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一节 艾滋病 高佩琳.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一节 艾滋病 高佩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一节 艾滋病 高佩琳

2 一、概述: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由HIV感染引起的致命性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血液、体液传播。HIV主要侵犯和破坏CD4+T细胞,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导致机体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因其传播快,预后差,故被称为“超级癌症”。

3 病原学:1、RNA病毒,2、HIV-1、HIV-2,3、gp120、gp41协助病毒进入细胞,4、HIV有嗜LC、NC性,主要CD4+T细胞,也可感染单核细胞、BC、小胶质、骨髓干细胞。5、HIV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但量少,作用弱,当抗体和抗原同时存在时仍然有传染性。

4

5

6 流行病学: 1、传染源:病人和无症状携带者,尤其是后者更重要。 2、途径:性传播;注射传播;母婴传播;器官移植、人工授精。 3、高危人群:男性同性恋者;性乱交者;静脉药瘾者;长期应用血制品者。

7 原理与病理: (一)发病原理:HIV感染后致机体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B淋巴细胞、NKC、骨髓干细胞等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使其功能和数量减少,免疫力减弱,机体因而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病程早期,抗体和TC可抑制HIV复制,但后期HIV复制不受控制。

8 HIV感染人正常细胞 人T淋巴细胞

9

10 (二)病理: 1、淋巴组织反应性病变 、肿瘤性病变 3、胸腺萎缩 4、中枢胶质灶状坏死, 血管周围炎和脱髓鞘病变。

11 淋巴组织内的HIV

12 临床表现 潜伏期2—10年病程经过分四期。(一)急性感染期:原发HIV感染引起的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厌食、肌痛、关节痛和淋巴结肿大。似血清病反应。3-14天后自然消失。

13 Acute HIV infection (rash) (一期)

14

15

16 Folliculitis Pruritic dermatitis
(phase I) Pruritic dermatitis (phase I)

17 genital herpes(GH)(phase I)

18 (二)潜伏期 有急性感染或直接感染而来,无临床症状,HIV-RNA、抗体阳性。2-10年。

19 (三)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期(PGL):主要表现:除腹股沟淋巴结外,有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直径1cm以上,质柔韧,无压痛,无粘连。活检有反应性增生。一般3个月以上或部分一年以上稍后再次肿大——发展为AIDS .

20 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期 (PGL) (phase III)

21 (四)艾滋病期 共有5种表现:1、体质性疾病:发热、乏力、不适、盗汗、体重下降、腹泻超过1个月,肝、脾、淋巴结肿大。2、神经系统症状:头痛、进行性痴呆、下肢瘫痪等。3、各种机会感染: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尤其是原虫的感染较多。4、肿瘤:卡氏肉瘤、菲霍奇金病等。5、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

22 Opportunistic infection: infected by Candida albicans
Opportunistic infection: infected by Candida albicans. leukoplakia(phase IV)

23 Opportunistic infection: infected by cytomegalovirus (CMV)
iridocyclitis(phase IV)

24 Opportunistic infection: infected by fungi.
ringworm of nails and keratitis(phase IV)

25 Opportunistic infection: infected by bacteria and viruses
superficial infection(phase IV)

26 crewels and herpes zoster(phase IV)
Opportunistic infection: infected by tubercle bacillus(TB) and Herpes zoster virus(HZV). crewels and herpes zoster(phase IV)

27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关于AIDS的分类: A类 急性感染、无症状携带和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症。 B类 体质性疾病和机会性感染。 C类 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

28 每类根据CD4 +T细胞计数和总淋巴数又可分为三级。
1级 CD4 +T>0.5X109/L T>2.0X109/L. 2级 CD40.2~0.49X109/L T1.0 ~1.9X109/L. 3级 CD4<0.2X109/L T<1.0X109/L.

29 AIDS常见的临床表现: 1、肺部 肺孢子虫感染最常见,呈慢性咳嗽、短期发热、气急、紫绀,X线示有间质性肺炎。 2、胃肠道各种感染引起口腔、食道及胃的炎症、溃疡、糜烂等。 神经系统 有机会性感染、肿瘤、头痛头晕、进行性痴呆、下肢瘫痪。

30 3、皮肤粘膜 卡氏肉瘤、各种机会性感染引起的皮肤、粘膜的病变:口腔霉菌感染,尖锐湿疣等。
4、眼部 受累较为广泛。

31 KS (tongue) KS (skin)

32 KS (small intestine) KS (leg)

33 KS (upper limb) KS (face)

34 六化验 1、常规检查 可有贫血、WBC减少、尿蛋白阳性。
2、免疫学检查 CD4计数,分级同上。 3、血清学检查 用ELISA法检测anti-HIV阳性。

35 鉴别诊断 特发性和原发性CD4+T细胞减少症: 八、预后:潜伏期2——10年,进入AIDS期平均存活12-18个月。

36 九、治疗:无特效疗法。 (一)抗病毒药物 分三类 1、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齐多夫定500mg/d ; 双脱氧胞苷0.75mg/kg/d ; 双脱氧肌苷 mg/d ; 拉米夫定100mg/d; 司他夫定80mg/d 阿德弗韦30mg/d等。

37 2、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奈非雷平1600mg/d; 劳非雷德(loviride)300mg/d; delavirdin1200mg/d。
3、蛋白酶抑制剂 沙奎那韦800mg/d;y;英地那韦1600mg/d;奈非那韦2250mg/d和利托那韦 (ritonavir),200mg/d。

38 上述药物可三联或四联用药以便减少耐药发生。
沙奎那韦属一线药物。

39 抗病毒指征:1、外周血HIV负荷量达1000-10000拷贝/ml。2、无症状病人CD4+T细胞低于0.5X109/L。3、有症状患者。

40 二)免疫治疗:(白介素2)(IL-2与抗病毒药联合使用疗效好。
(三)并发症治疗:1、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戊烷脒4mg/kg/Dx2W,也可用CoSMZ.2、卡氏肉瘤应用AZT(双脱氧胞苷)+干扰素联合治疗,也可用博来霉素、长春新碱、阿霉素联合化疗。3、隐孢子虫感染:螺旋霉素。4、弓形虫病:螺旋霉素、克林霉素、乙胺嘧啶联合或交替。5、巨细胞病毒感染:可用更昔洛韦。6、隐球菌感染:氟康唑。

41 (四)支持与对症 (五)预防性治疗:抗痨、抗肺孢子虫肺炎、医务人员暴露者2h内用AZT双脱氧胞苷治疗4-6周。 十预防:采取严格隔离措施。

42 谢谢大家!!


Download ppt "第十一节 艾滋病 高佩琳."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