现成一个圆圈。由于相对较暗的光线需要曝长点时间的光,用这种长镜头,记住一定要使用一个三脚架或独脚架支撑。如果你遵循了这个简单的建议,你将获得同这张照片一样成功的日落(或黎明)照片。

63

64 黄昏 太阳刚刚落下去,不要把相机放在一边。这个时间是能拍摄出有关住宅和建筑物精彩照片的最好时机,因为这时你既能表现出室内光,又能捕捉到一些室外光线细微的变化。这里是里查德 W.布朗的一幅样片。


Download ppt "光 和 成 像 复习光的知识 可见光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大约在400-700纳米之间,不同波长的光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在红光之外的还有红外线,在紫光之外还有紫外线。紫外线会使胶片感光,影响拍摄效果。另外还有一些射线,如X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大都被大气层吸收,对摄影影响不大."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