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節 清廷治臺與臺灣的開墾 第二節 開港後臺灣政經文化的發展 第三節 外力衝擊與建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節 清廷治臺與臺灣的開墾 第二節 開港後臺灣政經文化的發展 第三節 外力衝擊與建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節 清廷治臺與臺灣的開墾 第二節 開港後臺灣政經文化的發展 第三節 外力衝擊與建省
第四章 清領時期的臺灣 第一節 清廷治臺與臺灣的開墾 第二節 開港後臺灣政經文化的發展 第三節 外力衝擊與建省

2 第一節 清廷治臺與臺灣的開墾 一、臺灣棄留之爭 1.清廷征服臺灣後,將鄭氏官兵撤回大陸,當時對於
第一節 清廷治臺與臺灣的開墾 一、臺灣棄留之爭 1.清廷征服臺灣後,將鄭氏官兵撤回大陸,當時對於 是否保留臺灣的問題在朝廷引發爭論。朝中主流意 見認為,臺灣孤懸海外,自古以來就不是中國領 土,與其耗費糧餉派兵駐守,不如乾脆放棄。 2.征服臺灣的施琅則反對棄臺論,他主張保有臺灣可 以屏障中國東南沿海,若放棄必成為盜匪聚集之 地,反而對國防影響更大。 3.在經過長達8個月的討論後,最後清廷終於決定採 用施琅建議,將臺灣收歸清帝國的版圖。 歷史小百科1:主張留臺者

3 二、清初的消極治臺 清廷保有臺灣的原因是在國防和治安的考量,因此 「為防臺而治臺」,就成了基本政策。當時防臺的 主要措施有:
1.文官銜武:臺灣文官有協同管理軍務之權,在動亂 發生時可以迅速處理。 2.班兵制度:所有駐防臺灣軍隊都由福建各營抽 調,不許臺灣本地人當兵,輪調官兵三年一換。 影片欣賞: 康熙納臺灣入版圖

4 3.禁建城垣:為防止亂黨據城為亂,臺灣不得建築
城垣。 4.不得久任:官員在臺最多以三年限,以防官員與 地勢力結合。 5.限制移民:陸續頒布渡海三禁令,即渡臺者須有 官府的「印單」;不准攜眷,已來者也不准招徠 家眷;禁止潮州、惠州人來臺。

5 6.禁止入山:為避免番漢衝突與漢人入山為亂,禁
止居民入山。 7.限制鐵器:限制生鐵、鐵器輸入,連農具、鍋皿 輸入都須申請,禁止民間藏有武器。 整體來說,這些規定的實施造成臺灣社會許多不 正常發展,不但不能達到防止動亂的效果,甚至 還造成社會更大的不安。 歷史小百科2:清廷防範措施

6 圖4-2 乾隆間的臺南府城,僅用木柵圍起

7 三、漢人在臺灣的墾殖 1.清代臺灣的墾殖,因政府的消極作為,所以主要 依賴民間力量。開墾方式一般是由有能力者擔任
「墾首」,向官府申請執照,或是向原住民承租 土地,等土地開墾完後,分租給「墾佃」,墾佃 再招募佃農耕作。 2.臺灣土地開墾的過程,因開發方式與耕作權取得 的不同,造成複雜的土地所有權與租佃關係,對 政府稅收與土地買賣,都造成相當的困擾 。 影片欣賞: 墾照

8 3.漢人在民間力量的推動下,墾殖範圍日益擴 大。乾隆後期時西部的平原帶幾乎已經開墾 完畢,嘉慶以後開墾重心轉移到東部與山區 盆地。在墾殖過程中,新聚落常以開墾相關 事務為名,至今在臺灣仍留下深刻的歷史痕 跡。 歷史小百科3:一田多主

9 圖4-5 臺灣漢人的墾殖範圍

10 圖4-6 臺灣各種土地租佃關係

11 四、漢人社會的形成 1.清廷剛占領臺灣時,將大批鄭氏官兵遷回大陸, 造成漢人數量大減。然而,福建、廣東地區山多
田少,在強大的人口壓力下,人民為了謀生仍冒 險偷渡來臺。 2.面對屢禁不止的移民潮,清廷的移民政策反覆不 定。大體來說,康熙年間禁令仍嚴,到了雍正、 乾隆中期有過幾次短暫的開放。乾隆53年(1788)林 爽文事件後,為了緩和不斷發生的民變,終於決 定放寬移民限制。

12 3.這段期間來臺的漢人,大致上以福建的泉州、漳州
兩地為多,廣東東部的客家人居次。各族群在臺 灣的分布,大致上是泉州人在濱海地區,漳州人 在內陸平原,客家人多在台地與山區。 4.清領時期大量的人口遷入,使得在臺漢人數量激 增,到十九世紀時已逼近200萬人,臺灣形成以漢 人為主體的社會。 歷史小百科4:漢人族群比例

13 圖4-9 日治時期臺灣漢人分布圖

14 五、平埔族的萎縮 1.清代對原住民的統治政策,基本上是保護「熟」, 不理「生番」。為避免漢人移墾壓縮原住民生存空
間,給予各社一定程度的保留地,並立「土牛(紅 線)」,挖深溝為界,番漢均不得越界。 2.清政府雖然有保護原住民的政策,但在漢人以禮物 交換、巧取豪奪、婚姻繼承、共同開發等方式運用 下,領土逐漸喪失。在漢人大幅侵奪其土地後鹿隻 減少,平埔族人無力繳納政府規定之稅款,被迫典 賣土地,加速了土地的流失。 3.失去土地的平埔族,部分則遷往內山及東部地區。 多數則經由通婚姻、設社學、改漢姓等方式快速漢 化。不到兩百年的時間,原本遍布臺灣平野的平埔 族僅在少數地點可以找出蹤影。

15 圖4-11 「臺灣番界圖」(局部),藍線為後退的新番界

16 六、移民社會的特徵 清領時期移民來臺的漢人,面對種種困難與清廷的 限制下,形成特有移民社會特質。這些特質包括:
1.結黨的風氣盛行:渡臺移民為求互助自保,往往 結黨或結拜凝聚在一起,如天地會、父母會、小 刀會、兄弟會等。這些組織在動亂發生時,常成 為衝突擴大的根源。

17 2.民間動亂層出不窮:來臺者本來就有許多是作奸
犯科之徒,加上眾多的「羅漢腳」,一有亂事這 些人即聚眾搶劫,或直接參與民變,使動亂規模 擴大。 3.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移民以青年男子居多,政府 又禁止攜眷,故男女比例嚴重不均。 4.經濟取向性格濃厚:很多人前來臺灣的主要目的 是求生謀利,所以社會風氣偏向重財好利,奢侈 浮誇,追求短期利益。 歷史小百科5:羅漢腳

18 七、頻繁的分類械鬥及民變 1.清領時期臺灣因移民社會的特質,以及清廷消極的 統治,使得人民有衝突時常以械鬥方式私了,造成 頻繁的械鬥與民變。
2.大致來說,械鬥方面初期以籍貫分類械鬥最頻繁, 中期以後居住地、宗族、職業分類械鬥漸增。 3.民變方面,以規模來說,最大的有康熙年間的朱一 貴之變、乾隆年間的林爽文之變與道光年間的戴潮 春之變。 4.械鬥與民變到光緒以後,才因社會逐漸安定、男女 比例趨於合理、政府統治轉為積極、開港減輕生活 壓力的影響下逐漸減少。 歷史小百科6:臺灣的動亂 影片欣賞: 械鬥與民變

19 圖4-13 清代臺灣最大動亂—林爽文之亂路線圖

20 第二節 開港後臺灣政經文化變遷 一、臺灣開港 1.道光22年,南京條約簽訂,中國門戶被西方列強的 砲火打開。由於臺灣位於東亞貿易通道的中央位
第二節 開港後臺灣政經文化變遷 一、臺灣開港 1.道光22年,南京條約簽訂,中國門戶被西方列強的 砲火打開。由於臺灣位於東亞貿易通道的中央位 置,加上樟腦、硫磺、煤礦的生產具有商機,很快 便引起西方各國的注意。 2.咸豐8年,兩次英法聯軍之役清廷慘敗,戰火雖未 波及臺灣,但戰後簽下的天津條約中,開放臺灣 (安平)、淡水為通商口岸,同治元年淡水正式開 港,使臺灣再度進入世界貿易體系。 歷史小百科7:臺灣開港

21 圖4-14 開港後的打狗港

22 二、開港後的經濟發展 影片欣賞: 台灣茶葉之父—李春生 1.開港通商後,臺灣對外貿易急速擴張,出口帶來
的商機 。此時臺灣的出口商品轉變為以茶、糖、 樟腦為主。茶在英商陶德引進新茶種及製造技術 到臺灣後,輸出總值大增,成為最大宗出口商 品。糖除了持續內銷外也打入國際市場,為第二 大外銷品。樟腦則因成為工業原料,需求量大 增。 2.開港除了影響進出口外,更有效緩和已經緊張的 人口壓力,帶動經濟持續成長,區域與族群發展 亦趨於平衡。此外,政府收入的增加、新市鎮的 興起,都是開港帶來的正面貢獻。 歷史小百科8:對外貿易的成長

23 圖4-18 開港後臺灣興盛的茶葉生產

24 三、開港後的社會變遷 開港後的臺灣,不僅經濟上產生重大變革,社會面 貌也有巨大的轉變。 1.首先是臺灣政治重心開始北移,臺灣北部在茶、
樟腦、煤的生產帶動下大為發展,打破臺南府城 長期為政治中心的地位。 2.其次是社會面貌的改變,不但職業日趨多元,風 俗上文風日盛,士紳與買辦成為社會上的新貴, 與原有的地主及郊商構成上流社會。

25 3.更重要的是西方文化的進入,當時除了來臺通商
的洋行外,傳教士也迅速往來各地,其中尤以南 部的馬雅各(James L.Maxwell),北部的馬偕 (George L. Mackay),最為有名。 不過開港也帶來一些後遺症,由於茶與樟腦生產的 需要,漢人不斷入侵山區原住民土地,政府也因涉 外紛爭展開「開山撫番」政策,對原住民開始另一 波文化、經濟侵略。 歷史小百科9:其他傳教士

26 圖4-20 為民眾拔牙的馬偕

27 四、臺灣社會的土著化 1860年以來臺灣社會逐漸土著化,從移民色彩濃厚的 社會轉為定居社會。 1.造成臺灣社會土著化的主因是土地飽和,移民減
少。嘉慶以後人口的增加變成自然增加為主,人口 結構趨於正常。同時移民的祖籍意識,也隨移居時 間日久逐漸淡薄,對本土與現居地的認同不斷加 強。 2.反映在社會現象上,可以看到不限族群的神祇信仰 者愈來愈多,媽祖、土地公、王爺成為最普遍的信 仰。宗族關係則由以往血緣關係不清的「唐山 祖」,轉變成為有明確血緣關係的「開臺祖」。

28 圖4-22 臺灣目前最興盛的媽祖信仰, 全臺天后宮約820座

29 五、沈葆楨與丁日昌的治臺 1.清廷原本對臺採取消極統治,但鴉片戰爭以來,列 強從東南沿海對清廷造成威脅,開港後臺灣更出現
多次國際糾紛,迫使清廷改變其統治策略。 2.同治13年(1874),沈葆楨因對付日本侵略來臺,事 後他上書朝廷,全面改變對臺灣的政策。

30 3.沈葆楨首先推動「開山撫番」,開闢北、中、
南三條道路,加強臺灣東西部的聯繫,並鎮壓 反抗的原住民。接著奏請廢止渡臺禁令、進入 番界、漢番通婚、限制對航、禁止鐵器等不合 理的禁令,並招徠漢人開墾。 4.此外,沈葆楨又重劃行政區,增設臺北府,並 推動新政,開始現代化事業,如用機器開採煤 礦,修建新式砲臺,以輪船改善臺灣海峽海運 交通。

31 5.沈葆楨的措施有效加強清廷在臺統治,其新政更
為臺灣日後現代化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6.繼沈葆楨之後,光緒3年(1877)丁日昌來臺,他努 力整治臺灣吏治,強化對原住民的教化,架設臺 南經安平到旗後的電報線,推廣經濟作物的生產, 但因在臺灣時間太短,故許多計畫都無法實現。 歷史小百科10:開路的代價

32 六、劉銘傳的建設 光緒10年(1884),清廷與法國發生衝突,派劉銘 傳來臺主持防務,戰後劉銘傳致力經營臺灣,總計
在臺灣建省前後主持政務六年,可說是清代官員對 臺灣貢獻最大者。其主要作為包括幾個方面: 1.重劃行政區域:劃臺灣為三府一州三廳十一縣, 以臺灣府(臺中)為省城,後改以臺北為省城。 2.財政改革:全面清查土地、重定稅則。後因被質 疑丈量不公,引發民變,使清查工作不能貫徹, 但已使臺灣自有財源足以應付本身的開支。 3.交通建設:完成基隆到臺北的鐵路,開通臺北到 宜蘭的公路,鋪設基隆到淡水與臺北到臺南的陸 上電報線、淡水到福州與安平到澎湖的海底電纜。

33 4.民生建設:設立郵政總局,完成中國第一個自辦
的電力公司,開辦商務局招商,路燈、自來水、 西醫院、新式學堂等設施均出現於臺灣。 5.軍事建設:設立兵工廠臺北機器局,在基隆、澎 湖、打狗增建新式砲臺。 6.開山撫番:設墾撫總局於大嵙崁(大溪),在臺 北設番學堂,展開對原住民的招撫與鎮壓。 劉銘傳在臺的建設,雖然仍談不上全面現代化,但 已使臺灣成為當時中國最早西洋化的省份。 歷史小百科11、12:租稅改革、劉銘傳的後任

34 第三節 外力衝擊與建省 一、鴉片戰爭與臺灣 1.十九世紀中期,西方帝國主義挾強大的國力東來, 為解決與中國的貿易問題,英國決定訴諸武力,於
第三節 外力衝擊與建省 一、鴉片戰爭與臺灣 1.十九世紀中期,西方帝國主義挾強大的國力東來, 為解決與中國的貿易問題,英國決定訴諸武力,於 是引發了鴉片戰爭。 2.鴉片戰爭爆發後,當時的臺灣道姚瑩積極備戰。道 光21年,兩度擊退入侵基隆的英軍;次年又引誘英 國運輸艦觸礁後擊沉。 3.英國進攻臺灣規模雖然不大,但卻是在鴉片戰爭中 唯一的失敗。 歷史小百科13:戰後問題

35 圖4-27 鴉片戰爭時的英國戰艦

36 二、開港後的涉外紛爭 1.臺灣開港後,往來的船隻與外商增多,臺灣海域的 船難處置,貿易糾紛,以及民眾排外的衝突,都成 為引發紛爭的因素。
2.同治6年,美國商船羅發號(the Rover)發生船難, 船員漂流到琅嶠(恆春)一帶,結果被原住民所 殺。美國方面提出抗議,但清廷不予理會,導致 美軍進攻臺灣,最後美國與排灣族頭目自行簽署 協議解決。

37 3.同治7年,再發生一連串涉外事件,先是英商違
反樟腦專賣禁令,在梧棲私運樟腦被扣,引起 英人抗議;接著又因排外宗教衝突,造成英艦 砲轟安平;年底再因租屋紛爭,英艦開入淡水 威嚇。這些事件最後清廷都在英、美的砲艦威 脅下退讓結案。 4.英、美砲艦外交威脅的同時,噶瑪蘭地區又有 普魯士商人出資,給予英商到大南澳(南澳) 開墾,並走私軍火給原住民事件。最後在清廷 力爭下,同治8年英國下令撤退,算是唯一的外 交勝利。 歷史小百科14:番地問題

38 圖4-29 英人必麒麟所繪的梧棲樟腦倉庫

39 三、牡丹社事件 1.同治10年,琉球漁民因颱風飄流至八瑤灣,上 岸後多數遭原住民殺害,部分獲救後由清廷送
其返國。日本得知此一事件後,決定以此為藉 口,解決長期以來琉球同時對清、日朝貢的問 題,以獨占琉球。 2.日本首先在同治13年遣使前往清廷,質詢琉 球漁民被害問題,清廷回以生蕃所居地乃「化 外之地」,中國「政教不及」,讓其出兵臺灣 有了正當性。同治13年5月,日軍登陸社寮港 (車城),攻陷牡丹社與高士佛社,並築屋準 備長期駐守。

40 歷史小百科15:琉球問題 3.清廷為因應日本的進軍,派遣沈葆楨前往臺灣備 戰。日本在損失慘重、清廷積極備戰、國際輿論不
支持的局面下,終於同意與中國交涉。最後雙方簽 署北京專約,清廷承認日本出兵為「保民義舉」, 並賠償50萬兩,日本則同意撤兵。 歷史小百科15:琉球問題

41 圖4-31 日軍進攻牡丹社

42 四、清法戰爭時的臺灣 1.光緒10年,清法兩國因越南問題引發衝突,法國 為迫使清廷屈服決定採取軍事行動。清廷則派劉
銘傳來臺主持防務積極備戰。 2.法軍首先在海上重創清廷南洋艦隊,接著兵分兩 路進攻臺灣的基隆與淡水。劉銘傳評估形勢後, 決定放棄基隆,退往獅球嶺,至於淡水一路則全 力防守。

43 3.10月法軍全面進攻,基隆輕微抵抗後失守,清軍
退到月眉山與獅球嶺一帶。進攻淡水的法軍則遭 到清軍強烈抵抗,最後被清軍擊退。此後法國一 方面封鎖臺灣,一方面多次企圖進攻臺北,但陸 上行動均遭失敗。 4.光緒11年3月,法軍占領澎湖,加強對臺封鎖。 但不久後法軍在越南諒山之役大敗,清、法兩國 遂議和停戰。 歷史小百科16:走西仔反

44 圖4-33 戰死於基隆的法軍公墓

45 五、行政設置的演變 1.清領時期臺灣由荒煙蔓草天的初墾地區,逐漸發展 成為人口密集的農業社會,重要性也由帝國邊陲轉
變為海防重鎮。隨著臺灣社會經濟的發展,行政區 劃在臺灣也跟著愈分愈細。 2.光緒11年,清法戰爭結束後,清廷更深感臺灣地 位的重要,於是決定臺灣建省。不過為表示臺灣仍 與福建為一體,移福建巡撫駐臺灣,正式名稱定為 「福建臺灣省」,並為以劉銘傳擔任第一任巡撫。 3.建省後的臺灣增設許多縣級單位,今日臺灣各縣的 雛型也大約在此時浮現。

46 圖4-35 清代臺灣行政區劃

47 歷史小百科1、2 1.主張留臺者:施琅在中央的力量很有限,他的建議未必有決定性影響。當時朝廷中主張保留臺灣的還有大學士李霨、前閩浙總督姚啟聖、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趙士麟、兵部侍郎蘇拜,這些人在對促成清廷保有臺灣的影響力未必小於施琅。 2.清廷防範措施:清廷對臺的防範措施並非一成不變,寬鬆也不同。如文官銜武只維持不到四十年,移民限制則是有時寬有時鬆,入山禁令發揮的效果很小。所以這些限制表示清政府的態度,但未必完全落實。 返回 返回

48 歷史小百科3、4 3.一田多主:臺灣除了地主有所有權外,墾佃或佃戶 一般都有「永佃權」,也就是只要按時交租,地
主不能剝奪其耕佃的權利。土地買賣中,如果要 買家要自行使用土地,除購買所有權外,還要買 下永佃權。 4.漢人族群比例:根據日治時期的調查,臺灣漢人族 群中,泉州人約占45%,漳州人約占35%,客家人 約16%,其他福建各地約有4%。 返回 返回

49 歷史小百科5、6 5.羅漢腳:指無田宅、無妻子、不士不農、不工 不賈者。這些人有錢吃喝嫖賭,沒錢偷拐騙
搶,單身遊食四方,隨處結黨,衣衫不全,赤 腳終生,如廟中的赤腳羅漢(另一說是因其常夜 宿廟後殿所祀羅漢腳下),所以被稱為「羅漢 腳」。 6.臺灣的動亂:根據資料統計,清朝統治臺灣211 年,發生大規模械鬥60次以上,民變73次,扣 除重覆者,大約平均兩年就有一次動亂。 返回 返回

50 歷史小百科7、8 7.臺灣開港:根據天津條約臺灣應只開放臺灣、淡水兩港。但法國彈性解釋說港口分「正口」與「子口」,而雞籠(基隆)是淡水的子口,打狗(高雄)是臺灣的子口,所以變成開四港。另外淡水也被擴大解釋成淡水河流域,於是艋舺、大稻埕都被包括在內。 8.對外貿易的成長:同治7年~光緒20年間,臺灣出口金額成長8.24倍,對外貿易享有巨大順差。光緒6年時臺灣總人口占中國的0.75%,貿易額卻占5.25%。 返回 返回

51 歷史小百科9、10 9.其他傳教士:鴉片戰爭後最早來臺傳教的是天主教郭德剛(Fernando Sainz)與洪保祿(Angel Bofurull)神父在打狗傳教。後來以長老教會為重心,除馬偕與馬雅各外,還有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巴克禮(Thamas Barclay)、余饒理(George Ede)等人。 10.開路的代價:沈葆楨的開路犧牲慘重,其主要因是地形險惡、疫病侵襲與侵犯原住民領域遭到抵抗而造成。總計在開路的半年內,陣亡、傷故、病死者約有2,000人。 返回 返回

52 歷史小百科11、12 11.租稅改革:劉銘傳推動「減四留六」計畫,即小租戶繳納給大租戶的田租減少四成,但須負擔政府的賦稅。目的是釐清收稅對象,使小租戶成為租稅實際負擔者。 12.劉銘傳的後任:劉銘傳去職後邵友濂繼任臺灣巡撫,因財政困難故採取收縮政策以舒緩財政,臺灣現代化建設因而大受影響。唯其任內設臺灣省通志局,修建省後「臺灣通志」。 返回

53 歷史小百科13、14 13.戰後問題:西元1842年,姚瑩奏准將俘虜的英軍,除首領外全部處斬。南京條約簽訂後,英國追究殺俘責任,清廷被迫將姚瑩解職。 14.番地問題:中國自古以來對領土沒有明確概念,大致以控制力為準,因此對無力控制的「番地」也就不視為領土。羅發號事件後,美國領事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質疑「番地」是否為中國領土,為日後牡丹社事件埋下伏筆。 返回 返回

54 歷史小百科15、16 15.琉球問題:琉球本為一獨立王國,從明代洪武5年(1372)起就向中國朝貢。但明萬曆37年(1609),琉球又在武力威脅下,向日本薩摩籓(鹿兒島縣)稱藩,成為兩國共同的藩屬。 16.走西仔反:臺灣民間稱法軍攻臺之役為「走西仔反」,即西方人造反之意。戰爭延續八個月,戰況以基隆附近最為激烈。 返回 返回

55 【圖源】 圖4-2 王存立、胡文青(2002)。台灣的古地圖:明清時期。台北:遠足文化。p.31。林岑俞改繪。 圖4-5 蔡坤年繪製。
圖4-6 蔡坤年繪製。 圖4-9 蔡坤年繪製。 圖4-11 周婉窈(2000)。台灣歷史圖說。台北:聯經。p.88 圖4-13 蔡坤年繪製。 圖4-14 張素玢(2004)。歷史視野中的台灣地方發展與變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p.181 圖4-18 莊永明(2001)。台灣百人傳3。台北:時報。p.32 圖4-20 李筱峰(1999)。台灣史100件大事(上)。台北:玉山社。p.84 圖4-22 大甲鎮瀾宮。 圖4-27 取自 圖4-29 必麒麟原著,陳逸君譯述(1999)。歷險福爾摩沙。台北:原民文化。p.214 圖4-31 天下雜誌編輯(1992)。發現台灣(上)。台北:天下。p.216 圖4-33 取自 圖4-35 林岑俞繪製。


Download ppt "第一節 清廷治臺與臺灣的開墾 第二節 開港後臺灣政經文化的發展 第三節 外力衝擊與建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